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陶渊明密码(一) -- 北溟有鱼
最近鱼这边大搞保密教育。学习了几场之后,整个人变得精神紊乱。
最显著的症状,就是看谁都像间谍;见了啥东西都觉得是间谍设备。甚至脑子里面不经意过了一句古诗,都会心中一寒:这不会是古代间谍在传暗号吧……
于是……试着把把亲王的风格山寨一下?
当然,鱼水平有限,如果最后不幸搞成了大坑,也请朋友们原谅。
(一)诡异的辞赋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11月,东晋原彭泽县委书记陶渊明赋下了《归去来兮辞》,辞官归隐。
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的辞职,委实不算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事。
特别是考虑到就在义熙元年前后,东晋政坛风暴不断,政治版图几度天翻地覆。在一连串刀光剑影的军事斗争和斧声烛影的政治阴谋的包围下,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的去留,更加没有人会在意。
是的,如果不是因为那首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辞官事件,便真的要在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每每读起那首《归去来兮辞》,都不禁由衷地为那清新的田园风光和自由空气而感动。然而,在这首美好的田园诗歌中,却隐了几个小小的,值得一钻的“牛角尖”。
记得高中初读这首辞时,鱼便一头钻进了其中一个牛角尖: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前面说归隐后的室内娱乐,后面说归隐后的户外活动。可中间这句“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岂不显得有些突兀?
或曰,农人将有事于西畴,是陶公出去搞户外活动的由头?
这个解释还是有很大问题:难道农人不去种地,陶公便不能出游了?
当遇到常理无法解释的问题时,邪恶的小鱼便忍不住会转入阴谋论:
在古代汉语中,“有事”的字面意思是“去干活”,“有事于西畴”就是去西边地里干活。但汉语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语言,很多词汇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
比如这个“有事”,《论语》里便有个典型的例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可是“要打仗”的隐晦说法。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西畴”呢?这仅仅是一个巧合么?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东晋义熙初年,再拉向遥远的帝国西部——
陶渊明写下《归去来兮辞》是在义熙元年11月。而就在第二年春天,义熙二年春季,帝国西陲的荆襄,果然“有事”了。
义熙二年初,东晋重臣刘毅大军西进,攻击挟持晋安帝,盘踞江陵的恒玄余部。3月,晋军破江陵,救出安帝,并诛杀了恒军领袖恒振等人。
东晋义熙元年11月,陶渊明辞官归隐,并在《归去来兮辞》中留下了颇有悬疑的文字。而次年春天,帝国“西畴”果然发生了重大战事。
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纽带,把“性本爱丘山”的陶公和那场刀光剑影的战事连接在了一起。
于是,怀着好奇的心情,小鱼翻开了陶公的履历。
且看楼主怎么联系。
另外,“有事于西畴”的“有事”应该是指“有农事”的意思吧。记得当年读书时,语文老师就这么讲的,比较普遍的理解。
原来“有事于西畴”是如此解释的
拜服
下文将更正。
藍田珠玉暖,蜀道支矶石啥的,加了虛數方時間維度所以看起來奧妙很多? 說到奇異,一直覺得莊周其實是Maffei星雲異鄉客寫的物化書 ... 那樣逍遙的態度,實在不像地球人寫得出的 ...
(二)华丽的转身
在多数人印象里,陶渊明是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政治素人。
然而翻开陶公的履历后,才讶异地发现,他的政治经历,可绝不像他的田园诗那么素净。
岂止是不素净?简直是复杂得很:
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渊明投入荆州桓玄幕下,做了桓氏的属吏;
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陶渊明转投桓玄的死敌刘裕,担任镇军参军;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初,他又转到了建威将军刘敬宣属下,担任建威参军。
……
桓玄刘裕,乃是东晋末年政坛最耀眼的两位强人,堪称一时瑜亮。桓玄曾一度篡晋称帝,并最终被刘裕击灭;而刘裕在击灭桓氏后,又迫使晋帝逊位,建立了自己的刘宋王朝。
而即便是最后这个刘敬宣,也绝不是个普通人物,在当时也是军权在握,鼎鼎大名。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名气更大的老爹:
刘牢之。北府军统帅,淝水英雄刘牢之。
周旋在这些人身边的陶渊明,真的能够凭几句淡雅田园诗,就抹去自己身上的政治鱼腥味儿么?
而能够长袖善舞周旋于这么多虎狼之间的陶潜陶渊明,又怎会因为倔强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最终走向田园呢?
再看陶公在义熙元年前后的举动,更有不少地方透着诡谲: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陶公自桓玄根据地荆州乔装逃奔建康,投奔刘裕,并向刘裕通报了桓玄正劫持晋安帝退往江陵的消息。
而就在同年,他便留下了“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的诗句,辞职归隐去了。
这倒不稀奇,奇就奇在次年(义熙元年),陶公又出仕了,这次投奔的是刘裕的下属,建威将军刘敬宣。
更奇的是,同年刘敬宣上表辞官,而陶渊明在转任了80余天彭泽县令之后,也于年底挂冠归隐,并传下那首诡异的《归去来兮辞》。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陶公经历了叛逃、当官,辞官;再当官,再辞官的720度华丽转身,最后又留了一篇奇怪文章和诡谲文字。他到底在干什么?
而《归去来兮辞》里那“有事于西畴”的词句,又是写给谁看的呢?
让我们暂时放开这些悬疑,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荆楚大地。就在义熙元年前后,在陶公反复上演华丽转身的同时,虎踞荆襄数十载的桓氏家族,也正在经历家族史上最狂暴的风浪洗礼。
对他,不太熟悉,不过记得他爹的一句名言: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呃,记不清原话了,这一句还是百度来的)
和主父偃的“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堪称绝配。
桓玄,算是实践了乃父的豪言吧。
白花花的宝总是进了别人的口袋。。。。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