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哲学漫谈之一:浅谈作为导论的两种哲学史 -- 邝言

共:💬56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哲学漫谈之一:浅谈作为导论的两种哲学史

西西河的各位朋友中,治史的比较多。我在青史等版面看到过很多非常严谨的帖子,虽然我在本科阶段读的是大文科,在历史方面也有所涉猎,但是实非我专长所在,因此,面对那样的帖子,我只能奉行维特根斯坦的那句名言: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就只能保持沉默。

大凡我们新接触一门学科,都会先简要地回顾一下这门学科的学科史,了解一下这门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以便找到自己开始的那个定位。同很多学科一样,一开始接触哲学也往往是从史入手,但是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的是,哲学史远远不是一堆史料那么简单。若是其他学科,那么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谓“客观”的史料,对于这门学科的见解固然可能存在争议,但是对于裁决这样的争议的标准却基本上没有争议。这个标准也就是求真。比如历史,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也许存在争议,但是求真这个标准是不会变的,若是新的考古工作发现了什么无可辩驳的相关史料,那么争议就可能就此平息了。但是这样的事情在哲学界是很难想象的,通常一些史料的被发现只会使得争议更多而不是平息。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哲学史是思想的历史,所有器物的文明演进史不能代替内在的思想发展历程。在哲学史上,甚至连一种被普遍承认的哲学的定义都不存在,那么在我们治这样的史的时候,就没有了让很多人感到脚踏实地无比心安的标准。

我的导师在其《哲学导论》的前言中说:

物理学家……确信自己学科的真实价值,他知道他若发现一条定律,其意义便是无可争辩的。但哲学家却是这么一个人:他必须经常保持着对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的批判态度,对他说来,一切未被证明的信念都必然表明着他的内在的自我确信的缺失。

是的,哲学家找不到那样一个能够在上面安身立命的底基,甚至,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是首先从瓦解前人建筑好的底基开始的。然而就在这里,我的导师立即又以一种充满学科自豪感的语气写道:

然而,正是在哲学家的自我怀疑中,我们看到哲学因其最深刻的诚挚而拥有的高贵。哲学家在他有可能向众人解释何谓哲学之前,已经无数次地拿这个问题考问了自己。

由此我请各位看官不要再问诸如对错或者定义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意识到:每当我们得到一个被给出了放到面前的所谓标准答案(就像政治教科书那样),每当如此之际,就立即有一种比这个答案可贵得多的思考就此终止了。这是我和所有真正热爱哲学的人所不希望的。西西河不乏许多成熟、博学之人,当你们面对哲学这样的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又岂能错过呢?我相信只要在其中稍稍涉足,各位就可能比我更有心得,因此我不会也无法给大家一个固定答案,我只希望这里是各位思考的一个崭新的出发点。

纵然没有固定答案,哲学还是要讲哲学史,这是没有办法忽略掉的。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几乎每个划时代的大哲学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定义统摄从前的哲学,然后专门讲授自己的哲学史,那些哲学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对于那些初入殿堂的新手来说,实在是无从选择。在这里,我就从自己的学习经验出发,简单介绍一下两种可以作为入门教科书的哲学史。

在哲学专业的教学中,常作为教材使用的是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还有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这三种哲学史正好可以拿来作为例子。

梯利的哲学成就很少有人会给予很高评价,但是他老老实实地写了一部哲学史,这部哲学史作为历史真是非常的典型,因为它几乎就是根据历史学的标准而制定出来的。里面尽可能地遵循一种“历史的客观性”,将有书面记载的“史料”原原本本地记述下来,在选择上总是按照相对最稳妥的方式,作者没有过多自己发挥过什么观点,只是做了一回记录员一样的工作。在治史的人看来,似乎这样是最好的了。的确,作为资料索引,或者作为“学界公认重要文献集存”,这部哲学史是差不多完成了任务的。但是,关键在于,这样的哲学史对讲述哲学本身几乎毫无用处。因为如果只是根据所谓“最稳妥”方案来摘录材料,这样的工作势必使得哲学史破碎支离,毫无内在逻辑可言,这会让初学者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堆枯燥的史料究竟有什么价值。表面看来,这样的哲学史也就和我们的中学政治教科书一样四平八稳,但是善于思考的人却发现了它在各个重要的原则问题上都没有办法自圆其说。

