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 -- 江南水

共:💬74 🌺487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1)

晋国那些流血的公族

晋国国君是根红苗正的姬氏子孙,第一代国君是第二任周王周成王的弟弟,姬虞。

姬虞能够被封到晋国这个地方,仅仅是因为一个游戏,跟哥哥做的一个游戏。

第一任周天子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姬诵继位,史称周成王,因为周成王年幼,天下大事都交给了叔叔周公姬旦去打理,自己快乐的过童年生活。

童年时代最快乐的就是做游戏了,古今中外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不过不同身份的儿童,做游戏的对象也不太可能相同,很难想象流浪汉的孩子能够跟亿万富翁的孩子经常在一起做游戏。

同样,能够跟周天子做游戏的,也不是普通人,只能是自己的兄弟,别人配不上。

一天,在跟姬虞做游戏的时候,周成王捡了一块梧桐叶,整巴整巴,愣是整成了玉圭的形状,随手就交给了弟弟,同时声明:就把这个封给你了。(以此封若

这时候,紧随周成王左右的史官赶紧上前请示,啥时候正式册封姬虞啊。

一听史官这么问,成王傻眼了,明明只是兄弟之间的过家家,史官大人怎么能够这么认真呢,赶紧声明:我是在跟他闹着玩儿呢。

史官大人一脸严肃,显然他并不认为这是在闹着玩儿,直接指出:天子无戏言,说出的话都将被史官记录下来,作为历史文献,然后再按照礼乐程序照办。(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天子可以保持沉默,什么都不说,但是只要说了就会成为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有点米兰达法则的味道。

一说到“天子无戏言”,很多人都会痛骂专制,如果换个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五个字也是对身在高位的人的约束,你的一句话可能会给很多人带来祸福,做决定的时候要谨慎啊。

如果一些官员懂得“天子无戏言”,那将要少多少“拍脑袋工程”啊!

当然了,尚未成年的周成王的确是在做游戏,不是乱拍脑袋,胡做决定,他有理由喊冤枉。

史官不管周成王是不是成年,他只看周成王的地位,只要你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信口开河。

在史官的坚持下,周成王把姬虞封到了汾河以东的唐,这就是有名的桐叶封弟。

坚持原则的史官给年幼的周成王上了很好的一课,以后要慎言慎行。

因为唐国境内有一条晋水,后来就改国名为晋。

按照当时的规矩,晋国最开始的规模也不过是百里,地盘不是特别大,在今天山西南部的翼城、绛县、曲沃一带,今天山西省的简称就是来源于此。

时光冉冉,岁月来到了晋穆侯时代,晋穆侯生了两个有名的儿子,太子叫仇,小儿子叫成师。

后来,太子仇历尽艰难夺回了被叔叔抢去的国君位置,史称晋文侯,死后儿子昭侯继位。

昭侯把叔叔成师封在了曲沃,称为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要大。

更要命的是,昭侯这位近六十岁的叔叔还很得人心,晋国的人不少来归附他。

当时就有人断言:曲沃将是晋国的动乱之源。(晋之乱其在曲沃矣

理由很简单:地方比中央还牛,并且还那么得人心,不乱才怪呢!(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果然,后来的事实没有让这个做预言的先知失望。

昭侯七年(前739年),昭侯被手下的大臣潘父弑(标准用法)掉。

潘父弑掉昭侯后就想迎接曲沃桓叔来当新的晋国领导人,结果晋国人不买账,动用武装力量来阻止曲沃桓叔前来履新,曲沃桓叔也只好在曲沃郁郁而终。

曲沃桓叔的儿子和孙子继承了曲沃桓叔的遗志,锲而不舍的向着晋国领导人的位置奋进。

公元前679年,曲沃桓叔的孙子曲沃武公终于彻底搞定晋国,用腐败周天子周釐王的办法(行贿),让自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晋国新的领导人。

这一甲子的岁月里,晋国除了自相残杀就是自相残杀,不过这只是开始。

曲沃武公在晋国领导人的岗位上仅仅工作了两年,就去跟老爸和爷爷报到了,儿子晋献公接班。

因为曲沃武公这一脉是通过非正常手段从本家手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他的儿子晋献公也担心自己会非正常的失去已经到手的一切。

上任八年后,在大夫士蒍的建议和帮助下,晋献公把自己的本家杀戮殆尽,那些没有被杀的也逃离了晋国。

死的死,逃的逃,公族势力基本上在晋国绝迹。

晋献公的这次杀戮,固然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为晋国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一颗种子。

整理完内政后,晋献公开始了对外扩张。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儿了,现在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

晋国地处黄土高原,周围不是山就是河,所谓“表里山河”是也,在地势上还居高临下,真正的易守难攻,这为晋国的扩张提供了地理上的先天优势。

姬虞刚到封国那会儿,这个地方基本上是异族人,狄人,的天下,历代晋国国君都少不了跟异族打交道,在跟异族打交道的过程中,晋国人也吸收了不少异族的剽悍,这为晋国的扩张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

