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杂谈全球变暖 -- 快乐是什么
这个专访是他领了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CCAV做的
具体当年真相细节如何
肯定很八卦...很八卦...
p.s.
二三十年前叶笃正算是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主要推动者了
另外CCAV把他标成“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实在是瞎扯淡
人家正经搞动力气象的
叶笃正:她给了我一个使我非常伤心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傍晚,她去参加一个晚会,我去送她,在一个车站等车,旁边都没人,一个人没有,我想Kiss她,结果她说 NO NO NO ,她说 ,I can’t go to the party without powder,就是说我不能没有粉。打扮好之后,这样不好去。我给她说,你就告诉他说,You are kissed by a Chinese boy。我就给她这么说,她说 NO NO NO,They will laugh at me。这句话简直是,给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一个美国男孩子,你可能就不说这句话,所以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我估计她可能没这么想,不管她怎么想,但是我特别地感觉到非常伤心。
主持人:我记得您曾经开过一个玩笑,您说如果我在美国,娶一个美国姑娘的话,我也一定要把她带回中国来。
叶笃正:我在这里头,很不好意思来说,我在那个时候,在美国的时候,有好几个美国姑娘找我,确实是有美国姑娘找我。
TC最早做数值预报试验是1950年代Chen-chao Koo带头
对了,Chen-chao Koo也算Rossby的学生,民国公派瑞典留学
TC建国后赵九章和涂长望写信召唤
Koo还没来得及拿到博士就回国了
但公开报道TC第一个数值预报业务系统B模式1982年才开始在进口的日立机上跑业务
很有段时间上面对预报是依靠数值模式还是传统天气学拿不准
的确像楼主说的,京津地区变得更冷了,所以我也曾怀疑全球变暖这个理论。question is,判定变暖的主要依据是冰川的消融,那就需要有该地区大气成分等指标变化的信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yet. 外链出处
再次说明一下,这一行现在可不算冷门。主要研究机构里中国学者很多,河里一定有不少专业高手。不少人已经开始指出文中的错误,我很不脸红地虚心接受,也非常乐意做一个诱饵,让更多的专家暴露出来。还请诸位方家不吝指教,只要拍砖时下手温柔一点就行(我怕疼)。
周末被华北大平原的冷风吹了几遍,私下里很是希望北京先变暖了再说。
说正事之前,再闲扯两句。各国吐沫星子飞溅地在哥本哈根争执,好像为地球和人类前途忧心忡忡,其实最关心的是自己家的后院。我们做个简单试验。假设我们接受IPCC里比较悲观的数字,即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4摄氏度。在这个地球村,这个上升的分配方法有很多种可能:
1. 每家都一样,每天比以前热4度
2. 每家都一样,但时间上不均匀,冬天热8度,夏天不变
3. 每家都一样,但时间上不均匀,冬天不变,夏天热8度
4. 张三李四王五都不变,你替他们承担,所以他们家还和以前一样,但你家每天比以前热16度
5. 不知道会怎么样,每天随机分配,全看橡树村长今天喝了多少。
如果让大家自己来选,你会选哪一种?
选2的人可能最多,这些人很理性,追求舒适,适合做小资。选1的是社会主义者,以最平庸的方式应付变化,看起来公平,安全可靠。如果你选了3,一定喜欢挑战,没事也要找事,自信心超强,是适者生存理论的热烈拥护者。选4的都是经济学家和金融家,在华尔街和证券公司工作,他们敢于选择表面看起来不利的地位,是因为相信那几只看不见的手,知道一定有办法拿到回报。比如要求三家出钱帮你买电买水买空调,晚上睡到张三李四那里,或是用无法拒绝的诱饵唆使对方上当,然后让对方出大钱把自己的房买回去。
选5的是与村长喝酒的人,或者就是村长本人。
如果我们把问题换一下,你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个呢?是3还是4?
对我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第5种,因为不知道后果是什么。而确定后果是什么,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
六.麻烦的问题
到底什么问题这么麻烦呢?让我们从基本问题开始。
既然谈气候变迁,请问诸位,什么是气候?
