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张维迎 请你闭嘴行不行? -- 边看边说
学费就应该高,有钱人的孩子想来就来,宽进严出.然后用这一块赚到的钱来搞助学金和奖学金,补贴学习成绩好和家境困难的学生.
当然,如果信用体系能够搞好,大学贷款其实也是一个路子.
- -- 系统屏蔽 --。
恰恰是给他的“学费不够高”提供了炮弹
设每个学生的教育成本为c,富裕学生和贫困学生的比例为1:p,原始的或者说合理的贫困学生可接受学费为o,张所需要的高学费为m,每个学生学校的列润为a。则张的理论可有公式如下:
m-c-a=p(c-o)+pa
m=pc-po+pa+c+a=(p+1)c-po+(p+1)a
按照一般的20/80比例,p=80/20=4
假设临界状态,学校不盈利,a=0
则简化为m=5c-4o
按照前面的假设c=20000 o=5000
m=5*20000-4*5000=80000
也即学费应该从5000涨到80000才是“合理”的
在助学贷款上,很多学校已经在采用扣发毕业证的办法解决拖欠问题了,问题是解决了么?没有毕业证不好找工作,没有工作挣不来钱就还不了贷款或者助学金,就拿不到毕业证。这是一个死循环,哪个经济学家大能,把这个套解开?
不谦虚的说一句,俺饭桶曾就读于国内某号称一流的大学。国内学校拿到各种拨款捐助比我们多的真不好找。但即便如此助学金的覆盖面积也仅有不到五分之一。平均金额也大约相当于学费的五分之一,还不算生活费呢。大部分没拿到钱的学生也仅仅是过得一般,没有那么捉襟见肘而已。我想知道张教授大能,打算把学费提高到什么水平,来凑出可以贴补所有穷学生的助学金?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就是挣钱机器,就可以漫天要价。作为提高社会流动性的最基本通道,高等教育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理论上说初等教育就该完成这一任务,但现实是没有大学文凭就休想在大城市找到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漫天要价阻断这一通道,就等着动乱吧。
我想考虑的是一个"变化趋势",即由5000到20000,穷学生家庭的教育投入到底发不发生变化的问题。建模讲究尽量减低参量数,对于这个问题,教育成本已经包含在o里面,是可以不考虑在内的,除非我们需要做这方面变化的讨论。
作这么个计算吧,我们只需要考虑(m-5000)-p(m-5000)是否大于等于零,至少我们需要等于零的结果。但(m-5000)-p(m-5000)=(1-p)(m-5000),则只要p>1,若没有政府或者学校的额外补贴,只靠学费内部调剂,则穷学生家庭在涨价以后的教育净投入必定为净增。
即使使用您的那些参数,您的方程依然是有问题的
左侧表示实际上收取每个富学生的学费是m,但右侧完全不对,按右侧的表述,实际上收取每个穷学生的学费(加上他假设中的补助)并不是m,而是a+c,而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学校最终还是要从每个穷学生身上收取m,需要补足的是m和o的差价。
正确的式子应该是m-c-a=p(m-o),
这个式子里面,实际上需要假设的是a+c=o,即学校涨价后对富学生的利润净增为0,而不是利润变为0,
再次,不是c=20000,而是m=20000,您可能理解有误。
我觉得列方程的时候要搞清楚什么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不变”量,可能列不等式比列方程在这方面来得更明白一点。
您想想您这个公式说的是什么意思?
就拿前面举过的例子来说,1个穷学生对应1个富学生
p=1
您无非是想说,富学生交了20000块,拿出15000块补助给穷学生,穷学生只要交5000就好了。对不对?
可是您想一下,这样子穷学生缴了5000块,收入15000块,最后反而赚了10000块,这可能吗?
事实上是,富学生缴了20000块,穷学生也交了20000块,然后学校又退了15000块给穷学生,所以最终相当于穷学生也只交了5000块,成本没有变化。但是,这样学校只收入了25000块,不足以涵盖两个学生的成本(共计40000块),所以“学费不够高”如果学费变成40000块,两个学生都缴40000块,学校一共收入80000块,拿出40000补助给穷学生,相当于穷学生缴费为0。这才是他这个“学费不够高”的概念。您的计算的问题,如果套用会计学的概念来说,相当于您少考虑了一个固定成本和收入的问题啦。至于利润a这个因素,考虑不考虑都无所谓,俺也是取了0,临界值么。
不过他的概念俺是不同意的,因为学校不是孤立体系。
您这段话看来,您又误解了我的思路“您无非是想说,富学生交了20000块,拿出15000块补助给穷学生,穷学生只要交5000就好了。对不对?
