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谈将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中国 -- 冷酷的哲学
多数工人从事的并不是高科技的工作,他们很容易丢掉饭碗,因为中低端的产业都流向工资水平低的中国,造成发达国家本国的低端大量工人失业,贫富差距加大。。。
比如A和B各掌握一些资源合作做生意,每年能拿$1m利润,A要拿99%,只给B 1%就是$1w。B抗议啦,A就说,以前你下岗,每年只拿1000,现在给你1W啦,这是好事。请问:谁会接受这样的“好事”?
做生意确实是看自己的利润多少,但是不是跟自己以前的利润比较,而是跟同行业的人比较,看看应该如何定价,自己的利润率如何。一个生意,即使比你以前赚的多100倍,但仍然赔本,你会做吗?
我以前一千,现在一万,为什么不做?是不是看了比尔盖茨的工资单我要买块豆腐去撞死?
我给比尔盖茨印软件包装,我是和其它印刷企业比利润呢,还是和比尔盖茨比利润?
比尔盖茨你这个坏东西,你竟敢剥削我们印刷工人!
虽然高科技的直接从业者和资本家才能从高科技的超额利润中直接受益,但这些人因此的高消费能力也会使其他行业分享到这些超额利润。
比如买车,买私人飞机什么的。
所有的暴利行业都有,从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有。但资本主义从一个危机到另一个危机,“溢出作用”一点作用都没有。
毕竟车和飞机的价值是有限的,绝大部分资金会用来再投资,玩暴利数字游戏。
技术是拧不过市场的,高铁就是证明,当然这个市场必须足够的大,如中国。
他们恐怕不会立刻衰落。但是也不会向你说得那样,只需要用废纸来换我们的产品就可以保持生活水平。
因为,用他们的货币来换取中国的产品,其前提条件是他们的货币在国际上有主导作用:即他们和外界的货币交换量很大、很重要。这些货币交易都是以那些发达国家本身的信誉作为后盾,一旦发达国家以货币贬值逃脱外债,那么他们就没有信誉了。其他国家就会寻找更好的货币工具进行国际交易。
当他们失掉制造业之后,其实中国与外界的货币交换就比他们重要了。那么人民币就会逐渐取代它们的货币。
所以说这并不是“中国束手无策”,而是中国就在等他们使用这一招。你看美元小贬一场,大家就开始吵吵着要不要换个货币做国际交易。要是美国想用贬值来解决外债……那就不只是大家吵吵而已了。
要注意的是,中国正在稳步推行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这个行动是与中国工业实力提升相配合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主要贸易就是和中国进行进出口,这个国家就会逐渐倾向于使用人民币。
作为立志要成为工业强国的我们,最后的结局要么是威慑美国,避免贬值逃债,要么只能是推行我们的货币。美国正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国的威胁。想想看以前有几个国家敢在国家外交层面上要求美国“保护我们的投资”……
——————————————
再说国内问题
首先,发展制造业可不是什么“中国经过几十年牺牲”。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趋势是会越来越好的。这不是什么牺牲。
你要讲血汗工厂,那你可以问问农民工,是愿意在血汗工厂里干活还是像以前一样回家务农?血汗工厂是不好,但是总比大家都没钱吃不饱肚子好。
固然粉碎了一些发达国家并不能让中国整体生活水平提升达他们以前的状态,但是中国既然吃掉了那一部分利润,总是会有一点改善的。
至于帝国主义阵营的压力,现在看也没必要认太真。我们要早第一艘航母的时候,会被人评价为“危害地区军事平衡与稳定”,等我们造了七八艘航母的时候,我们就会变成“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
此外,我无法对国内社会问题作太多阐述,因为我也说不好。
但是呢,如果紧扣我这个帖子的主题,那就该说,国内制造业倒闭,国外制造业也不会好过。该粉碎的还是要粉碎。
美国19世纪盗版英国那要疯狂多了,还不用翻译!
可是美国人自己创新的劲头也是很足的。
英国人倒不是没想过动手,1862年他们几乎要上了,但是林肯在DC 周围总是保持着30万大军。最终,英国人被 Battle of Antietam 吓住了。
感谢抗美援朝!感谢原子弹!感谢小布什!。。。
创新的时候,大量的成本并不是花费在把最终技术搞出来,而是花费在试错。
走在最前沿的时候,你是不会确切知道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的。必须要试。所以创新的成本很多都是花费在尝试。
后发者优势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后发者已经知道那条路可以走通,直接攻克就行了。
具体实现手段当然可以保密,但是大方向怎么能保密呢?不可能的。
————————————
版权并不是问题。
光说制裁,又怎么制裁呢?
就是用山寨大法不断地吃掉所谓"发达国家"的根!
如果高科技产业没有溢出作用,米国快餐店店员的工资也该是800块人民币每月了。
而且资本还可以通过金融业放大这种溢出作用。
但是说白了,这都是靠科技支撑的。干掉了“领先科技”这根柱子,大厦不就快该倒了么?
很多公司、研究所都在做绕开别人专利的事,也可以称为国产化。
从长远来讲,全球化的后果就是世界各地工资的将拉平。
这种拉平不仅仅反映为中国工人实际工资收入的增长,还将反映为欧美日本发达国家工人实际收入的减少。
我觉得,中国工人实际工资未必能增加多少,但欧美发达国家的实际工资收入却将大幅下降。
当然,这种下降未必表现为名义工资的下降,更多的将通过汇率调整与通胀来表现。
一、
众所周知,世界上低的地方是死海,海平面以下400米。如果我们挖条水道让死海与海洋连通,让海洋与死海的水可以自由交汇,那么死海的湖面必然将因海水大量通入而迅速上升到与海平面齐平,但世界的海平面并不会因些许海水涌出到死海而出现可察觉的下降,因为与海洋相比,死海实在太小了。
但是,如果死海有太平洋那么大,那么出现的结果必然不仅是死海水平上升,整个世界的海平面也将必然下降。
在世界经济这个海洋中,中国就是一个低于水平面得超大号的死海,而全球化正是将中国这个经济死海与世界经济这个海洋连通的水道。水道打开,海水汹涌而入,必然是中国的水平升高,而中国之外的水平面下降。
二、
由于全球化是逐步加深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是逐步进行的,中国劳动力价格对对世界劳动力价格的稀释作用也是由近及远逐步释放的。
这种稀释作用的逐步释放在地理上表现为由远及及。与大陆越近,与大陆经济交往越紧密,对这种稀释作用的感受就越深。最早是香港台湾。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的人均名义GDP已经接近三万美元,高居世界前十名,台湾也已经达到15000美元,要远高于当时韩国与东欧南欧国家。在其后年十余年中,台湾香港的实际经济成长率实际上并不比东欧南欧差,但台湾,香港与中国大陆经济联系紧密,不得不通过汇率调整来维系其竞争力,这使得其名义人均GDP近十来年增长极其缓慢,人均收入排名大幅下降,台湾甚至已经沦落到与不少东欧国家为伍了。
现在,不仅仅是香港,台湾,包括美日韩在内的其他国家也感觉到了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他们本地劳动力价格的稀释作用。这集中反映的人民币价格上面.
大陆价格对世界价格的稀释作用的逐步释放在产业方面表现为“中国卖什么,什么就便宜”。中国工业从纺织品,玩具,到家电,造船,再在现在的汽车,将来的芯片飞机。中国一进入工业部门,什么工业部门的价格就必须与中国价格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