为了安全起见,我去百度了一下,里面的定义是:
听起来,都对,就是没什么用。还好,百度接着说:
这句话有点实质内容。我们据此引申,所谓气候变化就是温度、降水、风等气象要素在统计意义上的变化。这些气象要素中,温度大概是最基础的要素,天气预报中从来少不了“明天最高/最低气温”,也正是这个原因,“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常常被(科学上很不严谨地)简称为全球变暖。
好吧,让我们专注于温度。全球气温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更确切地说,全球年平均近地表气温是由什么决定的?IPCC里面说是辐射平衡,说明那里的大气辐射派占了优势。
大气物理一般分成3部分,辐射、动力、云物理,辐射可以说是研究大气系统能源的,动力是能量传导机制,云物理是微观过程。打个不特别贴切的比方,如果大气系统是辆汽车,辐射就是研究引擎的,动力是研究传输系统,云物理则负责其他细节。当然,大气系统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东西,里面有很多设置不太合理(或者我们不明白),非线性过程更是臭名昭著,所谓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就是大气动力专家Edward Lorenz在麻省理工捣鼓出来的。这位Lorenz也是个大师,曾以世界气象组织的名义写过经典的《大气环流现状与理论》,也是我个人很崇敬的人物之一。他本来是个大气动力专家,是麻省理工的土产,自然就喜欢数学和计算机,是个大气数值模拟的前辈,也开创了大气数值模型研究气候的领域。他这样的大师,却发现自己的大气模型数值结果相当不稳定,找了半天原因,最后发现不是自己的错,是敌人太狡猾,空气里蝴蝶太多。后来他写过一系列的论文,讨论大气系统的可预测性和模型稳定性问题,曾是所有搞模型的同学们的必读材料。
作为能量来源,辐射平衡对气候温度非常重要,但是传输系统也很重要啊!要知道,几乎在地球任何一个地区,辐射都不是平衡的,甚至是非常不平衡的。这些能量靠的是动力推动气流跑来跑去,形成了风,风中挟着水蒸气,到了冷的地方就凝结成云,云厚了就降水,形成雨雪,有时风太大(或是对流太强),摩擦出来静电,就打雷。大家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气象都和动力相关,所以习惯上,很多人认为动力是气象的领域,那时北大的动力教材就叫《动力气象学》。
平心而论,大气动力对气候还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前面我们谈到过一点气候带迁移,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带分别是热带、温带、寒带,看起来是按纬度划分,其实完全是大气环流决定的。而且,气候研究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耦合/反馈问题,动力与辐射的耦合是非常强的,云物理也有自己的地位。我曾经的专业就是辐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辐射平衡的。个人感觉,没有动力和云物理的参与,很多事情定不下来。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让我们暂时接受IPCC的理论,主要谈辐射。下面是IPCC给出的辐射收支平衡表:
虽然具体数值可能还有出入,但基本原理都在这里。可以看出,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光(生物系统也一样,万物生长靠太阳啊),其中30%左右的太阳光压根就没被吸收,剩下的70%中,大部分用来加热地表,另一部分被空气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同时,由于黑体辐射原理,地球也在向外辐射,但是,尽管大部分短波辐射(阳光)被地表吸收,离开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波辐射却主要来自空中的云及温室气体,地表辐射的绝大部分都被大气吸收了,这也就是温室效应的来历。不过,有必要澄清一点误区,玻璃室或塑料大棚那样的温室效应主要是隔离了空气对流导致的,与大气中以辐射为主的温室效应还是相当不同的。
既然辐射决定了温度,温度代表气候,那么,代表气候变化的温度/辐射变化有多大呢?
大部分模型估算的CO2浓度加倍后的包括各种反馈在内的辐射总影响(forcing, 中文翻译成强迫,很别扭)一般就是4瓦左右,对,4瓦,基本上在我们现有测量误差的范围内。要知道,我当年看到的总辐射平衡在240瓦左右,IPCC2007版里标的是235瓦,区别不小,这个2%的区别应该主要是测量误差,而不是真正的变化。根据我10多年前的了解,当时的卫星测量误差应该不小于3到4瓦,也就是说,我们其实不知道大气层顶是否真的是在辐射平衡中,现有系统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与我们需要预测的全球变暖(50年后)的影响在同一数量级!
