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扔土坷垃引玉:漫谈中国电影产业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土坷垃啊,真的是土坷垃。我对经济谈不上什么了解,对电影充其量也就是个爱好者的程度。也就是随便说说,请大家多多指正。关于本文所引用数据,都出自公开资料。篇幅原因,不能一一注明,如果谁对数据有疑问,我会给出详细出处。
“文化产业”本是上世纪40年代西方法兰克福学派一个批判性的术语。现在用来指称用工业标准组织生产,存储,销售文化商品。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分支,国外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研究理论已涵盖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分析手段更是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产业起步很晚,具体的研究方法目前多沿袭国外的成熟套路,新义不多。
既然说到“电影产业”有个工业标准,这个标准有什么用呢?怎么说呢,电影呢,虽然说也能算是艺术品,但这个艺术品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比如说很多人抱怨中国电影编剧比较烂,如果相对成熟的产业是怎么解决编剧这个环节的呢?这里推荐一本书,何建平的《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我这里给没时间看书的同学简单总结下,在好莱坞呢,导演一般脱离编剧这个环节。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整个影片的影片成本,拍摄进度,人员安排都是通过剧本来确定,制片公司专门有个制片部,一部剧本的完成是一个团队分工协作的结果。剧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故事,对白,环境,心理,这些都有专人负责。电影的基本单位是镜头,而每个镜头都有顺序号和拍摄标记,连拍摄米数,专业效果等,都详细列明。
再比如说,现在影视上有什么BUG,观众就骂导演,其实这和导演还真没什么关系,这工作都是“道具”负责,我听周传基的讲座,讲好莱坞电影制作道具部门的严谨,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导演根本插不上手。那导演是什么呢,其实吧,导演可以看成是总装车间的工人,唯一特别点地方就是有品牌效应。如果放到整个电影产品的流水线上,没有那个工人是不能被替换的。
说中国电影产业起步晚,晚到什么时候呢,说法有不同,有的呢把上限定在1993年,甚至定在1988年,有的呢定在2003年。这早的呢,太早,晚的呢,也太晚了。定在2003年的根据是,《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准入暂行办法》是在2003年。这项政策是中国电影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不过呢,问题得这么看,政策的出台总是具有一定的延后性,事实上,1993年-2003年这十年,可以看成是中国电影涉足市场,各种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和国有资产,政府部门进行复杂博弈的历程。《暂行办法》相当于把这个结果用文件的方式固定下来。
谈到电影产业,还要对这个产业内部进行一些分析。这个产业大概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制作,一是发行、放映,一是后电影产品。而这三大块可以视为一条时间链,电影产业由此形成一条产业链,这条产业链的核心是时间,时间是将消费者分配到产品空间的重要载体。从世界电影产业来看,利润获取的重心已经由第二环节移向第三环节,换句话说,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中已经不是主要收入,以好莱坞为例,08年票房收入只占整个产业收入的1/3。有美国电影学者指出,在此后20年,这个比例将近一步下降,最终这个比例将成为5%。而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依然占到全部收入的75%以上,后电影产品开发不足,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致命软肋。