天时(周天子基本上不好使了)、地利、人和,三样,一样不少的被晋国占全了,他要是不扩张才见鬼呢。

东西南北,一圈打下来,晋国的版图扩张了一倍有余,可以说,没有晋献公的积极扩张,就没有后来晋国在春秋的地位。

毫无疑问,晋献公是晋国的英雄,有一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晋献公也栽到了女人手里。

晋献公在征讨骊戎时候,抢了两个美女,顺便让她们成了自己的老婆,这两位女士还是姐妹,姐姐叫骊姬,妹妹没有留下什么代号,只好称她为骊姬的妹妹。

晋献公对这两位新老婆宠爱有加,骊姬也很争气,生了一个儿子,奚齐。

晋献公爱屋及乌,对奚齐也青眼相加,打算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晋国当时已经有了法定接班人,太子申生,在太子没有什么大失误的情况下,晋献公也不好直接换马。

为了能够让自己喜爱的儿子名正言顺的成为接班人,晋献公对太子申生动了不少脑筋。

公元前665年,晋献公忽然对祖宗的发祥地起了担忧:曲沃是先祖宗庙的所在地,应该派一个让我放心的人去镇守。

因为老爸对祖先的担忧,太子申生就来到了祖宗的发祥地,远离了都城,也远离了权力中心。当时的明眼人已经看出,太子的位子很难保住了。

不知道太子申生是当局者迷,还是不相信老爸要换马,他并没有放弃继承权的表示,而是很踏实的守在曲沃。

看到太子申生没有任何表示,晋献公只好再努力。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2)

当年周釐王受贿后同意曲沃武公这一脉成为晋国合法的领导人,但是对晋国的军队编制做了一个限制性规定,晋国只能拥有一个军。

关于春秋时期的军队编制在后面详细叙述。

到了公元前661年,当时活着的周天子都不好使了,谁还理会一个死去的人做的规定啊,晋献公就对自己的军队做了扩编,晋国军队的编制扩展为两个军。

晋献公本人兼任上军的主帅,太子申生兼任下军的主帅,看上去晋献公似乎是加强了太子的地位,把刀把子的一半交到他手里嘛。

那个给晋献公出主意搞定晋国公族的士蒍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太子的地位真的保不住了。

士蒍的理由是,太子现在就坐上了最高的位置,以后怎么办啊!(先为之极,又安得立!

太子本来是汽车的备胎,现在晋献公就让他开始发挥最大效用,你说晋献公还把他当备胎吗?

士蒍给太子申生出了一个自保的主意,学习很久以前的吴太伯,逃离这个权力漩涡,还能落个让贤的美名呢。

太子申生偏偏是一个不识相的人,拒绝了士蒍的建议,一直待在晋国。

为了儿子的地位,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地位,骊姬出手了。

一天,骊姬派人找到太子申生,以献公的名义给太子申生下达了一个任务:快去祭祀一下你妈妈,我做梦梦见她了。

因为是太子祭祀,当然少不了酒肉,死去很久的人也就是闻一下这些祭品的味道,不会亲自品尝这些祭品,祭祀完了,这些祭品还是归活着的人享用。

骊姬在给太子下达祭祀任务的同时,也对祭品的后期处理做了安排,让太子把这些酒肉亲自送给晋献公。这个要求也合情合理,太子把这些酒肉献给老爸,就等于是老妈和老爸又共进了一餐。

完成祭祀的任务后,太子申生赶紧把祭品送到了都城绛。

从曲沃来到都城后,很不凑巧,晋献公出去打猎了,太子只好把酒肉放在了宫里,等老爸回来后再享用。

晋献公是什么时候回宫的,有不同的说法,《左传》说是六天后,《史记》说是两天后。

考虑到《左传》成书的年代离晋献公时代更近,他的说法应该更可信。

其实,不管是两天还是六天,骊姬都会有足够的时间在酒肉上做手脚。

晋献公回宫后,厨师赶紧把太子送来的祭品献上,看到这些酒肉,晋献公似乎也看到了太子申生的一片孝心,胃口大开,马上就想就大快朵颐。

骊姬适时的表达了关心:这些东西都是大老远从外地送来的,还是让别人先试一下吧。

一试,发现这些酒肉果然有问题。

把酒洒在地上,地上直冒烟,都快赶上王水了。

土地爷不能鉴别祭肉是否也有问题,只好做活体试验,先切了一块给狗吃,狗死了。

为了保证试验的精确度,晋献公又来了一次人体试验,再切一块给旁边的随从吃,这个随从也没什么意外的死了。

有毒,而且还是剧毒。

东西是太子申生送来的,他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不管是不是他下的毒,谋杀父亲兼领导的嫌疑是逃不了了,这会儿他再想逃到国外基本上不可能了,哪个国家愿意收留一个有这么重大嫌疑的人呢。

