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浅说北宋东京人口的一条史料及考证 一 -- 毛锥子
这个话题,本来是想玩泉大师时用的。不过看来根本用不上,某在西河基本不写原创,今天就算挣点积分吧。省得有人说咱就会在别人贴下捣乱。
一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华文明之顶峰。人口过亿,几近唐朝人口之一倍。宋东京汴梁,现在虽已深埋地底,但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及众多史料描述其盛况,至今无法被人遗忘。那么宋东京人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就简单谈谈。
二
翻阅史籍和今人专著,东京人口的笼统数字经常被定格在“百万”或“数百万”。比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淳化二年六月载宋太宗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再如《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靖康元年正月二十种师道言“竟是数百万皆兵也,何谓无兵”。今人漆侠在《宋代经济史》中谈及汴梁人口只说“百万以上”(《宋代经济史》卷二十六) 。其实无论是一百万还是数百万,这些数字只能说明宋东京的人口繁盛。东京的确切人口到底是多少。这还得从史籍中找。
目前为止,公认的比较准确的不同时期关于宋东京户口统计的史料有四:《太平寰宇记》、《北道刊误志》、《元丰九域志》和《宋史地理志》。以《宋史地理志》所载为例说一下
“开封府。崇宁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
见《宋史》卷八十五
好了,问题解决了。崇宁是宋徽宗使用的年号,按公历在公元1102至1106年。在这个时间,宋东京人口44万。
三
且慢
稍有历史常识的读者,看到此处都应知道,这条史料是含混和不确的。只有部分史料价值。为何说其含混?第一,此处只提到“开封府”,按宋制,皇佑五年(1053)置京畿路,含开封一府并16县,其中赤县2,畿县14。此处“开封府”到底是仅指一府两县(宋制,赤县在京城内),还是包括整个府界一府16县?第二,此处“户”所指何意?仅指编户?军队及家属和僧道这些特殊人口是否列入其中?再说其为何不确,请大家做个简单除法,442940/261117,所得四舍五入也不过是2,也就是说根据此项统计,宋朝东京汴梁每户只有2人。如果这条史料成立,那么大宋朝东京城每家每户在千年前都是标准的丁克家族了。可能么?
但这条史料仍有其价值,其提供的“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这个数字,在我们重建宋朝东京人口统计中仍有极大价值。现代人通过对宋编户人口统计进行加工并推定,再加上非编户人口的方法,仍能推断出宋朝东京人口的大致数量。我们的史学前辈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吴涛先生的《北宋都城东京》和周宝珠先生的《宋代东京研究》是其中代表,两位先生采用了上述方法得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下面浅谈一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四
吴先生以开禧五年(1021年)开封府内城外城户口数为基础(以下数字相见《宋会要》兵三之三、四),当时开封府内外城共有户97750,,坊121,两者相除,平均每坊808户。而开封城外共有14坊,14乘以808得11312户。将内外城与城外户相加总和共10862户。这个数字大概就是当时东京的总户数了
而据《太平寰宇记》(见下)载太平兴国年间整个开封府主客户总数为178631。按太平兴国距离开禧五年仅四十余年,人口变化不会太剧烈。因此以开禧五年东京11万户除东京府户口总数18万可知,东京人口占开封1府16县人口总数比例即61%。将此比例与刚才我在《宋史地理志》提到的“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相乘,可知,
崇宁年,东京汴梁有户大约是16万。
《太平寰宇记》唯一仅存的松本今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此页即其中华书局版影印本一部分,请注意页中记载的开封府主客户数
相比于吴先生,周先生的计算方法稍显简略。周先生以《宋史地理志》所载崇宁二年开封府周边县平均人口8800户为基础,将8800乘以开封府下属14个县。得出12.3万。再以户26万减去此数字,可知
崇宁年,东京汴梁有户大约是13.7万
两者相差不大。
五
好了,户数有了。下面就该说说每户人口数了。每户人口数乘以户数。答案近在眼前了。
上面说了,按《宋史地理志》统计,东京每户人口只有2人。这个数字显然是在开玩笑。而且当时人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20《本朝视汉唐户多丁少之弊》就专门谈到这个问题,试引如下:
西汉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四十八口有奇东汉户口率以十户为五十二口可准周之下农夫唐人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五十八口有奇可准周之中次自本朝元丰至绍兴 户口率以十户为二十一口以一家止于两口则无是理诡名子户漏口者众也然今浙中户口率以十户为十五口有奇蜀中户口率以十户为三十口弱蜀人生齿非盛于东南意者 蜀中无丁赋故漏口少尔昔陆宣公称租庸调之法曰不校阅而众寡可知是故一丁授田决不可令输二丁之赋非若两税乡司能开阖走弄于其闲也自井田什一之后其惟租庸调之 法乎
