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高铁发展势头降温的解读 -- 陈经
中低速磁悬浮样车最大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已经和张家界签订合同,在2012年底建成我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商业示范线。
晕死,国务院部委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管理职能,兼负政府和企业双重职能的只有铁道部一个吧?既然是企业,当然要被追究利润率,否则铁道部发的那么多债券怎么偿还?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28个)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按照忘情的说法,高铁是一个系统,那以后能不能升级?
要是不能升级,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硬是把350修成了250,那就太可惜了
前阵子不是讨论为什么美国物价不高,好像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物流成本好像比中国低。中国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层层利润推高了总的成本。
于民争利,民脂民膏
谁让你小白兔没有戴一顶民主的帽子呢
已经关闭两年多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我是6月下旬坐的第二次(也可能是第三次)。当时同事说磁悬浮最高430,建议我尝尝鲜,所以我非常注意速度到底有多少。
从起点到浦东机场,全称8分钟,速度最高的确是只有300.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城市间的高铁和无缝接驳的市内轨道交通, 这种全靠电力的交通网络。比起城市间飞机,市内汽车的美国式组合,不管从能源利用还是输送效率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高铁如果成网后能走到这一步,其实是给出了未来城市的交通方案,这个说可以贡献给全人类都不为过。
修的慢,修的快都可以调整,放弃这个远大目标就是罪过了。
只要你没有跑到那一个指头里就好。
250与350相比,轨道间距、隧道横截面都小,桥梁设计标准也不同,据说电压也不同。
上花。
其实我有个观点不晓得对不对请指正,工业文明时代的官僚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而不断的正向淘汰知识落后的官僚,比如蒸汽机时代和电子时代要求的官僚肯定不同。
而本质上只知道放大话道德第一的农业时代官僚,由于知识结构落后无法带动和跟随时代注定被时代淘汰,这也许是文革的意义之一,也是改革的意义之一,从这点看是不是可以说二者殊途同归,这六十年的政策都是为改造农业社会的中国为工业时代而服务。
新的生产力,新的经济基础,然后就必然需要与之相符合的上层建筑。
这个方面春秋战国就是实践大舞台,几百年的实践下来,上层建筑如何顺应经济基础已经基本理顺了。然后西汉200年大繁荣,大发展,直到撞上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自然资源的硬约束,6千万人口的上线。
王莽用复古改制那一套,最终破产了,但流毒2千年不绝。本朝太祖明德自天启,大略驾雄才。1912年,19岁时写的第一篇传世文章就是《商鞅徙木立信论》,1973年最后一篇传世诗歌是《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但是,不用说老百姓,就说西西河里这么多文化人,有多少真的明白主席的用心的?建国以来的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到今天的余秋雨,葛剑雄之流,几个能像主席那样,那么高的评价商鞅和始皇帝那?称始皇帝为祖龙,“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这样的评语,出自19岁的主席,今天的人,有几个知道?
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呜呼!吾欲无言
读《封建论》呈郭老
(一九七三年八月五日)
劝君少骂秦始皇,
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从子厚返文王。