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中国现在离这些技术有多远? -- karman
在全面使用三维软件。
就是培养治理人民的官员,不是为了探究事务的原理。有而优则仕,别的行业出的状元都受不到社会重视。
要找那些衣食无忧的人,每周不能工作时间太长,时不时还要度个假,对做这个要很感兴趣。基础要好,年轻的基本功要扎实,老的经验要丰富。管理的观念要够高,碰上业务的东西就要舍得花钱找专业(权威的)的人来定。
想把这些人都凑在一起跟你干,最简单的就是多给钱。当然,靠人格魅力也好(出卖色相)
说人家什么都不知道是可以的,那就请你把知道的东西来说一说。可你通篇除了教训了别人以外,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那如何能够让人信服呢!
技术应该不仅仅局限在某项具体功能的实现,整合和对体系的掌握应该是更搞层次的技术。从网上听来一个故事,说预警机上的布线长度是海量的,如果没有具体做过理解后整合为自己的系统,就是给你图纸你也调试不出来。再看看我们的导弹、卫星和载人航天的发展,不能不得出系统论对于我们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看过晨大《米格的天空》,写得真好,那自己不熟悉飞机举例是班门弄斧了。
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技术还是很多的。不能因为在人文方面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就否定在技术方面的发展。我们现在说的科学技术整个体系是来源于西方,所以给人感觉西方的技术就是好的,先进的。也许情况不尽然如此。
人半年四十万,相当于一年一人二十五六万,可以请到干过三五年活的人,但高手肯定不止这个价码。
自诩还是很高的。
注意说的是技术领域,赶超的对象就说美日俄。材料?电子?机械?光学?光电?自控?机加工?生物?化学?
至少以上这些,都不敢说赶超;以我熟悉的光学和机械来看,差距并没有任何缩小的趋势。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项目失败了,开发员可以拿70%的定金轻松免责,成功了,他们可以坐地起价并且拿到别的地方去吹牛。做大了,甚至可以另立山头,成为你最凶恶的竞争对手。而初始投资的人承担全部风险。
我自己也是搞算法设计的,看到国内这么多的研发失败例子,我自己都不赞同国内软件开发者的风格。
自己是做编程行业的,看牛跑看了十几年了.就这个问题有些感受和大家探讨一下.
先从技术这个角度讲,从怎么做软件这个角度讲,楼下各位提到的,先期architecture design,软件靠人,刚开始做好了,以后才能省钱,这些我都理解。自己所在的公司就是做retail software的,动辄千人(pm/dev/qa)的项目规模。但是,这种思考角度是从一个engineering team内部出发的。而且这种项目结构都是一个已经成功的business的公司有钱做budget的情况下的经验。公司刚开张的时候呢?
我是同意万斤的需求思路的。大家还记得当年贸工技,技工贸之争吗?实践证明贸工技是对的。
功能需求,就是40万的事儿。一个component而已。Potential account是谁呢?万斤他们所在的公司,和他们的同行公司们。
那就是说,现在市场就这样。做吗?我相信有人会做的。
做这种项目的公司能做多久?能做多大?赫赫,你想做多大?你想做多久?一年够吗?3年?10年?20年?红旗还能抗多久?73年了。越抗越大了。历史证明,我们一定能胜利的。问题是,胜利前,他们多了30年明天就会死去的日子。我们有这种思想准备吗?
瞎发感想,大家一笑。
我提到的每一个例子都是真的。多次经验表明,高风险的项目肯定要保证初始尝试很高的成功率,否则根本发展不起来。你看国内的软件项目就是如此,那些刚开始会烧钱喊的高的,企图无所不包的后来没有几个成功的。
专业软件这方面领域知识很重要,缺乏积累,软件技术方面差距没那么大。我们说的没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