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满清是不是中国? -- 任爱杰

共:💬197 🌺15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跟称谓有什么关系?

汉族只是一个统称,你要愿意,改成华夏族也可以。中国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产生得很早, 但如果其指一个特定的国家的话,我想我们都应该知道是说的哪一个国家。

倒是在汉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例如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日本也常自称“华夏”、“中华”、“中国”、“神州”等。例如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而日本现在还有一个地名叫中国,这点在日本生活的河友可以证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而代的,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颠覆的。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论语集解》里甚至直接说“诸夏,中国也”,华夏族居住的地区,即为中国。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国家, 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家园 驱逐鞑虏,谁是鞑虏?恢复中华,何谓中华?

鞑虏既逐,中华恢复。复的那是五族共和的民国,可不是只有汉人一家的国。

家园 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国家

无论民族团结也好,五族共和也好,都不应该篡改这个事实。即然是主体,当然就没有否认非主体的存在,而民族平等及五族共和跟这个事实也并不矛盾,倒是反过来能证明汉民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并不自我封闭,能够以平等地态度对待甚至优待曾对自已造成过很大伤害的其它民族。如果你要问什么是中华的话,那我的回答是这就是中华。

反过来看看元清,元的汉化不太深,四等人里面汉人是最底层的,汉族人口被屠杀,损失80%以上,中华文明几乎被完全中断。清要汉化得多,但仍然存在什么像満汉不通婚,限制汉官等等民族不平等政策。其统治者对汉人作为最底层被奴役的民族完全谈不上什么民族平等的态度的。谁是鞑虏?这就是鞑虏。

“凭什么中国是你汉人一家的?” 这种话人为地割裂了中华文明跟中原地域的关系。历史上问出这种话的多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努乐哈赤,皇太极之类的人,他们的目的不外是中原的土地财富以及可以供他们奴役的汉民族人口,当时也有汉人跟着他们一起这样问的,但那些人一般都被称作汉奸。总之,如果要谈中国的话,就必需坚持以华夏汉族及华夏文明为主体,这并不等于排斥其它各民族,其它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也应该是以承认中华文明为先决条件的。如果否认这点,那就是人为地制造两个中国或多个中国。

其实作为一个汉人,大可以多想想为什么中国会衰弱两次亡于异族。作为一个满人或蒙古人,大可以多想想为什么在中原的统治会被推翻。为什么蒙古人在中国土地上只统治了不到百年而满人却能统治两百多年?这跟各自汉化程度及民族压迫政策完全没关系吗?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民族立场和人民立场可大不一样

人民立场和阶级立场意思也不完全一样,和无产阶级立场更不一样,但共同点就是阶级分析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我说需要阶级分析,并没有说要采取无产阶级立场。历史政治问题很枯燥,尽是这些枯燥的名词,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国的政体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虽然在理论上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是显著的。目前中国的意识形态也在与时俱进。总的来讲,我们要强调人民立场,而不是民族立场。

核心问题是压迫与反压迫。敌人是压迫者,人民是反压迫者。中国历史上的压迫有许多种,有汉族内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有汉族地主对少数民族农民(或奴隶)的压迫,有少数民族地主对汉族农民的压迫,有少数民族地主对少数民族农民(或奴隶)的压迫。压迫是矛盾的一种。矛盾还包括汉族地主和少数民族地主的矛盾。但实质上来说,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矛盾本质上是阶级矛盾,也就是说是一种压迫者对被压迫者进行压迫产生的矛盾。把这种矛盾简单地归为民族矛盾实际上是一种转移视线。消灭压迫才是解决民族矛盾的本质方式。而理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也应该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当然实际的情况要复杂,但阶级分析的方式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满清对汉族的屠杀本质上是满清贵族对汉族人民的一种压迫。历史上的汉族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人民也并不总是温情脉脉。这种压迫和本民族内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是没有根本区别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民是没有民族仇恨的。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过去的所谓的民族仇恨本质上是阶级仇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种阶级仇恨已经不再存在了。当然,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还很多,民族政策也并非完美无缺,需要继续努力。

现在的中国是属于包括汉族和所有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的家园。

家园 说的透彻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朋友,我可没有说不需要立场,我说好几遍了“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意味着 人民与非人民(敌人)的矛盾。

民族立场意味着民族与民族的矛盾。

在中国内部,根本意义上说,历史上民族矛盾是阶级矛盾。而现在的高校里回族和汉族学生有打架的例子,这应该当作人民内部矛盾看待和处理而不是民族矛盾,但需要重视这样的现象倒是真的。

在外交上,中国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都没有矛盾。比如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没有矛盾,中国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有矛盾。

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也没有矛盾,中国人民和美国帝国主义分子有矛盾。

如果强调民族矛盾,不但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而且将会在国内国外都树立不必要的民族敌人。所以,我认为,评判历史问题,不应持民族立场,而应该持人民立场。

这确实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的体会,我不是在背书,之所以中学毕业N年后仍然有这样的体会,我认为原因在于这样的理论是科学的。

家园 汉化程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心态问题

终满清一朝267年,心理上抱足了殖民心态。叶卡琳娜二世、斯大林也不是俄罗斯族人,并且对俄国进行铁腕统治,俄国人有各种各样的不满,却就是不能说他们是亡了国、被一个外国君主所统治。所以汉化的再多、心理不认同,就不能算是中国人。这个情况和现在的东突分子差不多,只不过满洲国成功统治整个中国,东突却连一隅的小国家建立不起来。

家园 公正客观的环境不能保证公正客观的结果

言论自由的尺度是各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的。

在美国,宣扬纳粹大屠杀是虚构的是合法的,在德国就是非法的,因为涉及到本国政治认同的问题,这是立国之本,所以不允许在公众舆论中怀疑。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是长期存在的,而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基础(参考宪法的表述),就是各族人民共同革命的成果——实际上隐含的意思就是对历史上矛盾要一风吹,这也是立国之本,言论自由不能危害这个根本。

实际上,现在对于历史上民族矛盾的官方态度,就是学术领域可以研究,公众舆论和公共教育领域回避。这在我看来,也是一个自由和秩序的合理折中。

家园 老兄常有公正平和之论,花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