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两弹一星 Vs 运10 -- iantsai
近期河里关于运10飞机的论争热烈。许多人拿两弹一星来做例子,认为中国在一穷二白的5、60年代就能造出两弹一星,到70年代,都投入那么多了,运10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搞出来,结果放弃了,令人扼腕叹息。其实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
原子弹、氢弹的研发难在理论研究和材料提取的实验环境,要有足够国力和军力,能够抵抗国际上大国的干涉。理论清楚了,材料提纯和加工、试验可以容忍90%以上的废品率,整个项目可以不顾经济效益。原子弹、氢弹,其实也就是那么几种有限的材料,整个核弹能包含几个零部件?没把握的地方,把材料用量加大一倍都可以,反正是一次性使用,只要最后点得着,炸得响。
运载火箭、人造卫星亦然,整个系统设计的重点是可行性而不是经济性,只要能成功实现,就意义重大,研发和生产可以不计成本。这么多年来,世界上搞出核弹、弹道导弹、人造卫星的国家都是大国而不是富国、发达国,就是证据。
但航空工业不行。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顶端分支,目标是以最高等级的系统设计、材料、工艺、管理技术,来保证飞行器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技术储备达不到,设计、生产出来的飞机总体性能就达不到,安全性、经济性差,没有竞争力,造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花瓶。
1970年代的中国航空工业在这些方面的技术储备,真的足够吗?飞机是用来载人、载货的,即使是军用飞机,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正如本版几位网友已经找材料、作分析得出的结论,运10在设计、材料、加工工艺上的落后,急剧消耗了整个飞行器的酬载能力和经济性、安全性储备,使整个系统不具可行性——能飞,但是就是个玩具。
在运-10之前,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成功仿制了从歼击机到轰炸机、运输机等多种机型,但那些飞机基本上是建立在全套引进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全套引进,而要成功生产一种飞机,整个工业部门都必须建立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说国内必须有能力设计、生产大致相同性能的各种工具、材料、部件、子系统,才有可能。
中国70年代在有能力生产歼7的工业基础上,研发生产了技术含量相当的歼8、歼8-2,但此后下一代的歼9在研发上就出现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结构超重、气动设计不过关、发动机难产、电子系统落后,最后黯然下马。直到20多年后,在整个工业部门实现现代化之后,才实现重大突破,陆续生产出歼10、歼轰7、歼20等新型战斗机。
1970-80年代初的中国,很明显是不具备设计、生产波音707级别飞机的工业基础的。当时的国际环境,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全套引进技术。即使是采用反向工程,进行测绘仿制,也无法解决材料、加工上的大量难题。所以,1970-80年的运10项目,注定是要夭折的。
你知道设计、生产波音707级别的飞机需要什么样的工业基础?70年代的中国还欠缺哪些条件?整篇文章就没有一点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且是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给你科普一下运十的技术知识:
发动机:没能力研发自制出经济性、寿命、安全性相当的型号;
材料:关键的结构材料要么强度达不到,要么结构设计上没把握,为了安全加大裕度,造成超重;
气动:气动阻力比707大;
航空电子:大部分无法仿制,只能以国产设备代替,性能不如。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发动机抄近路,采用JT3D的前提下,运10能飞,但经济性安全性不够,没法商用。另外,运10到下马为止也只飞了100多次起落,可以想象还有大量的结构设计问题没暴露出来呢。
不该发在科技探索版面?不管是不是,我觉得这么说没什么风度。意见不合就扔草,真幼稚。
===============
作为补充我增加一点证据:
以下是一个关于歼8研发后,使用过程中解决结构损伤问题的专业论文:
可以看出,在理论、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飞机的基本设计,让它飞起来,也许不难;但要让飞机安全、经济、可靠,路还远着呢。
运10的研发,最多只能说解决了“飞起来”的环节,距离“可以用”还有很长的路。在当时硬着头皮继续研发下去,不会是正确的方向。
你对运十了解多少?谁告诉你要么结构材料强度达不到,要么结构设计上没把握?
