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发现一个趣事:关于海外和国内生活水平的比较 -- 晨枫

共:💬765 🌺2238 🌵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仅仅是打折的问题,还有自己的智力在里面啊
家园 那看来德国人比美国人还要糟糕

美国人是没有像样的公交可用,德国人是有优秀的公交不用。德国autobahn上的车是真多,慕尼黑附近特别多,在北德(Lubeck附近)似乎少好多,或许正好是人口不密集的地方。

家园 对极对极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欧美和中国的工业品成本差不多啊

现在家电产品大部分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生产,在中国卖的和在美国卖的可能是同一国生产的,售价自然差不多。

家园 没错

对海归来讲,最重要的是准备一条后路,失败后可以退回来。闹到涂博士的结局就不好了。其次是有一个好的起点,能做点事情。从统计上来看,大部分海归几年后对国内生活都是满意的。我认识的十几个海归基本上没有想回美国的,当然这跟他们开始卡位正确有很大关系。

家园 哪里都不容易

衣服这玩意,主要是国人对西方品牌不了解,以及对西方的崇拜,所以商场随便贴个外国牌的衣服就敢卖上千元。但普通人并不会买这些衣服。那些几十块、百来块的衣服在国内倒处都是。

欧洲人也很少买几百块的衣服。商店里都是几十块的衣服。你在商店里看到几百、上千欧元的衣服,总不会觉得欧洲人卖不起衣服吧。

而且通过网络了解中国是不准确的。首先,中国的网民总共就3亿人,只是全国人口的一个零头。而网民中经常上网,喜欢逛论坛发贴子的又大多是30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刚刚是事业起步阶段,又赶上房价高涨的年代,面临的生活压力自然比较大,牢骚肯定很多。如果是35岁以上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

家园 一些粗略的推算

国内卖的进口产品确实贵,不一定是在国外生产的,但只要是国外的品牌可能都比较贵,但是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奢侈品,不影响国计民生。(其实我也不知道ecco在美国多少钱,从来没买过,但我发现一个问题,似乎国内的论坛有把一些国外品牌过度吹捧的嫌疑,印象中色影无忌曾有帖子热论Levis's的牛仔裤,吹得简直如贵族专用一般,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进口货能在中国卖出大价钱,在国外反而就是普通产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孩子读书不花钱么?反正我女儿上幼儿园是一分不能少的,接孩子的时候超时一分钟,罚款一刀,我接孩子比我上班都准时,免费午餐,我女儿的午餐费是含在学费中的,缴款的时候是明确列出来的,这样应该不算免费吧。

洛杉矶几乎没有什么成体系的公共交通,公交地铁都不挤,因为基本上哪儿都去不了。上面大部分都是老黑老墨,我基本不太敢坐,更别说带着女儿坐了。

美国看病估计是全世界最贵的地方之一了,药估计是最贵的地方了,美国的医疗体系也是被骂得狗血喷头的,要不现在奥巴马还改革个什么劲呐,就算改革了,也是问题丛生,美国现在也还有不少人在骂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呢。

美国,所谓的中产已经消失了,或者说萎缩到基本上不存在的程度。

我以前有一个帖子提到过老美多年前对中产的定义:四口之家,一人工作的话,他一个月两张Pay check,其中的一张(也就是税后【这里要说明一下,有可能有出入,这部分只是预征的税】月收入的一半)的总额可以支付全家一月所有的开支,包括房子按揭,日常生活等等等等,但是现在的美国,至少洛杉矶,这样的中产估计没多少。以2008年的洛杉矶为例,2008年洛杉矶房屋中间价是$480,700,2008年洛杉矶家庭年收入中点值是$55,452,我们按照20%首付,30年固定利率5%计算,property tax 1.25%,这样月付是2625.22,四口之家,每月的日常开销2500刀已经是非常捉襟见肘了(不计入房屋按揭或者房租),那么这个人的一个月的税后收入应该是5125.22 X 2 = 10250.44,那么税后的年薪因为123005.28刀,这样的收入,税一般都在25%以上了,也就是说,税前的年收入是至少164007.04,而全美年家庭收入在15万以上的,只占全美家庭总量的5.84%(这个数据是2005年的,但是相信差别不大),洛杉矶地区的相对收入较全美平均,应当会高一些,从收入中点值来看,大约高10%左右,加入这部分影响,按照这种定义,保守估算,洛杉矶地区算是中产的家庭也不足10%。

家园 除了最后一句,都同意

"如果是35岁以上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句话是说年纪大点压力就会小点\牢骚就会少点吗?