太子申生只好自杀了事。

太子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并不一定就能够保证奚齐顺利的成为新的接班人,他还有好几个哥哥呢,在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下,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他。

骊姬忙前忙后的对付太子申生,显然不是想为他人做嫁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其他的儿子也一块儿收拾了。

除了太子,晋献公还有两个比较优秀的儿子,重耳、夷吾,这两个也是奚齐顺利接班的最大障碍。

太子死后,骊姬也把矛头对准了这两个人,对晋献公说,太子下毒这事儿,重耳、夷吾都知道,他们是知情不报。

也许是晋献公真的老糊涂了,也许他只是想为奚齐扫清障碍,下令捉拿重耳、夷吾。

这两人看事儿不好赶紧逃到了国外。

这并没有完结,为了彻底为奚齐扫清障碍,献公把其他的儿子也全部驱逐出境,只留下奚齐,奚齐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的接班人。

在晋献公生命的最后时刻,骊姬的妹妹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悼子。

晋献公搞完了本家搞儿子,这一通忙活下来,终于让晋国达到了一种境界,晋国几乎没有了公族,《国语晋语》说: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

堂堂一个大国,竟然没有公族势力,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这是绝无仅有的。

公元前651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十月,里克等人就弑掉了奚齐,十一月,里克等人又把悼子弑掉。

晋献公生前的一切安排,转眼就是一场空,很吊诡,很讽刺。

里克等人大开杀戒的直接后果就是,晋国在国内没法找到合适的领导人了。

幸好晋献公还有流亡在外的儿子,里克等人从秦国迎回夷吾当了新的领导人,史称晋惠公。

十四年后,晋惠公去世,儿子晋怀公还没有来得及熟悉领导人的具体工作就又被人弑掉。

晋国在这十几年里,先是大臣弑国君,随后是国君诛杀大臣(晋惠公赐死里克),最后又是大臣弑国君,这一切都应该算是晋献公的功劳。

从公元前739年开始,到公元前637年,这一个世纪里,晋国国内的主旋律就是姓姬的杀姓姬的。曲沃桓叔一脉为了晋国领导权杀戮了晋文侯一脉;晋献公为了巩固地位向自己本家亮出了屠刀,为了更换接班人又把自己的儿子全部放逐;晋惠公去世后,晋国又是一次流血的政变。

一百年下来,晋国还能有几个姓姬的呢?

我只能对那些还活着的姓姬的说一声:你们真不容易!

晋怀公被弑后,晋国迎来了新的领导人。

晋惠公的兄弟(是兄还是弟说不准),晋怀公叔伯(是叔还是伯也说不准),重耳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放在今天差不多该退休了。

托祖宗的福,晋文公走上领导岗位后,发现公族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了,幸好晋文公还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外姓势力。

晋文公重耳走向领导岗位前,在外流浪了近二十年,这些年的岁月里,重耳的身边始终有数十个不离不弃的追随者,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五个,赵衰、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贾佗、先轸、魏武子。

在追随重耳四处流浪的时候,赵衰和魏武子应该不会想到他们的子孙以后竟然会踩着晋国的尸体成为新的诸侯。

就是依靠这些外姓势力,晋国开始了争霸中原之路。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晋国打败了楚国,遏制住了楚国咄咄逼人的北上势头,也让晋国成为继齐国之后的第二中原个霸主,填补了中原地区的霸权空白。

历史很吊诡,常常会无私的送给你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同时他也在这把钥匙上附上了失败的魔咒。

你成功的原因,往往也是你失败的诱因。

借助外姓势力,晋国开始了辉煌的称霸时代,他的霸权时代比齐国更持久,与此同时,晋国的外姓势力也迅速膨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突然有一个想法,假如晋国外姓势力比较均衡,

或者是维持均衡的时间再长一些(这在有外患的情况下应该是很常见的,不联合起来无法自保)会不会形成一个类似于罗马的共和体制和类似于元老院的机构?

家园 封建制度下能发展出来贵族民主吗?

中国春秋战国时候的制度跟欧中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相似,跟罗马共和国的贵族民主差得可是很大

家园 可能性应该是有的,就看力量的对比了。

如果各方的实力大致相当,这种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象春秋这段时间,多少有点类似,和罗马的不同,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没有比较明显的外敌的缘故。如果是从中原和长江对比的角度,倒是也能看到楚国进犯的时候,中原诸侯统一行动。或者是秦国统一的过程中,各诸侯国的联合行动。

家园 一种政治体制的出现,跟他的利益来源有关

一说到古代史,我们自觉不自觉的就会跟欧洲比,因为欧洲文明几乎跟我们同步。

关于同时代欧洲和中国的比较,打算在六国统一以后,做一个总结,现在先说一下我自己的粗略想法。

在比较欧洲和中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目光盯在双方不同的制度上。

我的疑问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制度,难道是我们的祖先没有人家聪明,想不出共和这样的制度,只能做专制的吹鼓手?