“运10在结构强度破坏试验中达到100. 2% 的设计载荷,总体强度余量只有0. 2% ,这是我国飞机制造业前所未有的精度。”
‘莫须有’的罪名还是收起来吧!
和 结构材料疲劳试验,是两种不同的测试。
前者测试的是静压力下的破坏性极限。后者考验的是结构材料长期的耐疲劳性能。前者合格只能证明结构上的静力学设计可行。
关于运10只飞了100多次,还有大量的结构设计问题没有暴露出来的说法,其实对任何飞机都适合,我不认为是我在乱说。我在上面贴的链接里面关于歼8结构问题方面长期摸索改进的文章,很能说明问题。军用歼击机可以承受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带着隐患逐步改进,民用运输机则经不起这样的风险,这个道理挺浅显的。你认为我说的是莫须有,是否认为一架飞机飞个100来次就能证明其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关于安全性不足的直接证据,我想只要对比一下航空器或航空发动机方面,国货对比欧美航空强国产品的故障率就能够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在技术上不如人,不必羞愧。
另外,发言时请注意网络礼节。随便就说别人的发言“不应该发在科技探索版面”、“就没有一点技术方面的内容”、“凭你大嘴一张”,很没礼貌呢。
讨论的时候尽量对事不对人
说话的时候夹枪带棒的,无助于讨论.....
你这句话说的是疲劳性能?
你这句话说的是疲劳性能?疲劳性能是通过飞行来测试的?
歼8和运十是同一批人设计的?能直接进行比较?
故障率和安全性是一码事?别的国货质量有问题运十就一定有问题?
我只是指出事实而已。
一、中国的航天工业,虽然是从很薄弱的基础上(技术转让、生产DF-1)起步的,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既考虑可行性、又考虑前瞻性。到了CZ-2诞生的时候,20年含辛茹苦、扎实工作,已经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当80年代、CZ-2/3家族战战兢兢迈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我还是很有商业竞争力的:-)
二、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计划,虽然是在整个国家极为薄弱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上,倾全国之力、勒紧裤腰带咬牙坚持干出来的,但是它同样走得很扎实:一方面充分考虑国力现状、勤俭节约办项目(中国的核试验次数被精打细算、减到最少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很有远见,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起点很高(以第一颗原子弹为例,直接上内爆法铀弹;第一颗氢弹,完全实战化状态;三代核武器项目,直接锁定世界最先进水平)。
运十项目,从构想、再到论证、再到组织实施,和他们相比,简直就是在瞎胡闹。
1994年以后,以应用非常广泛的7XXX系航空铝材为例,如果单看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美制同标号产品的水平(要不然也没法通过项目验收,里面的玄机我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至关重要、同时又“不起眼”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上,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就我所知道的情况,973项目里面、就包括多个型号的航空铝合金材料的改进攻关项目,目标很简单:让它们的批量化产品,达到、或者接近,美国产品的全部性能。
技术积累的差距不是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能弥补的,它需要大量艰苦而基础性的工作,耗资巨大、耗时漫长。这种工作是不引人注目的、它所取得的成果也是不能吸引眼球的——但是,离开了它们,就不会有航空工业基础的全面提升,就不会有更新、更猛、更给力的航空产品一飞冲天。
——以“碳-碳复合基刹车片”这个飞机上最不起眼的“小”玩意为例,这个材料,自打黄伯云80年代留学归国就开始搞,我本科进校没多久、就取得了实验室制备成功,但是它真正取得成功、投入工业化生产,已经是我研究生毕业、工作数年后!
——这还仅仅是一种航空高性能材料的研制,在一架飞机身上,难以一一枚举的高性能材料、高技术部件,哪一样、不需要做这样艰苦的基础性工作?!
