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苗丽楠与经济危机,一个无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简记 -- 马前卒

共:💬374 🌺18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现在是劳动力、资本双过剩

因此还不仅是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的问题。明显是工业化生产有发展,工业化消费没有跟上。症结在于收入分配问题。资本退一步,资本和劳动力的未来都有保证。就这么僵持下去,都要歇菜。

顺便说一下先富后富问题,其实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短期内可行,但在中长期内是不可能达到工业化的消费的。工业化会因此而受阻。所以小平同志提出这个口号而没有加以有效的限定,似乎是不理解工业化造成的。

家园 欧美日的福利水平相对中国很高

社会矛盾相对缓和,那是建立在第三世界大量劳动力实际上不能参与竞争的基础上的。

用血汗工厂条件很差作为贸易壁垒的条件。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伪善。

真正的善是让人过更好的生活。

家园 可怜,苗丽楠们除了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用一双干净的手、一颗纯洁的心去建造新生活

这恐怕也就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何不食肉糜?

家园 说到底20-40岁的人无论是打工还是种地都没问题

工业社会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却把人力当畜力来用。牲口失去劳动能力可以杀掉,当农民工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社保怎么办!

家园 恩,明显你在支持我的观点

人人都有可能以自已的能力致富

是不吻合现实情况的.

至于你指出的怎样会更好,这个是另外一个问题.

但是粉饰问题的存在是不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

尽可能准确的认识世界的原貌是个门槛,只有认识清楚才有可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而且只是可能而已.

但是连世界是怎么样的都认识不清,这....还是先跨越了这个门槛再来吧.

家园 你还没看懂我的逻辑

没能力有权势的人成功

与有能力又勤奋的人成功,是二个逻辑问题.

前者成功会影响后者成功,但影响程度不大,因为前者基本在垄断行业,后来基本在竞争行业.

竞争行业还是很公平的,不然中国产品不会有这么大的竞争力.

家园 在律所上班的时候

外方要并购中国国企,国企有很多快满十年工龄的员工,按劳动法规定可以要求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外方让我们设计规避该要求的方法。当时气急,说该保护的保护,规避什么。老板便不再敢把这个活给我,但我不做,还是有其他人做的。那时候《劳动合同法》已经进入二读阶段,我专门做劳动法的同学每天都在感叹,快点通过吧,她每天给大企业写劳动合同或裁员方案,有时良心不安。

现在的劳动合同法肯定比我们最早期望的版本妥协了许多,但毕竟是个进步,我们不能因为经济危机就否定这么重要的一部法律的价值,法律写得不好我们可以改,但有没有这个法律则是根本观念和价值的问题。

家园 你的逻辑能捍卫你的人人论么?

看这里5逻辑完全正确,只对前提的认知表示不认可 十万朵莲花 2009-01-16 20:53:36

我说得很清楚,你是前提有问题,不是逻辑有问题

家园 认识有了一点进步,要继续改造错误的思想~~
家园 “何不食肉糜“算什么?

伟大领袖胡耀邦同志说:

“改革”,要废除那些不好的习惯。第一,。。。。。第四,要逐步改变人民的食品结构。如果用一代人即三十年时间,使我们民族的食物构成改变为以肉、奶为主,那就是一大胜利,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体质的根本好转。农业部门,还有卫生部门,都要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卫生,不光是治病,首先还应当注意增进人民健康。

看来人民不是人民吃不起肉,而是不爱吃肉。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是个大问题呀!

家园 【文摘】如果让你选择,是做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这个贴子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收到很多花,俺一直在看,一直觉得有话要说,又说不出来,堵得慌。今天正好读到一个印度记者的文章,觉得她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一个答案。转贴过来,对比一下。

当我花数小时到中国的智库、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寻找有独到见解的中国专家的时候,那种经历往往令人沮丧。

对于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来说,5年只是段不长的时光,但我把它充分利用起来了:旅行和提问题。当我回顾自己的中国生涯时,发现人们会经常问我有关中国的问题。

在印度,从报纸主编到家庭保姆,我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印度能从中国学到什么?对中国来说,论及国家实力和对成就的自我评估,美国是它看齐的最终目标。而对印度来说,用来衡量自己进步的最常用准绳则是中国。

在中国,我碰到的问题又有不同,最常见、最简单的问题常常最难回答。我记不得有多少次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问我:“哪里好?印度还是中国?”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常问我:“你喜欢印度还是中国?”胡同里的邻居几乎每次碰到我都会问:“喜欢住在北京吗?新德里是不是更好?”

