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del -- MRandso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d9a2620100n9nh.html
del
*****************************************
假语村言,保留一周,届时删除。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读了安兄此文,再回头看经济学之争,就是一笑而过了。
只言拨云开
片语托日升
暗夜明烛火
妙人安德生
是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交换长期而言必须以劳动(时间)作为唯一准绳。
其证明思想的确比较直观和漂亮。人类可以交换的物品种类何止千万,粮食是吃的,衣服是穿的……如果没有共同的数量化的东西蕴含在这些物品之中,交换比例如何确定并得以持续?劳动价值论指出,这共同的数量化的东西就只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有了这个几乎是公理性的出发点,下面的工作就是确定价值的具体数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等,最终发现剩余价值。
但是别忙,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几乎的公理”。劳动真的是唯一蕴藏在可交换物品中共同的数量化东西么?粮食是吃的,衣服是穿的。吃的也好,穿的也好,都能带给人们满足感,或者说幸福感,劳动价值论里称为使用价值,西方经济学里面叫效用。用词不重要,实质都一样。这个东西显然也是可交换物品中蕴含的共同的东西。但吃的和穿的使用价值的性质不一样,使用价值方面似乎不可比,也无法数量化,如何成为交换的基础?
这个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用效用理论这一颇带数学味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给解决了。虽然性质不同,但对于理性的个人而言,还是可比的,至少是可排序的。经过一些看起来比较玄的数学推导,可排序的效用就转化为了数量化的效用。
本人并不认为西方经济学都是至理名言,但主张对任何经济理论最好不要带有色眼镜,在判定其合理或是不合理之前,严谨的论证还是必须的。
赶紧拷贝下来。血泪教训啊。好几个收藏贴,想再读的时候点进去就变成了"Del"。
那谁,别左看右看,说的就是你呢。
都有人做了副本了,所以老安啊,算了,别删了。
很同意这些经济思想演化的解释。经济思想后面是有手在拨弄。最大的黑手就是当时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是为政治思想服务的。远的不说,看看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就知道了。
对于芸芸众生来讲,出身和经历,也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了思想。不过呢,二十岁前的经历是父母给的,二十岁后的经历是自己挣来的。既然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几岁,那么就可以说每个人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他老个鬼,嘴上胡子长没长硬还两可呢。
不过说的比那个酸葡萄和言行不一老虎好多了。
要不然,没法解释和接受“天人合一”。一昧注重对立,就会忽视矛盾的本体是会转化的。人,归根到底,还是要在这地球上共存的。
“天”和“人”,够对立了吧?但都能“合一”,何况“人人”呼?
对立是本质,和谐是目标;斗争是手段,妥协是常态.
老安还是可以配得上“老”的。举另外一个例子。河里人一口一个老萨,老萨也才四十嘛。按照国家给出的“青年”定义,其实老萨还有五年的青春期。
言行不一,我觉得他言行很一致,就是自己说的话经常打架。
这不正好说明劳动价值论吗?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是可比较的。否则,谁会用米换衣服?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米和衣服都可以让人获得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实际上也是可以量化的。当然在劳动价值论诞生的时候经济学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兄台有时间可参考一下高级微观经济学有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