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十字架与火焰 君士坦丁堡与泰西封的双重奏 6 -- 赫克托尔

共:💬320 🌺189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城牆邊界有圖麼 Hadrian牆啥時候修的嗄
家园 这些罗马化蛮族也应改有被抢被杀的,怎么不起来反抗?

或者说本身尚武精神缺失,试图反抗却怎么也成不了气候?

我是在想靖康之后还是有能打的民兵的,那还是偃武修文的宋。

家园 和汉化的游牧民族一样, 顺风倒的人多。

罗马化的原因是罗马式的生活过得舒服,不是打心底的要用生命捍卫罗马。基督教洗脑后才有十字军,法国革命后才有民族意识的道理。

家园 也就是说有心抵抗的早就没能力了,有能力抵抗又没有这个心情

这么说的话,一个帝国到了晚期还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生存和富足竟然不可调和。

家园 【原创】第6季 山河破碎 第13章 非洲攻略

429年5月,依靠波尼法提乌斯派来的船只,盖塞里克和他的属民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登上了梦寐以求的非洲西北部土地。盖塞里克登陆的地方,现在属于摩洛哥王国,当时叫毛里塔尼亚(Mauretania),偏偏现在的摩洛哥王国的南方有个毛里塔尼亚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让今人很容易把这两个毛里塔尼亚搞混。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代的毛里塔尼亚,土著居民是柏柏尔人(Berber),著名的努米底亚人是他们的一支,罗马人也称他们为摩尔人(Moors),阿拉伯人崛起之后,欧洲人又称西北非和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为摩尔人。在罗马帝国时代,努米底亚人、柏柏尔人、摩尔人,这3个词基本可以可以互换,大约200年前的短命罗马皇帝马克林(Macrinus, 217~218)和当前时代的著名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都是柏柏尔人。罗马帝国在西北非的残暴统治,经常激起柏柏尔人的起义和反抗,波尼法提乌斯邀请盖塞里克来非洲,归根结底还是当时西北非的柏柏尔人正在起义造成的,他镇压柏柏尔人不利,导致他失去朝廷的信任,一环扣一环的最终导致他邀请汪达尔人入境帮忙。对柏柏尔人而言,无论是罗马人还是盖塞里克的汪达尔人和阿兰人,都是外来入侵者,都是要赶走的对象,自然不会给盖塞里克任何好脸色,双方马上就兵戎相见。

提起【蛮族】二字, 许多读者都会认为他们骁勇剽悍、组织松散、人数众多,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这个看法至少对盖塞里克不很适用。论骁勇善战,汪达尔人在日耳曼族群中并不出众,最多在中游水平,否则也不会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赶出西班牙。在组织方面,却因为盖塞里克的出现而大为改观,盖塞里克不仅是个优秀的战士和将军,更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将他的族人组织的有模有样。在人数上,盖塞里克所部,包括妇孺老人总共只有8万人,可战之兵只有2万,还不如410年攻陷罗马城的西哥特人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各路蛮族的迁徙路线,蓝色的是汪达尔人 =====

盖塞里克在毛里塔尼亚登陆之后,立即露出狰狞的真面目,撕毁与波尼法提乌斯的盟约,公然攻城略地,兵锋一路向东,指向罗马阿非利加—或曰【拉丁非洲】(Latin Africa)的首府迦太基城。汪达尔-阿兰人的主要对手不是罗马守军,因为当时阿非利加的罗马军队人数很少,否则波尼法提乌斯也不会邀请盖塞里克来非洲助拳;反而是盘踞在阿特拉斯山区(Atlas Mt.)的柏柏尔起义军或乱党。盖塞里克的盟友是被主流教会视为异端的多纳图斯派教徒(Donatists),这个教派视盖塞里克为解放者,为前者做向导、前驱。不过汪达尔人信阿里安派,与多纳图斯派不是一路人,所以他们很快分道扬镳,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

汪达尔-阿兰人在所过之处,实行日后臭名昭著的汪达尔主义(Vandalism),大致相当于三光政策,让即将面临他们的敌人谈汪色变。自知失算的波尼法提乌斯,草草组建了一支由西哥特私兵、柏柏尔人和罗马人组成的联军,准备一举粉碎对手。面对强敌,盖塞里克用哥特语诵读乌尔菲拉版的《圣经》以提振士气,随即盖塞里克的大军高唱着圣歌杀入敌群:【耶和华,我们的力量啊,我爱你!……我借着你冲入敌阵,借着你跃上城楼……我要追赶我的仇敌,定要追上他们,不灭亡他们的种族,我绝不回来……】一战之下,2万罗马联军阵亡,从此阿非利加再也没有罗马的野战军能与盖塞里克为敌,罗军只能利用各个坚城逐次抵抗嗜杀成性的蛮族对手。虽然汪达尔-阿兰人的推进不快,却非常扎实,逐个拔掉罗马城市。

