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扁鹊阴阳脉法 -- 弦音醉舸
标题本拟做“说一说脉学”,但思量一来这个题目太大,脉学的流传变化多端,很难用短文说得明白,即使能说下来,一则一定“大而空”,再者作为“综述”性质的文章,对实践操作并不会有太深刻的指导意义,那么索性就讲一讲脉学的开端部分吧。
《史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则扁鹊为脉学之祖,东汉《黄帝八十一难经》伪托为扁鹊所著,便是这个原因。脉学的传变,由扁鹊肇源,但传变的过程中,因为历史的进程、医疗理论的变化,到东汉后,扁鹊脉学已基本失传,即使《脉经》中部分保留了相关内容,但其理论本身早已被贡上神秘的龛位或者被“尸解”用作新的脉学理论的脚注。
而脉学的演变,从古老的“三部九候”脉法逐渐进入了“独取脉口”的阶段,扁鹊已然有取寸口之法,并不废三部九候;《史记·仓公传》记仓公的脉位有“弦出左口”、“脉气口至小紧”等;张仲景虽然取寸口,但还论及“人迎”、“趺阳”;《难经》虽独取寸口,但对两手六部的脏腑分配尚未全面指出,及王叔和著《脉经》,于《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候并治》等篇,对左右分配脏腑的说法才基本定型;至六朝(或云北宋)高阳生之徒综合脉诀,就概括地定为“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后来更有膀胱从肾配左尺,三焦从命门配右尺等。
从脉象的描述而言,《内经·素问》对脉的记载共二十余种:即大、小、滑、涩、浮、沉、迟、数、紧、急、缓、弦、长、弱、细、虚、实、代、短等(其实还有描绘脉状而无正式名称者未计在内)。公元二世纪仓公傅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的脉名和数目与《素问》相近。至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时,脉的名称与数目较多,共计二十四脉,即浮、沉、迟、数、微、细、散、紧、弱、滑、代、动、缓、涩、结、促、软、洪、伏、虚、实、芤、革、弦等,而为后世各家所祖述,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仍叔和之旧,但改革脉为牢脉,脉诀则去数、散二脉,另加长、短二脉,总数仍为二十四种。至通常所谓二十八脉,出明李士材《诊家正眼》。
从现如今的“脉学”来看,似乎理论越来越完备,而对脉象的把握也越来越丰富,脉学也完全可以独立成专门的学科。但正因为这样,医学和脉学的关系却越来越寡淡:你在旅游景点或许会碰到把脉说得头头是道的江湖人士,却不大可能在医院中碰到相近的“神人”。[这境况有点和手诊、足诊、耳诊之类相似,你在中医学校中找个学生,肯定比临床医师更热衷、更擅长于此。若您遇到临床人士也热衷于向你推荐这类理论,那我建议你要斟酌一番了,不是说这些东西完全没有价值(不然洗脚店什么的也不会有人光顾了),但对于真正的临床层面而言,是基本无价值(我这么说会不会有点太绝然!恕我孤陋寡闻吧,欢迎将不同意见罗列说明!)]。这不是说临床中医师不懂脉学,临床脉学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自身临床的反复实践和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的对古代理论的局部性、应用性的再总结,对24脉及生僻脉象了然于指下之人,估计为零。一来是由于脉学理论本身“微妙”,二来是由于现代检查手段多元化的分流,最重要的是临床分科的现实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危重病人才可能出现的脉象,在目前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基本不会遇到,那就更谈不上深入的理解了,更何况脉学理论本身就是个“集邮册”,是许多不同医学理论指导下的“脉学”的混合物。
说脉学是“集邮册”,是“不同医学理论指导下的脉学的混合物”,或许有人会有意见。但就看《脉经》中,同一寸口脉法,就至少存在五套差别巨大的医学理论的不同支持。1、《脉经.手检图》代表的内经十二经脉分诊体系(见附图);2、《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候并治》等篇,对左右分配脏腑;3、张仲景脉法体系,其已融合哲学五行生克理论于脉法;4、扁鹊阴阳脉法对应的遍诊脉法及经典寸口脉法;5、《四时经》代表的四时脉法。则《脉经》脉法是这五套理论体系在“寸口”这个小地方的跑马场。
“寸口”这一寸九分之地(东汉度量衡,一寸大约2.135—2.375cm ),尚要分别寸、关、尺三个部位。对于“寸”“关”“尺”的命名,我读过最合情理的是敦煌《无名氏脉经第二种》,由此可知我们经脉及穴位体系中,有太多的知识已经失传了:
“寸关尺,始终一寸九分也。三分属太渊,以渊中有鱼,故以三分上贯鱼际,入于鱼口也,从太渊上至手少商井有五寸,故渊井之中养五寸之鱼,故名鱼际。三分属经渠,何故名经渠?以能通水,故名曰寸口,故流注太渊,故名经渠。何故名寸口?以渠上去太渊一寸,接于鱼口,故名寸口。三分属关,何故名关?关者,阴阳之界畔也,鉴如阴阳上下出入,即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故名关也。一寸属尺,何故名尺?以寸口下入泽中,泽能出水,流注太渊,以济于鱼,故上从鱼际,下至于泽,相去一尺,故名曰尺泽。何故名尺?以分能成寸,以寸能成尺,故名尺也。是故寸关尺始终共一寸九分界也。”
事实上,《脉经》五套医学体系支撑下的脉学,除却“《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候并治》等篇,对左右分配脏腑”,其余四套体系均是同一套体系在不同时代的演化,其源头正是“扁鹊阴阳脉法”。
