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漫说水浒】洪信是个什么样的官 -- 雪个

共:💬27 🌺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漫说水浒】洪信是个什么样的官

    《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开篇都用了个荒诞不经的神怪故事。《红楼梦》第六回里曹雪芹说荣府人多事杂,颇有无从下笔之感,于是用刘姥姥做个引子来扯出这团乱麻。《水浒传》里,则用的是洪信。

    洪信是个什么人?其实对于《红楼梦》的主体贾府来说,没有刘姥姥也无妨,它照样修园子,它照样宴宾客,它照样败落了。但是对于《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来说,没有洪信可就出不了世,在某种意义上,他才是梁山泊的真正缔造者。

    锵得得锵!《水浒》的大幕徐徐拉开,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洪信洪主席出场~

    第一篇《楔子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这样写道:“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且慢,这个时间来得有点古怪: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三点,非常整齐。为什么是嘉佑三年?这一年,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了万言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不知跟这个有关系没有--暗示王安石变法是一切祸乱的根源?哈哈,这个理解好像很“红学”。而三月初三是汉族传统节日,旧称“上巳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从这个去病的意味来看,下文说到瘟疫,倒是很有点喜剧性的对仗效果。

    还是回到朝会上来。嘉佑三年三月三日这一天,有朝官上奏说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仁宗是个爱民天子,赶紧让翰林院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可是瘟神不太给面子,瘟疫偏转盛了,不免让仁宗天子龙体不安。这时参知政事范仲淹上奏说,这场瘟疫,必得“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大家注意,我们的洪太尉即将登场啦。为隆重起见,下面引用原文: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先来看看这太尉是怎么回事。

    西汉前期沿用秦制,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宰相,习惯上被称为三公。其中:太尉“掌武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与丞相地位相等。到了宋代,仍保留三公称号,作为加官或寄禄官阶,大都是对宰辅表示优宠的措施,前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政和二年(1112)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据《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

    “三师 三公 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宰相、亲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不预政事,皆赴上于尚书省。凡除授,则自司徒迁太保,自太傅迁太尉,检校官亦如之。太尉旧在三师下,由唐至宋加重,遂以太尉居太傅之上。”

    在北宋,官、职与差遣是分离的。“官”名只表官位、秩级和俸禄的高低;一些文官带有学士、直馆等头衔,称为“职”,通常不担任相应的馆阁职,仅是荣誉虚衔;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或工作岗位,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通常在担任的“差遣”职事之前加“判、知、权、管勾、提举、提点”等名。正如《宋史。职官志》所言:“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以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关于这点,网上有个例子,《宋会要辑稿》卷106里有一句很典型:“刑部尚书[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差遣]、集贤殿大学士[职]兼枢密使[差遣]晏殊罢为工部尚书 [官]知颖州[差遣]”。

    看晕了没?没有?那你跟我说说,这“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又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提点到太尉那儿去了?这是个官称,不是个差遣啊。

    好吧,就不纠缠于这个提点的问题了,还是跟着洪太尉上路吧。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队,离了东京,”“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第二天就到了龙虎山的上清宫。

    原以为这就可以交差了,没想到天师不住在宫里,却在龙虎山顶的茅庵修真养性。洪太尉希望能叫人请天师下来相见,开宣丹诏。住持真人说天师踪迹不定,平时很难见到,请是请不下来的。除非洪太尉一个人诚心地换上布衣,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洪太尉沐浴更衣,登上麻鞋草履,一个人上山去了。表现好像不错?其实也谈不上,因为不这样就见不到天师,完不成皇上布置的任务。他哪敢不去啊。

    且看接下来的表演。

    洪太尉“约莫走过”“三二里多路”后,脚酸腿软,口里不说,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荫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此处金圣叹点评道:“朝廷贵官四字驱却无数英雄入水泊,此语却是此老说起。”

    又行不到三五十步,被一只老虎吓了一回。洪太尉的表现是:“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爬将起来”。这个表现,就说不上有多出色了。虽然我们可以理解遇见老虎的恐惧,但身为“掌武事”的太尉高官,这样子还是太怂了点儿。

