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 潜了又潜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个说法早有耳闻,不过驴肉倒是很少吃,头次吃也挺晚的了。驴肉火烧,似乎打河间、保定牌子的不少,网上查查,河间的和保定的差异似乎更多在于火烧,河间的烧饼长方形,油煎或炸, 驴肉酱制。保定的火烧圆形,烤的,驴肉卤制。碰巧两种以前都吃过,味道都还不错,不过哪种更正宗,这个怕是一是查不出来,好吃就成。唯一遗憾的是,头次看到河间火烧牌子时,才想起以前一位同学是河间人,闲聊时学驴叫惟妙惟肖,居然没有推荐自己家乡的美食,想来当时读书在异地也没地方买去,一憾。
两种驴肉火烧
比驴肉接触更早的是驴皮,更准确说是阿胶,父母当年每到冬至,便拿出盒子里装的琥珀色类似古墨的阿胶,用黄酒泡大半天,然后小火上用水和黄酒慢慢熬制,最后加入压成黄豆大小的核桃仁,放大搪瓷缸里。每日一大勺用水煮成一小碗,一直吃到立春前。夹核桃、压核桃仁的事我倒也做了好几年,偶尔也跟着喝一点,习惯了感觉味道还不错,也不用加糖,不过感觉进补的事终归不是孩子的勾当,尽量远离。
阿胶,象不象小时候用过的墨?
言归正传,和驴产品打交道也就这么多,不过架不住我这个好奇心比较强,碰上没做过的食材难免手痒,虽然还谨慎,左挑右捡还是会尝试一次。几个月前,就碰上个新开张的驴肉铺,瞧瞧肉很新鲜,价格介于牛羊肉之间,闻闻没异味,也的确不是以前碰过的任何肉味,就买了几斤,肋条部位带皮。尽管意料中,在肉铺或菜摊,一般问不出什么值得借鉴的做法,不如上网查,不过还是多问问,反正免费咨询没坏处。
回来网上查了,似乎没什么特别的,驴肉火烧就算了,太麻烦。头次做一般谨慎些,没红烧,而是用十五香调料把切成小块的肉腌了一晚上(这个大概是十三香的本家,属大杀器,什么味都可以盖住,其实和俺的口味相左)。第二天略冲冲就放冷水锅里煮,水开时撇去浮沫,扔了点姜片,中火20分钟后改小火,烧1小时。肉味还是挺香,捞出来切了,再配上一碗驴肉汤,这个很原生态。至于蘸什么吃没有先例,就来了辣酱油、姜醋汁、盐和胡椒粉三个小碟,最后结论都不错,当然后来添加的麻辣口味也不错。
假如就这么吃完似乎也太没有创意,虽说驴肉熬胶历史悠久,这点显然还是不够,纵然放凉能解冻,估计不成型。用肉皮虽然很有古意但很麻烦,于是将肉捞出切小片,和汤同煮,然后扯了把琼脂扔进去翻搅(假如愿意尝试的朋友,应该先用温水泡开,才是正规的步骤)。等锅里没有一点粉条状的时候就关火,冷却几分钟,趁温热将肉和汤(浆?)倒入盆或碗里,放凉搁冰箱里。吃的时候取出来切块,蘸喜欢的调料,这个有嚼头,有回味。若包上保险膜,还是能存放好几天的。虽说和以前的狗肉做法类似,它毕竟有天上地下的名头不是?
呵呵,口水一地啊
怀念研究所边上的小店,看着脏兮兮的,每次都要几瓣蒜杀杀菌(内心安慰一下),可路过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两个驴火,一碗汤解解馋。。。
不过,你觉得驴肉味道和其它牛啊羊啊的,有什么大区别吗?
反正我尝不出来。
在山东吃过驴肉煲,在河南喝过驴肉汤,确实是很鲜,但是,很鲜的牛肉或牛肉汤咱也喝过......
感觉只要食材是真家伙,做功是用了心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做成美味的。
这驴肉火烧可是我的最爱……
曾去过保定还特意买了好几个尝,真是香……
这生驴肉可不好买。
如果能自己在家做这火烧就好了,不知道潜老师做过这个吗?有的话就介绍一下吧。(芝麻火烧也行啊)
俺既没
最后这句赞同 ——
俺以前甚至见过鹿肉,带骨的肋条,但是这个毕竟说不准,万一是个死骡子的
驴肉还是店里做的更香,不过假如自己红烧,估计味道也不差,驴肉应该比牛羊肉加香料更轻些,才不压本味。
切成小块红烧的,第一次吃的时候心理感觉怪怪的,好像也没品出特殊的滋味。
阿胶家里还真有几块,从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估计得有40多年了。
我们那边吃驴肉还是很普遍的,菜市场里都有卖,可以炒着吃,炖着吃,还可以打边炉(广式火锅)。冬天的时候有很多专门的火锅店,主力产品就是三种:羊肉、驴肉和狗肉(对吃狗肉敏感的童鞋请选择性失明吧,不要砸板砖,个子小扛不住,谢谢了)
驴肉,是很好吃很好吃的,虽然不知道比龙肉如何
你百度一下,芝麻火烧和烤箱
这个应该行外链出处
这两个虽不算正宗,看图味道应该还可以
对了,应该查麻酱火烧和烤箱
这个不用烤箱的就比较油外链出处
看羊城晚报,对那个狗肉打边炉向往不已,等大了不用去广州也能吃到了,人已经不馋了
嘿嘿 个人愚见,狗肉有一段特殊的香,比羊肉驴肉还要好吃,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不知比之天上龙肉又如何?
冬令进补是最好的,如果冬天手脚冰冷,时不时吃顿狗肉是很有效的方法。
咳咳 我很不河蟹 楼上楼上经过的爱狗之人就当没看到吧~~
飞龙是兴安岭里出产的一种鸟,即使在东北,也是一种罕见的食材。
据说飞龙很好吃。
我没吃过,仅有一次,几乎、差点就吃到了。
有一次有人送给我妈妈两只飞龙,我妈妈用东北人称为“黄焖”的办法煮了。我那时候正在准备考大学,每天在学校里自习到很晚才回家,因此赶不上家里的晚饭。那天,我妈妈特地把一部分飞龙另盛了一盘给我留着。
可是,我家对门的年轻女主人,平时号称不吃任何“扁毛畜生”的,那天晚饭后闻着香气就到我家来了。她一口气把给我留的那盘飞龙吃光。吃完了意犹未尽,看着盘子里剩下的一点汤水,掰了块馒头把盘子擦得干干净净,也吃了。等我到家之后,她指着盘子说谢谢我,还给我大大形容了一番那东西有多香。
这故事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能想起来。
这里是网上找到的飞龙鸟介绍。
飞龙学名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是欧亚大陆北部的典型森林鸟类,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新疆东北部,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其头上有羽冠;体羽棕灰色,背部和腹部具有斑驳如鳞的黑纹,雄性喉部黑色,边缘围以白色,与雌性有别。除繁殖期外,都过着群居生活,几只或十几只活动在枝叶茂密的松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内。
飞龙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常,常作为上等汤菜,称得上飞禽中的珍品。清朝皇族对榛鸡的美味了如指掌,命令东北林区的地方官员年年向朝廷进贡,并特赐名为“岁贡鸟”。
还得是老白干,二锅头,那才有感觉!
想想看,室外白雪飞舞,室内炉火融融,来口酒来块狗肉,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