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老拙侃股票84】实盘第31周汇报 ——老拙也疯狂 -- 老拙
现在有种说法。金融类衍生品的逐步发展可以使券商行业的利润曲线变得逐步平滑。对该观点能否被市场接受可否说出您的见解?
拿着比较好的银行,地产,保险股,实际上波动很小的。这次如果真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不知道哪些品种避险能力比较强。
真是530到好办了,稍微有点经验的,看到半夜鸡叫都知道跑路了,像620那种真是不太好跑。
不同的时段,影响走势的因素不同,股市资金的矛盾也在不断的运动转化中,而且中信的股价也是充分的体现了其在过去的时段主营业务的收益情况,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被拉伸。
第一,如何证明在后面的时段中,没有更换主要的流通股股东?
第二,有没有量化的分析数据,说明投资策略更换的概率?
第三,考虑过宏观层面的变化了么?特别是17大提出加强资产型的收益,对市场运行的影响?
不然还有什么更可能的去赌?
可以锁定分享或者提供保底的收益,从而使得利润可以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由于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及其不发达,最近才有了FRA,市场对于延伸品德接受还有一个时间段。
对矿产资源类企业,好像有一种估值方法是拿市值去除它的矿储价值,得出一个比值来估值。比如假设1个铜矿上市公司他目前的市值是A元,它可以开采的铜的储量是B吨,铜的价格是C元/吨,那么就用A/(B*C),得出一个百分比来估值。
前一阵云铜涨的比较快,而江铜涨的比较慢,当时云铜的这个比值已经达到了50%,而江西铜业当时只有25%,就有一些研究报告指出江西铜业被低估了,所以从9月12号铜矿企业开始的又一波走势里,江铜到最高点差不多翻倍,涨了100%,而云铜只涨了40%.
还有那个西宁特钢,如果按钢企业来看,它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通过市盈率这些方法是很难发现它的价值的,但它有很多煤矿和铁矿,价值不斐,从8月16号到10月16号的最高点,两个月涨了3倍。
而这些企业的价值,用老拙的方法可能就比较难发现,所以也希望老拙能多研究发掘一些其他估值方法,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牛股,呵呵。
第一,收购贝尔斯登的,是中信银行,不是证券,另外现在也辟谣了,不管怎么说,这个东西不能拿来说事儿了
第二,多种估值方法,这个老兄说的很精彩啊!!基本上,让我彻底明白,为什么江铜中报走弱,反而大涨的原因了,哈哈,当时都想跑掉了,结果因为对江铜实在有感情啊,所以还是留下了,侥幸侥幸~~~~
但是呢,我的看法是,虽然净资产的估值,说明了资源类企业为什么大肆上涨,但是并不能说明券商股为什么是疯狂过了啊?对应于资源股,我非常赞同老兄的说法,而且准备学习老兄的估值方法,毕竟对于这类企业,手里掌握的资源净资产,比市盈率看起来要可靠,因为很可能资源净资产会在长期来指导市盈率的走向的。
可是对于金融类券商类股票,净资产有那么重要吗?这类股票的净资产,物质类净资产,恰恰是其经营中不太重要的部分啊,呵呵,对于他们而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经营能力,恐怕才是决定性因素,而这些因素恰恰是能够反映在每股盈利,反映在市盈率上的。
所以,我倒是觉得,券商类股票,按照市盈率分析是很恰当的。而老兄的净资产理论,恰恰也说明了,为什么实盘之前的股票,都大大的走出了几乎是目标价翻倍的行情。
1.收购贝尔斯登有实质的内容,那中信就真的有可能疯狂一下了.这种内容最符合投机资本的口味,即模糊不清和高度的想象空间,这是他们生存的基本土壤.中信现在的问题是一切太清晰了,17大的发展证券业的提法又没有什么有想象空间的创意.如果,财政部长在非公开场合说句,为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政府正在研究以后用股票和权证给大家发工资.呵呵,那中信就真的非疯狂不可了.
2.金融类券商类股票,净资产的确无所谓.所以才说它是市盈率估直体系里的典型啊.
对内人民币贬值“不可再生资源就成了具有硬通作用的避风港”我想得通,但“源于美圆的货币危机,造成全球化的保值动机”造成的人民币资产升值的金融资产难道就不能作为保值工具,而只能“打折”处理。
比如你2000年可以买套房子的钱,在银行里存定期,安全的保值到2007年,结果是买个卫生间都不行.相反,如果你在2000年把钱全部买成铜,放在家里,到2007年你卖掉铜,至少还是可以买套房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脱离了金本位体制的现代货币,其实只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债券.那么以货币为基准单位的市盈率估直体系,对矿产类公司的价值评估就无效了.
辛苦你,作点科普的工作,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