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青蒿素到底是由谁最先提取发现的 -- Silvia

共:💬29 🌺14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青蒿素到底是由谁最先提取发现的

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和发明,是建国后医药研究方面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组织和与实施该项研究的523项目也因此被誉为医药界的两弹一星。在参加研究的众多科学家中,屠呦呦无疑是宣传得最多的,具有最高的知名度。根据大多数的报道,是屠呦呦首先发现青蒿低温提取的奥妙,并进一步提纯活性成分发现了青蒿素。但令人奇怪的是,屠呦呦迄今为止,既非科学院院士,也未在工程院院士中挂名。这与建国后其他的重大科技成就,如两弹一星,胰岛素合成,杂交水稻及激光照排(后三项与青蒿素并称为当代新四大发明)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2006年原523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剑芳编辑出版了《迟到的报告》,详细回顾了青蒿素发现和发展的历史。书中令人感兴趣地提到,青蒿被确立为研究重点是因为中医研究院屠呦呦课题组发现了青蒿的低温提取物具有神奇的抗疟功效,但青蒿素本身是由云南药物所(1973年4月)和山东中医研究所(1973年11月)首先提纯得到的。

2007年为纪念523项目立项四十周年,《环球人物》刊登了“拯救5亿人的中国抗疟药发明家”

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6/114912443499.shtml,

其中对屠的贡献也只说到“屠呦呦对青蒿的研究和发现,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为此屠呦呦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自己是“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

作为回应和反击,屠呦呦在2008年出版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从中医研究院的角度,详细描叙了自己课题组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经历和贡献,明确自己在1972年11月就已分离得到青蒿素。

这些回忆性书刊的出版,让青蒿素发现权的争执公诸于众,一时引来不少热议。罗泽渊(云南药物所)和李英(蒿甲醚的发明人)都明确质疑屠的说法。目前正反双方都在网上建立了博克:

http://blog.sina.com.cn/actstopmalaria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typeid=127282&userid=396469

http://blog.sina.com.cn/qinhaosu

双方的支持者也纷纷到对方的博克上打擂台,砸场子。

除去常见的人身攻击和一些枝节性的纠结,如获奖证书,论文署名,专利和国外评价(老外难道比国人知道得还清楚?)等,最主要的争议在于屠呦呦1972年提取的青蒿素II是否就是后来的青蒿素。青蒿素II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被发现有明显的心脏毒性。这在当年几乎导致青蒿的研究方向中止。而云南药物所和山东中医研究所1973年所提取的黄蒿素和黄花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则完全没有心脏毒性,从而挽救了青蒿。后两者因为依从中药的名称,现被称为青蒿素。当年中医研究院派人分别前往昆明和济南,特地交流了心脏毒性的问题,并索取到了样品。罗泽渊还进一步提出中医研究院的提取工艺有问题。加上所用的青蒿品种所含青蒿素成分很低,因此1975年初当云南和山东按事先约定提供1克样品时,北京却以文革运动为籍口爽约。

青蒿素的研发经过,在中国医药史占重要的一页,对我国医药业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希望有科技史研究人员对有关原始档案和记录进行认真研究和考证,还这段历史以本来的面目。由于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已逐渐老去,像周克鼎和魏振兴这样的关键人物的辞世,这种保留还原历史的工作变得更加急迫。

关键词(Tags): #青蒿素通宝推:快刀浪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医正品青蒿

又名香蒿。

而黄花蒿,又名臭蒿,是用来提取青蒿素的。

我对新浪里面的说法表示怀疑。中医院出来的,正常的话,应该首选正品。但是正品没什么治虐能力。新浪里面说法很含糊。

家园 我所知道的一点情况

看了您的帖子,才知道周克鼎先生已经逝世了,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向老先生表示悼念。

