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谈谈河南的教育(一) -- 方解石

共:💬398 🌺29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洋人们何曾把黄皮猴子当过人看?

面子上个个都要当特雷萨耶和华,心里面人人梦想做黎塞留俾斯麦

家园 成人高考北大清华都有招生

过了英语3级4级同样的学位证,而毕业证上就会盖个成考的章...大部分北京的公司,包括百度雅虎都看学位证而不看毕业证...

我朋友就在北大上学,考的心理学本科,450分考了170分...学生证直接是北京大学学生证,学位证将来也一样,只要过英语三级...

家园 没感觉

北京地铁现在全部都是长春出的空调车,很凉快...

唯一不一样的是物价贵了点,其他倒还都好,我家就住西客站旁边,按说应该很挤了吧,可是却觉得非常悠闲...

至于外地人竞争问题,这实在不是个问题,外地人受制于在北京生活压力,基本上毫无创新性...你可以看看it行业的创新,能拿到风投的,那个不是北京本地或者在北京有免费房子可住的人自己作出来的.

至于剩下的竞争力不足的外地人,我朋友在baidu,给我看了份外地小姑娘离职前给所有人群发的邮件,投诉他们的主管对外地人严重性骚扰,但是包括李彦宏在内的人全都不管不问.

那还是个211毕业的本科生呢,相貌据说还不错.就得到这待遇?如果要是我们,早闹翻天了,不让baidu赔个2-30万绝对不罢手.

这就是外地人的竞争能力...

家园 没辙,这是一个极端自大到极端自负的过程

过去认为洋人都是洋夷,现在认为鬼子都是上帝

家园 幸亏我朋友放弃百度,跑去阿里巴巴了。

百度给的薪水是最高的,但他居然放弃微软和百度,直奔阿里巴巴,看来是有道理的。李彦宏的韩度,基本上不用的。

家园 可你要抱团呢?

那就不只这点了

家园 晕死,想当年我也考过成人高考

据说分数距离北京科技大的成人高考只差几分。

当然是替考。我那个亲戚,想要考个河南最差的大专,从中专升一档。然后找我给她替。考完分数出来,我很怀疑她要不要改志愿,因为分数太浪费了。结果她不改,就那么去上了。

成人高考在河南很不受重视,因为很多地方不认。

居然还有学位证。。。比自考都要好,居然不看。。。北京筒子在教我们钻空子嘛,呵呵。看来我需要回家做广告去。

家园 别做过了阿

那么多人,起码得1个亿人...

家园 谈谈河南的教育(五)

下面上海筒子,北京筒子,各路筒子们纷纷发表了言论,让我呢也重新审视了一下所有人以及自己的立场。简要总结一下吧,然后再往下写。先来说下个人的感想,说的不好的话大家慢砸。

一、把教育归于人口问题:

首先不否认河南有人口问题,传统观念比较重。这个,部分的应该归于,封建思想的根基,部分呢,其实应该归于河南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的放松。为什么放松?一方面,是可能没有非常重视(指的是省里。我那个时候还不经人事,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另一方面可能是基于抓工作的困难。为啥困难?一个是来源于思想的,大家都愿意生,你不让,这个工作是非常难做的。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事实上河南的计划生育一直在抓。我妹妹1989年生,属于超生,2500块钱上户口。我同岁或者更大的,有的二胎,是放在乡下养大了才接回来的,有的三胎是挂在别人名下养的。情况都很复杂。当然最后都是求人请客送礼,换来了户口。因为孩子要上学,不能当黑户。所以新生人口,据我所知,黑户是不多的,一般到上学就全是白户口了,没有黑户口。很多人口,我怀疑是因为过去调查不彻底产生的,是过去漏掉统计的,而未必就真的是新生儿。当然,新生儿咱不否认,还是很多的。

河南的计划生育政策,从90年代中期开始骤然趋于严格。本来想在另一个帖子里面有所涉及,但是,因为牵涉到要说明,所以就只能在这里写一些了。当时的政策严格到什么程度?所有的东西计划生育一票否决。适龄妇女,如果知道计划外怀孕,是要拉过来强制的流产的。家庭要进行查扣财产,有工作的,要强制辞退,一霎那农村鸡飞狗跳,天天都有妇女被送到计划生育机构强制堕胎,男的强制结扎,粮食和房屋家具被查封,甚至被强制没收。

对河南农村老百姓来说,这是最黑暗的一个时期。但是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具体我不知道多久,大概几个月?一年?然后就停止了。但是这不代表着,生育意愿回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自此之后,农民生育的胆子大大降低。当然,最终决定农民不愿意生的,还是在75后、80后普遍长大进入生育年龄之后,还是在农民的普遍受教育年限提高之后。现在的河南农村,一胎化也很普遍,从沿海打工回来的妹子们,很少有愿意要两个的了。

