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民主集中制谈起 -- wolfgan
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是所谓的民主集中制,这套制度来自于苏联,由斯大林同志定型,和马恩实际没什么关系。马恩其实是两个民主自由的粪青,一谈到政治制度就是选举选举选举,投票投票投票。要是现在在中国,十有八九要被打成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标兵。这套“民主集中制“理论上和实际运行还有不小的区别。在理论上,各级官员是由选举产生的,(这是马恩政治理论的外套,俄罗斯的同志既然声称是马恩的学生,形式上还是要跟随一下的)但现实中我们都知道,除了最高层,他们都是由上面任命的,选举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当然,在政治最高层,确实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一人一票,这也是事实。如果和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相比,其实就是把一个人的最高权力变成了由若干个有投票权的人共同执行。也许有人会想,这样做很好,下级的层层任命确保了高效率,最上层的民主可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这不正符合孟德斯鸠的开明君主专制是最好的制度的变相实践吗?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苏联是第一个实践这种政治制度的国家。事实是,这套制度仅仅在斯大林时期运转良好,一旦到了他的后任,就开始运转不良。从斯大林去世到戈尔巴乔夫上台,仅仅三十年的时间,苏联就到了难于为继的地步,不得不盲目改革,以至于最后解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最上层的民主并没有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在实践中反而引起了很多问题。当最高层理想衰退的情况下,核心成员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的利益,而是自己和自己小集团的利益。若干人民主决策的结果显然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的,而是各个集团利益平衡的结果。这种结果显然是难以打破利益集团阻碍国家前进的一面的。随着最上层理想的日益衰退,决策越来越被固有利益集团所束缚。更严重的是,这套制度下上层政治斗争是异常激烈的,因为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这使精英淘汰不可避免的以很快的速度进行。随着领导人的威望和能力是逐步降低,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下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领导层各成员就愈发需要属于自己小集团的人掌握权力,这就会导致严重的任人唯亲,形成精英淘汰。而随着这些被提拔上来的人的威望和能力在同僚中的相对降低,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就要提拔比自己能力更差的,但是更听自己话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形下降的恶性循环,而且难以打破。这种严重的速度很快的精英淘汰在苏联出现过,现在在中国也是如此。如果说杨元元的死代表了平民上升之路被基本关死,那么姚景源的话就说明上层的精英淘汰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对所有政权来说,如此迅猛的精英淘汰都是非常危险的。在所有王朝末代时期,几乎都伴随着很强的精英淘汰。以西晋为例,作为统治核心的各豪门大族为了扩张自己的利益,差不多完全堵塞了寒族的上升空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结果那些寒族一小部分扯旗造反,如王弥,很大一部分成了打酱油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投奔了各少数民族领袖,如刘渊,石勒,以及辽西的慕容氏,由此促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中国如果不解决目前迅猛的精英淘汰问题,所谓的民族复兴只会是一个笑话。
中国目前和苏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的经济有很强的市场经济成分,而苏联一直是计划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成分使得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远强于苏联解体时,但市场经济要求一定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放权,这造成了那无论对中下级干部和非干部群体,中国上层的控制力都比苏联要差的多。由此造就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地方财政问题。在目前所谓“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格局下,目前地方财政实际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中央政府实际管不到,人民群众更管不到,实际全看当地官员的自觉行为。就现在各地官员的具体实际情况,肯定是拼命花钱,没钱借钱也要花。照这个趋势下去,地方财政的全面崩溃指日可待。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体制问题,要想解决也必须从体制上动大手术。在现在很多小手术都不敢动的情况下,动能起作用的大手术几乎没有可能。地方财政将成为中国局势恶化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以上文字纯属有感而发。谈到中国的问题,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否则最多是涉及皮毛。谈到中国的政治,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今天抛砖引玉,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甚至可以把长段落切成若干小段落。