全球变暖这个课题的答案这么困难,除了大气系统的复杂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变化其实很小。不仅辐射平衡的变化小,近地表温度的变化也不大。IPCC里提到了,模型的预测是全球年平均近地表温度升高2-4度,考虑到物理上是用绝对温度的,目前的地表温度就在290度左右,这个变化的比例也相当微弱。我们的任务是用不太可靠的数据来开发模型,然后又用这个粗糙的模型来预测不太明显的变化。考虑到气象模型甚至不能保证对24小时后天气温度的预测精度,我们有什么理由期待气候模型能够更精确的预测未来50年后的气候温度呢?给大家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当时就没有听说过哪个模型能成功地模拟大冰川时期的气候,即使考虑了地球轨道的影响,就是留不住冰盖,除非太阳辐射比现在弱很多。
大气物理是一个相当传统的物理专业,手中的武器或工具非常平淡,动力专家手里是一套流体力学方程加上一组热力学方程,辐射专家主要倚仗黑体辐射公式和物质吸收谱线。吸收谱线是个很有力的工具,自从本生灯发明以后就一直是个传奇性的东西,人们用它发现了太阳上的元素组成,宇宙的成分,也可以用来鉴别哪个气体是温室气体,估算空气对辐射的影响。
为了简化思考,也是出于经典牛顿力学的习惯,大家把气候想象为一个物体,而大气辐射(以及动力)效应则被拆分成很多强迫(forcing),有些是把气候往变暖推,我们把它们叫做正强迫,其它那些使气候变冷的自然就是负强迫,这些强迫都一起作用于气候,总的强迫是正,自然就是变暖,否则就是变冷。到底是哪些变量在给我们制造麻烦,而它们的强迫是什么?为了节省时间,我就不详细论证了,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去读橡树村兄非常细致的读书笔记。
问题是,这些强迫每一个都不小,但大部分都相互抵消了,我们要找的是它们抵消后剩下那部分。想象一下,气候就像是一列火车,头尾各一个差不多功率的火车头同时往反方向拉,在头部的锅炉工刚刚拿到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加煤铲,问你火车往哪儿边走?(温馨提示:回答左右都是错的!)
何况,我们还要考虑海气耦合作用,因为地球海洋的热容量远远大于大气层。大多少呢?大家知道,海平面的大气压可以顶起10米高的水柱,也就是说,整个大气层的重量相当于10米深的水,其总热容量也基本相当,海洋的总水量比10米要大得多。具体数值,可以问河里的海洋专家,如抱朴仙人。
海气耦合的典型例子有气象尺度的台风,短期气候里的埃尔尼诺现象,小冰期里的北大西洋洋流(就是前面提到的电影里被有意曲解的)。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海气耦合带来的强迫基本还是未知数。
在我看来,在信息和理解均不充分的条件下去精确预测未来,这是全球变暖问题带来的最大挑战。
再多嘴一句,全球变暖虽然不是一个很科学的讲法,但比气候变化还是有意义的多。毕竟,气候一直都是在变化的,这与全球变暖最初的初衷(研究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是很不一样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是凭记忆写的。前面在回答大鹏翔宇兄时就已经解释过,我只记得自己当时很不高尚,卑劣地陷入对霍金“享受”杂志情景的想象中,已经做过检讨了。
第一个是关于黑洞的“信息”,信息在黑洞中是否会消失?这是Hawking, Kip Thorne和Preskill在1997年打的赌,Hawking和Thorne认为会。Hawking 2005年自己提出了一个理论说信息将会从黑洞中逃逸,而不是消失,从而向Preskill认输,送给他一套棒球百科全书。不过似乎Kip Thorne并不觉得Hawking的理论那么make sense,所以这个case还没完全结束。
第二个是关于黑洞的存在性,在时间上说这是最早的,1975年,Hawking和Kip Thorne,赌注是1年的Penthouse,
