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一) 苏东坡的聪明 -- 淡淡微风

共:💬103 🌺1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一点不太苟同

        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个境界如何?但这不是避世能修来的,而恰恰是入世——历经大风大浪——才能练就的。日前俺说拧巴了就是在这里。不过现在似乎又明白了:杀当杀之人也是合乎道。滥施恩惠也是悖离道。

      • 家园 难啊,是真不容易。却又是真的有趣。

        先不说心的问题,就是身体,清醒的时候还好说,可以靠毅力靠理智。等睡着的时候就要开始习惯性的十三不靠了。当然的,据说是等功夫到了,梦里的事情也能自己作主的……问题我现在不时还没有这本事么。

        不过想想看自己要是有了这本事,就是用这个身子骨慢慢体会着自己的进步,恩,胖子一定会很自豪的,一定会大于做了道好菜被人夸奖的样子,呵呵。

        • 家园 呵呵慢慢来,如果那么容易做到,

          那不是神仙了么:)

          • 家园 嘿嘿,微风兄当然知道胖子这是在撒娇呢

            话说多少年前,就是现在的胖子还是个小胖子的那会,胖子的娘就给这胖小子下过定语:届小东西,什么都明白,就愣装着四五六不懂,闭着眼睛磨人……

            胖子知道,如是总总的也都是自己攒下来的,那就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去解。剩下的,只说不做那就只能叫作撒娇。也不知怎么的这回就想欺负欺负微风兄,一如小胖子闭着眼睛磨老娘,呵呵。

            不论怎样,胖子一定会努力加油的。神不神仙的职称之类,那都是浮名,排资论辈到了就少不了的。胖子的远景理想是能自由自在喊着口号“俺是帅胖,玉树临风!”是以天花乱坠,片叶不粘身。

      • 家园 微风兄给教些入门的调身心的法子?
    • 家园 谢过
    • 家园 【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七)勤拂拭与无尘埃·悟和修

        

        有很多朋友并不会去深入思考惠能和神秀偈子的问题,多半只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看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

        这首偈子不对吗?有什么不对呢?

        其实没什么不对,只是缺了点儿东西。

        缺了什么?又有什么?

        如果我们按照他的要求,真做到了偈子里说的状态,我们是什么水平?

        我们就在“有”里保持了一个完美的状态:身心有任何不合适的变化,我们都马上把它调整回到原先好的状态。然而,还是个有为的状态,算是被动调适。这样挺好,可惜总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能一直保持平衡,一直在和谐里,还不能收发自如,“如如不动”。

        只能“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当然,这两句不只是这个程度。

        然后就是等着,等悟道的那一刻的到来。——如果它不来呢?

        佛在另一本经书里说,有位修行人,一切都准备停当,就等悟道了,结果等了十大劫,都没成功。(“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连什么都做到完美了,就等那一“悟”的“大通智胜佛”,过了十劫都等不来,可见这一“悟”有多难!

        神秀的方法里,就缺了五祖所说“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的“向上一路”,缺了“鲤鱼跳龙门”的关键点。

        然而,从一个普通修行人的角度,他的方法,却是最稳妥的:做好了一切身心上的准备工作,未调令调,未伏令伏,至于悟道那么玄的事情,就看各人的造化了,等机缘吧。有机缘,一切好办,没有机缘,我就在这里傻坐静等着,至少不会堕入三恶道,至少也是往生天道,反正不吃亏。

        一点儿也不错,这是对所有人来说,很合适的稳妥保底的投资模式。风险小,收益大,何乐而不为?!

        神秀的偈子,未可厚非。

        再看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无台亦无树,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子,合适在哪里?不妥在哪里?

        如果按一般的思路,我来抬抬杠:你说身体也没有,思想也没有,那好了,现在我胃疼了,怎么个“无”法?“无”的了吗?现在我被蚊子咬了,痒痒的要死,怎么个“无”法?现在我失恋了,心里难受的要命,怎么个“无”法?现在我孩子生了重病,在急救,我牵肠挂肚,怎么个“无”法?

        所以,这些前提问题没有解决,这首偈子根本不成立!

        所以,这首偈子成立的前提,就是神秀的那首偈子!

        要先做到了那个,然后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过了那个坎儿,鲤鱼跳过了龙门,才能谈的上这个。这个,是那个的进一步发展,高一层的成果,而不是空中楼阁。

        没有神秀那里的实在功夫,哪来惠能这里的潇洒自如?

        

        从佛学的角度讲,学禅,只是修行方法的一种。

        那么,学禅的最终目的,自然和学佛的最终目的相同,那就是成佛。

        低一些的目的,学禅,是求一个“悟”。

        悟后起修,还是先修后悟,还是边修边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

        然而,悟道,并不等于证道,倒是没有什么争论。

        悟,只是明白了道理,是不是能做到,还是个未知数。

        知与行的先后,一直也有争论,知行合一的境界,也并不容易做到。

        “悟”个什么呢?

        这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还是用禅宗自己的说法吧:“洞彻本源”。

        那么证个什么呢:“证穷实际”。

        什么是本源?什么又是实际?

        这就是文字游戏,文人最喜欢玩的,当然未必玩的好。

        自然,本来不是文人先玩的,不能怪他们。他们只是见了那些文字花样,觉得有趣,才被吸引过来。

        

        换成通俗些的描述,悟个什么呢?

