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国金融危机是泡沫破灭经济衰退,不会超级通货膨胀崩溃 -- 陈经
“美联储的基础币投得太多,也赶不上银行体系瘫痪的再生币创造。”这是眼下的通缩期。
还要平静一下经过萧条期,再到通胀期。
1995年,纽约道琼斯突破5000点
Date Open High Low Close
28-Nov-95 5,070.88 5,105.56 5,006.21 5,078.10
27-Nov-95 5,048.84 5,114.23 5,034.03 5,070.88
24-Nov-95 5,041.61 5,072.68 5,028.61 5,048.84
22-Nov-95 5,023.55 5,096.17 4,982.72 5,041.61
21-Nov-95 4,983.09 5,050.28 4,948.04 5,023.55
....
5-Jul-95 4,585.15 4,652.24 4,561.63 4,615.23
3-Jul-95 4,556.10 4,594.83 4,536.04 4,585.15
30-Jun-95 4,550.56 4,606.24 4,513.90 4,556.10
....
5-Jan-95 3,857.65 3,876.83 3,825.35 3,850.92
4-Jan-95 3,838.48 3,876.83 3,815.26 3,857.65
3-Jan-95 3,834.44 3,864.72 3,805.50 3,838.48
30-Dec-94 3,833.43 3,874.48 3,812.91 3,834.44
记得当初闹共谍案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个情节:克林顿初期国防部负责经手‘多余’物资的小吏发现某些变买合同很可疑,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审批程序,但是上级主管的回答是:突出一个‘卖’字,越快越好。
结果就把很多精密零部件卖给天晓得哪个国家。
这都归到克林顿要军队勒紧裤带。
跟中土某些左派前一阵批邓好像很像。
有趣的是各个集团的心态:
美国人嘴硬,反复说美国劳动人民是最有创造力、生产率最高。
中国人搞定过几次萧条,心里其实不当会事儿,半公开的幸灾乐祸但做负责任大国状: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大的负责。
欧洲人是彻底慌了。
O8ma也是可以牺牲的,那才好玩呢。
不成功、便成仁,哈哈……
很有意思的探讨。近几期的商业周刊讨论过当前的经济和可能引起的通涨问题。感觉到有几点共识:
- 眼下的经济环境恶劣是少见的,到了要用非常规手段的地步了。前些日子,短期3个月的国库债券利率已经到0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投资者已经谨慎到不求回报的地步了。这可是搞经济的人所不愿看到的。正常情况下,联储会投入的钱都会有杠杆效应,投资者会跟进。如今是投多少都没反应。所以联储会当务之急是如何引出这些钱。联邦利率已经没有玩头了,这不现在又开始打中长期国库债券的念头了。其目的就是压低利率,逼投资者出来。与其说现在联储会与市场斗争,不如说是与投资者斗争。结果不难预料,因为1)庄家总是能如愿的;2)现在的联储会主席Ben Bernanke 的决心和才智。这一点,随着危机加深,更加显露出来。此人很认真的,之前是做学问的,不乏理论。如今碰到新问题了,还没摸到门,但相信迟早会找到办法的。也许西方社会的问题只有西方人的观念才能理解,才能解决。 现在的情景就象治一个病人,就不相信没有一种有效药,实在不行,哪怕再发明新药也要达到目的(有人会说是不治之症,但这不是本文的前提)。
- 当前联储会最担心的是通缩,而不是通涨。通涨,钱贬值了,通缩,物贬值了,同样对社会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带来破坏,尤其是在现在钱少物多的时期 (指流动的钱)。在联储会的眼里,通涨至少表明钱开始流动了,也给重灾区金融界一个机会。从经济的角度,恨不得钱多转几次手。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怎么多金融椼生物。过去经济好时常把增长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其实比起金融界的效率,其它行业都要甘拜下风。
- 对抗经济泡沫破裂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为地产生另一个泡沫。现在的心态是:顾眼前,救人要紧,泡沫不泡沫以后再说。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泡沫相对来说好处理些。
结论是现在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要不惜代价避免长时期的经济衰退。结果是经济上来了,但什么样的代价呢?知道和不知道没什么区别。都得接受。