我在几年前曾经有幸参与过青蒿素有关的一点工作,主要是向一些参与过这一工作的老专家收集关于研究工作的资料。曾与周老有过一面之缘。

在参与过青蒿素研究工作的众多研究人员中,屠教授可以说是比较孤立的,她对其他人也比较敌视。当时我以同门后学的身份,才得以拜会她,可以切身体会到一些东西。

按我的理解,对于青蒿素的发现,屠教授功不可没,可以说是她第一次将通往成功殿堂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可惜的是,由于自身在植物、化学等方面的欠缺,更由于机遇没有再次光顾,所以没能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想,如果屠教授本人在性格上更谦和一些,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关系搞的更好一点,不过分去争个人的名利,那样的话,如果要找出一个人作为青蒿素研究工作的代表,她是当得起的,大致也是能服众的。(那样的话,院士的荣誉恐怕也是水到渠成。)

可惜的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能假设。

屠教授第一次用低温提取的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在实验室取得了很好的抗疟效果,这一点,给全国的研究人员指出了一个方向。(不过连这一点,都有提出质疑的,认为不一定是她做的工作,屠教授人缘之差,可见一斑)

不过,这一效果屠自己却没有成功进行重复(据估计,应是第二次提取时,选用原药材的问题)。而之后,山东、云南的研究组则成功的沿着这一方向进行了突破。之后的确定原植物,更往后确定化学结构等,屠本人并没有贡献。相对而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结构修饰、剂型选择、复方配伍等工作,对于临床使用很重要,但对于一个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来说,就不是很重要了。

在后续的一系列工作中,罗泽渊、、魏振兴、李英,还有李国桥、周义清等人都作出了贡献。

我自己的想象:如果像诺贝尔奖那样,给青蒿素的发明颁一个奖,最多授予三人,由一个相对中立的机构评选,其中是应该有屠呦呦的。(进一步想象:屠对于其他人选的工作不认可,而其他人认为屠不应该得奖,最终吵成一团,结果是大家各干各的,各吵各的,奖也不评了。屠教授对我说,她申请过院士,后来干脆不再申请了。我个人的印象,她的性格上有一些缺陷,给自己带来了很负面的影响,造成自己在青蒿素研究群体中的孤立。)

凭着印象拉拉杂杂写了几句,只是个人的看法,那几个博客我还没有一一去细看。

试着简单回答主帖题目的问题:屠呦呦第一次提取发现了青蒿素,但自己没能进行成功重复;其他研究者沿着这个方向,提取了后来公认的青蒿素;屠坚信自己是青蒿素的真正发现者,但由于没有重复验证,其他研究者对此并不(完全)承认。

通宝推:渡泸,桃源客,胖骷髅,
家园 屠的工作确实应该承认

她迈出了最关键的指引方向的第一步,感觉科学共同体对她有点不公道。

家园 在网上读到介绍,跟您说的能对上号

说用来提取青蒿素的植物实际不是传统药用青蒿,而是被称为“苦蒿”的黄花蒿。

按引在后面这段话的说法,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屠教授(北京中药研究所?)似乎是以药用青蒿为材料得到的结果。会不会是第一次用的材料里混有黄花蒿,所以出现抗疟效果;而第二次的青蒿品质要好些,于是效果也没有了呢?

然后云南组试了黄花蒿,结果青蒿素就出来了?

如果事情是这样,那我觉得,云南组的贡献应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分清哪个是有用的“青蒿”,否则拿着香青蒿猛做,结果必然是效果不佳,然后顺理成章的放弃这个方向。

百度知道上的文章

相关段落:

车到山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改写了中药青蒿的历

史。1972年底,云南“5.23”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傅良书,副主任周建波,李舒

从北京参加完全国“5.23”会议回来,向科研人员传达时提到,北京中医药研究

院中药研究所发现青蒿的粗提取物有边缘抗疟作用,但前景不看好,已停止了对

此研究,建议他们筛选一下本地的蒿属植物进行研究。

“1973年新年,罗泽渊到家住云南大学的朋友家玩,在云大校园里意外地发

现了许多苦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采了一大把抱回药物研究所。之后,她

制备了苦蒿不同溶剂的提取物,顺利地分得了数种结晶成份。当从事多年抗疟药

药效学筛选工作的黄衡看到编号为结晶体三的化合物过筛结果时,惊讶地发现,

原本被感染得呈“满天星”状的小鼠血片中,疟原虫竟全部消失了。“会不会只

是一个偶然”,黄衡惊喜之余冷静地提醒自己。但是,多次试验结果重现后,他

激动了,“这不是偶然,我们真的找到有效的抗疟成分了。”黄衡把这份意外之

喜告诉了组里的其它成员。一时间,全体人激动难抑,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

算看到了一线希望之光。”( 2)

