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孝文帝:是历史伟人还是民族叛徒? -- 司马水镜
治大国若烹小鲜,孝文帝过于急躁,强行迁都和汉化,树立了太多的敌人(包括他的太子和几位重臣),这样做事,国家是很危险的。
从理论上来讲,最稳定的状态就是平衡态,任何对平衡态的改变都应该设法使状态回归平衡态,否则就会有麻烦。现实的说法就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补偿。
注意,这里平衡态不等于死水一潭。
想不到老兵与老任在这凑一块去了。
俄国当时的状态是如死水一潭,没有沙皇的奋力一击恐怕难以振奋。北魏当时的局面经过文明太后的治理,形势并不算怀,也很有活力,没有必要由皇帝来做这惊人之举。
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我认为给北魏带来的灾难远大于利益。至于后面各朝,当时还都是一些小人物,如果说受益的话,应该说是受益于北魏之乱。
这篇文章不涉及现代的事情,更不会涉及邓小平。
这篇文章的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没有谋划好而急于行事的话,往往收益没有麻烦多,至于前面那几大段,不过是想纠正人们对孝文帝成绩的认识。
我会在另外的版面另发一篇评论邓小平的文章,估计那篇引起的争论要比这篇大得多。那篇会过一段时间再写,以便避过目前的百年纪念风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从一个平衡态,到另外一个平衡态的转变过程中,自然是会有一些扰动,不足为怪吧。这个扰动有的时候甚至会包括政权变更和改朝换代,当然能否把握好这个过程就要看执政者的能力了。我们现代人看历史,似乎不应该过于看重一朝一代的兴衰。
孝文帝的改革,从北魏这个政权的角度来看,是失败的,但从鲜卑这个群体来说,又应该说是成功的。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37050
这篇文章估计会遭人痛扁的,随便好了。
我对历史事件的观察,不是观察做事者动机,而是关注做事的结果,因为好心办坏事和坏人办好事的例子都太多了,以至于意愿如何与结果如何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邓小平的功过,过段时间(过了这个百年纪念的敏感时期),我会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说明我的看法,但是该文章决不会发在本版。
专版专用是应该的,铁手很不容易,希望大家理解他的难处。
我刚来的时候,不太明白他的苦心,现在有所理解了。
他们两位的经历、能力和作为都差得太远了,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相近的地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那个帖子中将二人相提并论。
世上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两个人或者两件事情似乎没有多少可比较的,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基本是一样的。用个数学的术语就是,二者同构。
而尽在瞎琢磨。
看结果,不看动机.......握手!
好吧,接受意见,回头换个版面探讨这个问题。
讨论英雄做什么事情的动机是好是坏是公是私,有何意义?我们看历史上的人物,谁
管他的动机了?重要的是他造成的客观后果。
拿专利费来!
要不,二一添作五?共同富裕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