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日美通商条约的废弃和野村对美交涉 -- 电子赵括
1939年6月中旬开始的天津英租界封锁中,英国人出入租界遭到身体检查,并有报道说受到日本军人侮辱,以及封锁给租界内的英国人造成种种不便,物资供应恶化等等都导致了美国国内民众对日本的态度之恶化。当时的美国事实上在为日本提供一半的军用物资,美国国内对于“曲线”援助日本进行对华对英压迫的批判变得强烈。当时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66%的民众赞成抵制日货,72%的民众赞成停止对日本进行军火等物资的输出。
日本英国两国在东京进行的谈判在1939年7月22日达到一般程度的了解后四天,美国突然于7月26日通告日本驻美国大使崛内谦介,废除1911年(明治十四年)2月签署的日美通商航海条约。也就是说根据条约规定,6个月后的1940年1月26日条约终止。这对于对美经济依赖颇深的日本当然是重大冲击。侵华战争后日本从华北得到了棉花,从美国进口棉花减少,但是其他的物资例如原油,精铜,机械,飞机材料,生铁等增加,占到进口的40%左右。上述物资对于侵华战争不可或缺,日本自然对条约废弃后美国将如何动作抱重大关心。
美国动作对各方面均造成冲击。7月27日,英方随即强化对日谈判立场;7月30日,蒋介石在重庆召见美国驻华大使约翰森,以美国在日英妥协后立刻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对挽救中国有利表示谢意。在日本,外务省于8月8日组成了对美政策审议委员会,共有五名成员,探讨条约废弃后的对美政策;同时下属机关也组成了五人的干事会,成员基本上为少壮派课长(科长)级干部,以美国第一课长藤村信雄为中心主张对美实行强硬的压迫政策,同首脑部的意见尤其是后来的野村外相对立严重。
8月8日召开干事会后,13日做出了以下决议,表示这次的事件,
1 是根本上的(条约)废弃;
2 不仅没有表示缔结新条约的意向,甚至明言不打算缔结新条约;
3 对于帝国使臣,态度傲慢。
以此认为应当召回崛内谦介大使,并以此向美国表示毅然态度,促使美国反省。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8月28日,平沼内阁总辞职;8月30日,阿倍内阁成立;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欧洲战争爆发。这一系列事件给日本政坛带来冲击的同时,英法迫于欧洲战局在亚太也不得不采取妥协措施。日本在宣布不介入欧洲战争的同时,要求欧洲交战诸国从日本占领地撤军。11月13日,英国通告日本将撤走自《辛丑条约》以来的在华一千多名驻军。法国随即步其后尘,英法在华北的势力削弱。这些对日本外交有利的变化,对外务省内部的少壮派的意见也是一种鼓励。
然而同这些少壮派意见对立的是野村外相。野村吉三郎在9月25日就任外相后,10月24日对阿倍首相以及其他阁僚披露了对时局的看法。野村的见解虽然是直接针对美国的条约废弃通告,其内容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根本批判,要求修正对华政策。
野村外相的根本立场在于“对外关系的恶化,使得事变处理(侵华战争)以及国防和战时经济体制的既定计划无法实施”,调整对英美关系为眼下急迫任务。在对英美关系的前提下,对于新中央政权(汪伪政权)日本的把握应该限制在必要的最小范围内,华北的“特殊性”也不应该埋没中央政府的控制:
“万一强化华北的特殊性以及满洲国,蒙疆(傀儡)政府,以此拥有独立性的中央政府作为样板继续欺骗中国国民,将遭致(日本)合并华北后继续向华中华南渗透的强烈疑惑,无法另新政权达到收揽中国人心的目的。结果日本的数百万大军将不得不配置在中国全境,长年累月动武,除彻底征服中国没有其他收拾办法。帝国的前途将充满危险。”
1939年夏季,法币暴跌,给一般中国民众带来重大打击,占领地的经济治安“如果这么放置数月,四亿中国民众的生活将受到威胁,大多数将投入匪军,不但新秩序建设,经济恢复等无法指望,治安维持也令人寒心。”因此现在吸引英美资本购入建设物资有相当必要。为此,
1 彻底中止排英运动;
2 合理调整被损毁的英美权益;
3 适当调节现在进行的轰炸;
4 部分开放扬子江。
乍一看,野村将采取对华相对有利的政策。然而就在一周前的10月17日,野村外相派遣书记官前往上海,带去了所谓的《中央政治会议指导要领案》,开始同汪精卫方面交涉。此要求案基于1938年11月日本御前会议作成,可谓是要求全面接管中国,范围广泛。其大致内容有既成事实承认,扬子江下游地区设定经济结合地带,日本“顾问”的派遣,职员的配置,“治安”驻军,内蒙以及平津以外的防共驻军,警察军备的限制,航空铁道海运等方面的要求,上海特别市的设置等等。即使是汪伪方面,对此要求都一度“哑然”。这实为完全吞并中国的强硬方针,与野村的上述发言自相矛盾,口是心非。在这种情况下,野村外相开始了同美国大使格鲁的交涉。
1939年11月4日,双方开始了第一次会谈。格鲁大使首先提出了长篇大论,列举了自侵华战争以来广田,宇垣,有田等日本历任外相对美国在华利益尊重之保证,并对尽管屡次保证,却一直没有实行这一点提出追究。此前的10月19日,格鲁大使就曾经在日美协会发表过演说,言说稿最后一部分删除了。这次会谈,被删除的最后一部分被作为非正式的文件递交野村外相。其中对美国在华权益遭受侵害提出以下五点,
第一,对美国人财产不断的爆击。由此引起的损害战争以来187件,死者四人伤五十人。尽管日本屡次表示中止爆击,事实上一直在持续。
第二,爆击以外引起的财产损害以及侮辱203件。
第三,中国沦陷区内进行的对美国以及西欧各国的(不利)宣传运动。
第四,日本当局以及其代理机关进行的对美贸易限制,以军事为口实独占中国资源,给美国的“正当贸易”造成数百万美元损失,并使得美国的某些贸易有“生死之攸”。