“经过进一步的经药效学、药理学研究,到三月底,课题小组成员们证明了

苦蒿结晶三确实具有高效、低毒抗鼠疟的特点。与此同时,罗开均将苦蒿的植物

标本送请著名分类专家吴征镒教授鉴定,定名为菊科蒿雪大头黄花蒿。因此,他

们将该结晶命名为黄花蒿素。”( 2)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条目本身也是现在这场青蒿争夺战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考虑到屠教授跟整个青蒿界关系都紧张,网络上能找到的文章显然大部分都是其他组的作品。像我这样的外行,还是继续保持谨慎的怀疑态度吧。

~~~~~~~~~

比如说:

如果上面词条里的这段文字属实的话,那北京组看上去是知道南方得到好结果之后才知道黄花蒿提取物有理想疗效的:“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发现青蒿的粗提取物有边缘抗疟作用,但前景不看好,已停止了对此研究”。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会议上带回来的口信而已,并不意味着屠教授也这么认为。

查到其它地方的说法是这样:“屠呦呦于1972年8—10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 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我注意到很多工作是1973年前做的。

家园 有她自己的原因

另外,由于时代的原因,当时大家都是为了完成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确实如此),在研究数据的保留等方面,可能不够严谨,谁也没想到以后会有争功的情况啊。其他单位虽然在研究方向上可能确实受到屠的启发,但她自己拿不出过硬的证据,又争功心切,弄得非常孤立……

新药审批制度刚出来的时候,屠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抢先独自报了青蒿素的新药,可能是引起其他研究单位反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么重要的的成果,当年也只是被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让很多参与者耿耿于怀,其中也有各研究单位之间难以很好合作的原因。

另外,青蒿素这个成果现在实际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用的很少,但是国际声誉很高。管理部门估计也不愿意掺和进来,只好大家自己吵了……

家园 河里有高人

花谢。

家园 过奖了。也许只能算一家之言

争论的两方估计都不认同这个看法。

在屠教授这边,对于“没能成功重复”这一说法应该是不认同的,她认为其后在海南的临床试验取得了成功,其他单位只是按照她的方法又获得了提取物,进行了更多的临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显而易见,云南、山东,以及广东的李国桥(主要参与临床试验工作,曾被称为“青蒿素之父”,屠对此非常不满)等所做的工作,从科研的角度,其重要性确实很低。

但山东、云南等另一方则认为,屠根本就没成功过。

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来看,如果屠丝毫没取得一点突破性的发现,其他单位不可能对青蒿进行重点研究。要知道,当时对于抗疟药的研究(523项目),是分了好几个方向的,包括中药、针灸、西药等。即使是中药方向,筛查的范围也很大,研究重点也一度集中在“常山”。学过一点中药的人,一般都知道“常山截疟”的记载。可惜的是常山提取物虽然具有很好的抗疟效果,可惜其毒性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最后只好放弃。

当时中医研究院根据本草记载以及全国各地收集的民间验方等资料,对数量众多的中药进行了筛查,其中就包括青蒿,但在初期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屠(及其课题组)通过改变传统的提取方式(水煮),而改用有机溶剂低温提取,(据说是受到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记载的启发),结果发现提取物的良好抗疟作用,并进行了通报。

不过这只是实验室观察结果。在用同样的方法获得的提取物进行临床验证时,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强(也许是提取所用药材的问题。这一点似乎屠是不承认的)。

其他单位在得到青蒿提取物有效的信息后,自行提取、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

