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建立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运行手册” -- 陈经

共:💬180 🌺97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陈大的想法真是惊人!

这么好的一个项目,得提前占座。

家园 【讨论】关于日本后来消失的20年之缘由思考探索

个人思考,供商榷

注意到日本80年代后有几个全国性的大项目均失败告终,著名的有第六代智能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等。因此,日本少有国际性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制造商或者通信方面的大公司。在很多现在看起来非常重要的技术上,比如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型数据库系统,日本似乎都没有很好的竞争力。Sony之流与Toyota在汽车制造业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红遍全球的Oracle, SAP, 我印象中日本更是没有对应的本土竞争对手。通信业中国都已经赶超到世界前列,日本还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公司也没有。

这会不会是日本80年代末经济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呢?

简而言之,会不会是新技术开发及应用上的全面落伍从而导致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停滞。而其他货币升值等因素会不会仅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家园 但是任务又是什么驱动的呢?

下达任务的依据是什么?

家园 任务并行系统 和 货币分布式系统 其实是一种?

所谓任务,无非就是加入了一些分布节点而已,两种系统只是一种。

表现上任务并行系统比其他国家更强一些,比如美国也有任务并行系统。

似乎中美没有本质差异?

中国的特点通过这种描述是否还没有表达出来?

家园 任务是由“系统管理员”给出的

系统管理员,在一个开放社会里,一般不是神经病。基本还是提出正当任务,让系统执行的。过分离谱的任务,开放社会是不会接受的。系统管理员提出的任务,可以是高瞻远瞩决策的,也可以是根据民意

提出的。现在政府正儿八经搞的任务,哪个是不正当的?几乎找不到。只是“任务”之余,还有好多烂事。

其实提出任务并不太困难,不用太死扣。民主社会也能提出一堆美好的任务列表,只是完成任务比较困难。汶川重建这种任务,海地人永远不可能想象到的,美国人都难。

家园 回路西法先生

日本在信息技术上的落后是因为日本特殊的财团制度,财团制度就是银行和企业一体,这种体制非常适合在制造业赶超。但信息技术的经典模式是硅谷,几个大学生在车库里鼓捣公司,通过VC、股权私募、纳斯达克成为巨人,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公司死亡率高,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大公司都是建立在无数小企业的尸体上的,只不过在车库里的小企业不太引人关注。而日本的大财团是永远不会倒的。信息技术需要创新,而日本官僚气息浓厚的大财团只会追赶美国,一旦追赶上了就缺乏方向,不知道干什么,会投资机器人或深海采矿这种他们自认为很重要的产业。这是技术层面上。

我们讨论的基础设施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本身能够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完后会出现打通任督二脉的现象,会把一个地区的潜力充分的挖掘起来。但在基础设施充分发达的时候其拉动经济的边界效应会递减,如果碰见人口红利消失效应更明显。

但这是日本,中国要达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的标准还很早。

至于日元升值,这个没研究。因为日本和中国一样,经济学没法解释的太多。但我不大相信阴谋论,因为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想决定经济就算不会失败,其成本肯定会非常高昂。

另外,信息技术之所以重要,是重要在它的大规模应用普及上,其产业本身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就像你通过互联网学到的东西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但你的电脑才几千元。

家园 Innovation的确是个难题

对于你帖子的大部分思路我都比较赞同。尤其是提到的如何创新这一点,而且把信息类企业的创新和制造业的创新分开看,觉得很有启发性。

中国目前处于追赶期这个毫无疑问,而凭借着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及远超日本的领土面积,经济规模可以成功做到美国两倍甚至还多。我认为这个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随着技术逐渐一一追赶到位,中国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信息技术创新的问题。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应当怎么办?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是现在的大企业大财团模式难以实现的。信息类的创新,需要的就是几个人加几台电脑,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知识。大企业大财团这方面没什么优势。

但是有没有其他的经济体系或者管理方法,可以使得如今美国曾经,并且正在实现的技术创新浪潮能够在其他地方重现。甚至于日本财团性质的企业构架下,是不是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管理方式,可以实现同样的创新技术呢?

我还没有琢磨出来个道道,就先把问题抛出来,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感谢海星的参与。

家园 近期不要想着中国出硅谷,中期都不现实,文化上有

不少问题,其实中国产出一堆高级工程师,由欧美人去发明,我们去制造有什么不好呢,中国可以做一个全世界的中产阶级,有什么不好。

家园 这个简单

搞技术创新,是那种最顶级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华山一条道,就是大规模不惜血本的投入、投入、再投入的苏联模式。美国跟苏联本质上是一样的,通过财政大规模投资投资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通过无数次失败得出来的。和苏联不同的是,美国在研究出技术后在产业化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我说的年轻人在车库创业也是指的后端产业化方面。你看看你用的东西,如果追踪溯源,大部分能从中闻到军工产业的味道。

所以现在的国家比的就是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大规模投入和决心。

陈经讲的那个台湾高铁的例子也一样,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但却是赔钱的,一般这种事情都是政府包干。

家园 这系统就怕长时间占用CPU和内存释放不干净,再者就是

乱占用硬盘资源产生浪费,当然如果能长时间让系统处于超频状态运行,天天去执行一些占用CPU的压缩解压缩的任务,那系统看起来也还是挺有用的啊。。。

家园 innovation是需要大量的资源消耗的

美国之所以诞生了不少车库企业或者几条人枪的创新型企业,与他本身在互联网领域的统治性地位和经济实力是有关的。

新技术企业是踩在多少同行尸体上产生出来的有谁统计过?

