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小眼看文革】五.一六之前 -- 柳叶刀

共:💬98 🌺18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不难,请看下面的格式

本嘉明:<<李锅会战>>(九):中国杀回欧洲

把里面的中文部分和链接改为你的就行了。

家园 九兄和楼主都花

我母亲和父亲一个出身不好一个出身好,出身和招生挂钩的政策对他们一个有害一个有益,结果呢,也许我母亲后来的职业有点屈才,可是对我父亲却算“发掘”了一个人才。每次重新洗牌,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世界总归是不平等,只要不是吃亏就哭占便宜就笑就好了。

家园 内详

发贴页面,点击“特殊效果”,点击“链接”,出现

[URL=][/URL]

填入

[URL=链接地址]自己想要的字[/URL]

以后

就可以了

家园 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楼主刚刚开始讲他的故事而已。如果,你有更好的东西给大家讲,你可以另外写一个系列。

至于你的划成分是另一个平衡,那属于辩论了,如果你喜欢辩论,就要写的详细一点,给人们信服的东西才行。不能仅仅说对方怀壁有罪。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也有很多阻碍人类发展的东西。但是,是否有必要为了你的所谓公平,而把注意力放在对超出平均的人进行打击,而不是对落后者进行实在的帮助,提高平均生活水平呢。

接下来写的是题外话,你不喜欢,可以略去。

那个年头,中专,技校毕业也可以比大学似乎更容易找到工作,所以,不考大学而选择上中专技校的多了去了。那些选择,他们中的很多当年也没有什么抱怨的,现在的抱怨也就是后来改变政策,待遇现在相差太多。

当年,那些选择了上大学的大部分人,是抱着对学问的渴望,放弃了安稳的生活,选择了挑战的。当时的大学生,可以分回原籍的很少。所以,特别在大城市,想在父母身旁进孝心的,很少报大学的。

每逢周末走50里很多吗,我可以告诉你,在那个年代,太普遍了,不过,不是每周,而是每天。有些知识份子的子女怕吃苦,坚持不下去,往往还要面对父母的压力,那些承担了祖国复兴的脊梁的人,即使再困难,也是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旧知识份子的人生悲哀啊。

其实,你所说的不平等,不过是来源于农村生活的悲惨印象,却忘记了它的原因是当时国家对工人等铁饭碗的过度支持。把仇恨发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的身上,不但说明你对当时状况的无知,你的父亲知道了恐怕也要叹气的。建议你有空多和老人家聊聊天,套出点故事来也算一个孝敬吧。

家园 花谢。
家园 谢谢!
家园 花谢mm!
内详
家园 谢谢!
家园 您这么说是相当不好的。

您这么说是相当不好的。

把仇恨发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的身上,不但说明你对当时状况的无知,

咱没什么仇恨不仇恨,邓稼先那样的知识分子还是我的偶像呢。我主要是看得比较开。

家园 看来您并不理解我是什么意思

我不是从穷人的角度攻击富人或知识分子啥的(确实,我现在也是知识分子。)。我也不想腹诽国家的这样那样的政策,我的真正的思想是一种“理解”,对历史的理解,说白了,就是看得比较“开”。凡事看开点总比纠结要好得多。

您仔细看咱的话,一定能发现咱没想和您辩论,您还是继续写自己的个人历史,在您第一篇咱就鼓励您了。

您还说了许多,那都不是我的意思。

家园 花你!

看得开好。

家园 屁股永远决定脑袋啊!!!
家园 出路还是在于创造更多的机会

上大学的机会、创业的机会。当年显得格外残酷,就在于机会少的可怜,而且一旦失去机会,失去的就会太多太多。

家园 按照你的逻辑的话,

邓稼先是不应该去参加两弹一星的。我中华幸运的只是,在文革浩劫到来之前,完成的这项研究的大部分,而且,在文革中,如果没有周总理的倾力保护的话,恐怕还会有变数的。

仅仅因为有名与无名,或者是入党了与没有入党,或者是研究过原子弹与没有,来区别邓稼先和楼主父亲作为知识分子的差别,那你就是太物理了,而且也侮辱了邓稼先先生。

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在建国开始的前十几年,毫无保留的贡献的自己的血和热。没有他们的支持,那里来的当时的工业化基础呢。

如果从建国一开始就进行文化大革命的话会怎么样呢?那么,即使不输掉朝鲜战争,也会在60年代里,变成一个象现在的津巴布韦一样的国家。

为什么同样是穷苦人家出身,为什么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呢?因为雷锋把自己定位的很准,自己要成为革命的一颗螺丝钉。当然,在你认为天经地义的文革中,雷锋同志也不幸被批判了,被认为是“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 的政治糊涂分子。

家园 我是不是在哪得罪过你了?我觉得你实在是误解了。

就说一条吧,我何时何地说过文革天经地义了。

您怎么就能断言我“仇恨那时的知识分子”?

我说邓稼先是我的偶像,不代表我就仇恨楼主父亲那样的知识分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