应该不是这样,否则我们的祖先不会创造如此辉煌的成就。

秘密也许就在于欧洲和中国有着两种不同的利益来源。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几乎所有的利益都从土地上获得。

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同政治团体(国家或者大家族),比作今天的公司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同质性竞争,各方争夺的都是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大鱼吃小鱼,最后形成垄断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其间没有共和的余地。

看一下今天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跟谁共和了,就能够理解中国为什么不能共和。

反观欧洲,他们有农业,但是商业更发达。

商业利益的特点是,利益来源的多样性,做蔬菜生意的可以兼营水果,但是不怎么可能兼营建筑材料。

做蔬菜生意的跟做建材生意的可以和平共处,并且还能够互相依赖。

反映到政治上就是,不同的利益团体互相妥协,能够共和。

一点浅见。

通宝推:oboeman,
家园

念抽.

我的微软拼音能打出这个字.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3)

晋国那些流血的外姓势力

公族势力固然是狼子野心,能够严重威胁领导人的地位,外姓势力也不是省油的灯。

公元前621年,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去世后,晋国领导人的决定权落到了外姓人手中,手握决定权的是赵盾。

赵盾是当年追随晋文公流浪的赵衰的儿子。

当时晋襄公的太子夷皋年龄太小,在国赖长君的思想指导下,赵盾打算立晋襄公的弟弟为新的领导人。

晋襄公的媳妇,晋襄公太子的老妈不干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搁谁谁也不会干啊。

晋襄公的媳妇也没有采用特别复杂的手段,只是每天在赵盾面前哭泣。

赵盾也知道这事儿办得有点儿不地道,万一其他人拿这事儿说事儿,很可能会给他们家带来灭族之灾。此时家族的安全上升到第一位,赵盾只好让年幼的太子夷皋接班,史称晋灵公。

此时的外姓人虽然手握重权,但是还有所顾忌,不敢为所欲为。

饶是如此,成年后的晋灵公也不待见赵盾,屡次想置赵盾于死地,可惜因为年轻,行事不够机密,让赵盾逃出生天。

赵盾没事儿了,晋灵公就有事儿了,赵盾的族弟赵穿弑掉晋灵公后,把赵盾从晋国的边境迎接回来。

回到晋国的赵盾,派赵穿从周天子那里接回晋文公的小儿子,立他为新的晋国领导人。

此时的赵氏就是晋国的太上领导人,他说谁当领导人就是谁当领导人,那权势不是一般的牛。

所幸的是,晋国并不是只有赵氏这一股外姓势力,还有栾氏、韩氏、郤氏等外姓势力,这些势力彼此牵制保证了晋国的领导人只能是姓姬的。

然而,此时的晋国领导人已经没有能力来铲除这些外姓势力了,只好尽量让他们互相牵制,公元前588年,晋国开始设置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位仁兄)、赵旃每人统领一军。

据《周礼夏官司马》记载:“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简单说一下,军队的编制应该是这样的,每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周天子拥有六个军,诸侯国的军队数量不可以超过三个军,军的统帅为卿;每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师的统帅为中大夫;每五百人为一旅,旅的统帅为下大夫;每一百人为一卒,卒长为上士;每二十五人为一两,两的头目叫司马,是中士;每五人我为一伍,头目为伍长。

设置六军固然是因为晋国强大的实力,在我看来也是晋国领导人事出无奈,不如此就不能平衡各种外姓势力,也不能让他们互相制衡。

晋国设置六军的做法明显是僭越行为,但是我认为晋国应该不是有意的冒犯周天子,而实在是迫不得已,无奈之下只好出了一个僭越的下策,实在是难为晋国的领导人了。

这六军的统领自然也都是晋国的卿,统称六卿。

六卿中赵氏占了三个,可见赵氏此时依旧是权势熏天,韩氏占了一个,中行氏(荀骓)占了一个。

公元前583年,晋国领导人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见到了成效,这一年,因为外姓势力的相互倾轧,赵同、赵括被灭族,赵氏家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领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采用挑动群众斗群众的办法,不过要想成功是需要前提的。

前提就是,挑动者处在主导地位,能够有效的制约群众,并且能够从群众争斗中获取最大利益。

此时,晋国的领导人已经不能主导整个局势了,这次赵氏遭难,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晋国的领导人,而是其他的外姓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546年,晋国能够跟楚国一起分享中原霸权实在是不容易。

