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在我老家,由于能进城打工,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幅下降,表现在劳动力投入大幅递减,开始种“懒庄稼”,但是在保持化肥和良种的情况下,水稻亩产并没有降低。从此可以看出化肥和良种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当然,在包产到户初期,化肥供应有限时期(粮食种子与现在比或有差异,但没有显著差异),农民劳动积极性肯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润树在文中肯定了这一点。但是林教授把化肥和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统统归结于包产之后劳动积极性的提高,这肯定不客观也不全面的。
你在文中,似乎也把化肥和粮食品种的改良联系为“积极性”的一部分,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外因(化肥、良种)要通过内因(积极性)起作用,没有“积极性”,化肥和良种又不可能自己跑到地里去。从这些角度上讲,“化肥”和“良种”与“积极性”是有联系,但我认为,这种联系过于扩大化和泛泛化。
您对经济作物增长的计算确实抓住了要点,因为我也曾为那么高的增长所困。考虑到经济作物的种类繁多,它们的生产过程,规律和要素等与粮食有别,没有深入的研究,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因此我选择不作深究。由于本文的主题是粮食生产研究,这样做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
但是,不管这个增长有多高,既然在粮食生产上分田单干没有因为积极性的提高而带来更高的增长,为什么就可以肯定在经济作物上就一定会呢?但因没有证明,我出于谨慎,说了如果有人硬要将那个增长归于家庭承包,我不作争议,并指出集体生产也可能获得这么高的增长,这应该算是实事实求是的态度和解释吧。
你只从127%的增长中扣除30%作为经济作物土地增长的贡献的算法是错误的。正确的算法是:
假定1979年经济作物土地是100,产值也是100,1984年土地增长到130,产值增长到227(你的计算),那么这30%增长的土地在1984年的产值中占的比重是:
227*30/130=52.4
因此在127%的产值增长中,土地增长的贡献是52.4%,而从原有土地获得的增长只是74.6%。
还有一个因素是经济作物的种类,它们的价值也有差别,如果那30%增长的土地主要都用来生产那些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那么其贡献将更大。
另外你将肥料对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复制到经济作物上合不合理,我没有研究,不作回答。
走到这里,您如果还找不到出路,请您自己想办法。
将自留地上的精力均分到大田上,带来的收益远大于自留地上的损失。
探访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集中耕作统一分配
与其找那么多纸面资料,不如多研究几个实例。这个少数留存的公社的农业跟隔壁分田单干的地方相比有多大的优势呢?
如果分田积极性是个神话,改革初期被忽悠的隔壁老乡们看到邻居公社日子过的红火,大概砸锅卖铁也要奔社会主义了吧。毕竟咱们还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搞公社不犯天条。但是。。。。
本来打算讨论一下集体土地的边际递减问题,比如说“农民分了90%的田,然后又在剩下的公田集体劳动”。也许这么一来,集体土地的边际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但这玩意跟传说中的“井天制”很象,很久以前就被证明是个失败的实验品了。
13-18节为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其中可以查到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单位均为公斤/公顷。
1980年的时候,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还都是集体生产。生产队的大规模解散在1982年。所以可以用这三年的数据粗略的估算一下,生产队解散前后,几种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快慢。
1)棉花。
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分别是:445,550,807.
从1978到1980,两年内共增长了23.6%。
从1980到1985,五年内共增长了46.7%。
1980年之后五年跟之前两年相比,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没有变化(或稍慢)。
2)油料。
2.1 花生
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分别是:1344,1539,2008.
从1978到1980,两年内共增长了14.5%。
从1980到1985,五年内共增长了30.5%。
结论同1)。
2.2 油菜籽
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分别是:718,838,1248.
从1978到1980,两年内共增长了16.7%。
从1980到1985,五年内共增长了48.9%。
1980年后五年跟前两年相比,增长速度稍快。
2.3 芝麻
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分别为:506,333,657.
1980年数据异常。
从1978年到1985年,七年间共增长了29.8%,跟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属于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速度比较慢的作物。
3)糖料。
3.1 甘蔗
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为:38496,47562,53430.
从1978到1980,两年内共增长了23.6%。
从1980到1985,五年内共增长了12.3%。
1980年后五年跟前两年相比,增长速度变慢。
3.2 甜菜
1978,1980,1985三年的数据为:8166,14242,15913.
从1978到1980,两年内共增长了74.4%。
从1980到1985,五年内共增长了11.7%。
结论同3.1.
