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个80后对文革时代的非理性看法 -- 河蟹还是河蟹
毛的时代,是科学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时代,是科学家的春天。
科学的春天是农民的播种,科学家的春天是有闲阶级的逍遥快活。
一直到92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都是采用MPS体系,92年国务院48号文件出台后,才开始采用SNA体系.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核算体系,强调的内容大不相同,MPS仅仅强调实物的生产和生产性服务,统计核算范围远远小于SNA的范围.强行拿改开前后的GDP来比较,从技术上讲很不合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改开前建个水库,是无法计算其GDP的,而现行制度就必须计算进去.
同现行核算方法比,MPS范围太狭窄.
你要比较改开前后的GDP,你必须做个工作,将76年前没有通过全面报表形式统计起来的经济活动统计出来,能做到吗?
所以1978到1992的增长率和1952到1977的增长率是可比的,承认一下现实就这么难吗
但请问,你有把通货膨胀算上吗?
如果按你的这个比喻,津巴布韦是不是也算一个GDP增长很快的国家,这样算有意义吗?
以人民币计价,加上改开三十年的通货膨胀率1000%,你的增长是9.3倍,好不好,你算下,你的的每年增长率.是7.7%,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改开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的时候,经常是发钞多的时候,7.7%的年增长率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加水了.
以前的万元户能买多少东西,现在的万元呢,所以,客观看问题,才是合格经常学人的原则.
我说的通货膨胀率是以米面,菜价,肉价等待食品计价,也可以加上房子,公交车等,这个比较稳定.
但如果加入一些改开前没有货币化的东西,事实的经济增长率,还达不到7%,但也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则,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速度越慢.所以你的以改开后的经济增长来否认文革时代的经济增长,这个事实是支持不了的,因为违背客观规则.文革时代增长快,是底子薄,宣传统一,人民跟问及此事党走,那时是在低通货膨胀率下实现的,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而目前的更多的是发钞效应.以物质刺激增长,人心散了,队伍不好代了,不否定改开后的成绩,但更不应该否定文革时代的成绩.如果你看下国外的一些经济文章,你会发现,国外分析的文革时代的经济增长率更高于改开时代,这也符合经济增长的规则.
另外,一度关于当年的科研院所,有一种说法是只会研制样品,不能推广到生产,在我看来,这板子不能打到院所本身身上,而是应该由当时的行业领导负责,院所本身没有进一步所需要的资源。所以那些宣传这种说法的领导可以说是一群笨蛋。
我难道说了,1978到1992的增长率和1952到1977的增长率是可比吗?
再说两句吧,84年有两大变化,一是同时开展MPS和SNA两种核算;二是建立基层统计机构.
你说可比不可比?
我还是请教最简单的问题吧,78年前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产生的增加值如果计算?
既然1952年到1992年用的都是MPS体系,那么1992年前的比较就不受MPS和SNA的差别的影响。
明白地说吧,92年之后,才彻底废止了MPS,之前的情况非常复杂,有单纯的MPS,也有SNA和MPS混用的.
很惭愧,让你如此高看我,还引用,呵呵,我的话不是圣旨.
改开后,很多数据是近些年推算的,至少,我们这个地方是这样.
为什么杜撰?我什么时候说了,从52年起就用MPS了?
你到底是想教我说话,还是想搞清楚国民经济核算?
我给你的数字,是按geometric mean计算的,但是按arithmetic mean计算也是可以的。那样的话,年GDP增长就是
(GDP(t) - GPD(t-1))/GPD(t-1)
只要GDP(t)和GPD(t-1)不是一个用MPS,另一个用SNA,MPS和SNA的区别影响就很小,因为是比较GDP增长率,而不是GDP量。而用geometric mean计算的得出的结论和用arithmetic mean是一致的。
你的算法隐含了个假设,即数据是有代表性的,部分经济活动的增长情况能够说明整体经济发展情况。
但改开前因为没有以GDP为纲,所以大量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经济活动的并没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因此,MPS条件下得到的GDP对于真实的经济活动而言,其代表性并不具有说服力,这样算出的GDP增长率的真实性很成问题。
二,改开后,因为前述的那些经济活动没有纳入核算,所以基数为0或者很小,那么,改开后的平均增长,因为将以前被忽略的经济活动计算在内了,所以平均增长很快,而这部分增长本来不是因为改开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