我觉得在当前国内这种变态的房价/工资比的状态下,越是35岁以后的人,压力越大.理由:

1. 工资跟不上房子的涨幅,如果只凭辛勤工作,买房子或换大一点房子的希望对大部分人永远遥遥无期.现在轻松的都是当年下手早(要么前面已经攒到了钱,要么咬牙肯背债)买房的人,只要是没有一步到位(买大房)或者想看看再买的,全都在吞眼泪.什么40岁之前不买房,如果这个房价持续下去,以后不管什么时候都买不起了.

2. 人过35,如果还没有发财,那么后面再发财的可能越来越小,换一个专业方向的可能性也逐渐消失.对那些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改善境遇的人,就等于已经判了死缓:事业和金钱都基本没有了指望,家庭的压力则是日益增大.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进入一个固定的轨道,在无逃出的希望.

如果这些人已经不发牢骚了,那么只能说明他们已经被折磨得失去了思想和动力,心死而已.

家园 这个是我一直想说的话题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角度: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或许是一个高度发展中接近发达国家的情况,但很少有人把中国归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国人比较的却是发达国家中最发达的美国

不能只是“严于律己”和“料敌从宽”,“知己知彼”其实更重要。希望有在那些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生活工作过的河友,做一下深层次比较。

家园 我一个老同学去San Jose

一买房子(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了)价钱都把我吓一跟斗。我们在加拿大打工的都不敢到美国去,平日买食杂货甚至买汽车都比加拿大便宜,但这个房价(尤其是西海岸)就是一个trump card了。还有就是万万不能生病、出车祸。同事父亲在内华达开摩托车出事故,右腿粉碎性骨折,结果加拿大这边的保险公司5天后用专机把他接回Calgary治疗,在美国5天的费用已经25万了!用专机接人都比继续留在美国治疗便宜。美国医院的条件堪比总统级,费用也是总统级!

家园 英国有的地方的公交也开始挤了

我们这里的公交公司主要是两家,其中一家的月票比较便宜,很多人都买它。结果,经济危机之后,这家公司大幅度削减班次频率,也应该嘱咐过司机尽量装人,双休日和假期之外我每天都能碰到至少两次暴挤的时候,比经济危机之前的暴挤频率高多了。

家园 国内服装偏贵

不提什么牌子不牌子,几十块、百来块质量还将就的还真不多。

家园 国内在公共服务方面投入的动力不足

就比如城市公共交通来说,国内城市的官员没有放应有的重视在上面。首先投入就不足,看看很多城市破烂的公共汽车。而另一方面现在机关里只要有一点级别的都有公车使用。公共交通的管理也很成问题,准时不敢强求了,而且没人知道车会间隔多久来一班。在国内经常看到公交车呼啸着冲向站台,而等车的乘客居然不退,朝着车一窝蜂的冲过去。

欧洲除了警察等特殊部门,很少有像国内的机关这么配车的。一般公干公共交通完全可以保证。国内管事的都不坐公交。这不是贴补贴得起钱的问题,是钱花在哪里的问题。

要说人口少,德国8000多万人,但也就是中国一个省的面积。

家园 国内的一般情况我不知道

但上海这些年建了那么多地铁、轻轨,开通了那么多公交线,说对公交不用心似乎说不过去吧?

国内机关的公车是一大害,这点绝对同意。个人认为,公车的使用权应该折价为个人收入,在所得税的时候算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