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一) -- 忘情
朝鲜战争耽误了我们许多,不过也促进了许多。
没有朝鲜战争这个投名状,苏联未必会那么爽快地援助中国,人家斯大林一直提防我们成为远东的铁托。何况就建国初那个工业基础,如果没有苏联大力援助,就算是给我们图纸,我们也没有可能从50年代中期就全面换装56式。
举个例子吧,我们从50年开始就测绘仿制TT33以应朝鲜战争急需,当时称51式,但经实际使用发现,水准较原型差了许多。于是在得到苏联图纸资料后重新仿制,54年才过关,称为54式手枪。
没办法,要生存。以前我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现在我有了家室,有了静儿,凡事都有了顾忌,哎,真是无奈呀。
在越南战场的使用证明它是相当好的单兵武器.具有CKC特点和突击步枪的火力,也符合当时步兵的用枪习惯.早期重庆厂的产品装备13,14军,八十年代在越南战场再次证明它的实用和可靠.
63式步枪之失败那是中国兵工还是没进入工业化时代所产生的问题.很多厂为自己的习惯,乱改图纸.有些纯粹就是为应付生产而造枪,其实后来统计过,有大约八十万支63是相当好用的枪,一些枪到现在还出现在各热点地区战场.但63到1974年一共生产了420万支持.这些枪除了出口和重庆早期生产的大约一百多万支外其它的根本不能用.到八零年一次性封存210万支.
不说63.其实今天中国造枪的还有这毛病,不顾科学,自己乱来一气,看不起专家,经验主义.
实际上中国八五长时间的质量要是细究起来还比不上一般烂的63.而八十年代到现在,枪厂靠公关而不是靠质量吃饭.我朋友曾经试过一箱的五六II,一个星期硬是无法调好.于是每把枪什么问题写清楚退回去.而等新运来的时候一开箱.他写的那些纸条都还在箱里.
74式最大问题是太单薄.而生产厂家使用的材料不合格,造成很多是零件会变形.而说起来设计的那些零件太单薄了.
63式步枪,除在越南上过战场外,还在波黑战争中发挥出恐怖的威力.而非洲的安哥拉和今天苏丹仍有不少63在使用.而伊拉克的63估计现在已经不多了.而63在伊拉克显示出惊人的可靠性.
同样使用7.63X39弹,63和AK47都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在抵抗者手里,两者的作用相当,苏联人的AK和中国的63有一拼.
而63的悲剧是中国那个年代和那种体制.要是换到其它时间估计不会这样.阿尔巴尼亚大约生产二十万支63,这些枪今天仍是前南地区一些军队的装备.
87年才封存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一)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二)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三)
四、实现枪族化的第四代班用枪械
经过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虽然我军最终胜利,但这场局部战争却充分暴露出我军班用枪械存在的问题:56式半自动火力不足,56式冲锋枪连发精度差,班组装备三种枪械给战时勤务带来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于1981年设计定型了81式7.62MM班用枪族。它包括81式7.62MM步枪(木托)、81-1式7.62MM步枪(折叠枪托)、81式7.62MM轻机枪。其中81式木托步枪虽然精度更高一些,但装备数量较少,部队主要是以装备81-1式折叠托步枪为主。
81式枪族自装备部队以来,以其射击精度好,动作可靠,质量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操枪、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形美观大方等优点深受部队欢迎,并经过了两山轮战的实战考验。从1983年起全军装备,81式枪族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成为我军主力装备,并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与56式枪械相比,81式枪族的进步是全面的。枪族化大大提高了战时勤务性能,连发射击精度大大提高。但由此付出的代价是与56式冲锋枪相比,81式步枪结构不够紧凑,全枪长度偏长。这一点缺点通过采用折叠枪托得到部分弥补。
81式自动步枪虽然在设计有22毫米外径的枪榴弹发射接口,但配套的枪榴弹却迟迟未能大批量装备部队,只是少量列装军校供教学使用,这使得该枪族新增加的面杀伤能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从53式、56式一直延续到63式步枪上的那种不可折卸刺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拆卸的匕首型刺刀。虽然此款刺刀的功能十分有限,并未真正实现多功能化,但由此反映出我军班用枪械的设计思想中终于开始放弃重视白刃格斗了。81式步枪仅仅保持了基本的白刃格斗能力,而不再一味地强调此种能力。
进入80年代后,外军普遍完成了班用枪械的小口径化。小口径化带来的枪械战术技能性能优势通过越南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实战检验,其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相比之下,我们在80年代列装的81式枪械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于仍然采用中间口径,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其夜战能力、面杀伤能力亦有不足,因此这一代枪械与世界同期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五)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具体的对63的看法,我在文中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里不再重复。
我已经说过,在越南战场63式没能成为主流,当时越南军队什么武器都混用,连三八大盖,莫辛纳干都还在用,有63式怎么会不用?所谓好评,那是咱们的官方杂志吹牛皮,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在靶场表现好和在战场表现好完全是两回事。何况咱们的杂志吹破牛皮也不是个案。如果63式当真那么好,怎么可能在各类越南战争记录片中鲜有露面?