第五,关于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美国在华特权,例如海关管理,外债利息,治外法权等等。
总而言之美国国民确信,“日本的政策为为了日本自己的利益在亚洲大陆的广泛范围内确立支配权,为了确立优先地位正在逐步进行锁国(日本独占中国)的经济机构。”
与以上的原则性抗议相对应,当时中国确有记者报道过,日本英国的商船同时到达青岛,没有码头工人来为英国商船卸货等等报道。日本意图本来在独占中国,排斥,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削弱英美势力是必然的趋势。格鲁大使对此的指责并非没有根据。
1939年,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失去进攻势头,双方成为对峙。为了打开局面,必须得到美国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各方面所接受。例如满洲重工业总裁11月中旬同格鲁大使会谈后,就曾经建议军方研究不失面子的从中国撤退方法。政府在12月8日的兴亚院会议上也就开放南京以下的扬子江下游,在明年1月美国国会召开前同美方交涉完毕,以及占领区的美国人的生命财产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在这个背景下,12月18日野村外相开始了同格鲁大使的第三次会谈。野村通告格鲁,决定忍受军事上的不便,开放扬子江的一部分,并且告诉日本国内对此仍有强烈反对意见,如果不能达成妥协他将难以继续工作。格鲁大使询问这是否可以看作日本正式提出缔结临时协议的要求,野村外相对此给予了肯定答复。格鲁大使在随后给赫尔国务卿的报告中称阿倍内阁正在激烈抵抗“傲慢”的军方压力,如果对此予以否定,军方将以此为口实颠覆内阁。20日,再度表达上述意见,称日本内阁现在正“背水一战”,希望能够以缔结临时协议来度过日美关系难关。
对于野村外相的上述表态,日本国内反对意见并不少。外务省内部以美国局第一课长的藤村信雄为首的少壮派就表示强烈反对。藤村认为单纯的扬子江开放不能取得效果,美国不会有所改变。除非在华北的经济管理,各种公司的建立,各种企业的垄断,日军驻扎等问题上全面进行讨论,才能取得进展。反过来,即使日本不承诺扬子江开放,美国也不会对日本的贸易进行太大的不利调整。并且认为外相的上述表态如果不能取得实效,应该引咎辞职。
12月22日,野村外相和格鲁大使开始了第四次会谈。格鲁大使以以下理由,全面拒绝了日本的缔结临时协定要求:
“现在在日军占领的中国广大地域内,各种差别待遇以及通货管理,进出口税率和限制性垄断,以及航运,旅行,居住,贸易等方面的限制在持续进行。上述各条导致在中国广大地域内美国的通商权益不可能受到均等待遇。在日本对此采取措施前,美国同日本签订新通商条约,存在障碍。”
同时,美国宣布调整对日本进出口关税。到此为止野村外相的对美交涉失败。1940年1月26日,日美通商航海条约被正式废除,日美间进入无条约时代。对于日美关系和侵华战争问题,虽然野村外相的看法大方向上并不能说有大的问题,日本的所作所为显然与此背道而驰,单纯以扬子江开放为诱饵,无法导致对美关系缓和。1940年1月,阿倍内阁倒台,1月16日原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组阁。1月21日,同日美交涉同时开展的日华(汪伪)国交调整,日本方面的方案被曝光,内容如前所述。不管野村外相如何对美国明言,上述要求实质为独占中国,日美之间签订新的通商条约“存在障碍”,以及日本媒体批评的“野村外交两面派”,符合客观事实。与此相对应的是1939年11月30日,蒋介石下达冬季攻势作战命令。国军集中了71个师攻击武汉附近的日军第11军。日军虽然击退了国军进攻,深感威胁,要求增援。1939年初日本在华兵力为24个师团,4个混成旅团,39年底已经增加到26个师团,20个混成旅团,从番号上计算已经增加了约40%的兵力,仍感艰难。战局陷入消耗战的泥潭,难以善后的局面已经非常明显。
请教一下:
39年底已经增加到26个师团,20个混成旅团
占总兵力的多少?在东北的驻军有多少?当时的日本是全国性总动员吗?
日本陆军平时常备兵力大约17个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增加到51个,但是其中不少所谓的师团被削减得很厉害。39年底日军在华兵力85万人(不包括关东军),连同海空军约100万人,已经达到日军常备兵力。海空军情况不清楚,陆军兵力,诺门坎时关东军为8个师团1个旅团,另外有8个国境守备队,虽然是旅团编制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规军不太清楚。朝鲜一直是2个师团左右,本土和台湾有一些,也不太多。侵华陆军占到其全部陆军的2/3左右应该没什么问题。
当时日本是不是全国性总动员我不敢断言,但其政治经济政策全力为战争机器开动是不争的事实。将来争取在这方面也蒸个包子。
日本和英国一站的时候关系还不错,后来怎么恶化地这么快?中国的利益冲突?
电子赵括:【原创】太平洋战争前日美关系简介 一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
我自己是把这些都当作太平洋战争前日美关系的系列之一部分来写的,因此有些前因后果在独立的一篇中说的不够详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国际政治博弈的角度太多,除非当事人,整理起来确实难度不小。不过看了老大的文章还是很有收获。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本来是感谢赵括给俺的回帖, 不想又一次造成了通宝泛滥, 哈哈。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