430年6月,即汪达尔-阿兰人登陆非洲的1周年的时候,他们推进到阿尔及利亚东部,将阿非利加的名城希波(Hippo Regius)团团围住。希波与迦太基一样,也是腓尼基城邦之一推罗(Tyre)在阿非利加建立的殖民城,后一度成为努米底亚王国的首都,名字的后缀Regius意为【国王的】(of the King)或【王家的】。汪达尔人围城时,城中正住着一位煊赫人物,他就是整个罗马世界最重要的基督教士—圣奥古斯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圣奥古斯丁 =====

奥古斯丁是柏柏尔人,极可能是个黑人,至少有黑人血统,他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黑人,罗马马克林皇帝、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南非的纳尔逊-曼德拉恐怕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只有还没卸任的奥巴马总统还有机会与他一较高下。354年11月13日奥古斯丁出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的Thagaste城。他的父亲信仰古典希腊宗教,母亲信奉基督教。奥古斯丁早年随母亲信基督教,370年代在迦太基求学过程中,改宗摩尼教,于是他一家三口信仰三种不同的宗教。由于精通来自希腊的雄辩术,他做了雄辩术教授,成了享有盛誉的辩论家。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奥古斯丁于公元387年再度改信基督教,从此在教会中飞黄腾达,自公元391年起担任希波城神甫,4年后便升任主教。奥古斯丁的一生著作甚丰,包括《论自由意志》(On Free Choice of the Will)、《忏悔录》(Confessions)、《上帝之城》(City of God)等重量级的重量级大作。进入5世纪,奥古斯丁俨然已经成为基督教世界最博学、影响最大的教士,地位远超君堡、罗马、亚历山大的列位大主教。只是由于他过于注重理论研究,长期居住在希波并担任希波主教,被称为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才失去了在教廷更进一步的机会。

汪达尔-阿兰人围困希波时,75岁高龄圣奥古斯丁正卧病在床,可他依然拖着病体为守军布道打气,更不忘向上帝祈祷降临奇迹,像耶路撒冷摆脱亚述人的围困一样,让希波从蛮族的铁蹄下脱困。然而奇迹没有出现,8月28日,圣奥古斯丁蒙主荣宠,去他笔下的【上帝之城】享受永生去也。由于守军意志顽强,以及蛮军缺乏攻坚能力,经过14个月长期围困,431年8月希波才陷落。

在希波陷落之前,引狼入室的阿非利加总督波尼法提乌斯,已经离开了阿非利加,被普拉西迪娅太后召回意大利。原来就在盖塞里克大闹阿非利加时,拉文纳朝廷又在内讧,有着深厚夷务背景的埃提乌斯,在430年发动兵变,杀死大司马大将军菲利克斯,加上波尼法提乌斯已经因为抗拒朝廷成了朝敌,埃提乌斯无可争议的成为西罗军界第一人。埃提乌斯的做法,引起了皇太后的不安,她必须找个有力人物来牵制埃提乌斯,所以她趁着埃提乌斯前往高卢处理军务的空当,饶恕并召回波尼法提乌斯,授予他【显贵】(Patricius)身份,封为【卫将军】(magister militum praesentalis)。这个职务中的【Magister militum】,是当时罗马帝国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霍光担任的【大司马大将军】,【praesentalis】意为【御前】("in the presence" of the Emperor),所以笔者将其翻译成【卫将军】,因为卫将军是两汉三国时代最重要的将军之一,负责京城的安保工作。

432年,正在前线的埃提乌斯听说太后背着自己,赦免、召回、重用了自己的老牌政敌波尼法提乌斯,不禁勃然大怒,立刻率领最精锐最忠诚的日耳曼亲兵南下,直扑拉文纳,找普太后要说法。被逼的进退失据的普太后只剩下最后一招,让埃提乌斯和波尼法提乌斯决斗,让上帝决定孰是孰非。这2位【最后的罗马人】决斗的结果,是波尼法提乌斯获胜,却被埃提乌斯的长矛刺成致命伤,2个月后伤重身亡,普太后驱虎吞狼之计彻底破产,不仅没削弱埃提乌斯,反而赔上了阿非利加。