查润树兄表2.3可知,1978-1985年间,1980年和1985年为受灾、成灾面积都比较大的年份(我在此处还有个问题,即表2.3的受灾数据是对所有农作物,还是只对粮食作物而言。我目前尚未找到这两年的灾害对上述经济作物产量的影响,但推测应该也有影响)。而其它六年均为好年景。这两年的灾害并没有影响到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趋势。所以,我觉得上面的计算还是可以站住脚的。当然如果能查到1978-1985年间每一年的数据就更好了。
承包前后,确实是不一样的感觉.
另外,积极性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
国家拿走的粮食并不是无偿的。
就按你的说法:
把计算中的口粮留下,其余的拿走,结果拿走了所有的粮食。
就算那时实际亩产千斤吧,拿走所有的粮食意味着什么?计算中的十分之一,还有百分之九十的粮食留着。当然这是计算中的。
这不就意味着多产允许多留吗?
实际上六、七十年代有关留口粮规定的中央文件中就有,高产区比低产区可留的口粮多。
但在化肥、良种短缺的情况下,只剩下了“增加投入的劳力”。说明不了集体化时是因为偷懒而导致的低产量。
当年集体化时不出工无工分,也就无收入,所以出工数量应该没问题,而且据我插队的亲历和到苏北的游历,农忙时偷懒的人极少,农闲时本身就是没事找活干,因为要挣工分,此时干不干都一样,所以偷懒不偷懒不影响产量。
我仔细查了查,1978年以前,主要的经济作物,像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单产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壮态,只有麻料和烟叶除外。我想这与当时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有关:政府在经受了60年代的粮食危机以后,面对人口的急剧增长,一心扑在粮食生产上,而忽视了经济作物。具体到生产上,经济作物也没有什么价格优势,仅有的少量化肥基本上都用到粮食作物上去了。60-70年代不但单产没有增加,连播种面积也低于50年代,难怪当时这些产品的供应那么紧张,人民的生活水准受到影响。而从78年开始,由于进口成套设备建成投入生产,化肥供应量急剧增加,加上价格调整的刺激,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大幅提升,单产自然就上去了。正好这时粮食产量也突破了社会必需的临界点,可以将更多的耕地用于经济作物生产。两个因素加起来,这些产品的供应就逐渐丰富起来。
不过,你的数据至少证明,78-79年的集体生产同样可以在经济作物上获得高增长,关键因素还是化肥。
我也注意到了1978-1985年间,油料、糖料、烟叶和果园的播种面积的激增。
油料 糖料 烟叶 果园 粮食 农作物(总)
1978 6222 879 784 1657 120587 150105
1985 11800 1524 1313 2736 108845 143626
89.7% 73.4% 67.5% 65.1% -9.7% -4.3%
俺对农业谈不上熟,只是由于家父以前一直从事农业工作,加上自己以前在国内工作时从事过一段农药的研发,耳听目睹了一些,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只能说说大概的情况,可能让润兄失望了。
新中国建立后,培养了一批兢兢业业的专业植保队伍,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控、保证稳产高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植物保护,产前损失可以高达40%。农药的大规模使用,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先得确定害虫/病菌/杂草的品种、密度和发生特点,然后根据作物和害物确定施药的品种、时机、方法及数量。正确合理地施药非常重要。比方说,一个农药正确的施用方法一般是将害物杀死95%。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抗药性的发生速度。但农民一般追求100%的效果,大量施药。成本高不说,害物的抗药性飞速增加,一个好的农药经常两三年就产生非常强的抗性,用量越来越大,几倍甚至几十倍量都无法将害虫杀死,成本居高不下。而一些好的农药却因为农民的传统观念得不到推广。比如拒食剂、几丁质抑制剂类农药,使用时农民因为看不到虫子被立即杀死而认为无效,很难推广。改革开放前,植保队伍从上到下配合非常紧密,专门有人在田间监测害虫密度,然后找出防治办法。而承包到户之后,植保体系逐步瓦解,人员流失严重。个中原因,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
我插队时,生产队有农药技术人员,负责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不但保证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及时更新,效率也比分田单干要高。看到有人提到在目前的状态下,病虫害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没有协调合作,一家农户施药后,只是把虫驱赶到了别的农户田里,过一段时间又回来了。
“以笔者的亲身体验,在生产队体制下,大家一起劳动,并定期对每个劳动者的工分进行民主评议,就是一种有效的反馈和监督形式。”
当看到这段话时,我想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差距实在太大了。
别的不清楚,只知道这一套管理方式运用到城市的工厂和公司的管理中是极其失败的,起码在当时的低生产力条件下,工分是值不了多少钱的,并不能拉开明显的差距,抵消消极怠工所获得的好处,作者的有效反馈,我实在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