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说美国的经济学学术界:一场圈里人自娱自乐的游戏 -- ccc
又是阴谋论?
del
del
而不是动态地、整体地、系统地看问题,研究社会的基本思路和牛顿研究力学的思路大体一致,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社会。
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共同的认识误区,韩德强对这个问题认识比较到位:
“马克思主义失败的原因虽然很复杂,其理论自身的局限也不可忽视。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同享历史决定论和历史进步论,同把技术成就泛化成历史进步,同诉求于“物质极大丰富”,同样缺乏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样不从每一个人都作为价值主体的立场来考察主体与主体的矛盾,同样不理解人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局部性的,由此而奠基的国际共运对资本主义的改造也就是局部性的。局部性改造遭到总体性抵制的颠覆,这就是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崩溃的根本原因。”
但他立起来的那一部分已经超越马克思了。
任何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都存在三个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是成本高。10个亿带给一个企业,一个信贷员就可以了,如果10个亿贷给10万个农户,该需要多少信贷员;二是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企业的经营信息是相对透明的,资金流也逃不过银行的监控,而农民的经营信息完全不透明,资金流也无法监控;三是无有效抵押品。给城市居民或企业贷款,抵押品是可以变现或有效经营的,但给农民贷款,土地、房屋等抵押品是正规金融机构难以变现和有效经营的。
要搞小额农贷,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可以借鉴台湾经验:
台湾农民户均贷款超过50万人民币,大陆农民户均贷款不到5000元;台湾1亩农地可以抵押4-10万元人民币,一栋民房可抵押100万元人民币,大陆农村(理论上)可用于抵押的农地超18亿亩、宅基地超3.5亿亩、水面和山林超百亿亩、房屋2.5亿栋以上;台湾一乡一个农会,每个农会基本上都有内部金融(农信部),一般农会的农信部给农民每年提供贷款在20-60亿人民币之间,大陆中西部地区乡级农村信用社给农民贷款过千万的也不多,发达地区的乡级农村信用社给农民贷款过亿的也极少。
正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社区合作金融组织才能真正实现小额农贷的发放:
如果农村没有社区合作互助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就是残废的。社区农民合作互助金融组织是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在主体,是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中介和纽带。正规金融服务三农的三大难题只有社区合作互助金融组织建立起来后才可有效克服。未来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格局应该是:一方面,农业银行将贷款批发给农民社区合作互助金融组织(政府贴息),农民社区合作互助金融组织再将贷款零售给社员;另一方面,农民社区合作互助金融组织集合社员存款给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给社区合作互助金融组织一定的存款代理手续费。
农业银行如何有效服务三农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38&articleId=22064
韩德强论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与制度创新能力的关系:
西方盛行的是自由主义文化,下级对上级天然不信任。上级的好意会被下级误解成欺骗、愚弄、忽悠,所以,上级让下级工作,就必须签订详尽的用工协议,将权力、责任和义务写成明文契约。更进一步,西方人甚至没有上下级概念,只有按平等自愿签订的合同工作的概念。所以,西方人的制订制度水平普遍较高。
商业、企业需要与无数陌生人建立联系。人与人之间常常只有一、二个合作点、共同点。善于将这一、二个合作点、共同点汇集起来,形成制度安排,就可以让无数陌生人在同一制度下进行合作,产生利润。这时,制度本身是一种安排,一种计划,但这种安排、这种计划可以让无数人在其中交易,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平台。
怎样才能找到这一、二个合作点?怎样才能把这一、二个合作点汇集起来形成制度安排呢?这就必须要高度熟悉业务。读者不妨详细阅读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某一险种的保险条款,或者阅读任何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房屋销售合同,或者阅读任何一款家用电器的维修保养条款,都可以想见,制定这些条款一定需要对业务高度熟悉。这些制度和条例中,包含了过去发生的无数事件的处理经验的总结,每一个想学习企业制度设计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整体管理》连载八十三: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14/180743.html
他们研究的是共产主义经济学吗?
看来西方经济学的雷人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恩,只有货币等价物的概念。具体可以问回复我的那个,我也讲不清楚。
总之是不考虑money,inflation等的。
数字和公式当然是有些用处。但我们拿数字和公式对于自然科学的意义与数字和公式对于社会学的意义来做一个对比。
自然科学分表象与本质,表象世界是人的日常语言的世界,是人的活动的世界。比如我们说“水开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把水壶拿下来,把水倒进容器里。而自然科学的本质世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水开了”是一些无法用日常语言来说、无法用日常视角来看、无法用日常的看取诸物的思维方式来把捉的所谓“能量”作用于一些用日常语言来说、无法用日常视角来看、无法用日常的看取诸物的思维方式来把捉的所谓“分子”。
自然科学的表象世界和自然科学的本质世界只有事实上的关联,没有概念上的关联。“能量”“分子”这些概念是没法在日常语言体系里安置的。
所以在这里要用数学和公式--用另一种语言体系,去描述另一种“事实”。
而社会学呢,社会当然也有表象和本质,但是社会学的表象世界和社会学饿本质世界不同于以上所言的自然科学。
一百万个股民被套了,这是表象。本质是:主力配合着国家回收流动性的经济调控政策来赚钱,来进行财富转移。
用来解释社会学的表象的语言不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他不过是把支离破碎的社会表象放到一个大框架下来作整体的概观--它包容着表象,在同一语言体系中梳理着表象。
所谓“主力”“配合”“国家政策”“财富转移”这些概念同“被套”“赔钱”是相通的,是可以而且只能用日常生活里的思维来理解的。我问你什么是主力,你给我拿一包公式和数字来,最后演算得出20亿大于10亿,然后再指着20亿跟我说:“这,主力。”你说费不费劲。
制造着社会表象,推动着社会表象演变的,不是所谓能量和分子,不是火星人,不是上帝,而恰恰是人,是生活在地球上、和当事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一个建筑工现在月薪3000,就跟老板有关,跟胡温有关。因为胡温制定的政策在扶助建筑业的维持,而老板招不到向以前那么充足的人手了)
人的活动是社会的表象---但社会的本质也恰恰是人的活动,是人在杀人,不是铁分子杀人。你想要社会的真相吗?那你要到人的活动中去寻找,而不是到另一个“能量和分子“的世界去寻找。
是人在影响人,作用于人。是人在创造世界,改变世界--这种创造和改变恰恰也是作用于人,在人的身上表现出来。
所以社会学研究就得从日常语言出发,从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得出的结论和理解也必须回到日常语言,回到人的日常生活。你说那些人玩个公式和数字,最后得出个花哨的我们老百姓莫名何物的玩意,有什么用。
关乎人的事,原因也只在人身上。
你有没有作自我介绍?要不我把你介绍给国计学版友罢?
你enjoy了,俺可厌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