波尼法提乌斯去世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将自己的私兵、财产、妻妾都送给埃提乌斯。然而波尼法提乌斯的私兵却不愿意听命于埃提乌斯,拥立故主的女婿或儿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an)为主公,与埃提乌斯打内战。本来埃提乌斯带回意大利的军队就不多,抵挡不住哀兵的攻击,于是故技重施,向老盟友匈人领袖卢伽求援,卢伽则再度很痛快的借兵给他,让他顺利战胜并将塞巴斯蒂安流放到君士坦丁堡。至此,埃提乌斯一统西罗马帝国的军政界,成为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人,无论是普拉西迪娅太后还是瓦伦提尼安三世皇帝,都必须仰埃提乌斯的鼻息,直到他454年遇刺身亡。

大权在握的埃提乌斯,并没有出兵非洲,剿灭盖塞里克的侵略军,而是北上回到高卢,去对付新崛起的勃艮第人(Burgundians),以保证首都所在的意大利的安全,阿非利加虽然也是西罗国土,毕竟隔着地中海,两害相权取其轻,暂时无暇去管。应该说埃提乌斯这么做,有足够的理由,汪达尔-阿兰人并不强大,围攻希波用了14个月,不仅充分暴露了不善攻坚的短板,还损失了大量兵力,士气日益低落,在花花世界的腐蚀下,刚到非洲时的冲劲也没了,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汪达尔人乃癣疥之患,等战胜勃艮第人在腾出手来再收拾不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宙斯和鹰 =====

盖塞里克也看出了自己的困难和不足,一面整顿内政,消化占领的土地,一面不断向埃提乌斯和西罗朝廷示好,终于在435年,西罗帝国正式承认盖塞里克为迦太基以西的阿非利加国王。大约在434年的一天正午,盖塞里克正在王宫的露台上休息,突然看见楼下院子中,有个人躺在在灼热的非洲阳光下午睡,更古怪的是一头鹰落在他身上,不断扑打着翅膀。盖塞里克心生疑窦,这人不去凉快地方呆着,在大太阳地下晒着是咋回事?更重要是这头鹰,在希腊神话中,鹰是天父宙斯的象征,宙斯本人也经常变成老鹰在人间捕捉俊男美女享用。罗马人沿袭了希腊人对鹰的推崇,每个军团都有自己的鹰帜,相当于军团旗。老鹰落在人身上,与中国的神龙附体差不多,于是盖塞里克叫醒此人,并与之攀谈起来。原来这人叫马尔西安(Flavius Marcianus),是东罗首席大将阿斯帕的亲信,奉命来阿非利加刺探情报,不小心事发被捕。盖塞里克见马尔西安谈吐从容、气度不凡,认定对方不是池中之物,将来必将大贵,不仅立即将其释放并热情款待,最后还送他一大笔钱,让他回君士坦丁堡活动,以结交阿斯帕,实现汪达尔王国与东罗的关系正常化。马尔西安则发誓愿意为两国的友好与和平奔走,永不与汪达尔人为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身披狮子皮,手持鹰帜的掌旗官。后世欧美各国国徽、军徽上的鹰,都是罗马军团鹰的继承和发展,例如纳粹德国军帽上的鹰徽 =====

经过马尔西安的活动,阿斯帕首先同意与汪达尔王国交好,随即阿斯帕说服了东罗皇帝提奥多西二世的姐姐普尔喀丽娅女皇,最终在435年,东罗马帝国与汪达尔王国建交,盖塞里克承诺不进攻东罗的埃及和昔兰尼加,东罗承诺不进攻汪达尔王国。此后的4年间,汪达尔-阿兰人在北非还算安分守己,一副好孩子样,俨然成了西罗境内蛮族国家的典范。骗取两个罗马帝国的信任之后,在439年10月19日,盖塞里克露出了狐狸尾巴,他利用西罗的麻痹大意,偷袭并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阿非利加的首府和第一大城迦太基,统一了整个阿非利加,所以439年通常被算作汪达尔王国的建立年。这也是前146年,小西庇阿攻占迦太基并灭亡迦太基共和国以来,历经585年,迦太基首次成为首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汪达尔人途经的主要城市。从塞维利亚到希波用了2年,从希波到迦太基,300公里用了8年 =====