我是学通信的,航空方面的知识纯属业余爱好,水平不高。但建国后中国因为国际政治环境和自身政策原因被封锁了30年,国内各工业部门真正获得飞跃式发展是近30年的事,这点我是知道一些的。
要不是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真正参与到国际经济的分工合作体系中,并引进先进技术,国内各个工业部门的原始程度将令人震惊。事实上,直到90年代初期,国内整个工业系统的技术水平还是很低。
就我所从业的通信行业而言,迟至1980年代中期,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准,仍大致是50年代从苏联学习到的准现代体系,在个别点上通过自力更生略有技术突破,也就是实现少量的数字化、自动化而已——总体上大约是国际上5、60年代的水平。没办法,通信业的发展需要以电子工业、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而这方面建国后虽然取得一定突破,但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举个例子,1994年我大学暑假到邮电局实习,师傅带我看局里最先进的传输设备:一台34Mb/s的PDH光传输设备,连接本地程控交换机到地区中心的长途电话局,一对光纤里面可以跑480路长途电话。可怜我当时刚学过过SDH啊波分复用啊什么的先进概念,半瓶子水晃荡,雄心壮如志被一盆雪水当头浇下,大失所望:虾米?这东西就是全县最先进的传输设备啦?那是,在这台设备之前用的都是载波中继电缆,傻大粗黑,还传不了几路。而我的家乡还属于当时全国四个特区城市之一呢。
就通信行业而言,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是80年代中后期起步,到九十年代初期才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普及。无线电话业务是90年代的事情,internet数据服务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
80年代的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如何?可以不甚夸张地说,50年代如何,80年代便是如何。通信行业算是国内现代化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了,发展情况尚且如此迟缓,其他行业的情况可想而知。可以不客气地说,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几乎是实现了一次“穿越”,大量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来,某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在数年间迎头赶上世界领先水平。
这也是我不怎么相信70年代的国内航空工业水平能够支撑的起波音707级别飞机整机独立研发的原因。那个时代,我们还没有开放交流的国际环境,自身的技术储备又仅仅比苏联50年代的工业水平略高!
其实,我是哪个学习毕业的,你从上面的帖子可以猜得出来……
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建国初期的156成套项目援建是第一次飞跃,中苏交恶后进入20年消化、吸收、爬行阶段,1978年以后磕磕碰碰开始准备第二次飞跃、并且在90年代以后进入加速上行的阶段。
这个特点,在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充分的体现。
我的想法,当时由西飞来搞一个装四台斯贝的小707,八九十吨的,应该有意义得多。
有一个说法,这帮家伙之所以想放在上海,就是为了大家好在上海安家。至于项目的基础条件怎么样,就天晓得了。
换句话说,留在三线的,山沟沟里的,除了混日子的,就是满怀理想和抱负的,有这些核心人物在,当然就出成果了。
那我就送朵花平衡一下吧!
我不是干铝合金的,但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室友恰好就是专门干铝合金,跟着他耳濡目染、学到一些常识。他曾经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帮老板做了一个配方,民用的铝合金材料,主要力学指标和45号钢差不多、密度只有钢材的1/3,成本也不高。按照他的说法,做铝合金材料、最困难的不在强度指标上,而是如何解决应力疲劳的问题、这个是应用铝合金材料最大的死敌。民用领域尚且还好,可以凑合,航空领域,如果这方面的性能不过关、那就真是不折不扣的坑爹了。中国的材料行业长期以来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喜欢玩成分分析+逆向仿造,技术研究的深入程度远远不足,不下大力气做好基础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又及,三线军工企业和一线城市的军工企业最大的不同是:三线企业只有认真把本行做好,企业才有活路、自己才有前途、子孙后代才有未来——这个认识贯穿于从上到下的所有人,哪怕在最困难的阶段、也不曾动摇。其它的话,做人要厚道,就不多说了:-)
河里这么多搞IT的,应该可以弄一个抓机器人的软件的吧。
铝合金因为结晶的问题,应力疲劳是最大的麻烦。我自己因为拿铝做真空镀膜的靶材,晶格问题也造成了最大的麻烦。
当时就有一个疑点,像铝这么活泼的材料,很多时候居然都不是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加工的,应该是很不合理的吧。加上铝的比重不大,跟熔渣的密度差小,材料里面经常会碰到细微的杂质,我做镀膜都头疼,不要说拿它做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