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曹操到底姓什么。 -- 夏侯梦得
曹操到底姓什么。
三国演义开篇就指出,曹操的父亲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曹操家族的本来姓氏是夏侯。曹操的真正姓氏,这个应该是最流行的版本。不过有鉴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立场,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仅仅是一个脸谱化的曹操,作不得真的。
如果曹操确实是夏侯氏后代,那么至少有下面几个问题解释不通,
1. 曹操的老爸曹嵩如果是被收养的,那曹操的堂兄弟曹洪曹仁草纯等人又是哪里来的?难道这曹腾还一次收养了好多?如果不是,那只能解释为他们是曹腾的族人后代,那么既然有同族人,何苦又跑去收养一个外人?
2.夏侯敦的儿子夏侯楙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如果本是同族,那按照道理来说可以算是堂兄妹了,这都能成亲?
1。从外姓收养很正常,传统社会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是处于财产的考虑。
2。堂兄妹结婚更正常了,佳话了都。
比如一条村里面,有很年轻的太公,也有很老的侄儿……但是,这是按照宗谱来算的,虽然在宗谱里面留名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所以可信程度相当的高,连皇叔都可以以族谱为证据的),但少说也几百人了,有不少都是三代以外的,我国的婚姻法就规定三代以外不算近亲,放在古代,族兄妹可能要上溯到曾祖那辈去了,有什么关系?就算是真的堂兄妹,也算不得什么的。
过继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为了“有后”……
同姓不婚,应该是多年的铁律,记得有文章介绍过,姓起初就是用来识别能否通婚的(这个懒得去查了,错了莫怪)
中国实际中,很近的表兄妹可以结婚(当然为了避免遗传问题,实际上直接的表兄妹结婚在有些家族也是不可以的,需要更远一点,但是不禁止),而远一些的同族是不可以的
曹仁曹洪兄弟也受重用,更别说曹真父子连续两次托孤重臣。这些也都是曹氏族人。
其实看起来夏侯家与曹家受曹操的信任并没有什么区别,那么姻亲关系就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佐证了,如果曹操确实是夏侯家后人,从道理上讲这同族婚姻确实不太符合古代中国的传统,表亲亲上加亲很正常,因为按照传统表亲不算一个家族,但堂兄妹之间即使关系再远,也是不可能的。
古代中国的传统,表亲亲上加亲很正常,因为按照传统表亲不算一个家族,但堂兄妹之间即使关系再远,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外姓收养确实存在,但那基本都是没有本家的情况,如果有本家人,收养自然是以本家人为先,确实是财产的问题,因为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啊,有自己人继承为什么要给外人
亲和族是分的很清楚的,表亲即使在近,那也只是亲戚而不是一族,堂亲再远,那也是一家不能通婚的,就好像刘备跟献帝得往上数不知道多少代才能拉上亲戚关系,但他们之间是绝对不可能产生姻亲关系的。因为都姓刘
也可能是我摘录的太多了。马老的意思我认为主要是
最后他引用古人
我认为所谓“曹氏,夏侯氏之出也”是说曹氏本来是夏侯的一个支派,后来独立出来了。之所以夏侯和曹能够通婚,一方面是通婚的双方早已在五服之外(五服之外同姓应该是可以通婚的),二是一些政治条件使然。
当然,也有可能夏侯与曹世代通婚,虽然“夏侯氏既非操之母家,又非妻族”,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夏侯不是操之曾祖母或者亲祖母一族。考虑到曹腾是宦官,久处京师,曹嵩婚媾应该也是在洛阳附近,这时他已经没有太大可能选择夏侯家的女子作为妻子,曹操的母亲不是夏侯族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以上的说法是没有史实做证据的。只是猜测罢了。
但是不是很同意而已。
这些说法其实也是语焉不详,夏侯家确实是宗室的待遇,以两家世代的关系达到这种亲近程度合情合理,但却始终解释不了通婚的问题。
出五服可通婚大概是现代的说法吧,似乎从来没听说某帝王后代娶一个同姓的王公贵族,汉朝刘氏没有听说过,后面的司马李赵朱甚至爱新觉罗都没听说过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偏偏在三国就出现这种情况
《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可见五服之外,古代认为也是可以通婚的。
抛开这点不谈,曹与夏侯的关系如果不是世代通婚交好,我们只好假装他们是所谓结义的关系好了。毕竟陈寿的时代就认为“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了。
夏侯尚似乎也与曹氏女有婚姻关系
看来至少在曹操家族来看,与夏侯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传统"。
而说道重用,夏候家的其实说起来就只有夏候渊和夏候惇兄弟俩以及他们的后代。而曹氏族人至少有曹仁曹纯曹洪曹真曹休等人。更何况对于曹操刘备那种级别的人来说,重用更看中的是才能而不是亲戚关系。
所以我觉得夏候渊和夏候惇兄弟俩应该是与曹操有很近的关系,但却未必就是堂兄弟,因为除了婚姻,也实在没有办法解释曹家另外那些人的来历,唯一两种可能兼顾的假设,就是曹家祖上某人是从夏侯家过继来的,但至少也得是曹操曾祖父那一代了。
就是夏侯家对曹操有很大的恩情。
三国志.诸夏侯曹传:
此事就很蹊跷。曹操父亲曹嵩最后官至太尉,又是宦官养子,应该长年在洛阳一带生活。而夏侯渊是沛国谯人,和曹操生活应该交集不大。既然说“居家有县官事”可见是在曹操出仕之前或者在因妹夫被诛免官时。不过既然曹操有营救他的能力,说明这“代引重罪”的事情是在曹操被一度免官的时候。我猜测,曹操的妹夫也是一个侯爵(强侯),被诛杀必定是因为很重的罪名,这时候曹操被要求回到原籍,不能呆在洛阳。可能就是这时候,还年轻的曹操遇到了同乡的夏侯兄弟,并且交情很好,然后出了夏侯渊“代引重罪”的事情。
曹操的养祖父是名宦官,而且是在士人当中有很好风评的曹腾,父亲则是位至三公的太尉,这样的曹操,即使有杀皇帝宠爱的小黄门的事迹,让“近习宠臣咸疾之”,但“然不能伤”。就算是夏侯渊“代引重罪”之后,仍然能“营救之,得免”。可见免官时的曹操仍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活动力,但正因为如此,是什么“重罪”需要夏侯渊去“代引”呢?不过想必也是这一“重罪”,让夏侯家兄弟和曹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使曹操对他们二人以宗室相待。
第一个学习了。
第二条跟我的理解是相反。
我帖子的意思是恰恰出于财产的考虑,如果是本家的后人,他本人是有家庭的,
如果继承,一则对自己的养老没有保障,二则不能保证本房能够延续下去。
而外姓人,因为不是本家,而且往往是孤儿,势单力薄,不得不依靠本人,
养老有保障,可以延续本支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