可是您想一下,这样子穷学生缴了5000块,收入15000块,最后反而赚了10000块,这可能吗?”
怎么会赚了10000块呢?学费是20000块,15000块可是要交到那20000学费里的说,穷学生的支付改变为0,学校的利润净增长为15000元,这还是在p=1的情况下,若p=2,而穷学生依然只支付5000每人,那么学校的利润净增长还是只有15000元,这种情况下,会对学校政策产生什么影响呢?您可以自己想。
学费涨到40000块,富学生比原来多交了35000,假设学校全给穷学生,这样穷学生交的40000块里,有5000块是自己出的,另外35000块是学校从富学生那里增收再反过来给他据此减免的,而学校一共收入其实只有45000块,根本没有80000块,这才是张的意思。哪里找80000出来?
不管学费怎么涨,
如果富贫比1:1,学校如果要维持穷学生付出不变,那么其收入就只能是m+o而不是2m,您自己看看是不是
比如富学生收80000,穷学生收20000什么的,否则如果学费是一刀切,要在不损伤学校利益的情况下不损伤穷学生利益,根本不可能
反过来用企业赞助的方式来提供有关经费,但这样一来,为什么又要提高学费呢,靠校办企业来支持不是更好?除了想人为的控制穷人阶层的受教育程度,我实在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事实是现在穷人的孩子比以前更难上得起学了,上得起学的,生活水平甚至比以前还差了。
您都没引入学校成本的概念,咋就算出利润来了……
您也知道
所以学校的收入是20000(富学生)+20000(穷学生),共计40000
每个学生的教育成本是20000,这时利润就为0了
然后如果补贴穷学生15000,那么结果就是学校亏本了15000——注意,我想我可能找到我们谈论的问题的差异点了:政府的补贴。在张的这个模型当中,是要抛弃政府补贴而产业化的,让学校自己生蛋。您讨论的基础应该是政府的补贴不变,所以原来收5000的时候学校是财政平衡的。而我这个模型是要实现学校在无补贴的情况下的自我财政平衡,而这也就是张的这个“学费不够高”的理论的依据,跟惠普用打印业务的收入补贴其他业务的亏损是一个道理。
另外我认为
学校的帐面收入就是两个学生,每个40000,共计80000,只不过多了一个成本项:补贴35000块,随后的毛利是45000(先不考虑教育成本)。收入和利润(毛利)不能混淆的啦。
我们根本不需要管5000的时候到底学校收支平衡与否,就假设是负的吧,但我们讨论的是利润的变化,原利润是多少根本不重要。
我的模型要看的只是假若学校只是在学费收入中搞平衡,对于穷学生而言,其涨价之前和之后的支付是否增加了。教育成本在这里面作为一个常数,根本不予考虑,如果要考虑的话问题就复杂了。但我想说的是仅仅作一个简单估算就有这个问题,遑论其他。
如果我们要考虑其他投入,不只考虑学校在学费收入中搞平衡,那么80000的帐面收入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假设p=2,富学生人数为1,那么帐面收入有120000,可是穷学生和富学生实际上只交了40000+5000+5000=50000元,如果政府不给更多支持,你认为学校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
看来这个例子说得太复杂了
说个简单的吧
卖鸡蛋的,如果一个鸡蛋能卖到原来三个鸡蛋的价钱,当然就可以白送一个,就这么简单。不用考虑什么常数什么背景,把大学教育当鸡蛋看就好了
其实就是出高价读大学,代培委培名义的学生录取条件大大降低,学费是我们正常学生的15倍还多,当然那时候我们的学费很低。这个结果导致学生水准严重差异,简单来说,按照一门课15%不及格率,我们正常班几乎每人不及格,代培委培超过一半不及格。
过了几年,这个制度就取消了,统一都收高价,但是还是只有委培收费的1/3或1/4。
这个制度的特点是如果够优秀的学生就可以低价读书,但是如果有钱门槛就低很多,但是毕业后的学生水准差太多,影响学校声誉。
这位老兄的这种提法更狠,根本就是只让有钱的优秀学生读书。
不过大学的本科生成本的确是很高的,目前的学费的确无法支付,不过要注意,这个问题当然要通过政府补贴,但是高校机构本身的臃肿也是一个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内部行政机关臃肿的问题一直受到诟病。
但是国内的校办企业大多都做得不好。经常最好的校办企业是招待所、餐厅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