自从429年浮海而来,到现在统一阿非利加,盖塞里克用了整整10年, 让行将灭亡的汪达尔人成为日耳曼中最闪亮的明星之一,他和族人的神奇经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的蛮族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自己的王国。就在盖塞里克大展拳脚的430年代,东罗皇帝提奥多西二世也长大成人了,他的热衷干政的姐姐和逐渐对政治产生兴趣的妻子,这两位女皇的关系逐渐恶化,展开了一场诡谲的战争,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女皇之战》。

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绿教也就只有毁灭一途,可是人家肚子争气啊。会耗死咱们的
家园 他们肚子争气,难道我们肚子就不争气?

肚子争气的前提本质还是尊重当地的行为和习惯。如果绿教像现在这么玩,继续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与当地人共存,就会被反弹,甚至遭到反击。在当代,任何工业国发起的战争面前人多的结局不过是增加死尸而已,生个孩子要十个月,让他上街闹事要十年,打死这个孩子只需要一颗五分钟就能制造出来的子弹就够了。

能耗死的本质,无非是各国都想利用它去对付自己的敌人,维持自己国家的生存,所以给它不停输血罢了。即便当代闹的欢的绿教组织,本质还是沙特和约旦在背后,跟宗教实际上没什么关系。如果所有人都不想再利用它了,那么绿教暴徒根本闹不起来。这跟原子弹是一个原理,你想摧毁对手,但是发现你的武器的使用成本已经高到了你不可控制,已经达到了投掷后目标区人类数百年内不能再利用,已经到了你的支出要大于你的投入成了负资产的时候,你就一定会谈判核裁军的。

更有可能的是,随着土耳其的绿化,一个新伊斯兰帝国有形成的趋势,其内部主导权是沙特还是伊朗,是要看这一回叙利亚、也门的最终结果来决定。但毫无疑问美国不可能看着这样一个新伊斯兰帝国的成立——除非美国想退回孤立主义,不过那样的成本我很怀疑美国能不能接受。于是乎三国志将再次上演。美国还在,绿色纳粹正在出现,苏联消失了,但是另外一个邪恶帝国还在坚持。那么历史会重演吗?愿时间会告诉我们的。

家园 何时更新啊?
家园 最近更新很慢啊。是去写西游记那个去了么?

祝你早日完成那边再来填坑。

家园 【原创】第6季 山河破碎 第14章 女皇之战

前文说过,东帝提奥多西二世于421年,与原名雅典内斯(Athenais)的安条克美少女奥多希娅(Aelia Eudocia)结婚。奥多希娅来君士坦丁堡之前不是基督徒,父母双亡之后,与2个兄弟为财产纠纷闹僵了,孤苦无依的她来帝都寻求皇帝的姐姐,长公主普尔喀丽娅(Pulcheria)女皇帮忙,或者说她成了女皇的门客。次年皇后生下皇长女,也是提奥多西唯一成年的孩子—李锡尼娅(Licinia Eudoxia)公主。又过了一年,奥多希娅才获得女皇(Augusta)头衔。从皇后的履历能看出,对权力欲旺盛的长公主而言,这个毫无根基和人脉的外地女孩,是以自己代理人身份打理后宫的最佳人选,即便如此普尔喀丽娅也没放松对皇后的打压和抑制,迟迟不给她与身份相符的头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奥多希娅皇后的钱币 =====

事实证明长公主的担心并不多余,随着地位的日益稳固,奥多希娅皇后的气焰日盛。到了424年,年仅2岁的李锡尼娅嫁给西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做了皇后,这样奥多希娅又成了西罗皇帝的丈母娘,其权势更上一层楼,至少不在长公主之下。为了争夺皇帝和皇权,两位年轻的女皇展开了激烈交锋。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也是让臣民看到自己的恢宏大度,皇后将她的2个狠心的兄弟召入帝都,与他们和解,进而授予他们高官厚禄,她的长兄Gessius当上了伊利里亚总督,二哥Valerius担任御前大臣(master of the 0ffices),两位国舅一内一外,一文一武成为后党的2大支柱。

长公主和皇后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她们之间的冷战的主战场是宗教领域。她们俩争先恐后的在臣民面前表达自己对上帝的虔诚和对教堂的慷慨,然而在这场虔诚竞赛中,长公主有个天然优势,这就是普尔喀丽娅矢志不嫁,决心当一辈子处女,而为人妻母的皇后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一点。