一、扁鹊阴阳脉法,是四时脉法的前身。其谓:“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也。少阳之脉......正月、二月甲子王;太阳之脉......三月四月甲子王;阳明之脉......五月六月甲子王;......厥阴之脉......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二、扁鹊阴阳脉法,代言的是遍身诊法,也就是后来的“三部九候遍诊法”,正如上引文中所论,扁鹊脉法是一天中不同时段出现不同脉象的规律总结,这些脉象的出现部位,是随机的。对于脉学,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相应的实践,对脉学均有足够程度的重视,无他,只因为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肢体的红肿热痛症状,都会出现异常脉动(平时这些部位不一定能感受到脉搏,但病理状况下则搏动明显),古人很容易将脉动与疾病联系起来,“扁鹊阴阳脉法”,也不例外,其脉法从大体上讲是辨别生死的脉法(当然也有精微分辨部分),故而在一天的某一时间出现的脉搏是哪一种形状,是判别疾病转归的重要依据。比如“少阳之脉”,晡时曰少阳,当在晡时,触诊到“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动摇六分”这种脉象,便是吉脉,即使重病也无生命危险。反之,若临床随机遇到“乍短乍长,乍大乍小,动摇至六分以上”的脉象,这也是“少阳之脉”(因为这符合少阳之脉的特征,只是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或并不在“晡时”发生),那么就要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来判定转归了:“病头痛,胁下满,呕可治也,扰则死。”
三、扁鹊阴阳脉法与《脉经.手检图》是一脉相承的,后者是前者理论在寸口的细节表达。“岐伯曰:......前如外者,足太阳也;......中央如外者,足阳明也;......后如外者,足少阳也。”这一套理论对脉诊的指导,是扁鹊阴阳脉法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见手检图:
四、扁鹊阴阳脉法与《内经》各个理论配合紧密。比如强调“虚风致邪”弦音醉舸:虚风和痹症:“如风有道,阴脉乘阳也。寸口中前后溢者,行风;寸口中外实内不满者,三风、四温;寸口者劳风,劳风者大病亦发,快行汗出亦发;软风者,上下微微扶骨,是其诊也,表缓腹内急者,软风也,猥雷实夹者飘风。从阴趋阳者风邪。一来调,一来速,鬼邪也。阴缓阳急者,表有风来入脏也。阴急者,风已抱阳入腹。上逯逯,下宛宛,不能至阳,流饮也。上下血微,阴强者为漏癖,阳强者酒癖也。伛偷不过,微反阳,澹浆也。阴扶骨绝者,从寸口前顿趋于阴,汗水也。来调四布者.....小倚生,浮大如故,生卖豆也。”这些文字,除却个别描述用词较生僻难懂外,我们是不是能看到张仲景辨脉法的理论根基所在?!当然,对于它们的解读,需要相应的《内经》医学理论基础。在东汉以降,对《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阳奉阴违”,哲学阴阳及五行生克理论系统对传统医学理论的渗透甚至改造,均造成了原有经脉医学体系的被替代,原有脉法体系因此失去了解读的基础,于是应运而生,创造出了新的脉法,以符合中草药的推广应用所需要的五脏六腑体系。
而传统医学在那个时代开始,便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困境了,由于指导理论的失传或被阉割,东汉以后,针灸代表的经脉系统医学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逐渐没落并趋于式微,虽然历代均有相应的针灸学著作出现,但基本都是集邮册性质的综述,并无发明,也并没有行成多大的影响,更无论形成学术气候。直到甲午战争,大中华帝国被日本打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岛,赔款2.3亿两白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转折点。正如梁启超在《戊戌变法记》中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中国人被迫向西洋学习,甚至是向几千年来一直不屑一顾的东洋日本学习,才又一次肇源了针灸在我国的复兴,承淡安等针灸学家都是在日本学习针灸,激起了复兴针灸的大志,然后回国推广以至影响巨大。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可以参考下段文字: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施行“灭汉兴洋”的方针,几乎使汉医陷入绝境,政府停办了幕府的“医学所”、“医学馆”等,汉医刊物也被停办,汉医从业人数锐减。尽管有不少日本汉方界的泰斗据理力争,汉医救亡的请愿运动此起彼伏,但终未能获得汉医的合法地位。为了生存,日本的针灸医学主动地进行了自身的革新。医学博士三浦谨之助在明治35年(1902年)发表《针治的科学研究》,京都帝国大学教授青地正德氏发表《灸治的本体》,两书系统介绍针灸疗法的治疗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的震动。明治44年(1911年),日本内务省颁布全国设立实验制度,特设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对灸法实验研究加以管理,以促进针灸原理的研究。明治末到昭和初年的针灸原理研究,使医学界开始重新认识针灸的临床价值。日本针灸界的成功,让民国时期针灸学者看到了希望,日本的研究成果很快就被介绍到了中国。对于民国时期的针灸学者来说,不啻雪中送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寸关尺,始终一寸九分也“
我听说,关于古学中的尺寸,实际上是相对的,对于每个人而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可以根据某个身体尺寸,比如假定小臂长为一尺,等作为基准来判断。
不知您怎么看这个说法?
,即同身寸法,每个人的一寸九分并不尽同。
虽然也注意到上古脉学和后世脉学很多不一样,但从来没有仔细辨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