这些同行所产生的产品或者技术,就一定是一无是处的吗?

这些倒下者在生存周期内消耗了多少相关资源(资金,人力和教育投入)?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Palo-Alto研究中心,我们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相关的技术很多都是从那里来的,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家boss施乐的没落。

仙童公司,它分流出来的人员几乎垄断了通用CPU领域,但是它本身已经成为历史了。

有关信息技术创新的话题,我认为主要需要关注这些特点:

1:互联网使得知识可以传播给任何一个想接受知识的人。

2:信息技术相关的创新活动相比于其他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所需的物质资源更少。

3:国际政治经济造成的分工

对于1,想要进行任何创新活动,没有知识是不可能的。一个文盲肯定不可能去写一段程序。不过只要肯学,借助于老师,还是能变成优秀的程序员。互联网应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和最懒的老师。最好的,因为它无所不包。最懒的,因为一切都依赖于学习者的主动性。

对于2,正如大家都提到的,只需要人+电脑就可以了。比起来,如果你想设计一个新的机械,要去买工具,要去买钢材。如果你想做化学方面的创新,一套烧杯试管总是要的。这也是我认为,生化基因技术不可能像当年信息技术一样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别的不算,依靠个人积累的话,连做实验的条件都不可能具备。没有这个,连vc的面都不可能见到,更别提能拿到足够的启动资金了。现在的新能源概念同理。

对于3,国际政治经济造成的分工。如果把社会福利作为标准,大致可以划出几个集团,美国是第一集团,欧洲是第二集团,以日本及四小龙代表的第三集团,中印的第四集团,广大不发达国家的第五集团,最后还有一个独立的资源生产国集团,包括俄罗斯,海湾国家,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把这些国家的“创新能力”按照从高到低排个序大概也是一致的(俄罗斯相比起来比较特殊,由于能够吃前苏联的老本,比同样是资源生产国的其他国家更高)。如果用汽车的生产线来做个比喻,只有汽车设计师和机械工程师才需要创新。生产线上其他岗位的,如送料的,钣金的,装配的,扫地的都不用创新。而在目前的国际分工中,设计师和机械工程师就是美欧所扮演的角色。原来日本只是装配工,做的好了现在升级到工头和技术员这个级别了。而装配工的角色改由中国承担了。

家园 想想人身上带着芯片,哎,跟网络小说里描述的一样了啊

感觉很没劲

家园 有点收获,大家看看有没有可能这么解释

综合海星和brain27的看法,有的想法逐渐清楚了。

首先创新按照entry barrier高低划分。有的行业entry barrier低,如现在的信息科技行业;有的entry barrier高,如传统的装备制造业等等。

社会发展程度同时也可以粗略的分为三档,美欧档,日本加四小龙档,中国及其他档。美欧由于百十年的技术积累,已经有足够的设计能力。而日本四小龙现代化才几十年,有一定设计能力,但是还有很大缺陷。中国等国家还是在追赶现代化的过程中。当然有些国家还没启动的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说entry barrier低,也是要社会有一定的根基的。不同社会里面创新entry barrier的高低也不一样。

在美欧entry barrier低的行当,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到了日本,就不一定是entry barrier低了。比如70年代的信息技术,美国一大群孩子都在玩pc的时候,日本那边还在过穷日子,pc还只是少部分孩子高级玩具。结果很明显,80,90年代日本在IT技术上被美国人痛扁...

而在美欧都属于entry barrier高的行当,在其他国家当然也属于entry barrier高的行业。深海潜水,航空航天技术什么的,在美国搞的人就不多,看起来神奇无比。但是这种行业通常利润率超级高,进去了不容易死。高级机床业,精密仪器什么的,发展中国家集合全国人力物力投资起来使劲搞搞也还能在几个行业里面吃口肥肉。

这么看起来,对于后发工业化国家追赶的路径就是通过社会积累,集中攻克对于美欧都属于entry barrier高的行业。然后从高向低进行技术普及。日本当初的汽车行业怕就是这么火起来的。

供商榷

家园 要出自己的硅谷,长期煎熬是肯定需要的,但是不得不做

创新上如果只有欧美人做,那就是被他们拿住了把柄。而这样的话,受人摆布就是必然。

这样的形势下,加工利润估计绝大部分都得被他们收走。这个情景可是令人不舒服的紧呐。

家园 有个小说叫《间客》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