        本源,自然就是我们的宇宙人生的本源。

        实际呢?“实际理地,不着一尘”——这又进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圈子了,打住。

        悟的过程,就是寻求真理,而且是终极真理的过程。

        那么,哪位能说清楚,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人的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说的清楚的,就是悟了,说不清楚的,就是没悟。

        靠猜没用,靠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没用,那还是猜,离猜到结果,还远着呢。  

        其实,何必去猜,佛早就给了答案:“不可思议”,是永远说不清楚,想不明白的。

        然而,说不清道不明,却不代表不能证到,更不代表没有那个东西。

        我们先把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刚才的思路。

        这个悟了以后起修,修什么啊?都知道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了,然后干吗啊?

        当然是解决问题。

        了解了问题,清楚了问题的实质,也知道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一步,自然是着手具体解决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断生死流,出生死海。”

        宇宙怎么样,暂且与我们无关,这个生命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当然,实际上,宇宙生命的本源,也是紧密相连的,是一则二,二则一的问题。

        生死问题,是生命的中心问题,是科学的中心问题,也是所有信仰的中心问题。

        当然,在一些人眼里,别的问题更重要,比如功名利禄。

        寻求真理,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或者说,太奢侈了。

        怎么去解决生死问题?

    • 家园 【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六)挑毛病、难行能行、走捷径

        有朋友问:你是学净土的吗?

        他大概是看到我推崇弘一大师的同时,又引了净土宗印光大师的话。觉得我更推崇净土宗,而贬低禅宗,一定是宣传净土而来的。

        也是也不是!

        净土宗与禅宗,真的有区别吗?

        也有也没有。

        净土与禅,只是教学方法上的不同,而不是教学目的不同。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

        修道、悟道、证道。

        修道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悟道的过程有不同,所证的那个最终的“道”,却是一样的。

        “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不但净土宗与禅宗如此,密宗、华严宗、律宗、天台宗,都是如此。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不同的方法,本来是应机而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本质并没有变化过。

        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你这个不对,那个毛病。

        毛病,我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少。然而挑我的毛病,于你自己有何益处?

        为什么不去反躬自问,找找自己的毛病,然后切实努力。

        找出别人再多的毛病,也不能证明自己就是对的,于己何益!看我的文章,是为了了解禅,还是要挑毛病?

        何苦来哉!

        也有人说,你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关注表达方式?如果道理说的对,好好体会就是了,如果道理说的不对,就指出来好了,可以讨论啊。

        有不同意见的话,拿出证据,摆出事实,好好讨论。

        致力于人身攻击,那还不是越吵越乱,到最后只是给自己惹一肚子气,何苦。

        当然,买椟还珠,或者说,避实就虚,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不管是实实在在的讨论,还是实实在在的努力,都是最枯燥和最艰难的。

        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孤例,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一般人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挑剔别人的现象,似乎挑剔了别人,就显出了自己,而这个挑剔,不是在摆事实、讲道理,往往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混淆是非。

        对修行有兴趣的人里,则是到处怀疑,看哪个老师都有问题。刚开始学,还有些虚心和认真,过了段时间,有了些体会,就开始“贬斥诸方”,看谁都不对,那么谁对呢?佛说的总对了吧,可惜他又不肯下功夫去钻研佛经,总想找个秘方抄个近路,可以一蹴而就,省事又省心。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二祖神光去找达摩祖师学禅之前,已经是“旷达之士也,博览群书,善谈玄理”,却觉得自己所学还不是究竟,于是到达摩祖师面前求学,有次“天大雨雪”,他却仍然“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达摩祖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看看别人的想法,并不只是为了自己求法,而是为了慈悲大众。

        达摩祖师怎么回答:“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记住这段话,可以用来反躬自省,也可以了解一下,求取禅道有多难,想想我们为了理解禅作出了什么努力。

        注意,二祖神光在出家以前,学问已经非常好,看了大般若经以后,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然后才决定出家。出家以后,在香山修持九年,专修禅定。有了这么多前提,却还是找不着问题的答案,实在是逼急了,他才做的出“立雪”、“断臂”求法的事情,才问的出“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这样的话。

        这话如果换成我们来问,那有什么用!我们连什么是“我心未宁”都不明白呢,我们知道的只是“我思维未宁”和“我身体未宁”的程度,哪敢去问师父,先自己私下努力做功夫,把思维和身体问题解决了再说。

        当然现在的人脸皮都比较厚,又“无知者无畏”,估计还真好意思问,那么结果自然是师父“端坐面壁,莫闻诲励”,而我们提问题的人,不是恨师父而腹诽,就是会觉得“这师父水平也不咋地,连耐心也没有,又不懂教学方法,估计也没什么本事,说不定还不如我呢。”

        其实,大乘几大宗里,禅宗的修行方法之难,大约是数第一的了。甚至比律宗还难。

        不过,那是指真修,如果是混,也是禅宗最容易偷懒。

        这也是我不支持大家学禅、或者单只学禅的原因之一。

        当然,如果只是玩玩,糊弄一下自己,找点儿乐子,那自然是禅宗最合适。禅宗可以务的“虚”,最多。

        还是那句话,别的修行方法,只要认真学习,总会有所得,有所进益,弊端不多,只有禅宗,学的不好,则流弊甚深。

        那么多的“口头禅”,多少因此害人害己。至于比“口头禅”更虚的“口头蒙”,就更加的等而下之了,然而,可惜,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

        参话头,就算是参上一辈子,都有可能一无所得。

        如果换成念佛,或者持咒,早已经功德累累了,若是持心坚固,往生不在话下。

        然而,这些做法,在聪明人眼里:迷信啊,好傻啊!

        真的傻么?

        还是说人家傻的人,自己不了解?

        学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