而且,计划生育,虽然是教育资源紧张的推手,但是也只是一个力量而已。退一步说,这些人即使不符合政策,他们出生了,他们就有活着的权利。他们的父母在交完所谓的社会抚养费之后,还要想尽办法给他们提供教育和其他条件,使他们不至于成为文盲,使他们对社会能有所用处,无论是从人道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甚至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都得尊重这种努力,甚至我们也不能漠视他们的需求,因为他们跟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里,一个国家里。除非你想让中国人活得跟印度一样(希望不会有印度粉冒出来,orz)。

二、把教育问题归于经费问题。

这个可以说是主要因素,是不能忽略的。

我们可以来估算一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288832

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学校类别 教职工与学生比例

城市高中 1∶12.5

县城高中 1∶13

农村高中 1∶13.5

城市初中 1∶13.5

县城初中 1∶16

农村高中 1∶18

城市小学 1∶19

县城小学 1∶21

农村小学 1∶23

我们还以这个县为例子。这个县自1989-2009年,以每年小学入学20000人,初中入学18000人,高中入学4000人来计算。(只是理论计算平均数字)

该县至少需要教师人数在(2000+1000+300)*3=10000人左右。这是20年的平均值。而目前全县具有各种教师接近20000人。这是个我自己都不能想象的数字。

按照目前一位教师每年工资平均12000元,共有教师15000人计算,该县目前光教师这块,要支出1.8个亿。这还是每年都要掏的工资钱,更不要说什么改善教学条件,修新的校舍和宿舍等等需要要钱的项目了。

(数字出自下面链接)

http://www.ooing.com/thread-553072-1-1.html

有筒子问经费,其实中央的调查中就给出了经费的情况。

县财政全部收入用于教育也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2002年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只有8,709万元, 而教育事业拨款就达9,846万元。由于财政困难,当年没有拨付生均公用经费。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239万元,实际支出约35,000万元,需要上级拨款救济。

有筒子问能不能学生集资,想当年我们小学这种事情是干过的,在其他学校也干过。

石槽三中在1995、1996年时为实施“普九”达标,采取每年向一年级新生借贷150元,承诺毕业时还。以后每年都向一年级新生借150元,用新借的钱还毕业生的钱,现在不能再向新生借了,但要还两届学生的钱,计90,000元,无处筹措。

城关镇新世纪中学为一所乡初中,2000年由镇集资600余万元兴建,占地57亩,有1,236名学生,教师69位。。。。2003年由教师集资盖起的食堂,投入25万元,无力偿还。

有筒子问工资能不能发放完全,会不会被挤占,答案如下:

2003年以前的几年,教师工资只能发放到80%,2003年教师工资由县统筹,2004年以来,可以全额发放,但是与河南省其它地区相比,教师工资仍然偏低,每月平均约700-800元。

此外该县的高中是全县人民在1996年每人人头摊派几十块钱集资建起来的,当时连征地带建设花了2000多万。学校建好了,没有钱修路,一直等了近一年才把路修起来。这期间学生老师都是踏着泥进学校的。

需要说的是,大家如果仔细看上面中央调查的这些数字,就会看出来门道。当然如果不了解地方的情况的话,可能真的就找不到门道。这些呢,先不提示大家,我并没有讳疾忌医的意思也并没有隐瞒什么事情的意思。大家可以讨论下,你们都能从这些简单的数字里面读出来什么内容。

先写这么多,慢慢往下续。

呵呵
家园 最后一贴了

如果这是一个谈自己的教育经历或者见闻,例如像你和穿越写的那些,我才不会引什么其他资料呢。稍明白的人都知道个例与全局之间不能简单等视的。

但楼主写的是河南的教育,不是她在河南经历的教育。开篇写的是各省高考录取比较,丝毫未谈及各省教育投入的差异。二和三写的也是参杂个人经历,总体数据很少。到四,引用了一份04年的调查,并认为是真实有效的。而我对两位校长所说的生均公用经费数目与省政府公告差距过大质疑(可能是调查相关部分失实,可能是各级政府挪用滞拨,可能兼而有之)。之后的来来往往,刨去什么维权的扯皮,她给的解释是校长低报,并认为这是小钱,河南缺的是大钱。

我现在怀疑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均公用经费。给个权威的解释:生均公用经费是指按在校生平均的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实际支出。

出处:教育部外链出处

生均公用经费差不多瓤括学生在校各个方面,这样一个重要的开支,就因为数目不大,被认为“全被县里挪了又……”。想写一省之教育,请多作点功课吧。即便教育年鉴不翻,看一下往年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也好啊。

河南教育能被吐嘈的东西多了,很多原本不想说的。

04年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

外链出处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我们看普小那块:

04年 河南 42.58,各省市中仅多于广西。

03年 河南 20.73,全国第一,倒数的。

在这一项中,04年人均收入不及河南的陕,甘,贵的生均公用经费都比河南多出20%。往上看的话,04年上海人均收入16000不到,约为河南的四倍,而普小上海的生均公用经费是河南的40倍还多!这说明什么??

人均收入引用:

外链出处

我还是那句话,所谓百年树人,教育要有起色,需要持久的全面的重视。如果再加一句的话,钱不会白白飞来的。

最后对飞天鸭说声道歉,借你的帖子回了个其实不怎么相关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