最后的这一个问题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也经常让我陷入沉思,但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取决于当时的情形。比如,跟住处的厕所清洁工谈过话后,我会想到远在印度的那些处境悲惨的清洁工,并惊叹于中国最底层人享有的劳动尊严。

在我住的胡同里,清洁工捡垃圾时经常是戴着手套的。这种简单的保护性措施不仅避免了皮肤接触细菌,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一种人的自尊。他们的孩子总是有学校可读。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但总是设法去读去写。如果我是数百万的印度掏粪工、清洁工、看门人的一员,我或许宁愿自己生在中国。

但有些时候,我的想法却又不一样。那往往是在我花数小时到中国的智库、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寻找有独到见解的中国专家的时候,那种经历往往令人沮丧。

在中国,人们似乎对思想缺乏激情,对辩论本身也没有热情,那种千篇一律的说法经常让我萌生思乡之情。尽管印度有着种种短处,但至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我在印度不需要忍受在中国的那种单调雷同的声音。

但是,一回到印度住几天,我又想赶快回到北京,在那里,女士坐公交车或驾车不会像在印度首都的街道上一样,引来别人侧目和窃窃私语。但稍后,我可能会打开电视,观看印度议会正在举行的会议。

回到那个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做印度人还是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确实需要回答的话,我会这样答:如果能确保我衣食无忧,我可能会选择生在印度而不是中国。

在印度,尽管政府总是不能履行职责,但钱能让你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只要财力允许,大多数人家都会备有自己的发电机和蓄水池,因为电、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停掉。警察几乎不能向居民提供保护,许多人家因此雇有私人保镖。

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我是穷人,我宁愿生活在中国,那里的人们基本上能吃饱、穿暖、住好。更重要的是,中国将给我提供向上发展的更大机遇。所以,在中国,即便生来贫穷,我仍有机会在以后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像在印度一样悲惨一世。

家园 中国的穷人在名义上是有人权的 印度则可以公开否认这一点

这就是区别

古语讲“求法乎上得乎其中,求法乎中得乎其下”。如果求法乎下,鬼才知道得什么!

我也转一篇东西看看。

人权组织呼吁印度停止召募童兵平叛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30日09:3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30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国际人权观察组织”29日表示,印度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确保18岁以下的少年或儿童不再被征召充当“特种警察”,用来对抗武装叛乱活动。

  总部设在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是在一份致印度东部奥里萨省首席部长巴奈克的公开信中,作了上述呼吁。信中指出,被征召的童兵在缺乏配备和训练情况下,从事打击游击队的战斗任务。

  据人权观察组织表示,许多被政府当局强行征召的童兵甚至只有14岁,却被安排与安全部队一同执行战斗和搜索等危险任务,极容易导致伤亡。

  奥里萨政府曾在去年11月宣布,要召募地区部落青年,增加一支人数约2000人的特种警察部队。

  印度全国保护儿童权利委员会主席辛哈,也曾于本月23日发表调查报告指出,印度全国28省中有19个省遭到武装叛乱骚扰,使得召募童兵的现象有增无减。

  报告说,邻近奥里萨省的恰蒂斯加尔省是叛乱活动最猖獗的地区,也是拥有男女童兵人数最多的一省。报告指出,地方安全部队召募这些年龄在16岁左右的儿童,训练使用武器和炸药后,就送上前线。

  据报告引述非政府组织“亚洲人权中心”的调查说,仅是在恰蒂斯加尔省的丹特瓦德地区调查员就发现,在2006年,当地难民营约有3749名男童和299名女童被召募为童兵,月薪仅1500卢比(约30美元)。

这里的童军 就是封建政府用来镇压毛派游击队的

和这种国家比,有意思吗?

家园 都是发展中国家,俺们也就是这几年才吃上饱饭。

怎么就没有可比性?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严一点当然无可厚非,但脱离历史进程地提要求就不恰当不现实了。俺不能接受的是楼主将我们当下的社会定义成了“弱肉强食”的社会,并企图根本上改变,这样的提法太夸张了。

楼主的本意如果是企图根本改变这个社会的某些弱肉强食的现象,这样的提法还是有实现基础并具有可操作性的。

对苗丽楠们当下处境的描述是真实的、生动的,为此俺送了花。但由此得出了“根本改变社会”的结论,恕俺不能苟同。

家园 革命或许很可怕

但今天之所以我们没有童子军去镇压毛派游击队

就是因为当年真正的毛派没有被镇压,革命成功了

家园 这个因果链条可远了些,不甚明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