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饥荒岁月里的记忆》连载之二十五:饥不择食 -- 老光
2)三年困难时期平均死亡率(18.09‰,1985年《中国人口年鉴》)比同时期印度低(19.2‰,于海莲 <印度人口增长状况分析>)。而且这18.09‰也不实,应当向下调整,因为没考虑到户口漏登的情况(孙景泽<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你的意思是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此时的死亡率比49年低,所以基本没有或很少因为饥饿引起的非正常死亡?
这不对。死亡有多种因素,一般疾病,战争、事故、饥饿等等。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善,没有战争,医疗条件改善,经济发展,50年代前期,中国的死亡率快速下降(实际主要是婴儿死亡率的速降),这在印度也是一样的。就从你引的于海莲 <印度人口增长状况分析>文章可知,印度在这10年间死亡率也从27‰下降到18‰.
在三年困难时期,比之前后的几年(死亡率一般是11‰、12‰),有了大的跳跃,在其他因素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只能是把多出了的归因为饥饿。
你所引的孙景泽<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我在天涯看过转载,其文指是50后期到60年代前期,城乡户口大迁移的大错漏,前期虚增,后来随着遣返城镇人口下乡,把虚增的部分再给削平了。
其文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当时城乡户口登记出了大问题,但此文也没有列出当时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大规模双重占籍的实例,也没有列出政府对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漏洞的批评(这么大规模,时人发现不了是难以相想的)。此文的说服力有限。
况且还有一个大问题,众所周知,遣返城镇人口下乡是1961年开始大规模实行的,但现在的统计资料是1960年人口剧降,此文该如何解释呢?
就我家LD的理想吧,工作上几个月,就可以拉上一家人在东南亚某个小岛上悠闲的呆上个把两个月。说白了,也就是现在那些欧洲人的生活。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不能呆上个把月,那就去一个星期好了。也许这个就是现在人理想和现实的妥协。
嘿,现在老百姓看着国外生活好,心里也想着自己也要那样。其实和以前的理想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生活变好,只是主体由国家富强层面落到了个人美好生活上来。
以前物质有差距,精神很富足;现在物质上来了,精神却贫乏了。谁都想物质既丰富,精神也富足。不过世上没这么好的事情,哪能一下子全有?以前光有精神不行,精神毕竟是唯心的东西,没实在的东西支撑是站不住脚的,共产党是讲唯物论的,还是得发展物质基础。于是,在打了预防针后,就开始疯狂的发展了。物质基础现在上来了,也到时候讲精神了。
现在80后开始思考了。90后不用咋纠结,一号召就直接去干了:
80后们,赶快度过这个坎啊,那才能跟得上时代啊。
说实话,俺也是80后,也很苦恼,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冲出来。共勉吧。
------------烦人的分割线-------------------------
上面都是兴致来了乱说的,不保证真假,不过苦恼是真的。
那倒是真的!光叔经历过好多磨难,明白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所以,越加珍惜它!这恐怕就是忆苦思甜吧!人是有感情的高等动物,要晓得感恩!连鸟儿都明白:反哺之恩。如今光叔退休了,呆在家里,月月还能拿到千多块钱的养老金。这东西从哪里来?天上掉下来的?如果有人把天下搅乱,闹将起来,我这养老金找哪个去讨呢?所以,我是坚定反对“窝里斗”的一个!我只希望天下安定!莫闹事才好!我们这一代人,酸甜苦辣尝遍了!老话说,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样!常言道:看事容易做事难呵!又说:当家三年狗都嫌呢!狗为你看门,也出了力,它想啃肉骨头!当家的舍不得买,它就啃不着,不也嫌你?毛嗲嗲主事那些年头,不容易呵!有人捧他,自然也就有人嫌他!这些年大家都经历过了,也看清了。比较后来,恐怕还没人能胜过他啵!他如今有后人当大官?自己留了好多财产?旁观者清哦!所以,大家怀念他!
我大胆放言在此:今后,恐怕还没有人能胜过他呢!不信;你就拭目以待吧!
问过老人,挨饿是真的,没有人被饿死。
我姥姥3个女儿4个儿子都活下来了;我奶奶4个女儿3个儿子也都活下来了。
不是否定当时的困难。是很难,家里粮食不够吃,我外公带着三舅闯关东去了,其他人留在家里。老爷爷(爷爷的爸爸)和爷爷也闯关东去了。
老爷爷在那里还娶了个继室,所以我奶奶很郁闷地发现她的继婆婆比她年龄还小,我也很郁闷地发现一个跟我妈差不多大的人我得喊姑奶奶(跟我奶奶同辈),而她的女儿我要喊姑姑(年龄比我还小)。
不过我家里没有饿死人,奶奶外婆两家人的村里也没有人被饿死。
个性,我们干上了红色年代的尾巴,又是改开很多政策的试验品。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总是在碰撞。
在河里呆久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当然, 某人是不会给你太多鞭尸机会的, 学乖了, 都删了。
我们全得象你当年一样,全靠自己才行
冷战时超过5万辆,中国坦克在冷战时期超过1万辆是毫无疑问的。是不是有那么多在仓库我就不知道了。
你最好改改。
我说共产党、社会主义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现在维系着千百万人的身家性命,包括你我。如果真的天下大乱起来,你爹我爹将没处领退休金、养老金,他们住的公房啊,将来产权私有化,又没有秩序,不知道将交给谁。千百万的公务员、工人、市民,在动乱中将失去生计,流离失所。闹吧,大乱以后,社会正常经济联系将破坏,银行将发不出贷款,人民币崩溃、信用崩溃,银行关门,工资停发!现在有些国家就是这种局面。
真的没有改善?还是说改善的不大?72年之后,中国没有建新的居民楼?72之后,中国的公共汽车没有增长?东北的暖气没有增加?南方的大米没有增加?医院没有增加?大学生,中学生没有增加?铁路没有增加?水库没有增加?电影院没有增加?衣服款式没有增加?
如果你能告诉我说所有的一切生活设施,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没有增加过,那么我才能相信说普通人的生活是没有改善的.
要不然,掉进'没有改善'的坑里回答别人的问题,葡萄你只能永远这般的矛盾啦。
我的奶奶一辈子在农村生活,她所经历的生活,大概在74年左右,大队为他们建了新瓦房,而且是成排的,以替代过去的木屋,木屋一到冬天下雪会漏雪进屋里,搬进瓦房之后就不再漏雪了。
这算不算生活改善?
原来我奶奶生活的地方有两条交叉的大河,是没有桥的,后来建了两座桥。
这算不算生活改善?
如果非得要一步登天,从木屋住到别墅才叫生活改善,我觉得这本身就对老一代人不公正。
但是很多回答这些问题的人,往往陷入这些‘坑’里,觉得老一代人怎么做,好像都做得不够好。
但我觉得,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做到他们能做的一切,我很感激他们。
难道要前辈什么都做好了,后代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享受,才叫做前辈们做得好吗?
这样的后代,是废物。
葡萄有必要对废物如此矛盾吗?
del
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