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目前房地产行情是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果 -- wqnsihs
中央有关部门当然知道高房价的风险:破坏银行体系的安全性,破坏市场流动性,破坏实业与金融业的平衡,破坏整个国民经济供需平衡等等。但是为什么会有目前看到的结果?
为此,我专门去房地产公司观察过:典型的忽悠程序如下:我们地段优越,属奇缺资源等等,然后是:楼板价就是8000,土建安装怎么也得3000,市政配套怎么也得3000,税费得3000,其他费用得1000,我的合理利润2000,这样我卖你2万不算不合理。注意:关键是8000楼板价怎么来的!
为此,我请教过某省会城市曾经主管规划、城建、房地产的副市长(我的同学),我问土地出让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他不愿回答,说:你又不搞房地产,知道他干什么?最后还是透露一点:三步:一是财政平衡需要;二是市场需求预测;三是与大发展商勾结。
所谓财政平衡需要,很简单,发地产行业就是政府平衡财政收支的最后提款机,财政差多少钱,就得从房地产项目上找多少回来。
市场需求预测,就是一定要维持平稳、持续上涨的行情,不能太猛,每年在30%左右最好(北京上海有条件涨更多,因为钱多,市场承受能力强),这样房奴就有一个预期:套现总是赚钱的,所以会不顾一切贷款进入。
与大发展商勾结,实际就是价格联盟,利润分成机制,各家各有规则和窍门。
中央总不能让地方日子过不下去吧?只好妥协。
1和4 就是我对天朝的信心支柱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让大棋派算得更精细些吧.
中央把消费的希望放在哪里?农村?
好就好在让房奴没有希望。
现在二手房挂牌量又上去了,没别的原因,就是股市好,房主坐不住了。
什么时候房主都跳进去了,那么我们就该股市撤退了。
股市和房市,必然是股市跑的快。所以房东愿意选股市,
股市好带动房市好,这未必啊。
可惜我没时间。结论一定超出目前我们的直觉,可能是震撼性的。
一个大国不比一个城市,人群大的多,不可能让他们都打2份工。
假设央行的资金投放增速每年是20%
房奴作为劳动力,处于弱势,名义收入的增长必然是低于20%,设为12%.
房价作为资产价格,对于资金有富集作用,价格的增长必然是高于20%,设为30%
所以有一个差额18%,需要从房奴的亲友借入/储蓄中弥补.房奴在亲友心中的信用额度,或者说亲友的储蓄额,是一个定值,或者说是以12%的速度在成长.
从宏观上看,假设GDP是10万亿,储蓄是5万亿,名义成长是20%,而房价成长是30%,房地产的成长必然会达到一个极限,使得房地产对GDP和储蓄的比值无法再成长.否则,或者房价停止上升,或者房价继续上升而房地产的产量下跌.
连明年的事情都不管。最近在与某省接触中,他们只关心今年底预算能平衡,明年再说明年的事。其首长的口头禅是年年难过年年过。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现在寅吃卯粮吃不了多久,把后面的人的路断掉了。不过我想后面的不知又会发明出什么产品来忽悠,相信中国人的智慧。
各个国民经济部门之间是相互挤出的效应.你这块的比重大了,必然有另一块的比重就小了.
就是切蛋糕游戏,如果你房地产的增长率,超过了蛋糕总体的增长率,那你就是在侵占其它部门的增长份额.
当你占总体比例到一定程度时,你的绝对值增长就会侵占其它部门的绝对值增长.这样其它部门就会形成绝对值的萎缩.
如果这个其它部门是劳动力收入的话,那就意味着社会动荡,恶性治安事件的增加.有几年,抗炸药包的特别多,就是这个缘故.
这个总量限制,不是说你换个标签,或者换个捞钱的手段,就能变出钱来的.
很可能是房价崩盘和通胀税并行.
房奴是吃掉后半生的劳动收获,通货膨胀是吃掉前半生的积累,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吃的?想想看?
公车可不可以砍?明朝清朝官员上朝都是自备轿子,偏偏本朝要包起来,连个7品的处长都配车。
再加上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考察),可节流的地方多得很,只是节流自己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来得痛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