    紧接着又行过三五十步,洪太尉可能从惊吓中苏醒,只见他叹了数口气,怨道:“皇帝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请注意,他第一次埋怨的时候,没出声,只在心里嘀咕,那嘀咕的对象也是天师,还不敢怪到皇帝头上去。到这时就顾不了这许多,反正荒野无人,免不得口出怨言,而且这股怨气直冲皇帝而去。什么民间瘟疫,这位朝廷贵官根本想都没想过,他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安逸。他没半点惭愧自己胆小的意思,也没认为自己拿了俸禄就应该做点工作,好像他天生就该是享福来的。

    这以后又来了条毒蛇,虽然有惊无险,他在“三魂荡荡,七魄悠悠”后开始骂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好一个“别有话说”!以太尉的权势跟道士们会有什么好话说,无非是个报仇的誓言罢了。

    就在这时,天师化身为牧童出现,洪太尉见了,问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看到这里,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很想问一句:“你以为你是谁啊!”道童说出他的来意并告知天师已经去了京都,洪信这样寻思:“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分付他,已定是了。”唉,自以为是到如此地步,我已经拿他没办法了:p

    我们的洪太尉并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再往上走去核实一下道童的话,他觉得已经可以交差,便一溜烟下山了。看他是如何跟众道士说的:“我是朝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前人有批曰:“事过便说大话,富贵中痴顽人往往如此!”真乃一针见血之言。

    事情做完了,洪信浑身轻松,第二天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又请他游山,不由得大喜。这一路玩耍就到了“伏魔之殿”。据真人说:“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

      

    洪太尉一听,却要“看魔王甚么模样。”真人当然不肯,洪太尉便发威了:“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见真人还不肯答应,不由得“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士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这等丑陋嘴脸,难怪金圣叹批这一章时说:“以洪信骄情傲色,楔出高俅、蔡京”。有如此“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官,百姓岂能不水深火热,民何得不反!

    关键词(Tags): #太尉#洪信#水浒#文化杂谈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 家园 当年为什么叫雪太傅

      而不叫雪太尉呢?

    • 家园 【票记包子】)洪信:我和窦娥不得不说的故事

      糅-----~~~~飞一砖! 豹子看家伙!花砖!

      这哄起的可以哈,标题是“洪信是个什么样的官?”完了再扯半天三公啥的,最后说的是洪信的人格? 豹子满山遍野撒欢的功夫甚是了得,晕...

      在票子看来,洪信洪大人有三冤啊,是值得同情!

      1、虽说有皇上旨意,但是在那时候世间里人君最大,天师也得给点面子。你没看陈抟想弄块地皮不也得苦练象棋技术么? 可见还是皇帝最大。 洪信本来可以调动御林军捉拿天师的(当然抓到抓不到都不合适,能抓到说明天师是个冒牌货,抓不到就多树立了一个宗教敌人),起码也可以奏明圣上:“他不见我不是不给我洪信面子而是藐视天威......”这帽子可就一摞一摞的,天师还真得掂量掂量。但是洪信没有,而是接受了这个傻子都看出来的苛刻条件:自己背个小包换上休闲装上山了。 您换别的高官肯么?有这个气度么? 因此豹子批评他迫于任务压力,实在是辜负了洪大人的虚怀若谷和尊重各界宗教民主人士的风度,以及不惜放弃个人尊严也要完成朝廷任务的决心和毅力,是为第一冤枉也!

      2、山野之中难免有些猛兽,纵使武松、李逵等靠身体蛮力吃饭的青壮年也难免“吃了一惊,酒都化成冷汗了”,更何况已经年高德劭的洪大人?掌管武事靠的是谋略和大局观,以及出色的军事和政治能力,而不是匹夫之勇。 诸葛老师是咋说的?“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 这里有说碰到老虎不许害怕的么? 武将尚且如此,那太尉更可以理解了,人家才不靠那二愣子血勇当官呢。何况洪大人知道这是天师变化出来的老虎和毒蛇,不显得害怕点那多不给天师面子啊? 雪个把洪信的善解人意理解为懦弱和胆怯,实在是低估了这位朝廷大员的城府和深沉用心啊,此为二冤枉也;

