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峡工程与低温核聚变,回复:夜月空山 -- axnzero
他本人就曾经在小浪底呆过多年,对小浪底的一些工程事故也比较熟悉。
03年的时候说了一句"因为能源价格美国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当时的美国同事都对之媸之以鼻,我只能耸耸肩,继续干我的生物柴油私人作坊.
几周前和一位印度同事对话,我们都认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印度迅速增长的中产阶级都向往着北美的生活方式(欧洲的能源价格比北美高的多),单纯的指责中印的消费推高能源价格显然不公.谁又能说服中印的新兴阶层接受一种对环境更负责的生活方式,除非北美跟随欧洲的模式".
另外,打听一下国内的换热器厂家,他们能否提供详细的数据表,根据购买方所提供的物性数据给出具体的performance:heat duty, UA, pressure drop, velocity.
少的是目前能直接利用的U235(只占0.66%),占99.2%的U238只有快中子增殖堆可以用,而目前快堆还没成熟。如果成功,按目前的用量,铀还是够人类用到核聚变解决的时候的。
关于换热器,我自己最近正好刚买过一批,用于高粘度树脂的聚合,316L的材质,内置静态混合器强化传热,东西还可以。传热系数和阻力降的计算不是很准,余量太大。当然这个主要是跟我自己给出的参数和设计要求有关。如果有兴趣,可以给你推荐一下。不过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和资质证书,对于国内企业,这个就不一定愿意配合了。
目前我用的最多的是板式或者管壳式换热器,对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为ASME U Stamp and TEMA C as minimum,有时候需要PED。在网上也的确google到了若干厂家,有的甚至说是按照阿尔法拉法的型号“制造”。因为我是用Hysys建模,先假设阻力降等若干数据,一旦定型再修改Hysys模型,所以供货商是否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相当重要,特别是很多项目对整套装置的阻力降有要求。一般的设计余量,我会用10% excess surface area。
我在筹划回国发展,其中的一个可能性就是做油气成套装置。有很多非技术上的难度,包括前面提到的供货商技术支持。毕竟在国外我被授权直接使用GEA等厂家的模拟软件包,选型结束后只是发个datasheet给厂家确认一下和核价。希望国内也有类似的服务。
国内的小厂,一般只有按甲方设计要求制造的能力,要他们提供阻力降等基础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厂,譬如南化之类的,没有打过交道,应该可以。合资厂,尤其是板换,可以考虑,基本上欧美有的厂牌这边都有,直接联系他们总部,问一下就都知道了。
你说的油气成套装置是哪方面的呢?采油?前处理?还是成品混配?
听说国内很多厂家有ASME证书,究竟是不是个摆设就不知道了。板换的确有很多好处,我也有过两个恶梦,一个是阻塞现象严重,一个是镀镍的板换没通过水压实验,导致整个工期延长了两周。
目前做的项目中气比油多。
搞气的话,应该是井口处理这一块吧。川东的?那里的硫、氯一起来,腐蚀问题简直就是个噩梦。
板换的阻塞本来就不可避免,我曾经设计过一个系统,用的板换,是橡胶圈密封的,一用一备,装差压传感器,到时候就切换过来,让厂家来清洗。运行8年了,不错。
硫、氯并不可怕,无非是材质的问题,如果在高压段操作温度远高于露点温度,我都敢用碳钢,增加一些腐蚀余度。其余的按照NACE要求设计。
国内还有“厂家来洗”,我们这里去一次现场的开销都够买台新换热器了。
这方面不清楚。
终于又攒够100分出营了。
关于高丽人造假。
你咋知道一定就是高丽人造假呢?
我觉得除了太阳能光电池外,太阳能热电站也是很重要的技术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