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闲扯古代的吃(上) -- 雪个
前一阵子有个段子,借农民之口对城市人说话,其中有一句我印象挺深:“我们刚刚吃上白肉了,你们又改吃野菜了”。看来关于什么才是“吃好”,不同时代不同阶层有不同观念。
古代中国没有什么健康饮食的概念,其等级差别还在于吃不吃肉上面。那时在位者被称为“肉食者”,平民则被称为“蔬食者”。杜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最好的写照。
老祖宗们都吃什么、怎么吃,咱们且顺朝代一一看下来。
商。
那时,宫廷君主的厨师是一项很重要的官职,叫作宰。宰在以后才渐渐成为君主最重要的辅臣。伊尹曾是商汤的宰,据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说的是伊尹扛着鼎,端着俎,用美味佳肴把商汤喂得高高兴兴的,然后趁机讲述王道。商汤历来被称许为圣主,却原来也是要在酒足饭饱之余才顾得上留意王道。故我辈凡人,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口腹之欲羞愧,好歹我们的欲望,尚不至于如商汤一样影响国家大政。
《史记。殷本纪》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经常招“牛饮者三千余人”作“长夜之饮”。这样看来纣王不过就是一酒肉之徒耳,但欣赏口味倒是比较前卫,用餐的时候喜欢看男女裸奔追逐来助兴。可以一提的就是,吃饭用的家什还算不错,《韩非子》里提到“昔日纣为象箸”,筷子已经知道用象牙了。其他贵族所用食具多是青铜器,那玩意对身体肯定是不好,当然,搁到今日就值钱了。
周。
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周王朝宫廷中已经设立了专门为君王饮食服务的机构,比方“膳夫”、“疱人”、“内饔”、“外饔”、“亨人(以前看的书上都是烹人,可如今不知道为什么改亨人了)”等等,共有徒四百一十人。大家看着这些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是的,以前西西河曾经有一段时间用过周的官制:)))
周王的饮食为:“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二十蕹”。这里,六谷指:稻、黍、稷、粱、麦、菰。六牲指:马、牛、羊、豕、犬、鸡。六清指;水、浆、醴、凉、医、酏。八珍最初是指淳熬、淳母、炮豚、?ε凇???盖、捣珍、渍熬、糁肝,到春秋战国时衍化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炙、猩唇、熊掌、羊脂。
这时最讲究、最显示地位的就是吃肥肉。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把猪切割成块食用,在猪的各个部分中,最珍贵的就是“项脔”,也就是猪脖子下的那部分肥膘。那时,项脔都是敬献给皇帝享用的,大臣们都不敢食用,所以称作“禁脔”。
根据《周礼》的规定,周王与王后可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其食用品不受限制,吃饭时还有专门的乐人伴奏乐曲,所谓以乐侑食,乐助食兴。而打这以后,钟鸣鼎食、锦衣玉食就成了中国帝王们日常生活的代称。这里捎带说一句,中国历代的帝王一般都是在一大群侍从的伺候下单独进食。但如果他心情好,可以恩赐他人一同进膳,皇后、宠妃、皇子、公主以及个别宠臣都可能幸运地沐浴到这莫大的皇恩。
那个时候的食器还是陶器、青铜器等,但君王已经很懂得享受了。有了一种叫“冰鉴”的铜制容器,可以用冷藏法保存食物。有记载说,“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传说周穆王还曾用西域少数民族进献的夜光玉杯作为酒具。唐代诗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说的就是这种玉杯。
秦。
秦时北方还不怎么种稻麦,所以除了最上层的统治者外,一般平民百姓吃不着稻麦,主要是吃五谷杂粮。副食品有牛羊狗猪。那时酒是淡酒,称为浆。宫中有九丹金液、紫红华英、太清红云之浆。
这时期的史料不多,不知道是不是被始皇帝一把大火给烧掉了。留下来的有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著的《吕览本味》。该书在后世极受推崇,它说明那时人们就已经知道火候和调味在制菜中的作用。
汉魏六朝
汉代物质开始极大丰富起来,人们对食品也十分讲究。不仅皇室贵族可以烹牛宰羊,就是一般中等人家也可以吃肉喝酒了。饮食方面有很多第一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比方我百吃不腻的豆腐,据《本草纲目》说就出自汉代淮南王刘安府上,当然象豆腐干、腐竹、豆腐乳什么的随后也接踵而至。
