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佛教是不是迷信说两句 -- 任爱杰

共:💬79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佛教是不是迷信说两句

    佛教是不是迷信?如果纯粹从理论上来说的话,应当不是。

    但是佛教并不是单纯的存在于书斋里,和任何宗教一样,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和当地情况相适应的改造。

    任何宗教的传播都会碰到同化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往往容忍所有的宗教信仰传播。但是这不过是容忍,而不是同化。

    吸收当地神祗,把别人的神祗纳入自己的体系是同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例如古罗马人在征服各地的过程中试图统一各宗教中的神祗。他们把其实并不相同的各地神祗一一对应到自己的宗教中。比较有名的,希腊的宙斯就是罗马的朱庇特等等。

    而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把一些原始信仰的神祗吸收了进来。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把当地的多神转化为各类天使。而古老的生殖---母性崇拜则演变为圣母玛丽亚。佛教中那么多的罗汉、菩萨等等也是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东西。而佛教传播到印度以外的地方也不可避免的吸收了当地的神祗。如果对各国佛教的佛像造型,名称,等等作个对比,可以发现并不统一。反而和佛教传入之前的信仰有着明显的继承演变关系。例如中国佛教中的观音就是女娲的映射。

    佛骨,舍利等等,正如顾剑所指出的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一段古早之前的遗骨,与现实世界的灾异能有什么关系?

    从佛教本身来说,身体不过是皮囊而已,遗骨之类当然更加无所谓了。尊敬舍利,也不过就像我们今天尊敬烈士纪念碑一样,借物思贤而已。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有这个认识。人是有功利心的。很多人拜佛拜庙并不是为了超脱轮回,而是要在现世得到回报。

    梁武帝出家,唐朝的皇帝们迎佛骨,固然是出于信仰,但是也未必没有政治考量。而唐朝韩愈上书反对也是更多的从现实出发。

    至于一般百姓,送子观音,手托元宝的弥陀,甚至善财童子,龙女,因果报应等等才是深入人心的东西。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哲学思辨却只能局限于一小部分真正了解佛教精义的人当中。

    因此,佛教在世俗中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精于思辨的,内省的,无迷信的佛教。另一个则是大众初一十五,烧香拜祭,善男信女祷告庇佑的佛教。

    这后一个,恐怕很难说没有迷信的成分在内。

    当然,信仰这个东西很难说。一个人眼中的迷信,却是另一个人眼中的真理。如果不顾别人的感受,动勿挑衅别人的信仰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大到这次的漫画事件,小到这次河里的争论都是如此。

    附记:这篇文章本来不该发在春秋。但是春秋版上本来和睦的气氛却为转来的一篇文章中有对佛教的微词而打破,所以不得不说两句。斑竹如果觉得本文不合适,或转或删都可以。

    元宝推荐:电子赵括,
    • 家园 通常前一个称为佛学,后一个称为佛教

      请问LZ,我这样理解对么?

      • 家园 似乎也不完全如此

        我以为,如果某说法可称为“学”,则不能是先验的或“不证自明”的。或者说,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不能太多。一两条公理或假设最多了。

        佛家的说法,先验和“不证自明”的部分太多。

        因此,如果仅仅是研究佛家的源流、历史、用不偏不倚的态度客观地介绍佛家的理论,心中并不先入之见的那么称之为“佛学”是可以的。

        然而一旦存了想念,对论者来说,佛祖不再是历史上那个乔答摩而是“觉者”,那么就是佛教。

    • 家园 说得好

      只是傲慢与偏见让一些人失去了理智。

      即使是迷信,也有合理成分。如清明扫墓祭祖,本为了记念先人,但许多人却为了祈福,求保佑。虽然是迷信,却情有可原。对于短暂的人生,常人是要有点慰藉和寄托的。

    • 家园 佛教的两个层面

      一个是佛教本身,一个是封建迷信,这很多人已经说过了。梁启超的佛学研究18篇一开始就提到那些求神拜佛的是迷信,必须破除。当然梁启超作为Modernist也有他的局限性。

    • 家园 其实迷信不迷信,还是在人

      不论对象是什么,佛教基督教,或者名人或者某个思潮观点理论情绪,不经思考拣择就接受都是迷信;

      于佛教一样。自可以稀里糊涂信,也没准福大命大造化大真实受益,也没准无福无慧栽了大跟头,没人拦着;愿意的话也可以打破砂锅钻到底,真有价值的东西,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推敲。