431年,基督教历史上第3届大公会议在小亚名城以弗所(Ephesus)的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Mary)召开,史称【以弗所会议】(Council of Ephesus),或第一届以弗所会议。之所以选择以弗所,是因为这个城市是圣母玛利亚的陵墓所在地。会议和后续事件有两大成果,一是大幅度提高圣母玛利亚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二是认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或大牧首聂斯脱利(Nestorius)及其党徒的思想为异端,并将聂斯脱利流放到埃及的沙漠之中。在整个会议期间和会后,普尔喀丽娅公主一直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甚至可以认为聂斯脱利的倒台,是长公主联合亚历山大大主教西里尔(Cyril)与大牧首之间的权力和思想之争。长公主抬高圣母玛利亚,也是她个人野心的表现,与2百年后武则天以自己的容貌雕塑卢舍那佛像,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聂斯脱利的垮台,普公主的人望达到了新的高度。不过对聂斯脱利而言,垮台不一定是坏事,他的信徒如同当年的阿里乌斯的信徒一样,在帝国的迫害下走出国境,在东方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一教派在中国被称为【景教】,聂斯脱利则被视为景教的创始人。

面对咄咄逼人的长公主,皇后不甘心寂寞,决定另辟蹊径,效法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海伦娜(St. Helena)太后,去耶路撒冷朝圣,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影响。326年,圣海伦娜前往耶路撒冷,并成为基督教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学家。她的最大发现是找到了耶稣受难用的真十字架(True Cross),按《圣经》的记载,耶稣与2个强盗总共3人同时被钉死在各各他高地上,圣海伦娜相应的找到了3个十字架。为了鉴定哪个是真十字架,太后找来一个病重将死的女人,让她逐个触摸3个十字架,当她摸到第3个十字架的时候,奇迹般的痊愈了,于是太后认定这个是真十字架;除此之外,太后还找到用来钉耶稣的3枚钉子,它们分别用于钉耶稣的双手和双腿(两腿交叠用一枚铁钉)。圣海伦娜的另一大丰功伟绩是主持修建了圣墓大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这所教堂是日后基督徒和穆斯林反复争夺的热点之一,800年后的十字军东征,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圣墓大教堂展开的。由于圣海伦娜声名赫赫,1500年后囚禁法国拿破仑皇帝至死的圣赫勒拿岛,正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梵蒂冈的手持真十字架的圣海伦娜像 =====

438年,沿着圣海伦娜朝圣的足迹,奥多希娅皇后踏上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虔诚之旅。途经亚洲之都,也是她的故乡安条克时,衣锦还乡的皇后在元老院发表了一番演说,并承诺建议她的老公出资扩建安条克的城墙。安条克人对自己的同乡报以巨大热情,为她建立2座精美的塑像。在耶路撒冷,皇后陛下除了朝圣之外,其余精力都投入到考古的伟大工作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奥皇后获得了不亚于前辈的收获,在她找到的诸多文物中,最重要的有3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件是圣彼得的锁链(St. Peter ad Vincula, St. Peter's chains)。根据《圣经 新约 使徒行传》第12节记载,耶稣的大徒弟圣彼得被希律王锁拿入狱,准备在逾越节(Easter)之后处死。在行刑的前夜,身上绑着铁索的圣彼得(bound with two chains),被天使唤醒,天使施展神通,【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And his chains fell off from his hands),随即带着圣彼得逃出监牢,获得自由。皇后来到圣地时,耶路撒冷大主教圣尤文纳(St. Juvenal)将圣彼得的铁链送给她,日后奥多希娅将圣彼得的锁链作为李锡尼娅公主的嫁妆送到罗马城。时任教皇的圣利奥一世(Pope St. Leo I the Great, 440—461)手中也有1条圣彼得的锁链,那是圣彼得因罗马大火而被尼禄(Nero)皇帝收押期间佩戴的,当利奥将两份铁链拿在手中做对比时,奇迹发生了,两条铁链神奇的融为一体。闻讯大惊的皇后陛下,当即出巨资,在罗马城建起披锁彼得教堂(Basilica of Saint Peter in Chains, San Pietro in Vincoli),供奉被装进黄金神龛的锁链,让信徒们世代瞻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圣彼得的铁链 =====

