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继续高华文摘】上数据·后人鉴之 -- 陈郢客
这种想法头脑太简单,思路根本是错的。不要以为粮食涨价,种粮的农民就能得到实惠。你要想得到实惠,除非能把粮食的产业链给控制了。仅仅依靠生产环节,农民还是穷的命。因为种子、水、化肥的价格不由你控制,销售渠道不由你控制,而利润往往都在那些环节,普通农民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415万吨,按当时约5亿人算,平均每人8.3公斤。
粮食交易是按原粮计,加工成卖给你的成品粮,就按小麦加工成面粉的80%算,平均每人6公斤多点,平均每月1斤出头。
59年以后已经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没几个人能比别人吃得更多,要饿肚子大家一起饿。
七十年代因国内遭灾,有几次把国家供应的粮食定量减去一斤,用于支援灾区,那时也没觉得比不减饿多少。
这说明饿死人与出口粮食关系不大,在于某些地方的超征购。
64年有人口统计,想比54年的,只有甘肃是负增长。
增长率比较低的有安徽、四川(建制有变化——西康)、江苏(但上海人口增加很多),而河南,人口增长基本和全国一样。
群众。虽然仍不能令人满意,但比现在的干部要好多了。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到共产党的组织和人员是如何在和平时期一步步向官僚阶层腐化的。如不找出应对的办法,中国迟早会步苏联的后尘。
其中有三千万饿死,这象话么?
the commies' oppositions.
仔细看数据,有一千万人消失了,既没在死亡人口里也没在61年后活的人口里.
父亲的祖母当时大约六十岁,饿死了。还有一个两岁的弟弟,也死了。他的母亲(我祖母)吃野菜吃的肚子又大又硬,像石头一样,有点吃得都省给丈夫孩子,自己还有下地干活照顾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就我的观感,她其实不算是非常能干的典型农村妇女,可我父亲终其一生,对他母亲的感情都是毫无保留的,就是因为当时十七八岁的他目睹了她当年的挣扎与牺牲。
我不了解关于饥荒时期的这些统计数据的来源与真实性,但同为湖南人,同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袁隆平对死亡数字的估计和我父亲基本一致:四千万,也就是十五分之一的人口。湖南河南多些,新疆浙江少些。
我们家在辽南复县,当时虽然苦,但无人饿死。但我父亲要根据这个说全国无人饿死,我是不能相信滴。
以我母亲家为例,当年大队食堂到后来只能打稀饭,据我母亲回忆有一家人一盆稀饭打倒在牛粪上,全家人只能边哭边趴在牛粪上喝掉稀饭,但最终这家人全部饿死绝了.当年全家壮年被派出大修水库,家中仅祖父母和小孩子在家,食物不够,祖父母饿自己留给小的,结果祖父饿死,祖母是很强悍的,六十岁还能挑三百斤,评为全工分,也被饿得全身浮肿,小腿能照影子,幸亏家里壮劳力回来,才救回来。
当年公社书记是我祖父收养的孤儿,当了书记左得不得了,我祖父为了抗饥荒在很远的山林里偷偷养了几窝蜂蜜,种了点玉米,被发现批斗不说,东西全部毁掉,这个书记浮夸、横征加乱搞,结果公社被饿死绝户的不少,实际上我老家是山区,历史几乎没有饿死人,土地不肥但找吃的办法多。
我祖母因家谱在文革中被烧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年,去世时只能根据生肖推算或者是96,或者是108岁。有意思的是即或遭遇如此不幸,还是说生活首先要感谢共产党。
我当初也是在网上查的,用几个来源比对一下,大概的数字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