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刘跨越的热灶倒了,华主席的冷灶有人烧了 -- 种植园土
这个上座率是现有车次不变前提下的
把普通车全停了,上座率还能再提高点
而且还会变下去。X=axb,b没谱,光知道a,能预测X么?
单线叫什么高铁
网上报道京津高铁运营收入11个亿,成本18个亿(其中利息6个亿,折旧5个亿,运维+用电4个亿),亏损7个亿。委托营运费能补上这7个亿?
你说北京南站和天津站成本由京津高铁承担,是否全部利息和折旧都摊销到京津高铁我不清楚,但这样做明显违背会计制度。京津注册资金87亿元,由四家股东出资组成,铁道部出资27亿元,天津市26亿元,北京市和中海油服均出资17亿元。另外三家公司会认账承担北京南和新天津站全部摊销?这和委托营运费不同。委托运营有合同支持,这个摊销是违法行为。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上述问题:按你说的200亿盘子粗略算(110亿高铁+60亿北京南站+30亿天津站)--除以折旧费用5亿元,那么平均折旧时间长达40年。而且注意:这个200亿未包含车辆购置费用(否则和高铁铁路部分1亿元/KM基本建设成本对不上),京津公布的5亿折旧却应该已包含车辆折旧费(车辆折旧与维护费-即备件及修理费用-无关)。调整之后,高铁基础设施的折旧时间恐怕超过50年。这个不大对劲。
有两种可能:
(1)北京南和天津站不是按照你所说的方式摊销的。那么7亿亏损数据大致是对的;而你的屁股位置决定了你的态度,所以只好继续忽悠无辜河友了。
(2)折旧时间(至少铁路基建部分)的确很长。但这恰恰更说明高铁盈利问题。台湾的高铁亏损和加速计提会计折旧有比较大的关系。大陆高铁如果折旧提得慢仍亏损,那么说明人为增加盈利数据的情况下,仍不乐观。
另外,87亿资本金,比例是相对高的。京津城际,恐怕和沪宁一样,是最赚钱的一段了。武广那么远、那么贵、又受到飞机竞争,负债率更高。比京津更少亏钱?怎么可能!
亏钱就是亏钱,毕竟有社会效益嘛。何必文过饰非?
以前的扩张因为有巨大的空间,所以每次过度投资的扩张,总有后面消费市场的扩大把坏账稀释,所以以前这么玩没事。美国日本也好,兔子也罢,都是如此,只要全球经济增长在已有体系下没到尽头,投资造成的坏账(tg),或者政府过度支出(美日),都没事。
已有体系的经济增长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已有体系自己是个问题。
tg是投资了,但是恐怕不会有消费带动的真正经济增长,没收益,所以必然大批坏账。美日是过度支出,没卯粮可吃了,赤字无法收缩,维持也不行。
大家不好说谁更烂,看谁先支持不住。
所以,维稳是个贬义词,但现在就是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谁就活了的问题。维稳有它的正面意义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2/others110221j.shtml
搞清这一点。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8-07/30/content_8861987.htm
路线总投资133.24亿元,好像没有摊进去天津站。
http://202.123.110.3/gzdt/2008-11/13/content_1148008.htm
总承包商不会不收钱吧。
你说的那几个支出,是一个新闻里面的“据了解”,这个账到底怎么回事就难说了。
而且关键的是,亏7亿那是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底,客流总量已经是4096万了
http://www.gov.cn/jrzg/2010-08/01/content_1668995.htm
就是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9月底,14个月客流量1870万人。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7月底,10个月客流2226万人。年平均客流增长是60%多。这你还要怀疑它的盈利能力?
武广开通以来的时间分两半算客流增长,那更吓人。
看这里
觉得中国甚至世界又走到一个关键点位了。冲过去,中华民族就是真正的海阔天空了。所以虽然现在对很多现实也有不满,但是真的不希望看见这个时点的中国国内发生什么乱象,现在中国只要一乱让国外的欧美喘过气来,中国就真正永远只能在第三世界序列了
不过国内利益集团的势力已经做大,不知道让他们吐出点利益会受到什么样的反扑?形势很不明朗啊
假如第一年能达到每天55对车(包括过路车), 70%上座率的水平, 项目可以赢利
因为初期路网不配套, 没有过路车, 再假设, 过路车占一半左右. 假如第一年能达到每天28对车(不包括过路车), 70%上座率的水平, 项目可以赢利
同学要和气论战。
还有,城市化若以[每年0.8%]的速度递增,30或20年内内地发展起来之后,去广州的需求足以支持每年77或65亿的现金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