第2件宝贝是圣司提反(St. Stephen)的右臂。基督教有殉道者(martyr)的概念,虽说耶稣为基督教而死,但他是圣子,不是凡人,所以他不能算作殉道者,基督教的首位殉道者是圣司提反。据《圣经 新约 使徒行传》记载,耶稣死后,随着基督教事业的发展,信徒日渐增多,照顾信徒孤儿寡母的事物也越来越芜杂,于是基督徒们选举出以圣司提反为首的7个人管理这些日常琐事。由于圣司提反能言善辩,做事周到细致,很快就遭到反基督的守旧人士的极端仇视。在一场辩论会上,圣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辩论失败的反基督分子恼羞成怒,【捂着耳朵,齐心拥上前去】,用石头将他活活打死,与耶稣相似,圣司提反在临终时对天为杀害自己的凶手们祈祷:【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在圣司提反殉道的过程中,一个名叫扫罗(Saul)的大数人一直在旁观,他被圣司提反的行为所震撼,日后皈依了基督教,并改名为大数的保罗(Paul of Tarsus),或曰圣保罗。作为第一位殉道者,圣司提反的名气很大,他的名字被许多后人使用,相关的变形有史蒂文(Steven)、史蒂夫(Steve)、斯蒂法诺(Stefano)、斯蒂凡(Stefan)、斯捷潘(stjepan)等等,法语中的形式比较特殊,是艾蒂安(Etienne),例如法国布尔日(Bourges)的圣艾蒂安(Saint Etienne)教堂。根据教会的规定,12月26日是圣司提反日或圣司提反节,由于这天紧挨着圣诞节,所以也称第二圣诞节。

圣司提反被乱石砸死之后,被基督徒迦玛列(Gamaliel)偷偷埋葬。此后3百多年间,他的陵墓湮灭无迹。415年,迦玛列向当地神父琉善(Lucian)托梦,告诉他圣司提反的墓地所在地。醒来的琉善马上行动,找到并隆重的重新安葬了圣司提反。奥多希娅来到耶路撒冷时,带走了圣司提反的整条右臂。日后几经辗转,这条神圣的右臂被供奉在俄罗斯最重要的教堂—没有之一,莫斯科附近的圣谢尔盖三位一体大修道院(Trinity Lavra of St. Sergiu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圣司提反像,肩膀上的石头寓意他被石头砸死 =====

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司提反,莫过于首任匈牙利国王斯蒂芬一世(Istvan, Saint Stephen I, 1001—1038),后世的匈牙利王冠以他命名,号称圣斯蒂芬王冠(Crown of Saint Stephen),这顶王冠的特点为上面十字架是歪的。虽然现在的匈牙利是个共和国,但国徽上依然保留着圣斯蒂芬王冠。无独有偶,斯蒂芬一世的右手也保留至今,被称为【神圣的右手】(Holy Right),由于Right(德语为Recht) 也有权利的意思,所以这只手也可以译作【神圣的权利】,是为一词双关。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古迹圣斯蒂芬教堂,同样以圣司提反或圣斯蒂芬一世命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匈牙利的圣斯蒂芬王冠,左上为神圣的右手,右上为匈牙利国徽 =====

皇后拿到的第3件文物是圣路加(St. Luke)绘制的圣母像。圣路加是希腊裔叙利亚人,更是《圣经 新约》中的《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他原来是个医生,受大数的保罗的教化,成了基督徒,或者说圣路加是保罗的学生。圣路加还精通绘画,绘制了多幅圣母玛利亚、圣彼得和圣保罗的画像,所以他被教会封为画家的主保圣人。

圣路加最著名的作品,是一幅名叫Hodegetria的画,这幅画后来发展为一个画的类型。Hodegetria来自希腊语,本意为【指明大道的圣母】(She who shows the Way),这幅画或这种画的构图很明确,圣母玛利亚左手托着圣子耶稣,右手张开,指向耶稣,圣母和圣子的脑后一般有光轮。奥多希娅皇后拿到这幅画之后,送给普尔喀丽娅公主,后者不敢怠慢,在君士坦丁堡专门修建了圣像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Panagia Hodegetria)来供奉它。不幸的是,这座庙宇毁于战乱,原版圣像不知所踪,不过由于许多画家的临摹,有许多Hodegetria仿品流传于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13世纪的一幅Hodegetria =====