接着我要说说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作为西方哲学的大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更确切地说是完成者),黑格尔当然具备了将既往的哲学史融会贯通为一体的能力。事实上也是如此,当黑格尔站在讲台前的那个时期,哲学的天空和牛顿力学诞生后的物理学天空一样万里无云。从没有人像黑格尔那样讲述过哲学史,每一个值得一提的哲学史上的人物,每一个值得一提的哲学史上的观点,黑格尔都加以点评,并且都能在他自己的哲学大厦中找到其位置。这样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那么,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指出黑格尔的很多观点并不那么正确,我恰恰要指出这样的完美解答本身就是最严重的问题。

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就是很多学哲学的人修的是某某的哲学,最后往往就成为某某哲学主义者。比如修康德的就成了康德主义者,修黑格尔的就成了黑格尔主义者,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如果我们仅仅是跟在那些先驱者后面做做注释的工作,仅仅是无批判地接受从而被俘虏,丧失了自身的独立见解,那么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情况只能意味着思想的停步,是很忌讳的。由此想到黑格尔的哲学史,黑格尔以其雄辩的实力征服了多少思想的漫游者啊!他们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开始休息了,这时,记得我前面说过的话:真正的思想也就就此停止了。

这对很多哲学学者来说都是难免的,那么当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们何以能够对抗黑格尔那样大的力量呢?我们甚至还没有形成自我的雏形,就被彻底征服了。黑格尔的哲学史太容易令我们完全跟着他走,虽然那是我看到过的最杰出的哲学史,但是我建议你有距离地对待它。

相对而言,罗素的哲学史介于前两者之间。在主张贯彻原则到底的我看来,那应该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罗素的哲学境界比较高,因此他很能对哲学史发表观点,但是他的境界不够高到能够驾驭之前的一切,有些地方还是很费力的,勉强自圆那就容易给人误导;罗素是研究数理哲学的,他在对待史料的态度上力求精确,但是这对哲学本身而言恰恰是一种谬误。就像那种希望能被创造出来的精确语言一样,这样的努力终究是要失败的。问题非止一端。

总之,如果你有兴趣去读哲学史,且莫抱有读其他历史那样的态度,以为看到或者记住了一大堆曾经著名的人物的言论材料就算掌握了哲学史,也不要以为能够将哲学史上的各个观点附会在一起就算是有了正确的理解。没有完美的哲学史!这就是结论。你只能在上述的提示下,找到自己进入的路径而已。记得最重要的那句话还是:每当我们得到一个被给出了放到面前的所谓标准答案,就立即有一种比这个答案可贵得多的思考就此终止了。

通宝推:明心灵竹,鸿乾,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是哲学的哲学

个人观点:哲学是指导如何想问题的,上学自己所学的哲学只限于马克思,后来还是觉得老庄来的朴素,到现在回想起来,这两种对自己影响至深,在美国,有时在实验室讨论科研,有时别人惊诧于我的思维方式,自己却觉得难道还有别的办法想这问题吗?我倒觉得别人奇怪,这是我身上哲学的烙印。

怎样讲和写哲学:上学的时候觉得这哲学课是异常枯燥无味的。后来读老庄却可以用有趣来形容,我想这就是最基本的哲学,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要生动有趣才会普及,才会有人听的下去。

我的哲学水平是小学4年级,有不哲学的话请见谅。

家园 上大学时,语言分析学派让我学会了怀疑问题本身是否有价值,

开始意识到伪问题的存在,意识到问什么问题和着手解决问题一样重要。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他的书,西方哲学中二个人对我的影响至今难以忘记:

奥古斯丁对理性逻辑体系的挑战,打破无神论在我心中原本战无不胜的神话。康德的理性之刀,把本体论和唯物主义的基础砸得支离破碎,基本否定了本体论和唯物主义有严肃的学理价值,也算是西方哲学史的转折点吧。这两个人对我的世界观产生了重大改变。

对黑格尔一直没有好感,可能是受罗素的影响,认为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自洽的逻辑体系,在里面转悠得挺自在,可惜在体系之外没有什么价值。

家园 很有哲理
家园 【建议】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我的专攻方向正是马克思。我的个人感觉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马克思无所不在,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英国学界发起的一次网上民意调查中,马克思当选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的导师在上哲学课的时候令人百感交集,不是生动有趣可以概括的。可见,哲学课并不一定就那么枯燥,而马克思并不一定就缺乏亲和力,关键还是如何去面对了。

我想你觉得哲学课枯燥,而老庄有趣,首先可能因为你是东方人,对自己文化比较有亲近感;另外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哲学课你是被动接受灌输的(然而哲学是无法被灌输的),而阅读老庄则是更多出于兴趣。