      3、面子给足了,天师还不露面,这就是天师的不对了。洪大人一想:我也不能特给皇上丢脸啊,当我们好欺负是怎么的? 当年李恢去说马超,马超也是特不给面子,弄一帮大兵在边上磨刀玩。 人家李恢怎么处理的? 你横?我比你还横?指着马超鼻子就说:“小马哥您给自个脖子磨刀呢吧?”马超当时就软了。 人家洪信洪大人是一品大员,自然不会象李恢那么直接反击,也不会那么过于浅薄和不够涵养,人家有自己的办法。您看洪大人是怎么处理的? 这个“伏魔之殿”不是天师说不让碰的地界么? 我偏要打开看看! 洪大人当时冲着一帮专看人眼色的道士们就发飙了:“@#$#%^$$....” 道士们都傻了,没想到洪大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啊,赶紧就给打开了。 对下人发飙,其实就是对主人示威,但是分寸又掌握的很好、不至于太伤了主人面子...啧啧,如此精湛的政治斗争艺术和谈判技巧,不在苏秦张仪之下。 雪个理解为“丑陋嘴脸”...唉,实在是不见花朵只识草料之举也。

      BTW:古今中外,凡是小说里说有宝藏的地方一定会被挖,锁镇的妖精一定会逃脱,因此那个什么“伏魔之殿”早晚是会被打开的。 纵观《水浒》全书,德才兼备机心深厚有地位有胆略有勇气有机会的候选人...只有洪信一个。施大爷安排洪大人担此重任,实在是众望所归啊。

      因此,洪信就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历史舞台,果断伸手拉开了一出美轮美奂英雄传说的大幕,并率先完成了精彩的首场演出...为洪大人鼓掌!

      • 家园 洪信打开“伏魔之殿”是组织批准的

        不见原书上写着:照那背后时,却有四个真书大字,凿着“遇洪而开”。所以坚定了洪太尉开殿之心。

      • 家园 【击节送花】又是一个关公战秦琼

        洪信哪知道窦娥啊?应该用“我和金莲不得不说的故事”,或“我和婆惜不得不说的故事”更好吧?

      • 家园 其实你们都大错特错了

        水许的真正缔造者是天师 -- 他老人家早就算准了洪大官跑完差事要轻松一下,所以差两个小道士领着大官人去什么伏魔殿附近晃悠,然后再故意弄个看门的跑出来说“内部装修暂不开放”-- 先把洪大官的好奇心吊得高高的。洪大人这样养尊处优,在京师里踱一脚四门下土的人物,如何能让自己被张封条拦住,自然是非得打开看个究竟 -- 结果妖孽四起,洪大人万夫所指,遗臭万年...

        老洪对天师口是心非,居然胆敢有腹诽,落到天师手里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看,屎盆子扣得结结实实...

      • 家园 不得不承认老票是英雄了

        瞧这话说的,每回都和我所见略同。

        大宋朝崇信道教,龙虎山肯定沾了不少油水,说不定还有财政拨款什么的。现在京城军民遭瘟疫死伤大半,天师还有闲心在山上装神弄鬼。可恶!国家养你是干吗的?老洪不发飚那是给你面子。终于搞得自己不好意思,装成小孩偷偷溜了。

        逼着老洪上山,放出一虎一蛇,无非是表功罢了:我这野生公园搞得不错啊,又有虎,又有蛇。对得起龙虎山这名字吧。

        问题来了。天师躲在山上,你们这群道士不去追随他,反而赖在道观里享福,说得过去么?什么?看守伏魔殿?蒙谁呢?洪爷我掀了你伏魔殿!破除宗教迷信,义不容辞。

        老洪掀了石碣,砸了道士的饭碗,这帮下岗的家伙只好污蔑他放走妖魔。这种胡话连老施都看不过去了,书名《忠义水浒传》,什么魔星,明明是一百零八个忠义之人,为国家立了多大的功劳。唉!可叹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有人还听信宗教狂热分子的谣言。我就不点名批评了,回家自己写检讨吧。

      • 家园 两个都评得好,但是角度不同

        太傅是从人格方面的角度来评,带有太傅自己主观的人生价值观,票子是从政治管理方面的角度来评,带着男人特有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是说票子有功利心,是说男人做事讲手段和达到目的)。嗯,作为女人,我赞同太傅。另,票子啊,我坚信你是GG了,赫赫

    • 家园

      洪太尉龙虎山误走妖怪,雪太傅西西河痛贬奸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