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略谈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手迹 -- 九霄环珮

共:💬77 🌺555 🌵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略谈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手迹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点看全图

首先感谢非闲人佳作非闲人:(三)“骄杨”还是“杨花”?本篇由此而来。

这幅手迹可以说至善,我想说说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凡是艺术,灵魂在于变化,艺术要有变化,变化要有灵魂。凡是艺术变化的两个要诀,我的体悟,一个是有变化的重复,或者说重复下的变化,另一个是对比。中国古典诗词里面,律诗和绝句的对仗联句可以说是这两个要诀的集中体现。反映在词,最重要的体现为结构,也就是词上下阙的对称性的结构。这种对称性,既包含重复,又包含对比,把艺术变化的灵魂揉在重复与对比的对立统一之中,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之作,其中当然包括了毛主席的若干词章,也当然包括了眼下这篇《蝶恋花·答李淑一》。

艺术是有规律的,其中核心的规律并不局限在特定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复与对比的变奏不止体现在语言艺术之中,也同样可以体现在造型艺术之中,比如毛主席这幅手迹《蝶恋花·答李淑一》。我们且不谈运笔用墨,也且不谈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而只是从书法艺术的章法出发,去体悟一下这幅作品里的神魂。

“我失骄杨君失柳”乃是平起,字不大也小。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排除“九”字)乃是渐弱。“直上重霄”四字极小,且有越写越小的趋势。仿佛神魂飞离,远去九霄;也仿佛歌声,声音越高,音量反而越小,越发缥缈。

“九”字连上“问讯吴刚何所有”总的来讲乃是归平,字不大也不小,其中“何”字较大,“吴”字和“有”字较小。这其实显示了平中也略有迭宕。

“吴刚捧出桂花酒”乃是渐强。其中“吴”字上接“有”字,写得较小,后面五个字中等,最后一个“酒”字特大。所以是从小至中至大的渐强。“酒”字一个字占据一行,既表示上阙结束,也提示一个暂时的休止。

总结来看,上阙的章法乃是从平到弱,再从弱渐渐归于强。

下阕的章法和上阙既有重复,又有变化。

“寂寞嫦娥舒广袖”总体来说尺寸中等,属于平,但是比上阙的头七个字稍大,预示下阕的感情从一个增强的基础上起步。

“万里长空”四字极小,类似于“重霄”,乃是由于其悠远。

“且为忠魂”四字中等尺寸,从“舞”字开始到最后的两句“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几乎每个字都是大字,墨重,感情深沉激烈。

所以下阕也是由平到弱,再由弱渐入强。但是与上阙不同的是,上阙只有最后一个“酒”字是最强的,而下阕的最后有上十个字属于大字。所以,上下阙变化的模式是重复的,但是变化的程度上又有显著的不同。模式上都是平到弱到强,局部的弱和强之间乃是对比。上下阙的模式相同乃是重复。上阙总体属弱,下阕总体属强,全局上在重复的同时也存在对比。这也许是这幅作品在章法上的核心秘密,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欣赏的第一眼就感到美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安排,我相信毛主席在手书的时候很可能并没有刻意这样安排,而是由于他的感情流动,他的书法功力,他的诗词底蕴在这一刻处于完全的和谐与统一的状态,浑然天成是之谓也。

我听见歌声轻飏,

我看见忠魂悠悠,

我脸上急雨飞洒。

我合上眼睛,

低眉垂首——

为了更深的领受。

关键词(Tags): #蝶恋花(当生)#答李淑一(当生)#毛主席诗词(当生)#九霄诗话通宝推:山有木兮,西安笨老虎,鳕鱼邪恶,履虎尾,响水滩,左手拈花,非吾有,纳米小洞儿,大溪水,ifuleu,张声语,朱测,天涯无,38楼208,立金洪海亮,李根,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毛泽东诗词的优秀作品,它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身的典范.

家园 忍不住来和九霄兄几句,

书法欣赏其实是一种动态美,是一种观者对作者的笔势和情感的不自觉的追踪。九霄兄这篇解析把太祖的这场纸上舞蹈解释得真是好。

家园 我脸上急雨飞洒

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我听见歌声轻飏,

我看见忠魂悠悠,

我脸上急雨飞洒。

我合上眼睛,

低眉垂首——

为了更深的领受。

家园 那一日中国的宇航员飞向月球的时候,应当奏响此曲
家园 一首好词,可惜要等到批江青的时候方开始被传唱

传唱至今的是苏州评弹版。宋祖英2006年把它带到了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可是连俺都欣赏不了的苏州评弹,鬼佬欣赏得了吗?

[FLASH]http://www.youtube.com/v/pwPCaE3mRd4[/FLASH]

家园 还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更恰当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家园 据我的记忆,在此之前就传唱了。

  在评弹前还有个歌的版本,至少在文革刚开始时就到处唱了。

家园 是这样的

1958年,23岁的青年评弹演员赵开生用苏州弹词的曲调为《蝶恋花·答李淑一》谱曲。用评弹谱唱《蝶恋花·答李淑一》,首次公开演唱是在上海的西藏书场。1960年秋,余红仙到锦江小礼堂为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但那时是在相对小的范围内,称不上“传唱”。

  毛泽东的心里越来越怀念杨开慧,江青是知道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公开发表后,她就下令删去词中有关对杨开慧的注释,不准报刊电台宣传杨开慧的事迹,把有关杨开慧的图画从书中撤下来,并说:“杨开慧是骄杨,我是什么?毛泽东想杨开慧,我就去找唐纳!”

江青走红的时候,唱《蝶恋花·答李淑一》那不是找不自在嘛。等到粉碎“四人帮”后,扬杨抑江,戏匣子一天到晚铆足了劲放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遂成“传唱”。

家园 重上井冈山要留到顺利返回时用,哈哈
家园 好文,花!
家园 我的脸上急雨飞洒

我合上眼睛……

再睁开,还是看不见图

家园 这句话太有性格了,花一个

“杨开慧是骄杨,我是什么?毛泽东想杨开慧,我就去找唐纳!”

家园 “苏州评弹”之前,有著名作曲家

李劫夫谱写的一首

561213—5,(我失骄杨)

176565——(君失柳)

3561231—

6153523-

家园 我只会这个,评弹的不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