向戌弥兵后,晋国消除了最大的外患,内部开始了更加残酷的政治倾轧,也形成了新的外姓势力,韩、赵、魏、范、中行及知这六个超级家族把持了晋国的政权,成为了新的六卿。

晋国的六卿不但能左右晋国的领导人,还能掺和周天子的废立,公元前520年,六卿就帮着周王室确立了新的天子。

这风头不是一般的劲。

晋国的六卿虽然经常掺和国际事务,但是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他们始终很警惕的看着晋国的公族。

公元前514年,一桩风化案给六卿送上了福音,也把本来就所剩无几的晋国公族推向了更加寥落的境地。

晋国公族祁盈的家臣祁胜与邬臧玩儿起了换妻的游戏,不要以为李某女士多么前卫,她那主张也是我们老祖宗玩儿剩下的。

换妻这种勾当在哪个时代都不是主流价值观所能允许的,祁盈对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儿也感到很丢人,决定清理门户。

按说这纯粹是祁家的家务事,犯不上有劳国家干预,祁盈也是这么想的。

祁盈把这两个人抓了起来,估计下一步不是清蒸就是红烧。

危难之际,祁胜贿赂了中行荀跞。

六卿本来就不怎么待见晋国的公族,接过祁胜送上的枕头,六卿找了个借口,动用法律手段,就把祁家灭了族。

祁家这桩风化案不但让自家亡族灭种,还牵连了另一家,羊舌家。

理由是,羊舌家的羊舌食我跟祁盈是同党,两人携手危害晋国的安定团结。

祁盈、羊舌食我是何许人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说起他们的长辈,不少人应该有印象,至少知道他们的一两件事。

祁盈的爷爷祁傒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羊舌食我的老爸叔向,听说韩宣子为自己的身份(晋国的卿)跟财产不匹配而发愁,就赶紧去道贺,这就是有名的“叔向贺贫。”

这两个道德高尚的人,竟然落了个亡族灭种的下场,实在是可叹。

六卿动用国家力量灭掉了这两个家族后,并没有把他们的领地上交给晋国领导人,而是由六卿私自瓜分了。

祁氏的领地有七个县,叔向虽然祝贺别人“贫困”,但是他们家并不困难,羊舌氏的领地也有三个县。

道德高尚的人也要生活啊。

六卿的此次举动表明,晋国国君已经成为橡皮图章,晋国的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

如果是写政治童话的话,到这里就该停笔了,再加上一个“他们六家手牵着手,幸福的生活在晋国”的结尾就齐活儿了。

从来就没有政治童话,政治也不是童话,而是不停的斗争。

没有了公族势力的威胁,从公元前497年开始,六卿之间开始了相互绞杀,首先出局的是范、中行两家,这两家的领地也被其他四家瓜分。

本来是一个六方会谈,现在玩儿成了四人麻将,不过这四家的地位并不平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4)

公元前583年的那次政治倾轧让权势熏天的赵氏几乎销声匿迹,在韩氏的帮助下,赵氏总算保留了一丝庶出的血脉,赵武,这一丝血脉虽然能够忝列六卿,但是再也不能恢复先前的荣光了。

到了四人麻将时代,坐庄的是知氏。

此时,知氏的大家长是知瑶, 知瑶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对手,开始动起了心思,如果像对付范、中行两家那样,用动粗的手段,成本太高,知瑶决定来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知瑶的第一个对象是韩氏,知瑶让韩氏无条件的割让部分领地。

凭什么啊,韩氏的大家长韩康子第一反应是不给。

康子的手下段规劝他,忍一忍吧,胳膊扭不过大腿啊。

虽然不情不愿,但是本着“今天大踏步的后撤,是为了将来大踏步前进”的原则,韩氏还是满足了知瑶的心愿。

一看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在韩氏身上凑了效,知瑶又对魏氏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魏氏本着跟韩氏同样的原则也满足了知瑶的心愿。

从那两家身上得到极大满足后,知瑶的信心立刻爆棚,同样的要求立刻送到了赵氏的案头。

这一次没有那么顺利,因为赵氏的大家长赵襄子赵无恤跟知瑶有私人过节。

这要追溯到几年前,当年赵无恤还是接班人的时候,跟随知瑶去攻打郑国,不知道怎么得罪了知瑶,知瑶趁着酒劲儿把一个酒坛子丢向了赵无恤,在人屋檐下,赵无恤也只好低头。这还没完,回国后,知瑶向赵无恤的老爸提议,废除赵无恤的继承资格,这时知瑶把自己当成赵家的领导了。

虽然赵无恤保住了继承资格,并且顺利接班,但是心中对知瑶的怨气那是如滔滔江水。

一看到知瑶的这个要求,往日的恩怨历历展现在赵襄子眼前,不蒸馒头争口气,赵襄子很干脆的拒绝了知瑶的要求。

这下知瑶挂不住了,如果不给赵氏点颜色看看,以后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用兵也很难从韩魏两家捞到什么了。

