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el -- MRandson
空气的效用不可质疑,但一般情况下空气的价格几何?阳光呢?
从理工科的思维来说,这些明显的反例说明,“效用”应当只是另一个物理量在某个面上的投影,它不是最本质的核心因素。
变量在于组织的力度。劳动价值论基本上可以说是线性的,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差距不大,合力就是简单的累加,十万个人的劳动价值一定比一万个人的多,这也符合人的直觉。不过也许这个直觉在某些时候并不正确。零散的劳动效率低下,松散的组织也形不成有效的财富。类比军事领域,并不是十万人一定能打败一万人,日耳曼人征服高卢好像就是一万多人征服了两千万人口,满清的例子也是同样。
最后,欢迎拍砖,这是最近形成的模糊想法。
举个例子:
假设有甲乙两人,甲手头有100块余钱,乙没有余钱,但他发明了一个工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估计可以挣钱,但没钱生产。
再假设,甲是乙的唯一一个朋友。
于是乙向甲借钱,声明借100,一年后还200.甲对乙的东西一窍不通,只能出钱,不能出力。
一年后,乙的东西卖得很好,净赚400,还了甲200,自己拿了200.
在这个例子里面,甲没有劳动,但你说甲有没有创造价值呢?
所以出现各种学说,也可以理解啊。。。
看了这贴子,也明白了一些经济学名词。。。
只有通过乙才变成200.
乙创造了价值,甲没有劳动,但甲得到了100的剩余价值--是创造的价值400中的一部分,这个剩余价值源于乙。
甲是个金融资本家,他的生意到此结束,因为:
现在乙有2个选择:(1)拿出200中的100,继续生产那个工具或者(2)找个丙生产那个工具,付给丙100,自己净拿400.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没有隔着万里长城就是指上面乙在(2)中的转变。
在(2)的情况下,乙控制知识产权和资本,变成资本家。
但当一个工具非常复杂,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生产一个工具或拥有其全部知识产权--比如制造火车头--那么金融资本家的控制权可以保证乙们不可能变成产业资本家,哪怕那些乙们个个技术精湛,个个都有着美国梦。
有限技能的单个个体工人和整体上被强制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产业大军--具体表现是流水线生产或产业链--是资本家取得剩余价值的现代生产方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马的说法是: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
记得以前在美国读PHD的时候,微观经济学课上教授讲的话。呵呵,直接影响了我写垃圾论文的积极性。
可交换的物品一定能带给人效用,这不等于能带给人效用的东西一定能够成为可交换物品。同理,大多数可交换物品的确蕴藏了人类劳动,但蕴藏了人类劳动的东西也不一定可交换。
甲最初的100块是怎么来的~~~~~~~
给你爱的人画了一幅画,虽然你绘画水平较差,但你的心血之作对于爱人来讲是千金难买。不过这画如果用于交换可能不值钱。
可能不值钱≠没有交换价值
这并不是相等的说法
那幅画依然是可以交换的,但交换的价格极低,可能无限趋近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