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峡工程与低温核聚变,回复:夜月空山 -- axnzero
这是三峡工程的需要。长江1/3的水量、1/2的泥沙来自金沙江。在产生泥沙最多的金沙江上建设控制性工程,肯定会延缓三峡库区达到冲淤平衡的寿命,减少水库泥沙沉积的压力,同时减少江汉段长江下游河道淤积问题。
溪洛渡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和改善下游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拦沙、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站。
长江电力股份公司在2006年是全国纳税500强中的第55名外链出处。在工程没有完全完工的情况下都能够缴税到这种程度,可以用无底洞来描述吗?
还有:三峡总公司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129.4亿元,请看链接:外链出处
国家规定有些央企必须将利润的10%上缴财政部,长江电力就在其中外链出处。这是无底洞的表现形式吗?
不知楼主的无底洞一说有什么数据来支持。
你至少拿份年报来招呼我。
而且你也得看怎么计算的。什么不好的都剥离掉,自然就有利润了。很多企业上市都玩这一套。
至于利润,不说其它的,光咱老百姓在电费里给三峡工程基金一年就几十亿地缴。一度电七厘钱可是收了很久。现在据说是直接并入电费了,而不是取消。呵呵。生财之道啊。
更正一下,网上查了下,三峡建设基金还在电费里收。似乎是每度电1分5了。太黑了。
三峡基金自1992年设立以来,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2005年底共到位623亿元,占三峡工程已完成投资总额的51%,成为三峡工程最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1992年,国务院决定,全国每千瓦时用电量征收三厘钱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专项用于三峡工程建设。征收范围为全国除西藏以及国家扶贫的贫困地区和农业排灌以外的各类用电。1994年,三峡基金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四厘钱。1996年,三峡工程直接受益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七厘钱。
同时,国务院还决定把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中国三峡总公司管理,电厂上缴中央财政的利润和所得税全部作为三峡基金。2003年,财政部又批准三峡电厂所得税在工程建设期全额返还三峡总公司,作为国家注入三峡工程的资本金。
所以到2005年为止总共花了623亿元,占总投资51%,而后期的资金有大部分有三峡用电养自己。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06年利润是23.3亿元,2007年是129.4亿元,2007年起至2011年每年有4台机组投产,可以推知还有的600亿元的投资很快就要完全有三峡支付了。
不仅如此,金沙江的建设就要靠三峡的利润实施滚动开发了。整个西南水电群就是滚雪球效应,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这里有个三峡建设推算:
三峡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分几个阶段?哪一年是资金平衡年?
三峡工程建设到第11年首批机组发电,开始有产出;第 17年完建,26台机组全部发电。根据这一工期安排,三峡工程对于需要偿还的贷款资金的需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l)纯投入阶段。第1年至第11年(1993~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前,三峡工程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因此是纯投入阶段。
2)投入——产出阶段。第11年首批4台机组发电后,以后每年有4台机组发电(280万千瓦),每年相当于建成一个葛洲坝水电站。随着装机台数和发电量的增加,发电收入也逐步增加,当某一年的发电收入与该年的动态资金需求达到平衡时,该年即叫做三峡工程的资金平衡年。至此,投入——产出阶段也告结束。据测算,三峡工程的资金平衡年大约在第13年(2005年)至第17年(2009年)之间,这要由三峡水电站发出的每千瓦时电的售电价格而定。如果售电价格高,资金平衡年就可提前;如果售电价格低,资金平衡年就会延后。
3)产出——还贷阶段。三峡工程到达资金平衡年后,当年的发电收入大于当年的动态投资需求,资金开始出现盈余,即可以开始偿还尚未偿还的贷款本息。
现在看来三峡利润每年以300亿以上计算,1800亿的动态总投资在6年之内可以偿还。
工程技术难度太大。
反倒说我为了支持而支持。
进藏的可能性大增。
PS: 才发现是老帖。我又拍了一次砖头。删了。
水电站消耗的是水本身还是水能?
比如黄河中上游用水。本来因为生态水平限制了发展。现在一搞水库,当地一看有水了,要发展啊,结果用水量增加,下游就倒霉。
就拿黄河来说,引走的水基本与水电站无关,象黄河上引水最多的河套地区,根本就没有水电站。
经济要发展用水量增多是必然的,不可以不建水电站就能节约用水。建了水库还可以在冬天用水少时多储点水,夏天用水多时再放出来。黄河上建了小浪底水库后才有可能在需要时放水冲沙,没建之前如果不大幅减少上游用水,只能眼睁睁看着下游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