知瑶率领着韩魏两家把赵氏围困在了晋阳(今山西太原),因为赵氏在晋阳没有过多的盘剥当地人民,当地人民在关键时刻也站在了他们这一边,三家联军忙活了一年多愣是没拿下晋阳。

看了看晋阳的位置,知瑶笑了。

晋阳恰巧在汾河旁边。

就是他了,三家联军就地专业,开始了“引汾入晋”工程。

知瑶乘船视察工程进度,眼看河水很快就快要漫过晋阳城了,很是高兴,忍不住说了一句:我今天才知道用水也可以搞定对手啊。(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在知瑶说这一句话的时候,他的旁边还有两个外人,韩魏两家的大家长韩康子、魏桓子正在陪同知瑶一起视察呢。

听知瑶这么一说,魏桓子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轻轻碰了一下魏桓子的脚,一切尽在不言中。

韩魏两家都不是笨蛋,之所以委曲求全的答应知瑶的无理要求,只是因为力量不足。如今赵氏的灭亡就在旦夕之间,接下来就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不可能没有兔死狐悲的感觉,更要命的是,他们也有像赵氏这样的致命软肋,这两家的首府也是在水边。

韩魏两家只是“狐悲”,晋阳城中的赵氏就快要“兔死”了,坚持不下去的赵襄子决定投降了事,省得最后大家都成了鱼虾的腹中之物。

关键时刻,张孟谈挺身而出,决定去游说韩魏两家,火线组织统一战线。

死马权当活马医,赵襄子同意了张孟谈的意见。

趁着夜色,张孟谈离开了晋阳城,见到韩魏两家的大家长后没有太多的废话,四个字,唇亡齿寒。

韩魏两家虽然也知道他们的明天就是赵氏的今天,但是他们更担心,自己的今天马上就会成为赵氏的今天。

如今,正面交锋,三家捆在一块儿都不一定是知氏的个儿,韩魏的担心不无道理。

但是,为了自己的明天,韩魏两家也决定铤而走险,三家密约迅速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知氏一个措手不及,三家才能够一块儿活下来。

就在当夜,韩魏两家杀掉守在河堤上的知家兵,并且把大水引向知家的军营。

就在知氏奋力抗洪的时候,赵氏从晋阳城中杀将出来,韩魏两家也从侧翼给了知氏致命的一击。

知瑶所有的设想最终成了黄粱一梦,他的脑袋也被赵襄子拿去做成了饮酒的工具。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知氏的领地,形成了三晋的雏形。

看到知瑶最后的下场,很多人可能认为他是一个大草包,事实上,知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治通鉴》上说他“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具体来说就是五好:

很帅,身材高大,还有一把好胡子,那时候男人有一把好胡子绝对为相貌加分;

射箭、驾车的技术一流,放在今天就是一个普京;

精通各种娱乐技艺,比只会唱歌的超女快男强多了;

很聪明,并且能言善辩,如果参加竞选,电视辩论这个环节应该不是问题;

坚强果断,那就更了不起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在竞争惨烈的时代,步步落在别人后面,别说强大了,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奇迹。

一个优点太多的人,往往都很自信,自信得过了头就是自负了,知瑶恰好就是这样的人。

知瑶那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办法绝对是一个妙手,凭借知氏的实力足以对其他三家予取予求,但是要想完全成功还需要一点策略,那就是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可惜,自负的知瑶还是让知氏已经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知瑶裹挟着韩魏两家一起来到晋阳,不能说是大问题,一来是让他们两家纳上投名状,二来也是防止他们在自己背后捅刀子。

当然,带着这两个不情不愿的盟友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就在晋阳城危在旦夕的时候,知瑶的手下郄疵还专门提醒知瑶,要小心那两个同床异梦的盟友搞小动作。

郄疵的理由是,晋阳城旦夕之间就要陷落,那两家非但没有任何欢喜雀跃,反而忧心忡忡。

知瑶转脸就把郄疵的提醒告诉了那两个盟友,韩魏两家也赶紧撇清自己,表示自己绝对遵守先前的约定,是郄疵这个小人在离间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

也许有人认为知瑶真是笨蛋,不该把这么机密的事情随便的就说出去。

我认为,知瑶不是笨蛋,他这么做,是在警告韩魏两家,不要胡来,你们的心思我都知道。

知瑶太自负了,他以为凭借这个警告就能够让韩魏两家俯首帖耳,也就没有对这两个盟友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当他们狗急跳墙的时候,知瑶猝不及防,终成大祸。

知瑶的自负,不仅让知氏付出了灭族的代价,也让历史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知氏覆亡五十年后,赵、魏、韩三家成为新的诸侯,动摇了天下的局势,也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打开了一道门缝儿。

但是如果此时有人告诉秦国的国君,未来秦国会一统天下,估计会被他当疯子给处理了,秦国一切的变化还要等到那个魔法师的到来,这个魔法师就是来自秦国的邻居,魏国。

在《史记》中,三晋中的赵氏占据了大量篇幅,还产生了许多真真假假的名将,并且还有一个似真似假的赵氏孤儿的传奇,但是,在三晋正式分家后,第一个站立在潮头的却不是赵国,而是后世一般人认为比较窝囊的魏国。

魏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央,要归功于他的一个大动作,变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求助】“知”氏为何又被称为“智”氏

是通假字吗?