其实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走势是有共识的:1)29年以来的最大的金融危机必然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2)通缩之后必然是通胀。至于通胀的严重程度就看美国自己的造化了。美国目前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它先得重点解决金融系统的严重问题,方法是“注资”和“发国债”。 国债发不出去了,那就让美联储全收购。至于此办法会导致日后的大通胀(肯定的)也就管不了那么多。这方面各位老大都讨论得很深入了。
美国的问题也就这样了,关键是中国自己。国企问题不会太大,因为90年代那么艰难都过来了。关键是出口型企业要受打击,最怕的是业已开始的贸易保护,像美国这次新提出的救市计划中有一条“买美国货”就是一个大问题。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贬值起来不是个小数目。其中6千亿买了美国国债是不大可能退出来的,那就权当用来绑架美国吧,最好能调整其中的结构:多买短期少买中长期,希望不要增加总额。现在是通缩物价便宜,中央完全可以用剩余的外汇购买矿藏技术之类。比如巴西澳洲的铁矿,智利的铜矿。。。,再比如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技术出口限制是很tmd操蛋)。现在是好时机,同时也要考验领导者的智慧。
人民币在亚太范围内取代美元的地位是很难的,毕竟这动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况且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制度没有完全准备好。这事只能慢慢来,着急不行。
那个时候的很多东西还是处于现有观点再找论据的状态,很多数据就是凭印象,所以幼稚。现在就好多了,一般先分析一遍,把数据理一遍,看看还有哪里不清楚,再找数据,再清理,关键是没有任何预设论点,只是搞清楚一个物理现象,搞明白一个工程过程,这就好点,但是和华尔街的领袖相比,我们还是小学生。
谢谢指出问题。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国际结算单位。
这个国际结算单位将在几个大货币或区域货币整合后形成。
欧元区建立的经验可以给这个国际结算单位作借鉴。
其实金本位制在战后通过美元与黄金挂钩继续隐形存在,广场协议才彻底(?)埋葬了这个金本位制。
美元基础货币发行其实不多(限制美元发行的因素很多,通胀率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元有点像黄金在金本位制中的角色。
美国人过度消费是建立在铸币税收入+杠杆操作融资(基础货币发行不多)的条件下完成的。
美国人这次栽了的原因是杠杆比例太大,一个小概率事件就可以放大亏损导致全面资金链断裂。
战后美国仅仅凭美元铸币税收入加上发达制造业就可以过上好日子,随着欧洲日本的复苏上升,美国制造业逐步被蚕食,欧元出现又造成铸币税收入下降,最后不得不走上融资(食利)一途,也就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其实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没有什么技术升级(对实物生产意义不大),只不过是融资的一个手段。这个高速信息公路对金融衍生物高速运行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
如果不走食利路线,那么就要摧毁其他国家的制造业,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这条路又走不通了。
美国人要(不通过发动战争和杠杆融资)爬出泥潭,那就要使各国制造业自动萎缩,就不得不自力更生完成美国自己的产业升级(主要是能源和医疗保障),实行某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关闭自己的一部分市场)。
这个过程需时10-20年,(直至1954年,就是说在四分之一世纪以后,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后,道琼斯指数才重新回到1929年的高点)。
牛奶、棉花跌到“卖不如倒”,居然还有超级通胀。。。。。
政委的逻辑很强悍,可是这话对苏联是不是也适用呢?苏联的自然资源世界最丰富,军事力量数一数二,人口素质极高,科学技术先进,总之要说回旋余地比中国不知大多少倍,结果楞是栽了个一败涂地。不是说政委对中国、美国的解读一定不对,但是要让政委的理论更有说服力,解释苏联的问题是必要的。是因为“体制问题”?还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能力问题?还是敌对势力太黄太暴力的问题?总得有个说法啊。
二战以后,数得着的大国崩溃,就苏联这一次。大国出过的小乱子,就不计其数了,都平复下去了。所以一个乱子对于大国,是小乱子的概率大,成为终极大乱的概率小。印度中国多少乱子,但就是不出大事。苏联也是自己想死,自己想换种活法,不是人家打进来弄的。要是苏联人不想分裂,象朝韩或者两德,分了也会合起来。
小国崩溃那就次数非常多了。被人家打进来狠整的就好多个,经济崩溃的小国比大国多得多。就算小国的个数比大国多,把崩溃的次数算比例,终极崩溃的概率也要比大国大。苏联崩一次,拉了多少国陪绑。
正因为反常,苏联崩溃的研究价值才大。小国崩掉太正常了。
美国这次是不是终极崩溃?就不说解体了,经济崩溃会到什么程度?我押它是个“较大的小乱子”,都比不上1929年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