你的观点如何,那还不是最重要的,你也不用谦虚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我听说你的思维方式已经打上了烙印,这一点倒是令人忧虑。我建议你能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更多新东西,切莫这么早就将自己定型在一个模式之中。

最后我要说,我仅仅是觉得西西河的诸位高人可能会想要了解哲学,因此在这里做极其浅显的介绍。但是取者自取,无意强求,更加谈不上要普及了。

家园 【建议】反思一下你的问题域

看了你的叙述,我感觉到你已经以你自己的方式迈入了哲学这片天地。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哲学史:纵然没有一以贯之的观点,却有环环相扣的问题域。奥古斯丁、康德乃至语言分析学派也是如此。我们要了解他们的观点,更要了解为什么他们要这么讨论问题。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你的叙述表现出你自己的问题域还是在那些传统教科书的范围之内。你要同那些曾经被灌输给你的东西战斗,于是你从哲学史中攫取对抗的力量,反对无神论,反对唯物主义(本体论不是统一概念,你反对的大概是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所以虽然你看上去走出了那些被给定的东西,其实你还是受制于它。在这种攫取的过程中,很多东西显然被一定程度的扭曲了,这是难免的,因为打破束缚的愿望是如此强烈。这一切正是传统教科书种下的恶果:它甚至没有对你说清楚你现在如此打击的对象是谁。

反对无神论不是奥古斯丁的任务,康德也并不是要确立理性不可动摇的地位。不过相比起来,你对康德的理解还是比较对路的。但是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开始了你自己的哲学思考,因此我希望你继续下去,只要这样的思考在继续,那么就没有什么能真正地束缚你,而这,正是思的力量。

家园 谢谢。
家园 我觉得哲学实际上有两个大的流派

一派近于宗教,而一派近于科学。所谓知识论本体论诸如此类,大体总可以归结到这两个方向上来。大智者往往集两者于一身而又有所侧重。

家园 where is the limitation of thinking?
家园 还是要强调一下哲学的独立性

我曾经说过,如果不同的学科是看世界的不同的“眼界”,那么哲学就是审视这些“眼界”(包括自身)的“眼界”。

因此,宗教有宗教哲学,艺术有艺术哲学,科技有科技哲学,乃至于现在哲学庸俗化到了什么都沾点哲学边了,诸如什么交际哲学,成功哲学,厨房哲学等等。

虽然哲学“偏”什么的都有,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我知道您的意思并不是将哲学与其他学科混同起来,我只是借此机会强调一下而已。

至于哲学的流派,哲学好像不怎么重流派,说的多的是谁的追随者(也就是有人不爱听的某某主义者了,笑)。少数几个知名学派都各有特定的原因而没有太多共同的特征。总之,论哲学家但论大师可也。

家园 嗯,有启发。
家园 感谢,还得学习

感谢邝兄忠告,因为是学医的,哲学接触甚少,我不能自满小学水平,还得加强学习。邝兄能不能谈谈欧美人是怎么学哲学的,是从圣经里学还是康德黑格尔?

家园 感觉邝言眼中的哲学是像诗那样优美而流动着的

期待能读到更多的好文。

你在文中提到哲学的无法定义和论对错,似乎和现代科学的方法截然相反,这是不是造成现代哲学和科学无法沟通的原因呢?

家园 请问邝兄,哲学是否很难学?

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科,叫学生如何适应呢?多少得由点标准才行吧?

家园 看不懂也要顶!! - 【文摘】 邝子传灯录节选

邝子口吐烟圈,悠然曰:“每当我们得到一个被给出了放到面前的所谓标准答案,就立即有一种比这个答案可贵得多的思考就此终止了。”

学生桩子想的是:如果接受了邝子老师所说的“没有完美的哲学史!这就是结论”的结论,那么我们不就同时丢了一个“可贵得多的”寻找“完美哲学史”的思考?◎#¥%¥#◎…………

邝子老师弹一弹烟灰,回头问学生桩子,“现在你明白了吗?”

桩子摇着头说,“没明白。”

邝子老师抄起身边的棒球棍子,“咣”地照桩子脑门来一下子。

邝子老师放下棒球棍子,接着又问,“现在你明白了吗?”

桩子眼前飞着星星和小鸟,费劲地点点头说,“明,明白了。”

邝子老师抄起身边的棒球棍子,“咣”地照桩子脑门又来了一下子…………

桩子倒下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