家园 古代“智”字和“知”字通假,

都来源于荀姓。辅姓也来源于“智”和“知“

辅姓的创姓祖叫做智果,是智瑶的同族,他认为智瑶刚愎自用,一定会灭亡,遂离开智瑶,改姓为辅。

荀姓一姓生七姓

  荀姓属于常见姓,在我省居第213位,不到一万人。荀氏是以城邑为氏,山西的南部是荀姓人的源头,其来源有二。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周公旦大封诸侯,周文王第17子受封于郇(今山西省新绛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又有后人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始祖。

   第二个来源是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姬逝敖,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新绛县),其后人以邑名“荀”为氏。

   两支荀氏的得姓尽管有先后之别,地方也不在一处,但都是周文王的后裔。可以说两个荀姓其实是一家人。而依照《姓纂》《左传杜预注》等资料的记载,荀氏后来分出旬氏、程氏、知氏、智氏和辅氏,包括产生于荀姓之前的郇姓,连同荀氏一共是七个姓。出现于春秋时代的第二支程氏,认真的追溯起来,实际上和荀氏等六氏是同一个祖先,虽殊途而同源。

   荀姓还有一支在汉朝时改姓孙。这支孙姓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子后裔。西汉宣帝名刘询,以同音之故讳荀、郇等字,诏令天下荀、郇等同音字姓改为孙姓。刘询逝后,绝大部分荀姓又改回原姓。但荀子这一支有人并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一支。但孙姓是大姓,来源也极为复杂,如无西汉以前的祖谱印证,不能说是源出山西。

  详说其他六姓

   旬姓是稀有姓,记者在云南的石林曾碰到一个姓旬的导游,她说她也很少见到同姓的,而且也没听说她的老家是旬姓聚集地;程氏是中国大姓,全国约有800万人。郇姓有两个音,一个是xún,一个是huán。huán郇姓本来就比较少见,而xún郇姓更是极为罕见。

   智氏来源于姬逝敖的第三儿子荀首。古代“智”字和“知”字通假,因此知姓和智姓很是混淆过一阵子,后来随着两个字的意义分开而终于姓氏分明,但智氏和知氏其实都是来源于同一祖先。

   辅姓属于罕见姓氏。大多分布在我省的运城、临汾、朔州、忻州以及雁北地区。输姓的创姓祖叫做智果,他认为智伯刚愎自用,一定会灭亡,遂改姓为辅。

  记者在史书《续高僧传》中查到一个法号道胄的僧人。俗家姓辅,祖上曾任上党(今长治)太守。记者通过中华智氏宗亲会联系到几名辅姓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祖上发源于山西的智氏。一个叫做智寒冬的老人说:“辅姓源于智姓,辅、智本为一家。”

家园 吴起?
家园 这段话不太同意

公元前583年的那次政治倾轧让权势熏天的赵氏几乎销声匿迹,在韩氏的帮助下,赵氏总算保留了一丝庶出的血脉,赵武,这一丝血脉虽然能够忝列六卿,但是再也不能恢复先前的荣光了。

确切的说,是吃一堑长一智了,赵氏被灭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赵盾以下太过招摇,有弑君和废立的,有擅自安排人事的,有扒灰的,也有战场不守纪律随意行动的,把除了韩厥以外的所有贵族乃至国君都推到了对立面,而家族内部还分成数派,绝对是取祸之道,两大强梁栾氏和郤氏在这个事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赵武以下的赵氏从此学着装孙子,在谦恭的表皮下逐步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有后来的赵国。近的例子就是三郤的被灭门,领地被六卿全部瓜分。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5)

法,还是要靠法家来变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恶俗的情节,一出场就很牛的人,最后的下场通常会很惨。

不幸的是,在战国这幕历史大剧中,魏国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当年还是晋国的时候,晋国就是四面受敌,等到三家分完晋国后,魏国发现自己还不如当年的晋国呢。

