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海龟日记(一)出国 -- 不爱吱声
但这种需要不会写在招聘广告上。因为,怕被其他学校嘲笑,也怕真有才的觉得你学校没水平。
海归的问题,这么说吧,呆在国外确实不太容易看清楚国内的一些内幕。而这种不清楚又造成一些例子传来传去,变成了“广泛现象”。国内的混蛋单位确实有,关键是有些做领导的很没气度。知道自己水平不高,所以把精力都用在如何防止海归发挥才华上了。其实他们对土鳖的态度手法也差不多。但是贴心的单位也不少,生活上照顾,事业上照顾,都挺不错。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海归,回去申请课题,他学校还请人向他传授如何写出好的申请报告,帮他修改,让他适应国内的评审制度。还有一些人,更是被单位给捧红了,各类头衔挂一串。这类炒作包装,单位也是花心思的。认识的海归也有几十位了,满意不满意的都有,满意的多一些。回来之前认真想过问题,认真做过调查的,比较容易满意。
在美国和新加坡呆了差不多十年。回国开的条件,正教授,博导,有行政职位。然后广泛联系国内单位,找了好几个位置,拿着这些位置和学校谈待遇。学校这边推脱半年,也办成了,新成立的一个单位的二把手。说是没有行政权,就拿不到什么资源。
不过这个人有根基的,国内原来的导师当过副部长,岳母在学校也是很牛的人物。
如果还想以后回国,国内的联系要保持的,可以和国内的人一起在国内申请点什么东西。国内的很多资源,如果能分到,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人在外面也没关系。
“不过这个人有根基的,国内原来的导师当过副部长,岳母在学校也是很牛的人物。”
我爸是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从78年起在大学已经呆了超过
三十年,反复念叨的也是这一句。
原来国内学校招聘海龟的广告条件高是怕被其他学校,和求职的人才嘲笑自己学校水平比哈佛,MIT水平低啊。
就是副教授,但是是博导
有点让人失望.不过国内很多官僚机构,办事是不负责任,但是确实也有很多不错的,我知道的就有很好的例子.反正人生就是这样,看你撞哪吧.
当年的学生干部、官迷、入党积极分子们现在把持着紫荆园的各个要职,那些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做官,怎样“做人”,推太极,搞利益斗争平衡等都是好手,你们的思维方式都不是一个空间的。
你有情绪可别朝我招呼
如果国内学校真象传说中那么好大喜功且脑子白痴,只要广告上提到的大师大教授。那些Fresh PhD和博后是怎么海归的?
现在就是个互相妖魔化的局面,国内看海归,觉得这样那样。海归(严格说准备龟)看国内,觉得那样这样。反正都觉得自己比较牛一点,对方比较落后于时代。
我当年有个同事,从来不急着找工作。私下交流,说是当年在芬兰的导师当上系主任了。让他坚持住了,只要一有职位空缺就是他的。结果两年后,人家一美国人去芬兰享受福利社会了。
我觉得村长的话,精华在后半句,岳母是牛人。和国内拉关系也不能太天真。朋友,导师,同学,同乡,这些关系未必靠的上,不能太想当然。真靠得住的,也就是父亲母亲,岳父岳母。
是不是喜欢踢球的小X?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开个玩笑
不过这个人有根基的,国内原来的导师当过副部长,岳母在学校也是很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