阿富汗战场也一样,游击队手中什么老古董都有,就连恩菲尔德那种老爷爷的出镜率都比63高,还讲什么呢?反正63式我军不肯要,那么多废柴拿来援外也正好是废物利用。
63式是什么设计概念,我再说得极端些,可以认为是三八大盖改弹种后加了个连发功能而已。都什么年代了,还要求全木托,为的就是拼刺时好用,能拿那厚实的枪托砸对方的脑袋。那个不可卸的长刺刀比三八大盖的刺刀短也短不到哪里去,在同时代世界枪林里我们又拿了个冠军。
为了精度,为了行动方便隐蔽,63式用20发弹匣,实际使用时仍以半自动射击为主,确保精度,以自动射击为辅助功能。
说什么实用和可靠,一个脱离时代的产物,要是在二战时期,63式肯定是翘楚。中国轻武器界可着劲地吹牛皮你又不是不清楚。至于你说的不是设计不行,而是生产,材质问题,我觉得如果是设计者说这话那非常可笑。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大批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才是真本事。只会在图纸上超英赶美算什么?这叫与实际脱节。更何况许多东西只是自我吹嘘,为的是小团体利益而已。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一)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二)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三)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四)
五、未能大量列装的87式小口径枪械
自美国率先装备小口径步枪以后,步枪小口径化成为了一种新的浪潮。我国早在1971年就开始了小口径枪/弹药全系统研究。当时国外小口径枪族已经出现并装备部队,我国没有走仿制的老路,而是坚持了高起点、高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研制方向。为慎重起见,仅论证、试验并选定口径历时七、八年,直到1987年小口径枪弹才设计定型,命名为87式5.8MM枪弹。
继81式枪族之后,我国于1987年设计定型了87式5.8MM枪族,初步实现了班用枪械的小口径化和。
5.8MM枪族包括5.8MM步枪和5.8MM机枪。87式5.8MM枪族结构与81式7.62MM枪族基本相同,可以说是81式枪族的小口径化,外观上并不容易区分二者。只是为适应发射5.8MM枪弹改变了某些结构设计和尺寸。87式弹鼓与81式弹鼓相比体积小,刚度、可靠性好。从整体上来说,87式枪族缺少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
我们这个国家太过重视面子工程。为了阅兵的需要,87式枪族在在设计定型后没有针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技术改进,却专门进行了一次外观改型设计,业内称为“穿衣工程”。其主要变化是枪托为“L”型,撑杆用铝合金管,外面包塑料,形状特别,也很好用。上、下护盖,握把,握把座都采用塑料件,弹匣为整体塑料结构,全枪为黑灰色,整枪外观变化很大,独具特色、美观大方。而与之配套的班用轻机枪则没有任何变化。
作为大量使用的枪械来说,改变口径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87式枪族首开了中国枪械的小口径先河,为一系列设计、生产以及战术、技术论证工作起到了一个实物论证的作用。但由于其基本上由81式枪族直接改口径而来,因此81式枪族存在的不足在87式枪族身上并未得到改观,其技术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尤其是夜战能力和面杀伤能力依旧不足。
基于这些因素,以及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没有大规模换装的急迫需求,所以87式枪械仅在少数部队中试用,并未大规模列装,它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从53式到03式----简评新中国班用枪械(六)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