李把“浙中户口率以十户为十五口有奇”归结为当时百姓为摆脱“丁赋故漏口”堪称一语中的。以此类推,北宋末东京人口每户只有2人不到倒也无不可。另,李还提到了“唐人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五十八口有奇”,宋承唐制,以每户5口为标准计算,则比较妥当了。
每户5口说,详见加藤繁先生《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二卷37《宋代的户口》,加藤先生还考证了每户五口包括女子与儿童。吴涛先生的《北宋都城东京》中采用了加藤繁的说法。周宝珠先生的《宋代东京研究》虽然没有采用,但也提到这个说法,认为放之农村比较合适。周认为当时城市每户人口平均数应在农村之上,故将东京每户推定在7口(按,周先生此说有待商榷)
好了,现在可以得出真正的结论了,总结各方说法,将吴、周二位结论取平均值,乘以加藤繁之每户5口,可知
崇宁年,东京汴梁有户籍的人口大约是77万
六
以上就是对一条史料的考证了。但是,这就代表当时东京的人口就是77万么?答案仍然是错的。因为这个数字中没有将当时禁军以及家属、皇宫宗室、手工业者、僧道、妓女等等包含进来。而这些人口数字考证,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说了。
ps:本文中资料在新浪爱问基本都有。有需要者请自己搜索
开封府到底多少人啊
北宋东京的人口,吴松弟在《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卷》里也单列一章考据,所引用的材料和LZ的材料有交叉,也有不同,得出的结论是东京人口约150万左右,基本在同一区间内。
大家都用正经史论方法来做课题,途径同归的概率是很大的。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中国人口史》中《北宋东京人口》是根据周宝珠先生的《宋代东京研究》编写的。使用方法、结论当然和周一样喽。这在序言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鹿看书不仔细。看看你发的第一张图里标题上“北宋东京人口”的注释1下面写着什么?呵呵
我的帖子主要谈的是周和吴涛在计算方法上的一些区别。其实就是想给那些一点历史常识都没有却张口就是中华文明兴衰的人看看,历史学为什么是一门科学?没有基本历史知识,张口扯淡是何等浅薄无知。
开封府人口到底有多少,现在没有确切数字。各家有各家说法。不过已经比较接近了。
你要想知道最后数字可以去看周先生的书。我要谈的不是数字,而是数字怎么来的。最后还想说说为什么历史学是门科学。不过光顾着吵架了,没来得及说。
我也属于看书不仔细的~~那个注释1我也没看到~~~
呵呵呵,看来东京人口和我印象中的数字还是一致的,百万以上。
我倒觉得,如果把历史看成科学,那和其他类别的科学有相似之处,比如掌握足够的(最好是全部的)资料(史料),考虑所有可能性,找出最大可能性,找出每种可能性的置信度,等等。在这之后,就是瞎猜胡蒙了。
现在的冰芯,年轮等的客观科学研究都已经确认,11-12世纪和公元初年是这3千年来最冷的时期,远比明朝灭亡的小冰河期冷。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到公元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了。宋朝诗人苏轼(公元1036—1101年)有“关中幸无梅”的诗句。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嘲笑北方人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的句子。从这种物候的常识,就可知道唐宋两朝温寒的不同。
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还可以通车。太湖和洞庭山出了名的柑桔全部冻死。杭州落雪频繁,而且延到暮春。根据南宋的历史记载,
从公元1131—1260年,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4月9日,比十二世纪以前十年的最晚春雪约推迟一个月。公元1153—1155年,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冬天结冰。公元1170年阳历10月,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现在,这种现象是罕见的了。
福州是中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一千多年来,曾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一次在公元1110年,另一次在1178年,均在十二世纪。
日本的封建主历年在西京花园设宴庆祝日本的樱花盛开,从公元九世纪至十九世纪,均有日期的记载,从而保留了一份物候记录。这个樱花开放时期,以第九世纪为最早,第十二世纪为最迟。
历史记录人是可以从各种角度分析的,不同专家也可以有不同见解。但自然科学的记录结论是唯一的,11-12世纪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寒冷天气。“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还可以通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农业产量是必然会下降的。而汉,唐,明三朝的人口记录,都很难突破6千万。宋朝在丧失燕云十六州等颇多领土的情况下,在自然天气已经变冷的情况下,如何人定胜天的增加了农业产量,供给了上亿人口那?难道宋朝人学会了农业大棚,学会了种植地瓜,土豆等高产作物?