后电影产品开发不足,不是孤立的,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要有品质过硬的制作,和完善的发行、放映渠道。而目前中国电影制作的困局,首先是机制方面,目前中国电影沿用的影片制作机制还是以“导演制”为主,“导演制”呢,最大的缺点在于,导演一般来说对项目管理不是很精通。而对于西方成熟的“制作人”机制,由学院出身为主题的中国电影人出于本能的加以抵制,认为“制片人”制将会使电影完全受“商业利益”的驱动,进而会对“电影”的艺术价值受到影响。那么是让“导演”在“制片人制”下,专心负责电影艺术;还是在“导演制”下包打天下,从前期到后期制作一管到底。那种方式比较好,哦,从我个人的角度比较看好“制片人制”,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中国似乎也没什么好的职业制片人。或许出路在于,电影导演的转型,比如冯小刚,张艺谋以后转型为职业制片人?哦,谁知道呢。
如果从数据来看,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好像是失败的,怎么说呢,在80年代初,中国电影极度辉煌,全民年平均观影是28次,全国累计观影人次是293亿。而2008年全国观影人次是1.3亿。数据是有点悬殊。当然啦,数据只是数据,还必须要考虑到电影产业在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比重的历史变化。不过这个数据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电影曾经是一项全民娱乐,而现在变成了阶层娱乐。这是中国电影发行机制的改革引起的变化。自从引入分账制度,票价就直线上升。在电影院看电影这项文化行为,变成了某个阶层的文化行为。而这个阶层的成员也用“看电影”这个行为强化他们对本阶层的认同。重要的是,这个阶层在网络空间享有很强的话语权,他们在第一时间观看了新片后,通过在网络发表见解,直接影响了对该片的评价。这个阶层事实上也成了电影制作人的第一目标顾客,满足这个阶层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成了中国电影人在制作影片时首先考虑到的,这有没有可能使得电影从题材到内涵以及审美趋向都比较狭窄呢?嗯,应该说还是有这个可能的。
过去,国内的电影发行采用的是逐级发行模式,就是省-市(县)-影院的按区域垂直供片模式,现在除了西部几个省份,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采用了“院线制”。“院线制”是世界电影放映业广泛沿用,并被证明为最有效的放映模式。事实上,中国电影行业的改革的切入点也正是放映业。院线制呢,可以看成是影院的连锁经营实体,以资产为联结,以资本为纽带。而中国“院线制”的隐患也正在资产联结不够紧密,很大程度靠书面协议,而改革的初衷,希望形成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基本也停留在纸面上。如果不发生重大变革,包括宏观方面的资产重组以及微观上的管理模式转变,中国的院线制还是蛮不健康的,还好,虽说中国加入了WTO,但文化运营这一块还是没全部放开,中国影院应该说还有时间,也有机会进行改革。话说回来,中国文化市场这块肥肉,国际大鳄早已垂涎欲滴。事实上,他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把手已经伸了进来。比如说,分析下目前较大的几家民营电影公司的融资途径,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当然了,我作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方便而又便宜的看上一场电影,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这个要求算高,还是算低。
哦,最后还是祝福中国电影产业吧。也谢谢大家看完这篇贴子。
我们两想做一个主题,就是去拍各地的电影院,那阵子我们去哪旅游,新疆,凤凰,甘肃,我老家........我们都要跑去找当地的电影院,然后就发现对大部分中小城市来说,电影院是个渐渐被遗忘的角落(也许现在情况有变化?),他们中有不少都破败不堪,面临被拆迁被改建为更有经济效益用地的危险。
有人说华语电影的未来在大陆,如果从人材储备来看,这么说应该可以成立,但是如果从制度层面来看,要走的路实在很长,而如果我们总是以未来来安慰了自己便对当下进行了某种妥协,恐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怪兄这篇文章还是含蓄了。
一般都是主要投资人,或者能够代表主要投资人利益的。国情使然吧,钱拿出来了,怎么花的,为什么花的,没有“自己人”监督,投资方不放心,所以“职业制片人”这条路很难。