魏国邻国中有跟他同根生的韩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的实力至少不比魏国差太多。

如果差很多的话,魏氏也犯不着跟那两家三分晋国,像田氏在齐国那样,自己把晋国拿过来就是了。

东面是老牌帝国主义强国齐国。

自从齐桓公去世后,齐国虽然失去了当年的如日中天,但他始终是天下一股重要的力量,晋国能够跟楚国在中原缠斗不休,就跟有齐国这么一个盟友有直接关系。

南面还是那个南霸天楚国。

楚国从亡国边缘走回后,还是那条好汉,三晋捆在一块儿都不能把他赶回长江以南。

西面的秦国,实力是差了点,但毕竟他们祖上曾经阔过,天知道他什么时候又会阔起来。

后来的历史证明秦国最终真的又阔了起来,比祖宗还阔。

今天在市中心买房子,那是黄金地段,如今魏国处在各大国的中心,肯定不会认为自己处在黄金地段,而是在狼窝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群狼分食了。

事实上,信号很快就来了,公元前401年,刚独立不久,魏国就遭到西方秦国的攻击。

为了能够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活下来,魏国不得不做大,做强。

做大了,至少能抗打击。

做强了,就能够打击别人。

那年头既不打别人又不被别人打的,好像没有。

领导人决定了国家的高度,人才则决定着国家的强度。

魏国在立国之前就开始大力引进各种人才,立国之后很快就站在了时代的潮头,这一时期也是魏国最辉煌的时期。

一个国家是强国,首先应该是个富国,最起码也不应该是穷国。

依靠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弄个超级武器出来,在非常时期这样做还凑合,要是指望这样做就能强国,那就不靠谱了。

魏国要做强也是从经济入手的,魏文侯任命李悝为改革设计师,主持经济体制改革,史称:李悝变法。

在农业社会,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重要标准就是粮食的多少,粮食多就是富国,粮食少就是穷国,粮食就是那年头的GDP。

粮食是从耕地上长出来的,耕地的数目是有限的,在单位数量的土地上,单一农作物的产量也是有限的,从数学角度来说,有限X有限,结果只能是有限。

真相信小麦能亩产万斤(这个可以算是无限),要么是真糊涂,要么是装糊涂。

那年头没有化工行业,也就没有化肥、农药之类的食品污染源,农产品绿色是绿色了,但是产量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不知道那些整天嚷嚷绿色食品的人,愿不愿意过这种天天吃绿色食品,但是吃不饱的生活。

那时候也没有袁隆平,杂交水稻就更不靠谱了。

虽然没有今天这些东西,但我们的祖先还是想到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一块土地上单一农作物的产量有限,那就种两种,学名,田间套种。

这种作业方式虽然不能够做到亩产万斤粮食,但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是一定的。

在李悝这里有个专门名称,“尽地力之教”。

粮食产量提高了对种田的未必就是什么好事,记得当年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叶圣陶先生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里面就是说,粮食丰收对农民也不一定就是好兆头。

从经济学角度说,供求关系严重影响商品的价格,商品供应充足了,价格就相应的下降,这是真理。

问题是,农民不管你真理不真理,今年你粮食价格低了,来年我就减少在土地上的投入,这就是俗话说的“谷贱伤农”。

更缺德的是,粮食的生产自古至今,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的营生。

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

来年说不定就是大旱或者大涝,粮食肯定就歉收。

碰巧,农民在灾年的年份减少了在土地上的投入,那后果就不是歉收那么简单了,直接就是灾荒了。

如果粮食流通只是依靠市场,任凭供求关系来调节,就会出现可怕的一幕。

粮食丰收了,多收了三五斗,农民反而要遭受损失。

粮食歉收或者遭了灾,农民的处境将会比任何人都艰难。

也就是说,为人们提供粮食的农民,自己却始终没有好处。

要广大农民无怨无悔的安于这种状况,这也太不人道了吧。

在粮食丰收的年头,农民受点损失,吃点哑巴亏,可能也就忍了,毕竟还能活下去嘛。

在歉收或者遭灾的年头,艰难的处境加上心中的怨气,农民会干什么,那就不用多说了。

竟然有经济学家想把中国的粮食完全交给市场,那谁来保证中国那些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万一某一年流年不利,全球粮食歉收,这十多亿人的肚子谁来负责?

这还是小事,相对于下面这一幕,吃不饱真的不是什么大事,中国人基本解决温饱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那些利益得不到保证的中国的粮食生产者们,会干什么,翻翻中国的历史书,随便一个王朝的末年都能找到标准答案。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是夸张,而是写实。

人相食,易子而食,将会重新出现在后世的史书上。

把粮食完全交给市场是要倒霉的,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的李悝都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经济学家反而不知道,拜托他们看点中国的历史书,眼睛不要只盯着西方的经济学经典。

李悝的办法是,丰收的年头,政府出面用平价购买粮食,不要让农民的损失过于惨重;歉收的年头,政府再把库存的丰年的粮食平价卖出,保证相当数量的粮食供应。

这就是“平粜法”

李悝的这次变法对历史的影响并不大,但是留下了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法经》。

通宝推:oboem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问个问题

为赵襄子说韩魏的那个家伙,一般都通称张孟谈吧,我觉得这个意思是张家老大字谈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