既然史料是这么记录的,那为什么史料反而不可能是真实情况?户口比例的失调,更可能是某些税收制度造成的。宋朝史书全国人口记户不记口,可谓中国历史上少有(汉,唐,明都是户数,口数俱在)。在太湖冰封,可以通车的气候条件下,宋朝全国2088万户,4千万左右的人口是可能更符合客观实际。而汉,唐,元,明的人口都徘徊在6千万左右就难以突破,也说明这是自然条件
的客观限制,在生产力水平没有突破的时候人类是克服不了的。
宋朝的百是1百吗?宋朝的百是多少,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宋朝,一百省岁是几岁?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这些都很有意思,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这样的,官方数字会不会也用省百表示?这可不好说。“居人百万”,可能实际上就是接近77万就算了。
宋朝人口过亿,和于缜在和田,《禹贡》是汉朝伪书一样,都是某些历史学家造成的广泛流行的错误结论。年平均温度每下降1度,对农业生产就有巨大影响,在最寒冷的11-12世纪,在太湖结冰可以通车的气候条件下,宋朝农民能战天斗地,逆天而行的增加农业产量,而汉,唐,元,明都不可能做到。那么是宋朝的数字有问题,还是我们部分专家的脑子有问题,就不好说了。实际上人家宋朝的数字只说户,不说口,人家从没说过自己人口过亿。是某些专家想当然的就把2088万户换算成1亿人口。把“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这样的白纸黑字非给人家曲解。
实际上,根据这个比例,汉,唐,元,明人口高峰都不到6千万超过5千万,宋朝人口4千万左右是至少更符合逻辑,也更符合史料记录的。
竺可桢在那篇论文中并没有说明北宋前期的情况,也提了缺少五代十国的物候证据。一两次极端的天气事件不能表示为整段时期的气候特征,更何况崇宁年还在1111年之前,五年在气候上虽然很短,但是一两次极端的天气事件未必不可能是气候变冷的开端(如果太湖结冰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就没有大惊小怪的做记录了)。用北宋后期的气候变冷来说明北宋前期和中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在时间上对不上。
11-12世纪是 1000-1199年。北宋是主体,南宋也有大部分。但气候已经远比唐朝冷是必然的。
1110年福建荔枝全部冻死和,1111年太湖结冰是气候转冷中的极端表现,但整个宋朝处于很冷的气候条件下是可以确定的。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宋朝的农业生产如何人定胜天的那?
大约在公元10-12世纪,各个不同的地区的具体时间略有不同。
没有这个时期比小冰期还冷的说法。气温的年际变率很大,只使用某地某年的个别极端气候是无法推断某个上百年的时期的平均气温如何的。在推断古气候这个问题上,最近三十多年的进步很大,要多看比较新的研究。
也就是说竺可桢的那篇文章没法拿来给你的这个结论“整个宋朝处于很冷的气候条件”背书。省得别人以为竺可桢真的在文章里这么写了。你怎么说是你的事。
现代当然还有更多的工作和结果,我也没必要跟你说。
这是中科院院士姚檀栋1992年钻取古里雅冰芯后详细分析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得出的结论。
更新的研究
科学家揭密几百年来青藏高原的温度变化
作者:王进东 发表时间:2006-6-23 摘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保研究员通过对青藏高原昌都地区的树轮、达索普冰芯和先前重建的整个高原温度序列研究分析,以及与其他气候代用记录的比较,揭示了青藏高原几百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指出青藏高原的中世纪暖期发生于公元前1200—1400年,该时期的夏季温度比长期平均值或20世纪约高1.2℃,公元前1400—1700年的小冰期的夏季温度比长期平均值或20世纪约低0.5℃。近1000年最暖的时期是13世纪,而最冷的时期是公元前1000—1200年,温度比20世纪约低0.9℃。20世纪的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升高,同期的夏季温度呈微弱的下降趋势。
杨保研究员通过青藏高原昌都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年表,结合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序列研究分析,发现昌都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序列在年代际变化上与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序列较相似,表现在冷暖时期的对应事件也较好。通过昌都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与依据其他代用资料重建的高原温度序列比较发现,青藏高原冷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1150年,中世纪暖期出现在公元前1200—1400年,小冰期出现在公元前1400—1700年。青藏高原中世纪暖期的平均温度比20世纪平均值高出1.2℃,近1000年最暖时期的13世纪温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出1.6℃,而小冰期的平均温度低于现代平均值的0.5℃。如果估计公元前1000—1200年这个最冷期的温度,可计算出该时段青藏高原的温度比长期平均值低0.9℃。另外,根据对唐古拉山东部则普冰川雪线变化的研究,推断新冰期和小冰期盛时的温度比现代分别低1.0℃—1.9℃和0.6℃—1.2℃,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海洋性冰川波动指示的温度变化大体也在这个温度变幅之内。同时,通过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序列曲线研究发现,近两个世纪来青藏高原出现了快速升温趋势,特别是20世纪的增温最为显著。现代温度观测记录显示,青藏高原近40年来年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其中主要是冬季升温的贡献。而夏季温度只有微弱的上升趋势。
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打击力度可想而知。宋朝的气候条件远不如汉唐优越。即使优于明清也优越有限,尤其11-12世纪是2千年来的极寒期,平均温度最低。在这个情况下,我实在是不相信宋朝能人定胜天的发展出高效农业,凭借比汉唐元明都少的耕地(领土小),生产出支持上亿人口的粮食。(而汉唐元明确都不容易突破6千万,直到高产作物传入。)
好说你找个石笋、年轮、黄土层、湖泊沉积的结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