一个人独自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然后他告诉大家可以开门,然而在大家注视下,他却没能再次打开,其他人按照他说的方向(并进行了改良?),终于打开了门……

后来,第一个人说,那次在大家面前,自己也打开了,只是别人都说看不见。

其他人则说,门是他们打开的,并且打开门之后还有好几关要过,最后才能成功。第一个人在此之前并没打开过门,(顶多和别人一起建议过开门的大致方向?),并没有什么功劳……

先是对一件事实的看法,大家有不同意见,后来,这个“事实”到底是怎样,也众说纷纭了……

家园 我觉得还是得把原材料分清楚

比如lz引的新浪引文中写到: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古代多部中医药典都有关于青蒿可以治疗疟疾的记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土药方也都用青蒿来对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

这明显与实际不符。《本草纲目》里的青蒿,别名香蒿,然后说可以治疗疟疾。所以说如果真按屠教授所说,通过整理中医典籍找来的药,按理通常是这种香蒿。这能提出什么青蒿素来呢。当时第一轮,第二轮的筛药不过,岂不是很正常?我对此一直有疑惑。

家园 青蒿素的专利后来被外国公司拿去

这一段你能讲一讲吗?

家园 中药铺里的药材

并不是严格按照《本草纲目》或其他药书配备的。这几种原植物比较相像,采集的时候是很容易搞混的。实际上,这几种原植物在不同地方都有作为青蒿入药的。古代的本草书籍,记载本来就有不清的地方,再加上很多地方有“习用药材”,就是习惯上用本地的一种相似(有时相差甚远)的原植物作为某一药材使用。也就是说,本来各地的药材“青蒿”就不是来自完全相同的原植物。此外,由于药材采集季节、产地、药材中茎与叶等的比例不同等原因,有效成分会相差很大。

有一种猜测,屠教授第一次用的药材,由于季节或药材来源等原因,严格按标准来说属于比较“差”的。第二次用的药材,反而是比较“好”的。结果就是,“差”的青蒿的提取物有效,“好”的青蒿提取物反而无效。

所以,屠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欠缺,是她没有取得进一步成功的一个原因。而云南方面有了吴征镒这位植物学专家的支持,能够很准确的确定原植物,就为自己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的贡献增加了一个砝码。(吴征镒由于在植物学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家园 你说的中药材情况我也有所了解

所以我说吵吵几十年,还不如当初趁着资料,证据,经手人都在的时候,先把做实验的植物肯定了。

家园 感慨,科学突破的过程经常都是这样

一个人独自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然后他告诉大家可以开门,然而在大家注视下,他却没能再次打开,其他人按照他说的方向(并进行了改良?),终于打开了门……

家园 当初和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

第一,这是政治任务,全国一盘棋,大家都是尽力探索,一有所得,很快就会向其他部门通报,不会想到后来还能有吵架争功的事。

二则,当时的研究工作,按现在的眼光来看,不是很规范,对于样品、试验数据等的保留工作都不是很严谨。试想,如果每一次试验的样品都做了很好的留样,每次的实验结果也都有很好的手段保留下来,当第二次的结果与第一次相差很大时,完全可以用第一次的样品再进行提取、试验,那当初屠到底是否取得了突破性结果就很容易认定了。(更进一步,如果除了记录数据之外,还可以用照相等方式记录在实验室对疟原虫的杀灭情况,但当时这肯定做不到)

当时,大家知道了青蒿提取物有突破性结果,于是都用自己那里的“青蒿”进行试验,结果有的取得突破,有的反而退回去了。云南的研究工作,最有价值的是不拘泥于“青蒿”,而是试着用同类的植物进行试验,在取得很好的结果后,又把这种植物进行了认定。实际上,即使在明确了原植物后,采自不同地方的原植物,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很大差异,现在工人四川酉阳地区的青蒿,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当地成了最大的青蒿种植基地。

家园 印象中云南方面的研究特色就是

云南的研究工作,最有价值的是不拘泥于“青蒿”,而是试着用同类的植物进行试验,在取得很好的结果后,又把这种植物进行了认定。

最早是利血平,后来的紫杉醇都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