其实,无论输赢Hawking都不亏,输了这个赌,Hawking就注定会得炸药奖。
Hawking在Cambridge
Kip Thorne和John Preskill都是Caltech的物理学家,
几乎每年,Hawking都会去Caltech过冬。自然,南加的温暖阳光比英国冬日的凄风苦雨(或雪)要好过的多了。
第三个,最新的,2008年,是关于LHC(强子对撞器)能不能发现Higgs粒子,
这次比较俗,赌了100美刀,
事实上,那位娶了28美娇娘的老先生,也有类似观点,不服不行。
很多研究超弦,超对称的物理学家,都在紧张的注视着这个LHC,未来的炸药奖,就诞生在那平均每个实验100,000个DVD的数据中。
一直在找和水循环有关的东西,实在是没有多少。你在这里一说我明白了为什么。难怪一个什么人在自己的数学模型里可以把水减掉,然后说十天就回来了。我看了心里总是不太舒服。正常情况下,这种极端情况对一个非线性模型来说常常会导致不收敛的结果。能够在这么极端的条件下收敛,原模型一定忽略了一些强耦合的因素。你在这儿说海气耦合基本上还是未知数。那就难怪大气模型不稳定了。一个以百万年做单位的系统会在亚稳态上平衡才是奇闻。模型不稳定一定有一个强耦合的关键因素没有考虑到,我想这个因素应该就是水循环了。
太行山的地层应该是晚古生代的。二亿多年吧。和现代意义上的海侵不是一个概念。在当时的海西造山运动的作用下,欧亚大陆合为一体。在这个期间,有多次海进海退,同时伴有大量的火山活动。对于当地的地层来说,这个对应的活动叫吕梁造山运动。前前后后的差不多有三千万年左右吧。
大气系统的反馈时间比较快,最早的数值模型基本是以大气动力为基础来预测天气的。有趣的是,气象里一般5-10天就属于中长期预报,基本上是预报的极限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尺度内,海洋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地表蒸发和空中的水汽凝结及降水还是要考虑的,特别是台风完全是靠水汽提供能量的。不知您说的忽略水循环指的是什么。
气候模型与气象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辐射及海气耦合的加入。我在文章里描述了很多困难,但老实说,现在的数值模型并不差,主要是观测数据还跟不上,有些反馈机制也不能很精确地确定。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才使得这个问题在科学上这么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科学的目的是解答未知,科学家的动力应该是好奇心。现代社会里,大部分科研人员都被项目、资金等指挥,为了拿到资源,项目申请和报告很容易夸大其词,吹嘘一些重要性之类,忘记了科学的本来面目。这些人更多的把科研当作一项工作,而不是理想和追求了。
全球变暖的问题现在有些政治化,本来很纯粹的科学讨论已经被政客们主导。IPCC是个准官僚机构,科研水平是谈不上的,其报告是一个标准的大杂烩,各方的观点都可以找得到,很适合作为入门读物,但离一线研究还有一定距离。Jim Hansen和Dick Lindzen都是专业水平很高的大师级人物,在各自领域中有深厚的造诣,但由于政客的利用,两人都经常在国会为全球变暖问题作证,他们之间的争论很难不带点儿其它味道。这就是所谓科学的异化吧。
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没什么人提水-蒸汽-降水-水的循环。你这一说在这方面工作有比较大的困难。又回过头来看了一下这个海气耦合的条件确实有很多事情要作。相对于二氧化碳的资料这工作实在是有太多的困难了,难怪没人说什么。
第一工作组技术摘要TS2.6
可以自己去看第一工作组报告的2.9, 7.2, 7.5, 9.5节,以及里面引用的文献。
相关研究的确不多,细节了解有欠缺。
没有时间细看。只是大略的扫了一眼,感觉上只是强调了太多的辐射。对各种模型的细节也介绍的不够。所以才说老快的帖子解答了从你的帖子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