比方铁锅,不说是在汉代发明的吧,确实是在汉代推广开的。
芝麻也是这时正式从西域引进的,导致植物油的产生。
以前的人不懂用油煎炒菜肴,有了植物油和铁锅之后,油烹法才发明出来。想想这点有多重要,如今中华美食闻名天下,可是咱们也好玄没跟西方一样,什么东西都是煮煮就算了,一不耐烦还弄个生吃。
这时的厨师开始穿上了围裙和套袖,既保护自己又保证卫生,这一进程也是比较现代化的。
面食好像也是这时开始由宫廷兴起。宫廷里有了专门给皇帝做“汤饼”的官员,据记载汤饼是一直很有滋味的煮熟的面食。还有一种从西域传入的“胡饼”,《续汉书》载:东汉时“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
这时还学会了从牛奶中提炼出奶酪奶油。
这时猪肉已经跃居肉食品的首位,但贵族们还是更喜欢吃牛羊肉。烤羊肉串乃宴会必备之物。
这时的宴席已经非常精美讲究,看看汉初枚乘的著名汉赋杰作《七发》中是如何描述的吧:“?伺V?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麂。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据查,可翻译为:“煮熟小牛腹部的嫩肉,加上笋蒲;用肥狗肉烧羹,盖上石花菜;熊掌炖得烂烂的,调点芍药酱;鹿的里脊肉切得薄薄的,用小火烤着吃,取鲜活的鲤鱼制鱼片,配上紫苏和鲜菜;兰花酒上席,再加上野鸡和豹胎。”放在今日,也是会让人流口水的呀。
其实这时期的饮食水平如何,看看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知道了。这部十几万字的书籍记载了很多菜谱,主食、副食,荤的素的都很齐全,还告诉大家怎么种农作物、怎么生产调味品、如何烹调、使用什么样的炊具、如何保藏食物等等,真是烹饪界里程碑似的百科全书著作。
再来看看皇室。
汉代的皇帝一天吃四顿饭,还蛮符合现代少吃多餐的理念。汉代经学全书《白虎通》里是这么说的:“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莫(暮),食太阴之始也。”
皇室贵族的食具十分讲究。食具多用金银器或玉器,碗已经开始使用漆制品和玉制品。
秦汉时期是禁酒的,只有皇室跟贵族才可以享受。(不过民间酿酒饮酒也是屡禁不止)。西域大宛国盛产的葡萄酒,在丝绸之路开通后就进入了汉宫,大受欢迎。汉武帝珍爱葡萄酒,据《太平广纪》记载,他曾“列玉门之枣,酌蒲萄之醴,宫监香果,为天宫之馔”来恭迎西王母的降临。不过王母到底是神仙,纵使人间帝王也只好相形见绌:“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茫磺逑阒?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
看史书的记载,有的皇帝在吃喝这方面还是很有趣的。比方:南北朝时,宋明帝喜欢吃乌贼鱼的肠子,一次要吃好几升--能想象吗?梁武帝萧衍的厨师烹调水平很高,一个菜就能做出几十种味道--不知梁武帝怎么舍得出家的?三国时,吴末主孙皓,每次举行宴会,都要强迫大臣们饮酒,不醉不休--这样胡闹,不亡国才怪。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看潇水作品也学到不少吃的历史。
在瓦罐普遍应用之前大家主要煮食方法是岩烧,也就是在石头上加热,时间当然很长,肚子饿的干脆就把个rare的steak拿了吃。呵呵,今天西方人仍然喜欢吃这个。
另一种流传很久的方法就是腌,这要在瓦应用之后了。据潇水说周时祭祀和赏赐的肉就是腊肉。
瓦应用之后就能煲汤了,还有煲仔类,焖等。
前些日子说起蛐蛐,您已经让我吃了一惊,今天这篇吃的上半部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啧啧啧,藏龙卧虎,藏龙卧虎。
什么吃不着就想吃什么。对吃研究从实际到理论了。雪个看来也是各FB分子。
就是肉干了。不过肉干好像不经过腌制,仅仅晒干而已。
周时的腊肉不知道怎么做,熏不熏?
回头找潇水的文章来读一读,记得你转过很多,但那时没好好看
虎子跟萨苏两个人折腾的。我跟我们家那位一说,他也来劲了,猛跟我回忆童年往事。那家伙也是北京生北京长
西西河水深哪,我们也就敢冒点小泡泡而已。。。
说不定囊括了所有古代食文化精华呢。
再说, 大家都知道, 就是不知道有没人吃全过。 光看猪跑没吃过猪肉啊。
很受打击啊!
1。总有一种印象,老祖宗是吃素的,没想到也跟茹毛饮血的欧洲人一样,初期以肉类为主。
2。核心技术不是到现在没学会引进,原来从历史上就这样,你看看从汉武帝时就开始进口葡萄酒,到什么时候才学酿葡萄酒?到今天上等葡萄酒还是靠进口。
3。原来面食也是引进的啊?那个胡饼,到底是什么?
吃肉的不是广大劳动人民。
胡饼就是烧饼,上面撒了芝麻的(以前管芝麻叫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