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什么时候这边也能拍出海角七号这样的片子 -- lproad
魏导的下一部片子会拍成什么样子呢?到比较期待,因为预告片做的很精致,但是如果宣扬日本人在台湾民族融合,我就坚决抵制!!
国宝?大陆人第一反映是熊猫,“我是熊猫”???整个错乱
其实我觉得海角就一普通的爱情小品,制作的比较精致,属于茶余饭后看看消遣那种,说起精致,大陆的片子有许多不严谨不精致的地方,你要知道,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电影等于从头开始,到了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大片,全中国一年的电影制作费还不够拍一部真实的谎言,十几万几十万的成本,和人家动辄几千万过亿美金的片子比较,差距当然明显,即便那时候,大陆也有不少片子可以说很优秀,比如秋菊打官司,鬼子来了,虽然不是爱情小品,但是对人物的刻画,内心的挖掘,非海角能比,单单说音乐,霸王别姬里的京戏也动听啊,当爱已成往事也算经典好歌吧?再说风光,不管你怎么骂英雄,但是里面风景确实漂亮,老谋子说过,多年以后,人们可能忘记英雄的故事,但是不会忘记两个红衣女子在漫天黄叶中决斗,我也不会忘记在镜子一样的湖面两个人在追逐,那个画面会留在你脑海,海角呢?说实话,我现在已经记不起里面的风光了,只记得海边,风景很漂亮,但是和其他的海滩,你觉得有区别么?有什么能给你多年以后依旧无法忘怀的场景么??
要是你现在承认大陆许多片子在某些方面超过海角,但是整体超越的你找不出,那建议你多看看大陆的片子,现在的风气带坏了,要么盯着得奖,要么盯着票房,安心做电影的反而少,世人本来就是为名利所累,这个是人性,不过和周星星一样,先在获得名或者利,然后你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去制作自己喜欢的电影,其实疯狂拍商业片,获得成功后,才可能拍出足够精致的作品,真的,好作品,一要用心,二要才华,而这两者的前提是,要有资金。大陆电影经历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巨变,正在茁壮成长,而且,海角是获得台湾人追捧,是有些打动他们内心的东西,这点大陆人很难有共鸣,绝对无法获得台湾一样的成绩的。而这个水准的片子,大陆并不少见,就是大陆电影界的音乐歌舞类型拍的不多,让你觉得少就是,抛开类型来看,大陆的制作水准在此以上的片子,多的是。
主管部门的禁演其实有一定道理,现在网络看过的,好奇为主,毕竟台湾评价如此高,从陈赴台安排观看,到小马隔海喊话还不忘推荐,但是里面六十多年前台日无法携手的爱恋等到六十多年后继续,不管导演是否有意,一旦被政治解读,在大陆主流民意依旧对当年战争不会忘却的时候,会大大加深大陆人对台湾的反感,因为台湾人那种对日感情,是大陆人无法接受的,中国文化里,国恨家仇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年战后,日本人滞留大陆的遗孤或者其他人员众多,后来和这边发生爱恋的故事很多,比海角里的故事美好的多的题材多的是,但是人们不会去拍就是,毕竟我们付出的代价太沉重,简单的一句忘记那些是不可能的,而活着的人会小心翼翼的不再触碰那些伤口,即便相爱,也不会宣扬,你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别人的伤害身上,而台湾人恰恰是忘了这点;想描写一段曾经的美好,但是却忘了那背后曾经有过的深深仇恨;现在已经有说这个是大毒草的文章,我虽然不同意那个观点,但是公映的话,讨论肯定更激烈,而台湾这种亲日态度也肯定更加激化大陆民间的反感,我要是主管部门,肯定也不求多事,不放为好。台湾人总说这个可以加强对台湾的了解,却不知,这种了解会加剧大陆民间早已存在的对台不满。
这个片子就一轻松爱情小品,加点励志情节,泡泡糖电影,看的时候哈哈一笑,看完就不用多想了,没必要拔那么高,更没必要感慨大陆啥时拍这种片子,近期台湾这个算精品了,但是你必须看到,大陆这些年努力吸收港台和好来坞的人才技术资金,电影上的影响力正在急剧增强,而台湾电影随着人才出走和自我隔绝,正在没落,海角不过是沉寂太久,难得有这么个片子,所以引起许多人共鸣,其本身的成就,还没高到那个程度。
说起励志,里面乐队的人,各自有各自的苦恼,其他帖子里列了不少,遗漏的是大大,她是单亲家庭,照情节分析,该是她妈妈的祖母当年没成,严禁她和日本人交往,她不听,有了大大,然后人走了,她也和家里断了往来,大大身上有单亲孩子的特征,冷漠,玩世不恭,最终音乐让她找回自我,在舞台上的她,是快乐的,最终的演出,是他们每个人找寻自我的一个过程,不管你有什么不如意,音乐可以让你暂时忘记烦恼,电影也一样,你在电影院可以投入的看故事,暂时忘记你需要面对的那些烦恼,不过出来后,该干嘛干嘛,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所能做的,只能是面对问题。
所以不太可能那么轻松
适合六七十年代生人。
《疯狂的石头》也不俗。
是引起争论的主要原因。
不能诋毁中国新生代导演的能力和智慧。
商业片要拍好,其实很不容易,绝非光花钱就能办到的。好莱坞虽然垃圾多,精品也不少。不过现在倒确实有点每况愈下的意思。
如果当作漫画看的话
台湾现在比较流行的字辞典是哪一个?比如现在中学生程度的台湾同胞用什么字辞典?大致相当于大陆的《现代汉语词典》这种的。我手上有《中华大字典》,不过有人说旧了点。
另外,这句话,
兩邊剛剛好相反喔!
臺灣說對某人很「感冒」,就是對某人很反感的意思。
剛剛在網上找了一下,有一本書"普通話vs.國語--兩岸對話一本就通" 的介紹如下:
在兩岸交流頻繁的今天,
你可能要遠赴大陸洽商、工作、旅遊、探親、留學……
當你聽到:
工作夥伴說對你很「感冒」?
別生氣!他是認可你呢。
朋友勸你「高姿態」?
別訝異!他是要你對人寬容。
同伴跟你說他很「窩心」?
那是他不開心,趕快安慰他吧!
工作做不完想請「工讀生」幫忙?
要知道,大陸的「工讀生」是指接受感化教育的學生喔。
台灣人覺得「嗆」是指新奇有趣,
大陸人卻認為「嗆」表示事情棘手做不下去…
很有意思啊,以後我用這些字,會特別注意。 : )
關於字辭典,我在臺灣最大的網路書局,用暢銷度找了一下。
大約有兩本。
一本是: 三民書局大辭典
另一本是: 新選廣用國語辭典 (by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
希望有些幫助。
到了台湾光复时,当时的台湾人民是说著日语,踩著日式拖鞋,迎接国军进城的。
====================================================================
这句话是不是稍有夸张?电影《悲情城市》里描写的正是那个时期,普通台湾人民还是说的闽南话啊,日语应该能听能说,但闽南话应该还是主流吧?
谢谢!
内地的中央电视台前些时候播放了一部《台湾一八九五》,表现了北宸所讲的一些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