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共:💬453 🌺1912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惜俺对那些民族的不熟悉

不然比较下应该是很有趣的事情

家园 可以比较一下桑人的草药

分布在南部非洲的桑人草药,目前仍然是巫、医不分的状态,可能流传下来最接近人类早期状态的草药。有趣的是,这个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石器时代的人群,一千多年来一直负责着周围铁器时代的班图文明的巫和医的作用。桑人的草药也有一些的确有效的,其中一个产品已经被现代医学接受。

此外国内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也值得比较。

家园 提醒俺了

对民族医药这一块儿,还是有点底气的。现在国家已经把民族医药纳入整个大中药系统内了。不过要等俺把这个系列写完了。

家园 上过半个学期的中药史

现在不知有没有成为单独的一门课。当时还没教材,就一位学生开讲。

半个学期,是因为那位先生转而到卫生部从政去者……

别的都忘了,就记得提到过一本书叫《周易参同契》,应该是本炼丹的书,据说可以看做是中药化学研究的最早记录云云……

来河里长了就会看到,中医话题是隔三差五就要争论一番的,并且吵的很凶。怕怕

不过从学术角度,探讨中药,相对安全。注意别往中西医之争引申就行了。

家园 说中药化学实在是贴金了

好多医药史的改选修拉。

家园 【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8)——医圣不是随便叫的

说到秦汉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如果把东汉末年那最著名的天下大乱时期也算上。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在三国类游戏中那个神仙般的人物——华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华佗的传奇太多,随便揪出一个都是精彩绝伦。麻沸散,刮骨疗毒,五禽戏,连去世都是那么有故事。老熊文笔不好,就不去蹚深水了。华老前辈唯一遗憾的是他平生所学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尤其是麻沸散,后世医家想破头也没有猜出他到底用了什么药。

也正是由于他的医术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他在正统医学领域的江湖地位远不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张仲景。

张机,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因医术高超和传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要知道中医界和武侠小说的江湖是颇有几分相似的——门派林立,互不买账,时不时的群殴一下。但各帮派还是对张仲景颇多尊重的。沿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善于运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医生,也被人们归入叫做经方派的组织中。其地位类似于武林中的少林派。绝对的名门正派。

江湖 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

张仲景活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当上“医圣”。是他死了1000多年后人们才慢慢把他放上神坛的。放上神坛的原因,是他写的《伤寒杂病论》实在太管用了。中医界向来有所谓“经不过三”的说法,意思是说只要辨别出是张仲景书里写的病症,用他的方子,不出三副就可以奏效。

如果说黄帝内经奠定了生理病理学的基础,真正教会我们走向临床的,还是张仲景老先生。

关于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网络上有一位很著名的罗大伦博士,曾经有描述。俺在这里给个链接外链出处大家自己看。给出的这一篇是讲《伤寒论》部分的,罗大伦博士的整个关于古代医生的故事都非常好看,也很专业。老熊义务帮他做个广告。在链接的文章中我也很喜欢给中医唱反调的“维肝有癌”先生。他是个西医,对传统医学也很了解,唱反调的水平很高,值得我们这些搞中医药的去认真思考。比河里的某些人总是唱同一首歌的水平高多了。又扯远了,打住。

老熊仅仅补充点关于张仲景的八卦。

古代的名医好像都是很有个性的。作为从人世间走上神坛的张仲景自然更不能例外。据说他曾经官拜长沙太守,在那个年代能当上这种大军区级别官帽的,不太可能是很贫贱的出生。长沙太守的官很大么?有多大?只要给你列举几个张仲景之后的长沙太守你就大概有数了,在他之后的长沙太守有袁术、孙坚,孙策。考虑到张机张太守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219年之间,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如果张太守有点啥想法的话,或许三国演义里就有手持飞针一路诸侯出现。

可我们的张太守呢?非但没有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梦想,据说他每日在衙门大堂之上处理完公务之后,就收拾收拾文件,连地方都不挪,直接开始挂号看病了!中医称看病为“坐堂”就是这么来的。

估计现代流行的医闹们看见这位把门诊部开在省政府里的医生,直接认栽算了。

似乎是嫌坐堂看病还是要利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太麻烦。张机张太守,索性给了我们一个华丽的大转身——辞官,此后他老人家去过哪里,做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了。

整一活神仙。

更重要的是这个神仙给我们留下了一本救人无数的书。据说华佗(他比张仲景小)曾经看过《伤寒杂病论》,看后的评价就是“此真活人书也”。而华老先生那本被曹操耽误出版的书,是否也吸取了《伤寒杂病论》的营养就不得而知了。

《伤寒杂病论》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座有探索价值的金矿。 再说一个关于道听途说的药学小八卦,来说明《伤寒杂病论》的价值

话说伤寒论中有一方剂名曰:葛根汤,处方里有麻黄和葛根两味药。麻黄中含有挥发油,加热后容易挥发损失。在通常情况下,包括现在您去医院开的方子中如果有这味药,药房定当在给你的药袋子中把麻黄分开,注明“后下”,也就是下锅都要比其他的药物晚几分钟,防止挥发性成分长时间加热后的损失。然而张仲景在葛根汤的相关文字中明确指出:先煮麻黄和葛根。此举招来后世的很多非议。最大的帽子莫过于在西西河满天飞的“不科学”。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葛根中含有的淀粉经过加热可以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将麻黄的挥发性成分包裹于其中。因此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不但损失小,而且还因为淀粉的包裹,在水中停留稳定的时间更长。此现象是至今仍属于药学技术前沿的“分子胶囊”技术。

张仲景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分子,也没有见过胶囊,更不会知道分子胶囊。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葛根和麻黄一起先煮的?或许真的和古代那些高人一起GONG WITH THE WIND了……

