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浅说分工和交易 -- 万里风中虎
对一位河友的回复,写长了就帖在这。
不是这样的,作为社会生产的分工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分工(其实是任务分派,比如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有很大不同的。
分工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思想的精髓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分工,恰恰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实际上是专业化经济。
其实,我们讨论经济的时候, 一般是不讨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以外的东西。所以,我这里所说的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是任务分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开篇就分析了劳动分工,并指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他认为一国国民财富积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最大提高则是由于分工的结果。
斯密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
第一种分工产生各种工种和职业;第二种分工形成产业集群;第三种分工形成社会扩展的合作秩序。在这三种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迂回的生产形式,就是我们所称的资本主义。
没有市场,没有企业就无所谓“分工”。所以我们一般不认为原始人从事的采集和狩猎是企业形态的专业化分工,而且那时候也不存在专业化分工条件下的交易。
关于分工的决定因素,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到市场广狭的限制”。“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亚当斯密还认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提高了人力资本,促进了技术创新,是产生报酬递增的根源。
所以,在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交易, 交易又促进了分工。
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将“交易”作为经济分析最核心的概念。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会发生冲突、依存和秩序关系,交易就是使这些关系得以实现的手段。
康芒斯还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交易: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配额的交易。他们分别与市场、企业和政府三种制度安排相对应,并形成此消彼长、相互替补的关系。在经济领域中,交易形式和空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内分工形成要素回报;企业间分工,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则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然而,交易虽然对人们是有利的,但交易并没有无休止地扩展下去。原因就在于交易是有费用的,交易要受到成本的约束。一旦人们进入分工生产,产品交换就成为维持人们生存在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产品交换需要耗费资源,例如搜寻交易对象、讨价还价等,我们把这些称之为“交易费用”。显然,只有分工带来的好处大于为此付出的交易费用时,潜在的分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分工。
新经济就是一个极大地降低了全球的交易费用的新资本主义形式,从而导致全球的产业分工的变化。比如说,有河友举例,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美国的建筑业可以到宁夏来订购便宜的建筑构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交易费用是理解市场和企业边界的关键,也是理解分工的关键,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程度来说,不了解交易费用就无法提供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转的理论分析,也无法说明诸如家庭、企业、政府等非市场组织存在的原因。
至于你所说的这次危机是由于贫富分化导致的,我以前就说过美英的贫富分化在1995年左右达到最高,随后逐步得到改善。所以按你的说法, 这场危机13年前就该爆发,你有何证据?
德法意的竞争力低于美英就是由于工会主义抬高在职工人工资(白人,男性,35岁到55岁的投票人),导致了全国高达10%以上的失业率(年青人妇女老人达到20%以上,不发达地区也达到20%以上)。这就是用工会主义对抗新经济的结果,好的时候没跟上,坏的时候吃挂落。只有在这些交易费用如此高的国家,才会出现用大型企业和组织来取代市场交易机制。
列宁同志说:苏维埃就是一个大工厂。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次危机在发达国家就是ICT资本外溢导致的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对中国而言就是来自发达国家的FDI和外贸衰退。
按照奥卡姆剃刀法则,当我们可以找到直接的简单的逻辑关系时,就没有必要再加上一些画蛇添足的原因来解释。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最后一句是双关么?
我说的分工也是指专业化分工,不是任务分派。我的回复说
专业化分工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产,而在此前早就有了,你不能不同意吧?基于分工的交易也是一样的。同样依赖交易于分工和交易的德法为什么竞争力不如英美体系呢?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答案不在于分工和交易,在于对待创新的不同态度。
至于降低交易成本的技术突破,在所谓新经济产生之前早就有了,比如电话的发明,飞机的发明。这些技术突破无疑有利于扩大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降低交易成本,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止经济危机的产生。如果有什么作用,我认为那就是我回复说的,由于外部市场的扩展而导致经济繁荣期的延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同样扩展了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但同样无法阻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德法意的竞争力低于美英,我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只是角度不同。我所说的是,
这不是一样吗?
不过我看不出这和新经济有什么必然联系。相反,我看到的是两个体系对于“鼓励创新和公平分配”之间的不同取向。
在我看来,新经济这个概念才是奥卡姆剃刀法则应该运用的地方,因为它毫无新意,无助于解释经济危机为什么爆发。
你分析了德法和英美体系在创新上的差异,那么也应该说明德法的资源禀赋与英美的不同,可能无法使用与英美同样的战略。
注:下班前偷空回复了一下,如果冒犯,请老虎原谅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说是1995年的确就该爆发,但是靠互联网泡沫+后来的房地产泡沫,拖了十来年。不过这个说法就是比较缺乏证据,因为世界没有如果,我也不知道他那个就该爆发的原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另外你看贫富分化用的是什么数据?是不是就是家庭收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什么叫资本外溢啊?(我是经济小白。)
数据来源是U.S. Census Bureau.
95/50的意思是
可以看出,收入较高的那一半贫富差距在稳步扩大。收入较低的那一半贫富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穷人之间的差距的确不应该很大。而且我觉得光看收入没用。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看house income,然后看95年之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包括食品衣服还有最重要的住房、保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