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哈哈,很有意思啊。 -- 史文恭
把自己的标题描一遍确实是老人干的事情,
早年间上BBS的那个年代有时候是需要这么干的。
养成习惯,也就不改了。
我的修改在所有回帖之前,我可没那么无聊。
不仅免死,而且做教授,翻译著作,出国,随他的便,什么公开声明都不用做,只要口头答应就行了。
瞿秋白就只有四个字:“此事免谈”,慷慨赴死。
薄一波等在文革中蒙受冤狱,老萝卜深为同情。不过,这种冤,和杨开慧、瞿秋白相比,又能冤到哪里去呢?
还真不知道史教头如何看杨开慧、瞿秋白这类的人。
花敬老萝卜,并敬公鲨。
但我还是认为,对于史教头而言,疙瘩根本就不在薄一波等这里。
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鉴定,我不介意你用上面的标题来讨论我的问题。如果我没有问题的话,我自然会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而不会扯什么××同学也去过XXX(指男生不该去的地方)。
我帮你回忆一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保留意见,无条件执行。民主集中制。老兄以为这是说笑的?
前事不究。在这个问题上我送你一个“好”字。
所以开了给政治局扩大会议。
不过博古还是下台了,老毛还是掌权了,当然红军,至少是中央红军也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后来这样的政治局会议还开了好几次,比如啥瓦窑堡,等等。
有的是某一段时间的需要化名,内部通信、对外都用这个。有的是被捕时报个假名蒙骗敌人,获救后就再也不会用,除了自己和极少数人以外都不知道。
探讨刘在这件事情上的责任过失和为文革翻案是完全没关系的两件事儿.不能说文革的时候一个杀人犯被判了死刑,以后再有杀人犯被判死刑就是文革作风吧.
这件事上,史文恭兄的阐述不能令我信服.
东哥和周公可能和您有不同意见。。。您不妨先查看一些资料,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瞿秋白就义前写的《多余的话》的。
不知为什么本朝好像不怎么宣传他?
有一些悲凉的情绪,算是瞿秋白“叛徒”的一个“罪证”。瞿秋白本是一文人,又是政治斗争的失意者,所以“多余的话”看起来是比较“多余”。但是后来的解读也很多。瞿秋白的“叛徒”也早就平反了,现在算早期的高级领导人吧,按大佬级先烈配享太庙。
我们就不讨论“多余的话”吧,免得岔开太远。瞿秋白拒绝了蒋介石的条件(其实这个条件都近乎无条件了),自觉赴死,这是历史事实。蒋介石劝降不成,下令宋希濂将瞿秋白杀害。
这里连一段瞿秋白赴死时的情形:
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颇有风范的态度让人不由得敬佩,在临终前,他还不忘幽默地写道: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尽管毛周对其有微言,我一样尊敬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