说这是八卦,是因为老熊只在八十年代的一本药剂教科书里看过,一直没有找到文献出处。有大牛能辨个真假,给个出处就再好不过了。

又一次跑题聊中医了,谁叫汉代纯中药的东西还不多呢。喝口水去,下次该说说南北朝了。

关键词(Tags): #张仲景#伤寒论#中药#中医通宝推:林三,阴霾信仰,mezhan,Javacai,
家园 其实西医很多地方也还不是科学……

用House医生的话说,诊断这活,那是艺术,他这种牛X的医生是艺术家,才能靠天赋,不是科学技术那种一板一眼谁来了只要能按部就班结果就一样的活。

但是呢,中医理论肯定不是科学……

家园 这不稀奇。

很多一线的工人农民简单的操作背后会有很不简单的科学道理——你问他为啥,他也不知道。咋知道要这么做的?经验。

张仲景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分子,也没有见过胶囊,更不会知道分子胶囊。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葛根和麻黄一起先煮的?

这个应该也一样,是他或者别的民间医生试出来的啊。虽然他不知道为啥,但是他知道这样效果好。他那会,对于“中医理论”的发挥还没那么多,受教条束缚少。葛洪记载的青蒿铰汁的方子也比后来的中医开列的方子更有效。

家园 青蒿的问题跟中医理论没啥关系

我觉得不如说是阴差阳错来得恰当。你如果看青蒿素的研发,就会发现青蒿素别名黄花蒿素或黄蒿素。为什么?因为叫“青蒿”的有五种植物

青蒿: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全草。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不含青蒿素。

  黄花蒿:又名臭蒿,苦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全草。商品均以色青绿、干燥、质嫩、未开花、气味浓郁者为佳。含青蒿素。

  牡蒿 :为菊科植物牡蒿(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在江苏、上海、四川等地药材市场上作“青蒿”使用。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全草。东北地区常作“青蒿”入药。不含青蒿素。

  小花蒿:菊科植物小花蒿(Artemisia parviflora R.)的全草。以青蒿收载入《滇南本草》,云南昆明亦称此为青蒿。

 在以上提到的五种蒿草中,只有黄花蒿( 臭蒿)含青蒿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版中药书籍中的药用“青蒿”只有一种,即青蒿( 香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也可见于外文资料( 3,4)。

  在发现青蒿素以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药书籍将入药“青蒿”改为:“包括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和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两种均可入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 1990年版)时将药用“青蒿”定为:“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不再提Artemisia apiacea Hance。从此中药的‘青蒿’ 变成了‘黄花蒿’。上演了一出现代的“狸猫换太子”的轻喜剧。

  但目前国内除提取青蒿素在使用黄花蒿外,中药依然沿用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入药。

(以上引用参见百度百科,疟疾)

香蒿一直是中药中的正品,但该药是不能抗疟的,当年青蒿素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本草纲目》中收录的青蒿主治疾病中包含了葛洪的方子,现在我们知道这个条目是不准确的,需要修订。葛洪也许没有细究植物种类。

如此阴差阳错下,中医自然也不能无中生有地开出含传统正品青蒿的治疟药方来,和中医理论可没什么关系。

拜托你们批中医的时候,少点望文生义,拍脑瓜子,多做点调查研究。

家园 居然拿明朝李时珍对药性的错误分类来批晋朝的葛洪……

少点望文生义,拍脑瓜子,多做点调查研究。

这就是多做调查研究的结果?

中医理论跟那些错误的方子没关系?那一套套药物的寒热辩证君臣佐使跟开方子没关系的话,老中医们真是屈死了。

家园 del
家园 你可以说这个不稀奇

但是当我们的祖先经常出现这种不稀奇的时候,我们很想知道这是偶然还是有他内在的规律。更何况如果这是偶然,为什么其他民族,尤其是诞生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地方没这些多不稀奇。

你是愿意雇佣那知道不稀奇的一线的工人农民,还是更懂“科学”的工人农民?

而且这不稀奇是建立在古人对他们自己总结的后下的规律的悖逆的基础上。

仅仅经验二字就概括一切,你不觉得对先人的思考太简单了么?

家园 那么西方自然科学的理论是否该为海洛因的诞生负责呢

就姑且不说反应停的话题了。问题似乎不应该在于是否犯错误,而在于对错误的纠正能力和在错误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觉得呢?

家园 另外,这个帖子是讨论发展史的

主要是讨论中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现象。其实里面描述的史实可能会有很多疏漏之处,希望这方面得到大家的指正。

目前基本没有涉及中药和中医的具体内容。关于中医和西医的科学性比较,我会另外开一个系列的。欢迎到时候来拍砖头。

家园 理论是不是科学

我就不知道了。老先生自己西医院校毕业,据说当年三十多本西医教科书倒背如流,现在谈起前沿课题还能引经据典,随口说出的某些数据被俺默记,回头放狗搜,准确性八九不离十。

但解释病情归解释病情,真正处方用药,老先生遵从的,还是望闻问切、把脉看舌、阴阳五行、病因病机那一套。对病家而言,理论是靠不住的,疗效决定一切。曾见一病友,十年(1999年,至今恰好十年)前因眼疾,遍访海上各大医院,开始用抗生素,挨个换着打,效果不佳,最后使用激素,迁延一年有余,时时发作,痛不欲生。经朋友介绍,辗转找到这位老者,用中药匝月,病渐愈,加以调理月余,至今十年,未再发作,且身体愈壮。遂成铁杆粉丝,家人无论大小,不分妇孺,略感有恙,辄拖家带口,麇集诊所,好不热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