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 中国的民主史探究(1) -- 子玉
[原创 2008-06-23 22:17:46] 闲聊,有些事是属于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些事,就属于慢工出细活,急不得。闲聊的东西,多半属于后一种。就是说,闲得没事干了,就搞一搞,有了心得了,就聊一聊。
看题目,可能就有看官说了:中国的民主史?中国何时有民主的历史,别拿尧舜的禅让故事来忽悠大家。所以我要申明,我这里探究的就是中国的民主史,这个民主就是票选民主,就是西方式的民主。我们不纠缠在民主的定义上,比如什么人民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什么的。我们就是老百姓,老百姓说的民主就是西方的票选制度。
所以我就是聊中国的民主史。
中国的票选民主,是哪个朝代开始的?我找到一本书,是台湾的学者张朋园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是一天下雨,偶然跑进一家台湾人开的书店,结果居然找到这本书。恰恰有助于解决我一直以来的疑惑。
一直以来我对于孙中山革命后究竟怎么选出这个大总统,怎么这个总统又让给了袁世凯,这个袁大头之后的民国体制有没有选举?后来怎么会走上军阀混战的道路?蒋介石是怎么当上民国的领袖的?这些问题,很令我疑惑。
加上有《走向共和》,说是民国年代的民主选举,是何等清明的政局,连乡村父老,都积极参加选举,其乐陶陶。
探究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笔者喜欢对事情的发展作一些预测。作预测对中产阶级投资者是有用的。未雨绸缪,先知先觉,顺势而为,无论什么时局,都有可为的地方。
回过来聊这本书,书名还有副题:1909-1949 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原来中国的民主制度,历史上自晚清就开始了。最早还是那位林则徐,学习西方,就包括西方的议会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晚清曾经派遣官员到欧洲特别是英国考察,准备在中国实行类似英国的议会体制。
所以中国历史上实行选举议会制度的第一人就是一个毛孩子,爱心觉罗.溥仪。做这个决定的是老佛爷,慈禧太后。光绪32年就是1906年,清廷宣布准备立宪,从光绪34年即1908年开始,九年内到1917年召开国会,成立君主立宪国家。规划中以地方议会选举开始,从地方议会中选出代表,成立中央议会。为了民众演练民主选举过程,先举行临时议会即咨议局和资政院。于是在1909年,即宣统元年,全国设立咨议局,又于1910年中央设立了资政院。地方和中央,当时都已经实行了票选。
所以,中国的民主史,始于宣统。慈禧太后,临死前昄依了西方民主制度。
闲聊,居然发现慈禧是最大的民主派,何其怪哉。
任何相对稳定的政体内,保皇派/建制派总是占绝大多数。清末的老百姓一听皇上/太后的名号膝盖都软了,你把选票送到他们手里,他们能不投给亲王、贝勒们吗?就像鲁迅记述的,辛亥革命后普通老百姓最激动的,还是斥骂红毛/太平天国、乱党/谭嗣同,对革命党是极其冷漠的。六几年溥仪大赦出来去了一趟全国政协,一大帮遗老遗少玩命地要行三叩九拜之礼,结果弄得管事的干部很生气,再也不让他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楼主说的民主,是清末民主。不是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是义和团之后,光绪慈禧快死的时候的事情。清帝威权已然不再了。
这次民主变法太急进,进一步削弱了皇权,老佛爷又死了,所以不光失败,而且直接促进了辛亥革命产生。
满清搞挂羊头卖狗肉的君主立宪,搞出个皇族内阁,敬酒不吃吃罚酒,后来想搞君主立宪也不能了。
革命军从来没能够冲进皇宫把皇帝掀下宝座,是各省总督和袁世凯这个大军阀用高额年俸和保持帝号的优惠条件把皇帝胁迫下来的。其后的革命军满城追人捡辫子,以及军阀割据混战,证明辛亥革命根本就是一小撮政治和文化精英的闹剧。普通老百姓被拖进来投了个票,当了一回群众演员,从此就没他们屁事了。
在说当时国内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基层的组织管理有的非常简陋,有的是基本自治,有的是完全缺失。不少山区进去出来都要数月乃至半年,很多偏僻的乡村外界根本不知道其存在,很多少数民族的部落、山寨根本就与中央政府毫无任何联系。当时的国会选举是怎么组织的,怎么宣传的,怎么计票的,候选人是如何竞争的,我们的认知完全空白。鲁迅以及他同时代的见证人见到过谁兴高采烈去投票站投票吗?我在晚清、民国史的研究里没见到什么资料和讨论,《走向共和》里就出现民众兴高采烈去投票的镜头,不免有些唐突。
必须花一朵,鼓励你慢慢填坑……真正把这个问题读透了,才能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发生了如此之彻底和深入的社会革命,几乎把西方的政治体制学了个遍、但是唯独这个票决制民主没有完整地拿过来用……
这中国的“代议民主”的发展史可是一个大坑啊。子玉兄有劳了~~~花先!
他是CND上谈民主最NB的。
不怎么好笑的笑话。晚清搞地方自治,是鉴于义和团等等失败,国家无可收拾的形势下,让权一点给地方。对于晚清的这一政治格局,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清政府承诺的立宪改制并没有诚意,立宪的时间一拖再拖;
第二,清政府拟议中的宪法是照抄日本版本,即帝位万古不变。与其说清政府意图实行宪法民主,不如说其用意是用法律形式来合法化帝国统治;
第三,省议会的被选举问题,省议员的资格是有很严格财产和教育水平限制的。据统计,大概全国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人(男人)有资格被当选,这只能说明仍然是精英政治;
第四,一些省议会,特别是南方的省议会对满清政府不满,成为反对派的中坚力量,以至于Esherick关于辛亥革命的著作中,认为是省议会,而不是小打小闹的革命党,成为革命的关键推动力;
第五,中央集权的崩溃,导致地方分权,是中国近现代政治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问题,Duara用政治的Involution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六,民初确实有点民主气氛,地方上选举搞得很好,但是出现太多问题。其实民主选举的规则就是认赌服输,既然参与选举,就要做好认输的准备。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心理。并且舞弊现象非常严重,像浙江一省,人口忽然暴涨,明显有人做票。而宋教仁被刺,部分原因也是不甘于选举结果;
第七,多党政府内部内耗。主要政党进步党(梁启超)和国民党,天天政争,只有一个原则,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所以经常倒阁,一事无成。这只能说明这种多党制度,代议制度的弱点;
第八,在这种混乱政治局面下,中国现代化的代表人物袁世凯认为只有独裁统治才能让现代化计划实施,所以错误估计形势,以为自己登帝位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然最终使失败,但是袁世凯的想法并不是完全荒谬的,后来如蒋公,太祖无不如此。
俺不是研究政治史的,但是有时接触到一些东西,如果有错漏,多多指教。
准备连写5篇。
什么时候民主成功了,那还真说不定有人出钱给慈老太塑一座金身放颐和园大门口,标榜万世受人景仰。然后不定跑出来多少个格格,控诉TG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