    • 家园 天启宗教或多或少也如此啦

      以犹太教来说,刻有三天使名字的护身符常被用来驱除“鬼子母”莉莉斯,圣书“佐哈尔”常被人们带在身边以求吉利(这个是一些犹太朋友告诉我的,说其实现在很多带这个的人根本就不读它,就是求个吉利而已)。

      基督教来说,西方还不是有人拜圣母拜圣徒以求子什么的。以伊斯兰教来说,在摩洛哥以及印尼等原始宗教残余很多的地区,画符念咒,崇拜天使等等也都是存在的事实。以中国人的客观情况,无论接受什么宗教,不改头换面一把都是似乎不大行得通的

    • 家园 记得当年读《平妖传》,里面的狐狸精何姑

      登台颂佛:

      何姑:观音古佛本男人,

      众合:阿弥陀佛——

      何姑:为度天下裙钗化女身,

      众合:南无阿弥陀佛——

      何姑:做了妙庄皇帝三太子,

      众合:阿弥陀佛——

      何姑:不享荣华受辛苦。

      众合:南无阿弥陀佛——

    • 家园 补充:若佛教只是"单纯的存在于书斋里",那还真的很可能是迷信

      就好比: 若整套物理学只是单纯的存在于书斋里, 那很有可能是迷信--或者客气一点说--是一帮理论家构筑的空中楼阁. 关键是有实验室, 能够验证物理学的理论.

      佛法也一样, 关键是有实证, 因此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更不是迷信.

      "唯识虽然很难研究, 但是能够体会到心、识的作用,可以说大原则已经把握住了。(能明白一切的是心,能分别一切的是识。) 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智慧(般若)的成就自己都会感到很惊奇。这个时候来看一切佛书, 就好像是别人在替自己说话一样, 同时还可以辨别里面的权实与高低, 一切佛理与宇宙法则, 就好像是从自己胸中流露出来一样, 一点神秘感都没有, 大道就摆在自己面前, 触目皆是。"

      [手打文摘] 南怀瑾讲解《八识规矩颂》摘自《十方月刊》第7卷

      全文扫描的图片在外链出处

      请按每个图片左上角的[下载], 而不要直接保存作为icon的图片(它们的分辩率太低).

      • 家园 实证的佛教。净空法师提到佛教的四种形态。

        一种是传统的佛教,原来释迦牟尼的教育。是佛陀为了破除迷信,指导信众讲经说法、修行,追求人生、宇宙的最高真理而设立的教育。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佛教的“教”应作教育解,而不是宗教。

        第二种是宗教佛教。表现出在形式上有拜忏、祝福、超荐亡魂等,跟一般宗教差不多的仪式。而一般人对于佛教的印象,大多数正是这个,所以造成许多误解。但是,客观上,对于佛教的推广而言,也不失为有力形式。甚至我认为,其中也有合理之处。就象我服侍过两位患癌症的亲戚,眼睁睁看他们慢慢痛苦地死去,不能给一丝地慰藉,常感慨,如果他们迷信宗教,也许临时前不会那么痛苦。就人生而言,有所信总比什么都不信如不知道信什么好。生、老、病、死,众生平等,何必装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自己对于人生真的懂了多少?你笑人愚,他笑你狂。一样!

        第三种是学术的佛教或哲学的佛教。就是书斋型的,把佛教当成一种学术和哲学概念,缺少实证。而由于从事人员的社会影响,造成极大的曲解。如把禅宗的境界看成是一种暂时的神秘感觉,或一种态度。由此,把佛教当成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

        第四种是邪教。如轮子之类。

      • 家园 花你一个!实证的佛教,说的好

        补充一下关于唯识,其前身瑜伽行派,所谓瑜伽、所谓行,这名称明明白白,实打实干出来的。后演变出的唯识宗,实际是把具体操作整理文字化。因此唯识如果脱离实干,也没大用。

        不止唯识,佛教整体上都是相当实证主义的。

    • 家园 中国佛教中的观音就是女娲的映射?
      • 家园 观世音菩萨可不是中国文化产物

        源出本师释迦佛的教义,无论显密皆有观世音菩萨大名。

        佛教传播于中土之后,民间各路传说也有附会上来,以至看着有些形象有点关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