马克思说“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普遍和特殊怎么在统一?这个就需要革命者自己琢磨了,其中民主集中制就是这个思想的一个体现。
……
克服困难,没有民主不行。当然没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因为大家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制就建立不起来。什么叫集中?首先是要集中正确的意见。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叫做集中统一。如果大家对问题还不了解,有意见还没有发表,有气还没有出,你这个集中统一怎么建立得起来呢?没
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
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民主是一个收集信息的手段,是一个反应利益诉求的手段,是一个人民参与管理的手段。所以民主不是投票选举,投票选举只能算是实现的民主这个手段的手段之一。
那为什么现在的民主集中制变味了呢?因为
……
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
民主是阶级内部的手段,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用的。现在的阶级已经变了,民主集中制自然也就变味了。
这是好事。
古中国也好,前苏联也好,想出人头地,或是实现理想基本只有从政。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精英的相对数量总是在增加。其结果,要么是尽数将其纳入体制内,要么就是淘汰。前者造成统治集团的臃肿,以及税负的增加;后者则产生了一大批对前途绝望的精英——两者都有可能导致帝国的崩溃。科举啦九品中正啦民主啦什么的属于竞争机制,但不解决僧多粥少的根本矛盾。当然,优化竞争机制,会保证更优秀的人才居于上位,但也只能延缓矛盾的爆发而已。
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给了大家另一个选择。任正非、王石这样的退伍军人在体制外仍然可以捭阖纵横,挥斥方遒,而不是就此沉沦或揭竿而起。这些被“淘汰”的精英最终还成为了社会的稳定力量——这在苏联是不可想象的。
精英们要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坑”(或曰岗位)而已,在这个坑里他可以发挥才干,实现价值。
一句话,社会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要看坑与精英的数量是否相当。数量相符,大家基本上可以做到各安其位,即使对坑的大小有不满,也只是想渐进改良,而非另起炉灶。但如果坑的数目远小于精英数量,结果就不乐观。
从现在来看,当代中国挖坑的能力是远高于苏联的——这大概也是我们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至于未来呢?这就要看是我们挖坑的速度快,还是培养精英的速度快了。
如果挖坑能力不足,我们还可以大力推行愚民政策么,嘿嘿。
如果不需要认定的话,我就说。
首先还是要批评,因为你这篇文章还是观点含混,思路混乱。有很多头绪,但是没有核心,不能形成整体。没有神。
现有制度,我们可以这样去观察:外在的制度运行,和内在利益集团的势力划分。共产党是整合内外的统一组织。
一直以来我们都集中注意力在外在的制度运行上;现在,在制度背后隐藏着的利益集团渐渐浮出水面,被人注视。
人类以往的历史说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在制度和内在集团的高层精英的能力和活力。这一小撮人,一定意义上几乎就可以说是社会的化身。这样的社会制度是可行的,但这正是要反对的。
你反对么?想一想你的政治理想。这就是核心。
现在无产阶级的民主到底存在不存在呢?斯大林的那套体制最后只能是官僚阶层的民主,而不是无产阶级的民主,必然和马克思所说的民主相抵触。
至于愚民政策,大学教育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这种方法的难度大大增加了,近乎于逆天。
姚景源所发出的名言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杨元元的死代表了平民上升之路被基本关死,那么姚景源的话就说明上层的精英淘汰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
如果一定要说,要进入高层精英的圈子,首要的是:
忠诚
对政权带着打酱油的心态,或者批判的心态,在当前的条件下,当个言官都很难。
当然,很多人觉得这不公平,尤其是读了书的人。都觉得学了一身本领,却找不到发挥的地方,心中抑郁不平。
应该反过来想一想:入门条件达到没有?
这么一想,对于杨元元,关注的多数人对这事是过分解读了,借以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气。仅此而已。
我写这帖子,就是想探讨一下现存政治机制的运作方式。国外这样做的人不少,国内因为莫谈国事,所以基本没人干。所有在政治圈内的混得人都不容易。忙总曾经说过,他有一位朋友,也曾经想为国家、民族做点事情。结果费尽心思爬上去以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于是彻底堕落。这种人我想不是少数。发生这种事情,我不想指责任何人,也不想指责什么体制。一种体制能长期存在,必定有它的历史原因。但是,对于很多事情,抱着能躲就躲的态度,最后是一定以大灾难而结束的。
无语。
只能反应出你心中的彷徨和犹豫。所以你的文章,没有神,散而不凝,疑且多问。
这个东西,是认识问题,也是心境问题。看你自己的。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在一念之间,所谓狠斗私字一闪念。
我那不是疑问,而是反问。你一直觉得我有政治理想。你错了。我没有什么政治理想。因为有政治理想的人都去积极行动了,准备大变去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变一定会发生,问题仅仅是怎样发生而已。我仅仅是个观察者和思考者而已。
往往,所谓中立的观察和思考,会自然而然地滑向某一方面。
这一点是老生常谈,但对个人的影响实在很大。以此来标榜自己,可博一笑。
中立,是在已有立场上的理解。
话到这里,也就是尽。
有些东西,是需要淘尽黄沙的。每个人的具体感受,也是障碍。
且把春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