拍片的过程中制片人想方设法的省钱,导演想方设法的花钱,其他能逮着机会雁过拔毛的也不时上下其手,很有意思。
国内影视行业的缺乏竞争力,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制度制约;不重视剧本;满足于短期利益(一种类型片火了,跟风的多如牛毛)。
我对未来不乐观,也不祝福。
制片人代表的是投资方,应该说在一部电影制作中,他的作用体现在项目管理方面。
如果说在一个电影产业相对成熟的地方,找一个既懂电影也懂管理的职业制片人应该是不难的。
在中国的问题复杂一点,应该说项目管理人才,不算缺乏,导演人才也还可以。但二者兼通的呢,就比较少了。
这样的话呢,我个人思考有两个办法,一是学习香港经验,加重“监制”的权责。举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一个政权,制片人是国王,监制就相当于宰相,导演就相当于元帅。当然在电影王国里,将相和是不大可能呢,制片人需要平衡的艺术,不使任何一方过于强势即可。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聘请国外职业制片人。
哦,这都是纸上谈兵。
这位兄弟呢,也不要这么没信心嘛。
简单的说一个剧组如果以导演为首的大多数人考虑的是如何捞钱,如何争权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导演和名角还时不时的耍下大牌,那么如你所说的“既懂电影也懂管理的职业制片人”是搞不定这个剧组的,所以制片人必须是财大气粗的投资方或其代理人,不能是一个没有背景的专业人士。
这个不是投资方或制片人的问题,是有些曾经敬业的导演在变成名导后不那么敬业了,国内的影视市场又很认导演,形成一个怪圈。
我是出版行业的,以上来自一位正在转职制片人的编剧朋友的八卦,或有片面之词,但绝对真实。
可能是我的行文风格吧?大概是……
摄影我以前也喜欢,还买了两相机,后来发现自己实在没这方面的天赋,就有点心疼买相机的钱了……
不过,觉醒后也有好处。出去玩,包可是轻了不少。记得去和人走三峡古栈道的时候,俺的包最轻。看着其他人左边一个相机包,右边一个镜头包,又是三脚架,又是胶卷。碰到下雨手忙脚乱的,心里还有很有点快意的。
这只能说是……是什么呢,中国特色吧。
怎么说呢,比如说“认导演吧”,很多中国观众看电影时就有种心理啊,就是受教育的心理,看每部片子就想,这片子那儿让自己感动了,那儿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启发了。如果是部纯娱乐片,乐了90分钟,出来一无所获,心里说不定还有些犯罪感。这种观影心理也是有历史成因的。再说嘛,现在看电影的阶层也乐于对电影发表高明看法。
据说好导演拍的片子都很有教育意义,那么认导演的心态也不奇怪。
而从“制片人制”来说,制片人是第一个进入项目,而导演就是他雇来打工的,过于强势的导演也有,不过不吃香,詹姆斯·卡梅隆牛吧,人不请你,他一样没辄。要不就自己转型当制片人。
慢慢来吧,起码把方向弄个差不离。
就算好莱坞那样成熟的电影产业,电影同样存在风险,谁说好莱坞是打不败的,俺们派一个吴宇森,就能把米高梅搞得要倒闭,谁怕谁啊,不行,咱们把陈凯歌空投过去,怕了吧。
他背相机,我扛三脚架,他那个三脚架是德国进口的,超结实,很沉;下雨的时候,我要负责给他的宝贝机子打伞,经常自己被雨淋得透湿。
有一年我们去梵净山,下大雨,他要拍水,各种各样的水,结果我撑着伞给他的宝贝相机挡雨,等于在雨里淋了一天,晚上两个人都病倒了。我还记得他整晚咳嗽,又不能吃西药,我退了烧半夜摸起来给他拿甘草含片----现在想起来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那时候喜欢亚当斯的黑白片,两个人一门心思攒钱想买徕卡。
然后突然就醒了,发现这世界上最美的瞬间都是镜头留不住的,看过了就好,就该感恩,记录实在是奢求。另外,发现摄影伤害了旅游的真意,总是试图透过镜头去看,去发现一个四边形中的美,反而有了局限。而且过多地依赖摄影也导致了书写的懒惰。
宁浩很好,小成本过来的,还没染上挥金如土的恶习,对剧本也有足够的重视,期待他能越走越宽。《赛车》我看了两遍,贡献了4张票。
张艺谋陈凯歌们再也别想赚到我1分钱。
同感。照片再美,也不能带给你身临其境的那种震撼,真正的美丽是可以感受可以触摸的,在那种空气中,即使闭上双眼也会觉得很幸福。
舔犊之情也
我……我怎么没看出来。。。。
梵净山不错啊,我去过.
不过嘛,最好的山,还是俺们的黄山~
回帖表明在“中国国情”之下出路都被堵死了。
电影引进制度在保护国产电影行业,为什么《机器人总动员》这样无害的动画片都不能引进?因为迪斯尼每年只有两个名额。
慢慢来,是的,或许有希望,可一旦市场放开,谁还陪他们慢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