满载而归的皇后回到君士坦丁堡,得到了帝都市民的万众欢呼,自以为扳回一城的她,不把长公主普尔喀丽娅放在眼里,开始独断专行和骄横跋扈起来。大约与此同时,关于皇后的私生活的一些流言蜚语,也不失时机的不胫而走。提奥多西二世皇帝送给皇后一个硕大的弗里吉亚苹果,数日之后,皇帝发现这个皇后信誓旦旦的自称已经吃掉的苹果,居然出现在英俊的御前大臣保利努斯(Paulinus)的手中。怒火中烧的皇帝立即怀疑皇后对自己不忠,下令将保利努斯处决。

感到形势不妙的皇后决定以退为进,主动要求去圣城耶路撒冷隐居。443年,皇后依依不舍的离开君士坦丁堡,再度踏上通往圣城的大路。皇帝和长公主的余怒并未因为皇后的离开而有所减弱,内廷伯爵萨顿尼努斯(Saturninus)奉命将皇后最亲信的2位教士处死,手中还有一定权力的皇后却很不明智的杀掉萨顿尼努斯泄愤。她的所作所为终于让形势无法挽回,皇帝下令剥夺奥多希娅的全部荣誉和地位,让她在耶路撒冷渡过余生。此后的17年,被废的皇后经历了皇帝老公的去世(450)、西罗马帝国与匈人的沙隆会战(451)、女婿瓦伦提尼安三世被杀(455)、汪达尔人攻占和洗劫罗马等等。460年10月,孤苦无助的奥多希娅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就在东罗马帝国的两位女皇争权夺利之际,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出在萨珊帝国的东方,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嚈哒来袭》。

通宝推:澹泊敬诚,Javacai,荷兰北极熊,
家园 以弗所会议两个小问题

431年,基督教历史上第3届大公会议在小亚名城以弗所(Ephesus)的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Mary)召开,史称【以弗所会议】(Council of Ephesus),或第一届以弗所会议。之所以选择以弗所,是因为这个城市是圣母玛利亚的陵墓所在地。会议和后续事件有两大成果,一是大幅度提高圣母玛利亚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二是认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或大牧首聂斯脱利(Nestorius)及其党徒的思想为异端,并将聂斯脱利流放到埃及的沙漠之中。

1. 圣母的故居在以弗所,墓地在耶路撒冷

2. 聂斯脱利被双开,但当时并没有被下放到埃及

家园 我特意加上【本届会议和后续事件】来说明

1 《罗马帝国衰亡史》说玛利亚的陵墓在耶路撒冷,虽说吉本喜欢编故事,但他在行文中说他自己对玛利亚的陵墓居然在以弗所,感到很不可思议,所以我认为吉本不是胡编。

2 聂斯脱利没在会上被双开,但会后被开了,为此我特意强调【会后】。

这一章的内容,引用了您的《闲话圣人》的一些内容,在此致谢。

家园 彼得那个传说是不是搞笑啊

对比这段:

据说,在帝国皇帝尼禄动手屠杀基督徒的时候,这块磐石又动摇了一次——彼得逃避追捕,跑出了罗马城。

但是,在路上,他却重新见到了自己的老师。

彼得问道:

"Domine, quo vadis? " ——主啊,你上哪里去?

耶稣回答:

"Eo Romam iterum crucifigi" ——我去罗马,再上一次十字架

点看全图

彼得转身回城,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行刑时,他请求刽子手把他头朝下钉死——因为,”我不配像主一样地殉道”。

天使和基督的态度怎么还有分歧啊。

家园 因为广岛和长崎仍然是大城市,所以我很怀疑这一点。

已经达到了投掷后目标区人类数百年内不能再利用

核冬天到底有没有描述的那么恐怖?人类历史上总共进行的核试验的次数和当量也不少了,即使只算大气层核试验。

家园 核冬天肯定很恐怖

不过问题是广岛长崎那时候才用了多少核物质?根据河友的科普。核装药不是一般炸药。当量在几万级别的可能只有一咖啡杯那么多的核装药而已,充分反应之后死灰不是很多。

之后的美国核弹一直到赫秃的Happy Bomb,其核装药那就很可观了。而且那个装药是氢弹,需要反应起爆的。死灰量可就很可观了。当然如果单个释放,延后影响可能就没有那么厉害。例如赫秃的Happy Bomb是5000万级别。但是新地岛附近现在可以上人了

我觉得核冬天的主要问题还是重复轰炸,而不是单个当量。如果两万多个弹头全球乱射,那死灰当量肯定很是惊人。所以核冬天恐怖应该是重复轰炸,不是单发的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